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杨世杰:农村的亲戚超过了我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杨世杰  2018年08月21日16:15

二十多岁的时候,我们一帮未婚青年经常议论的事就是找一个什么样的媳妇。和老哥是我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北京知青,他说不论找什么样的,也不能找家在农村的媳妇。他的哥哥找了一个家在农村的,不但月月要给媳妇家钱,还要时不时给他们的七大姑八大姨邮寄东西,把我哥刮瓷的月月入不敷出。

这事不用和老哥说,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尤其是那些转业到我们单位的转业兵,夫妇双方家都是农村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因此,大家一致表示,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找家在农村的媳妇。

1978年,我在特殊情况下找了一个家在河北曲阳农村的媳妇。因为岳父是退休的教师有退休金,基本不用我惦记,只是过年过节给媳妇两个哥哥的三个孩子买些小东西。

1988年,媳妇的侄儿侄女已增加到九个,我的负担开始加重。因为不但要时常给这些孩子们寄一些学习用具,还要给他们买衣服。为此,我的独生子经常噘嘴闹意见,嫌不给他买新衣服。

1998年,岳父岳母已驾鹤西去,而较大些的侄儿侄女已先后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妻子作为在外省工作的姑姑,自然要给每个结婚成家的侄儿、侄女送一份能说得过去的“礼”,尤其是侄儿结婚。因为在农村老家,在外工作的长辈是要出大“礼”的,否则会被人笑话的。为了能送出一份像样的“礼”,尤其是侄儿的“重礼”,退休后只休息了三天的妻子便重新“上岗”,在露天市场租了一个铁皮房子卖布匹、衣服、鞋帽等。

在这几年间,我和媳妇基本上没添置什么像样的衣服,家里也没更换家具、添置家电。

2008年,九个侄儿侄女相继结婚后不久,他们的下一代便纷纷出世,当老姑姑的妻子自然还要送“礼”。那时农村允许生育二胎,这九个侄儿侄女在五六年间,每人都生了两胎,总计生了十八个。我们又送了十八份“礼”。虽然“礼”不大,但是数量大了也是一笔很可观的支出。

而此时的侄儿侄女们,已各显神通,走上发家致富的路。他们来电话说,他们已经翻过身了,以后不要再往家邮寄东西了。

媳妇的两个哥哥多次邀请我们一家春节时回去,媳妇总是找各种借口谢绝。她对我说,当姑奶奶的,回去总得给十八个孙子辈的小人压岁钱吧,给少了丢人,给多了拿不出来。

日月如梭,转眼间到了2013年年底。大侄女给妻子打电话报喜说,他们创办的汉白玉雕刻厂,一年挣了二十万多元。她弟弟大和她三妹夫合伙办了一家小型家装公司,业务很多,每个月能挣两三万。

那年春天,好事像一股风似的,接连吹到了我们这儿:三侄儿在镇里开了一家装修材料店,买卖兴隆;二侄儿在家门口开了一家饭馆,人来人往;四侄女家开了一家杀猪场兼做猪下水熟食加工,每天的熟食供不应求,只有智力有些差的四侄儿,依旧做些木工活,每月挣五千元……

《智取威虎山》中有一句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老家的人说:走出庄稼地,兜里鼓囊囊。他们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不仅思想解放了,思路转变了,而且胆子也大了,竟敢贷款几十万元创业,而且贷的是私人的“高”利贷。我问贷款开雕刻厂的大侄女,万一办厂赔钱了,怎么还“高”利贷?她笑着说:“姑父,你老了。现在这时代,那还有等自己攒够了钱再创业的,都是靠贷款创业。赔钱了也不拍,跌倒了爬起来再干,我们年轻就是我们的资本,我们不但能还上贷款,而且还要挣大钱。你就和姑姑保养好身体,等着我们孝敬你们吧!”

听了她的一番话,我感觉自己的确是老了,做什么事都瞻前顾后,怕这怕那。我一方面为他们敢闯敢干的精神所感叹,一方面又为他们的大胆而担心。

就在那年春节,媳妇在间隔了十多年后回了她老家。返回那天前,媳妇打电话让儿子开车去接她,说有好多东西。果不其然,儿子的后备箱和后排座上堆满了东西。有老家的特产小米、红枣、烧饼、毛驴肉、红枣酒等,还有两大块红烧肉和腌肉,以及五六件用浅绿色、浅灰色、白色玉石雕刻而成的笔筒、砚台、狮子等。我瞅着摆放在地下的一大堆东西问妻子是怎么带上车的,妻子春风满面地说:“他们开了两辆轿车,是几个侄儿、侄女女婿一直把我送上火车的。”

“他们谁买了轿车?”

“除了当教师的二侄女和四侄儿外,其他七个侄儿、侄女都买了车。而且两个侄儿在县城买了楼房,他们现在的吃喝穿住行都超过咱们了。”说到此,妻子问我:“你猜猜一个五六十的妇女一天打磨雕刻品挣多少钱?”

“一天一百元到头了。”

妻子给了我一个白眼后道:“管吃管喝一天二百,如果是晚上再加班干,一天就能拿到三百多。”

我问:“雕刻厂有那么多活儿吗?”

妻子笑着道:“多了去了。不仅有国内的活儿,还有出口到国外的石雕件。你别忘了,咱曲阳石雕可是天下闻名的。”

妻子这一说,我仿佛突然醒悟了似的,“品牌效应”四个字一下蹦到眼前。

曲阳是中国四大石雕之乡之一,是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其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早在西汉时期曲阳石雕就已初具规模;唐代,曲阳成为北方汉白玉雕像的发源地和雕造中心;到元代曲阳石雕达到鼎盛。从云冈石窟、乐山大佛、敦煌石窟、五台山佛像、阿房宫、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到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处处都留下了曲阳人的雕刻艺术。2006年5月20日,曲阳石雕艺术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妻子说:“这些年,曲阳靠雕刻之乡这一品牌效应,已创建了数千家雕刻厂,产品远销海外,成为曲阳经济发展的引擎,带动数万人走上了致富路。大侄女他们这条路走对了。”

的确,大侄女他们走上了致富路。去年七月份天热时,他们一家人在游览了许多处名胜古迹后,为避暑乘飞机来到了我这里。一进门大侄女就给妻子拿出几件时尚衣服。她说:“那么多年你都没有添置衣服,这次来我要把你好好打扮打扮。而且不用你们在家做饭,咱们一起到外面吃,我们请。”那口气颇像一个大老板似的。

妻子悄悄对我说:“他们在深圳干了八个月玉石雕刻,不仅自己挣了几百万,而且还把他们带出去打磨石雕品的一百八十多名中青年妇女,都装满了腰包,每人平均挣到了十大几万元。

他们临走时,非要给留下一万元,说是孝敬姑姑的。大侄女眼泪婆娑地说:“过去我们穷时没少让你们操心、惦记,如今不仅我们有了、富了,其他兄弟姐妹们的日子都好过了,该我们做晚辈的孝敬你们了。”

大侄女一家人“飞”走后,妻子十分感慨地说:“变了。不光是人们的思想变的解放了、大胆了,而且也变的会生活了、敢花钱了。”

是啊,在中国当今这个祥和快速发展的时代,游山玩水、会生活、敢花钱的人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年轻人。他们说只要敢干、会干、实干,没钱那都不是事,是事也就一小会儿,一会儿就没事。

我由衷地羡慕现在的年轻人,更由衷地赞美我们越来越开放发展的、越来越美好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