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2018年第5期目录
《南方文坛》2018年第5期目录
■点睛
批评的味蕾/行 超/1
■当代前沿
味与诗
——兼论张枣/敬文东/5
鲁迅小说中的公务镜像/朱崇科/16
《围城》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
——此案涉及钱锺书、郭沫若、王瑶与唐弢/夏 伟/22
■今日批评家
——行 超——
当下文学中的青年形象研究/行 超/27
重新解释“文学批评”/岳 雯/33
在文学的十字街头
——行超和她的批评/张 柠/37
■译介与研究 王尧 季进 主持
关于概念、类别和模糊界限的思考
——罗鹏教授访谈录/季 进/40
“中国文学在其他国家的反响比较平淡”
——荷兰汉学家林恪先生访谈之一/易 彬/49
■批评论坛
“广西作家与当代文学”学术研讨会纪要/本刊编辑部/56
——三江侗画——
槛外侗画论/刘 新/68
三江侗族农民画的理论阐释/李永强/69
三江侗画:从文化遗产到人文资源/王永健/72
简论三江侗画的源起与审美走向/刘宪标 蔡富军/74
■理论新见
“非虚构”如何不“虚构”/何 英/77
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网络文学的空间问题研究/李志艳 邹建军/83
浅谈古代画论中笔墨的发展特色/徐裕颂/87
■现象解读
——凌宇的意义——
凌宇与沈从文研究/张新颖/89
凌宇的才气、硬气和乡气/吴福辉/91
学术赓续与文化传承
——凌宇先生访谈录/吴正锋/93
■最新文本
——李陀的《无名指》——
一次文化逆袭:对谈《无名指》/李陀 毛尖/102
一份病态社会的诊断报告/黄 灯/107
乡愁、学徒状态与批评家小说
——《无名指》与现实主义方向的重提/石 磊/110
■文坛钩沉
张爱玲小说遗作简论/伍志恒 刘川鄂/118
抗战后期大后方的历史记录与情感记忆
——马国亮长篇小说《命运交响曲》/黄伟林/127
■绿色批评
历史隐痛的体解与桂西农人魂灵的塑型
——孙向学长篇小说《落尘》细读/于爱成/132
一刃斩下 神气焕然
——读王方晨《老实街》,兼谈“纯文学”的尊严/鲁太光/140
别有风光话女神
——浅议王蒙《女神》中的陈布文/崔建飞/146
新千年残雪长篇小说“魔幻象征化”的创作考量/姬志海/148
■南方百家
在诗意的发掘中寻回失落的世界
——韦其麟散文诗的一种读法/蒋登科/154
民族民间文学的创造性转化及其限制
——以《百鸟衣》《带刺的玫瑰花》为中心的考察/张柱林/159
中国化的荒诞喜剧写作/张宗刚/163
谢凌洁《双桅船》的创伤叙事/莫付欢 王迅/165
■艺术时代
书写现代城邦江湖中的祛垢之路
——探解赖声川《飞侠阿达》的电影文学编码/吴迎君/169
20世纪初“融合主义”下水墨人物画的风貌/黎小强/174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互照
——泛漓江流域风景绘画中的生态书写/张传文/177
让现实题材戏曲创作回归“现实”/廖夏璇/181
■当代艺术视角 苏旅 主持
侗乡农忙(三江侗画)/杨共国/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