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为什么”背后的故事

来源:解放日报 |   2018年08月20日08:49

2018上海书展进行时,在缤纷多彩的书海遨游成为读者一年一度的幸事。其中,有一部书在几代中国人的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十万个为什么》。这部少儿科普经典自1961年第一版问世以来,累计发行超过1亿册。上个月,舞台剧《十万个为什么》在上海人民大舞台首演,经典焕发新生。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些“为什么”背后的故事。

令人惊喜的“为什么”

1958年那会儿,曹燕芳真被家中的小儿女给问烦了。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从天上的星星月亮到地上的楼房汽车,孩子们看见什么,就缠着她问什么,还常常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当时30多岁的曹燕芳是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三编辑室的一名编辑,她所在的三编室,专门负责编纂少儿自然科学图书。

1958年前后,三编室一口气出了不少科普图书,可惜都是“大跃进”、“放卫星”的产物。书页薄薄的,内容也就一两万字,叙述更是简单生硬。编辑们就提出:咱们编一套真正有分量的少年科普图书吧!内容要好,形式要有特色,还要让少年儿童爱看。正好可以作为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献礼图书。

苏联著名科学文艺作家伊林曾写过一本科普读物,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被译成了中文。书的扉页上印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基百龄的一首小诗:七千个在哪里,五千个怎么办,十万个为什么。书在译成中文时就用了《十万个为什么》的书名。后来被大家所熟知的这套图书借用了这个名字,《十万个为什么》的书名被确定下来。

那时,少儿社的编辑业余还担任小学的课外辅导员。和小朋友们混在一起,为的就是了解孩子们的喜好和想法,能出一些孩子们喜欢看的图书。他们想出一个好点子:向孩子们征集问题。

1960年下半年,一万份16开大小、打着横线的问卷被发给几十所中小学、少年宫、少年科技指导站的孩子们。上面的问题很简单,请提一些你想知道的“为什么”。两三个月后,收回的六七千份问卷就堆满了两个大抽屉。

直到今天,几位老编辑依然记得孩子们提得最多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人是不是猴子变的?现在猴子还能不能变成人?有的小孩为什么会长白头发?饺子熟了为什么会浮起来?路边的大树的下半截为什么要刷成白色?冰棍为什么会冒白烟?

这些来自小脑袋瓜的问题,让编辑们惊喜万分。原来日常生活中有那么多饶有趣味的问题,可惜只有孩子们的眼睛才能发现,大人们早就熟视无睹了。

按照这个思路,编辑们也自己找题目。而更多的“为什么”则来自相关领域的科学工作者。

谁来回答“为什么”

日后的读者大概想不到,小小的 “为什么”,得来竟是如此费心。

编辑们将所有收集到的“为什么”誊写在两指宽的小纸条上,边边儿上扎个小眼,用线绳穿起来。这摞纸条就放在手边,大家天天琢磨哪些题目可以用,哪些题目应该放在前面,哪些应该放在后面。线绳被拆开、再系好,不知多少次。

从某种意义上讲,找作者比找选题还要麻烦。懂科学的人明白道理,但稿子写得像学术论文,文笔好的人又不懂科学知识。这是让编辑们最感到头疼的事。每回约稿子,编辑们总要反复叮嘱作者,不要写得太难懂,要像给你家小儿子、小女儿讲故事那样来写。后来,大家干脆自己动手写出几篇样稿,随题目寄给作者,以供参考。这些样稿后来也被收进了书中,笔名“山边石”。

约稿对象往往是科研人员或者教师,但也有例外。叶永烈如今已是全国知名的传记文学作家,但当时他只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的一名大二学生,却是《十万个为什么》初版写得最多的一个作者。初版5卷,共947个“为什么”,这位时年20岁的年轻人写了326个。

从第二版开始,《十万个为什么》请来大批科学家参与文稿的编撰工作。“大家小文章,小文大世界”,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茅以升、苏步青、卢嘉锡,这些大家写的小文章,深入浅出,平实可爱,有学者的严谨,也有长者的亲切,娓娓道来的是科学的真实,循循善诱的是科学探索精神。

其实,许多人对《十万个为什么》的记忆并不是科学知识本身,而是洞开科学之窗后的那份惊喜、快乐和满足。

“为什么有时间?”“为什么有过去跟未来?”“为什么醒过来不久就会想起我是谁?”人在童年时期提出的问题,有的需要用一生来回答,有的终其一生却也得不到答案。答案固然重要,懂得提问才是根本——每一个“为什么”都意味着积极的探索和独立的思考。50多年来,《十万个为什么》不断推陈出新,唯一不变的是“为什么”这一积极的提问方式,它培养并保护着孩子们对提问的兴趣和习惯,使之受用一生。

书写“为什么”的大师们

除了约请专业作者,编辑们还邀请最权威的科学家来审稿。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茅以升、钱崇澍、苏步青……在第二版《十万个为什么》的审稿人名单中,几乎可以找全上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界最负盛誉的名字,他们的道德人品,直到今天仍是几位老编辑常常谈论的话题。

“气象”分册的审订拟请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竺可桢。竺老当时年逾古稀,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与竺老见面的情景,老编辑黄廷元一直记得:“他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我们先前寄去的校样,开门见山第一句话就问我:‘你是这本书的编辑吗?’”黄廷元点头说是。

竺可桢翻到 “为什么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这一页,指着里面一些数据问道:“这些你都计算过吗?”问得黄廷元一阵脸红,因为都是约专业作者写的稿子,他哪里想得到还要重新计算一遍,更没有想到负责审稿的竺老竟然看得这么认真仔细。这一算,不仅算出了问题,也让竺老改变了主意:“看来这些具体数据都得仔细验算,我没有那么多时间。这样吧,你去南京大学气象系找朱炳海教授,他是我的学生,让他帮你们审吧。”

“植物”分册审稿人是钱崇澍,钱老当时是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他当时已重病在身。黄廷元见到他时,老科学家正倚靠病榻,勉强支撑上身,还在看《十万个为什么》的校样。直到去世,钱老也没有将校样看完,临终时,老人特意将这件事交代给两位副所长……

有人说《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是“国内唯一印量大过《毛选》的书籍”。1962年底,第一版共8册,印刷发行了530多万册;1965年再版,增至14册;1970年开始的“大修订”,不可避免地烙上了时代印记,但在那个图书极度匮乏的岁月里,21册的《十万个为什么》仍是广受欢迎的知识读物;1980年、1999年、2013年的第四、第五版、第六版,除旧布新,在图书日渐丰富的今天,仍然是许多少儿课外读物的首选。

在媒介形态日益多元、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今天,《十万个为什么》不再仅仅是一套图书。经过岁月的历练,它已建立起一条涵盖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动漫、科技活动的科普产业链,成长为一个独特而强盛的文化品牌。

(本文综合自《北京日报》《人民日报》《<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