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诗说运河

来源:河北日报 | 刘顺超  2018年08月24日07:54

仓上村古槐

跃进闸

油坊码头

京杭大运河

冀南大地上河流之间的土地与其上的百姓,创造了文化,繁荣了经济,田园安逸生活的积累,又成为战争兼并的理由。大大小小的战争导致中原逐鹿,一度战乱一度平静,一度破坏一度发展,就这样循环了N个轮回。而在轮回过程中,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用火热的诗情默默记载着滔滔的运河水和这片土地上的幸福与战乱、人文与才情。

河北南部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和河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边的太行山,隆起的台地是中原地区的南北大通道,有学者们称这条通道为海拔五十米黄金线。而在这条黄金线以东的地区,是浩渺的黄河和由黄河而生成的大陆泽;自先秦以来,在此通道上有着数座与中华历史和文明紧密相关的古都城池。当这条大河迁移后,冀南大地上遗留下密集的水网,一条人工开凿的大运河将其串联沟通,激活了运河水系,自那个时期后,它便成为沟通村邑、城市、生活、文化、经济发展的通渠。

运河的开凿连通沿岸很多城市,也给沿途舶来文化、带来经济发展,邢台境内的临西与清河就是千里运河泊通发展起来的。

历史行进到隋代,隋炀帝这个昏庸的帝王却办了一件伟大的事,这就是隋运河的开凿。这条大河的开凿让浪漫的诗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评价,唐代诗人李敬方咏道: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同期的诗人皮日休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运河的开凿连通沿岸很多城市,也给沿途舶来文化、带来经济发展,邢台境内的临西与清河就是千里运河泊通发展起来的。

隋代的大运河分为四条人工渠,这四条人工渠即为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合称为隋代大运河。这条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用人工渠将之间的河流进行沟通,在运河上开漕运,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曾写过在运河渡上的《送别》诗: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从这首诗中可以想象到大运河两岸的景象:大运河刚刚解冻,两岸一株株杨柳树吐着新绿,最近柳枝攀折起来也不那么方便了,应该是因为送别的人太多了。

隋唐大运河河北境内主要为永济渠。永济是指唐代的永济县,而不是今天山西的永济县。此县在今天的临西县,古临清州的西南,《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六《河北道一·贝州》中记载:“永济县,本汉贝丘县地,临清县之南偏,大历七年,田承嗣奏于张桥行市置,西井永济渠,故以为名。”由此可知永济渠的来历。

宋代著名文人、政治家王安石沿大运河至临清永济渠时写下一首《永济道中寄诸舅弟》,诗中云:

灯火匆匆出馆陶,回看永济日初高。

似闻空舍鸟乌乐,更觉荒陂人马劳。

客路光阴真弃置,春风边塞只萧骚。

辛夷树下乌塘尾,把手何时得汝曹。

永济渠,是隋炀帝在完成通济渠、山阳渎之后,又决定在黄河以北再开一条运河,这条运河即为永济渠。

隋大业四年(608年)春,“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隋书·炀帝纪》)。永济渠分为南北两段:南段自沁河口向北,经今河南新乡县、汲县、滑县、内黄,河北魏县、大名、馆陶之后,进入邢台境内的临西和清河,再出河北入山东的武城、德州,后又折入河北吴桥、东光、南皮、沧县、青县,抵达今天津。北段自今天津折向西北,经武清、安次,到达涿郡(今北京市境)。王安石的这首诗正是他出馆陶后进入临西时所做。永济渠历史上还有许多名字,在唐代诗人的诗作中可知还有“白渠”“白水”“清河”“清川”“淇水”等水路雅称,实际上指的就是永济渠。

永济渠的河道古来有之,《水经注》等地理著作曾记载说,永济渠是汉魏以来的旧河道。《禹贡锥指》卷十三说:“永济渠,即古之清河,《汉志》之国水,《水经》之清、淇二水。曹公自枋头遏其水为白沟,一名白渠。隋炀帝导为永济渠,一名御河,今称卫河者也。”这条古河道在临西、清河县都有流淌的遗迹。

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时临西运河两岸人家临河而居,运河上千帆万影,城内高楼林立,街巷中还可以听到官员巡查时鸣锣开道的声音,过往的大小船只穿梭于繁忙的码头。

临西(历史上曾被称作临清)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邢台市东南端,卫运河中游左岸。西望太行,东瞻岱岳,地处冀鲁平原腹地,是两省三市交界之地。东临卫运河,南邻馆陶,西接邱县,北衔威县、清河,县境总面积542平方公里,县城驻地临西镇。临西交通便利,是沟通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的交通咽喉。

当年,大诗人李白也是通过大运河经临西来到巨鹿郡的沙丘城,写下了一首《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这首诗将大运河周边的地理环境交代得十分清楚,同时这首诗也是运河文化交融的佐证。

临西县的治邑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地点。有“水东临清”和“水西临清”两个地名之说。水,是指大运河的永济渠。历史上在临清仓上有两次设置,一次是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330年)建“水东临清”,另一次是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建“水西临清”,水西、水东两个城址之间有永济渠南北穿过。到了金天会五年(1127年)因水患,临清城东迁二十公里于今临清市南旧县设立治所,为此有了今天山东临清之说。以后赵临清城为例,文献记载:临清建于后赵建平元年(石勒在卧牛坑始设建临清县)。北魏太和二十一年至金天会五年,在月洼寺南设临清县。今仓上有古临清遗址,是北魏至金代的古文化遗址。古城呈长方形,南北长3公里,东西宽1.5公里,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城墙基础宽15米,残高1米,夯土层明显。城内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主要有:古县衙、钟鼓楼、文庙、奶奶庙、净域寺等。

在临清县古城遗址曾出土大量陶瓷残片,有汉魏时期的,更多是唐宋两个朝代的瓷片。唐代瓷片以黄釉瓷器为主,还有邢窑和越窑的青瓷和白瓷。其中发现有邢窑的三彩瓷器。宋代时的瓷器残片更为丰富,这些残片可分属到当时的磁州窑、建窑、景德镇窑、定窑等几大窑系。

北宋之后,金朝政府也十分重视对大运河的治理,当时所经之州县的长官皆加管河之官衔,如恩州(今武成县北)长官加“提控漕河事”,临清等地长官均加“管勾漕河事”,负责养护河堤、督运漕粮。

运河在临西(古临清)境内设有码头,一个是尖冢码头,一个是丁家码头。

尖冢码头是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之一。因有“顺河迎流,单堤陡岸”的河道地理优势,所以,又逐渐发展成为较大的河运码头重镇。清代早年及其以后,漕运更加繁忙,运河上,满载木材、煤炭、粮食、棉花、瓷器、盐、铁、白灰、鸡蛋、山货、石材等货物的船只往来如梭,络绎不绝。

丁家码头位于临西县今东枣园村正东的卫运河直弯处,有“单堤陡岸、临河无坡、背河低坑”的地理优势,故丁姓祖先选择在此地建立码头。丁家码头设立后,在此装卸货物的船只很多,所卸货物多为煤炭、石灰、木材、瓷器、盐类等物资。装船外运的货物多为粮食、棉花等当地农副产品。

明代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有一首诗这样描写当时的运河与临西:

十里人家两岸分,

层楼高栋入青云。

官船贾舶纷纷过,

击鼓鸣锣处处闻。

折岸惊流此地回,

涛声日夜响春雷。

城中烟火千家集,

江上帆樯万斛来。

在这首诗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时临西运河两岸人家临河而居,运河上千帆万影,城内高楼林立,街巷中还可以听到官员巡查时鸣锣开道的声音,过往的大小船只穿梭于繁忙的码头。

古代的大运河,繁荣了沿线一座座城市,自隋代到明清是南北交通大动脉,在唐代、元代,以至当下其价值都不可小觑。

在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两条文化大动脉的交汇点上,有一座千年古城,以上古的清河命名。清河县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其辖区内的油坊镇现存油坊码头遗址。油坊码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运河河北段仅存的砖砌码头。

古清河在远古时期位于大陆泽腹地,宋代司马光《鲧堤》诗曰:

东郡鲧堤古,向来烟火疏。

堤封百里远,生齿万家余。

在今清河县大堤村北行至今邢清公路北转又西折,到威县可以看到一段大堤,上部“宽三丈有奇,堤高两丈有奇”,气势雄伟,莽莽苍苍,如同一条巨龙蜿蜒向前。

鲧堤内的古黄河水在华北大地上任意流动,到了春秋时期终于脱离原有的河道迁徙了,形成了一条条新河道。当时,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与齐国进行交战,欲将历史上一些自然河流进行人工连通,决定开凿一条邗沟,这就是大运河的前身。《左传》说:“吴城邗沟通江淮。”史书还用了“举锸如云”四个字对当时劳动场面进行了记录。汉代时对运河再次进行开挖,班固在《西都赋》描写漕渠“泛舟山东,控引淮、湖,与海通波”。曹魏时期,先后又开凿了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等。特别是白沟等渠的开凿,使河北的水路沟通形成了运河漕运网络,便利了平原地区水路运输。在《汉书·地理志》及《水经注》中,记录着一条西汉开凿的人工河——太白渠,是引滹沱河通洨水入河水(黄河故道)。

清河水域资源丰富,其风光十分美丽,特别是在低洼处种植了大量的莲花,“莲沼并蒂”成为古清河八景之一。明代进士菅昌诗云:

一带高冢御河滨,

故老相传耿贵人。

千载淑魂应有意,

月明处处现前身。

清代杨一峰在题咏古莲池时也写道:“池荷千顷叶田田,汉苑宫娥好放船。并蒂花簪香不断,诬传大乙又乘莲”。

清河是古代交通重要的枢纽城市。隋唐时期,这里成为北方重要的物资储备地,被史书誉为“天下北库”。

清河有古贝州城,是北周时期初建置治所。唐沿用古制并发挥了运河的漕运能力,在此设立“天下北库”。据《资治通鉴》记载,开元盛世时期,贝州有物资“布三百余万匹,帛八十余万匹,钱三十余万缗,粮三十余万担”。《颜鲁公行状》中记载,“国家旧制,江淮郡租布储于清河,以备北军费用,为日久矣,相传为天下北库”,其“甲杖藏于库内五十余万,编户七十万,见丁十余万”。江淮钱粮、棉帛、盔甲、兵器等军用物资和赈灾物品都汇聚到此,特别是平叛安史之乱时,“天下北库”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这样说,隋唐的贝州物阜民丰,是运河两岸一座繁华的中等城市。

元代时,太保刘秉忠奉旨建筑大都,为了保证南北漕运的畅通,设计了从北京什刹海到杭州的水道,并让他的学生郭守敬对水道进行勘察,形成了今天的大运河。当时著名商人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中对京杭大运河这样评价:“这条交通线,是由许多河流、湖泊以及一条又宽又深的运河组成的。这条运河,是根据大汗的旨意挖掘的,其目的在于使船只能够从一条大河转入另一条大河,以便从蛮子省直达汗八里,不必取道海上。”

《清河县志》记载,御河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油坊镇,由河工县丞管理。

明代诗人在清河怀古,看到这自古以来的水脉后发出感慨:

一脉南来发卫泉,

漫游汶水共朝天。

谁知千古隋炀帝,

为我皇朝浚巨川。

古代的大运河,繁荣了沿线一座座城市,自隋代到明清是南北交通大动脉,在唐代、元代,以至当下其价值都不可小觑。

在大运河申遗时,文物部门对大运河清河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油坊古渡口码头。码头位于清河县城东南偏北15公里处的油坊镇东侧,与夏津县隔河相望,建于明朝弘治年间,用青砖垒砌,辅以干砌石、浆砌石以及少量红砖,挑台处或铺青石或用青砖垒砌。今遗留有几处遗迹:煤炭码头、粮食码头、运盐码头、百货果品码头、渡口码头等。

在油坊古渡口还有山西会馆。会馆为明末清初山西人所建,位于清河县油坊村南部,坐西向东,临河而立,正门为三间牌楼,正房十二间。另有古戏楼一座,为飞檐斗拱式建筑,上嵌琉璃瓦。

因码头而兴起的清河油坊古镇,源于明代村民王充德在此开设油坊,后发展成为小村落,随着漕运的兴盛,油坊村依运河西岸自然走势而建,已经发展成为三里南北大街、二里东西大街的重镇。在1949年前人口已超过2000人,姓氏百余个,有各种货栈、店铺200多家,其中有益庆和盐店、聚源砟炭行、协记烟铺、同泰昌当铺、茂芳茶馆等多家老字号店铺,有山西人创办的“山西会馆”,码头北还建有崇兴寺。油坊古镇设一、六集日,以及农历三月初六、四月初六、九月二十六三个古农贸会。每逢集会,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交易异常繁忙,因此油坊古镇有“清河小上海”之称。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