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18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昨开幕—— 透过不真实瞬间,体味改变世界的真实力量

来源:文汇报 | 沈湫莎  2018年08月25日10:42

月球车模型在模拟的月球上进行科学测试。本报记者袁婧摄

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曾说,我们处在一个“奇迹不称之为奇迹”的时代。因为每天都有新技术和创意产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这些新技术和创意很快就能被成千上万的人知晓。在昨天开幕的2018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简称“科博会”)现场,通过一个个看似不真实的瞬间,观众将深切体味到科技改变世界的真实力量。

世界在这一刻变得不真实

我们所看到的,都是真实存在的吗?上海大学全息团队展示的最新成果,足以启发你重新思考“存在”这个哲学命题。明明是一个装有财神和寿星泥人的相框,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研究员高洪跃却说,它们只是一层厚度只有几微米的全息材料。这项空间显示技术被形象地称为“光克隆”。

“从本质上说,全息材料就是一个个纳米级的微结构,在光照下,微结构衍射成像。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把三维信息记录在材料中。”高洪跃解释说。目前,世界上只有三个团队能做到这一技术,上海大学团队研发的全息材料衍射效率达到100%,是其中最高的。从产品来看,相框中的图像已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静态相框不是最神奇的。高洪跃说,他们已经研发出了动态全息材料,每秒可刷新千幅全息图。从原理上来说,微结构能随意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图像;从观感来看,和看三维动画差不多。

“光克隆”空间显示技术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想象一下,我们现在拿到的CT影像是平面的,利用该技术,医生将得到一张立体显示图,据此掌握更为直观的病灶形状、尺寸及位置深度等信息。

上海永微科技带来了另一项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显示技术——在普通电脑显示屏斜向45°的方向上,折射出了一块空气屏幕,人们用手指拨动空气,能流畅地进行视频图文演示、网页浏览等操作。该公司总经理助理赖思帆说,AR(增强现实)空气触感(无介质)互动系统是“大屏革命”的核心技术产品,之所以人们能看到空气屏幕,是因为在普通屏幕上镀有一层新材料。目前上海某医院已相中了这一前沿技术——外科手术中,医生利用手势操控电脑,可杜绝与细菌的接触。

衣食住行无处不智能

科博会既能带给人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也有接地气的技术创新。卤豆餐饮带来的“45秒煮面机”,就是一项能填饱肚子的新潮技术。

煮面机外形与“天使之橙”机器相似,不过出货口送出的不是橙汁,而是香喷喷的拉面。该公司市场总监魏磊表示,通过热还原技术,-18℃的冷冻面可在45秒内迅速解冻,加热至120℃、再降温至85℃供人食用。目前,煮面机已从虹口区市场监管局申领到了“热食类食品制售”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在虹口、杨浦、静安等区的写字楼与创业园区内投放了20多台设备,有酸菜鱼、红烧牛肉、豚骨拉面等七种口味。

人到哪里,行李箱就跟到哪里——由专注垂直场景下低速驾驶的酷哇机器人公司研发的可自动跟随行李箱,通过视觉识别、跟踪定位、激光测距、避障与导航及策略层的人工智能技术等综合应用,将传统行李箱变成了机器人。

本届科博会上,通过人工智能赋能的传统产品还有很多。正如上海市科协副主席梁兆正所言:“整个展览,人工智能是条‘暗线’,借助各种嵌入了人工智能的产品,才能让公众切实感知由它带来的变化。”

据了解,本届科博会由中国科协作为指导单位,上海市科协、市文广局、市科委、上海科技馆共同主办。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多件展品,将共同诠释一个主题——人工智能离我们的生活到底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