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孩子们的阅读,才是阅读的未来

来源:解放日报 |   2018年08月18日09:07

视觉中国 图

正在举行的2018上海书展吸引了许多 “小书迷”。

每年的童书都是上海书展的一大亮点,今年也不例外。本次展出的少儿图书达上万种,包括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历史读物、科普读物、亲子读物等,为暑假里的孩子打造一个 “童书嘉年华”。

如今,给孩子们读什么,已经成为热门话题。为此,本版特别介绍那些在上海书展上亮相的童书,因为孩子们的阅读,才是阅读的未来。

献给生命的牵挂、爱惜与尊重

■徐鲁

《黑木头》赵丽宏 著天天出版社

赵丽宏先生是一位文心温润、静水流深的抒情诗人和美文作家,他的儿童小说清丽明澈,就像林中的小溪,潺潺流动,光影分明。不刻意编织繁复的故事线索和悬念,力避煽情与高深,也没有任何议论和说教。小说里用得比较多的,是简洁和准确的白描手法,却又自觉地加以节制,不给读者留下丝毫炫技的感觉。小溪的流淌是平缓而流畅的,到了必须拐弯的地方,会出现一点起伏的浪花,甚至也会有一点阴影投在溪流之上,但都覆盖不住整个故事的明亮与清澈。

《黑木头》故事讲的是,有天傍晚,小男孩童童和妈妈在去外婆家的路上,经过岚山小学时,在一堆幽暗的灌木丛阴影中,看见了两个小小的金黄色亮点,就像两朵小火苗,在夜风中一闪一闪,那么微弱,仿佛随时都会熄灭。童童带着的小狗米尼,兴奋地对着灌木丛叫个不停。其实这不是两朵小火苗,而是一只黑色的小流浪狗在暗夜里的眼睛。

从这天开始,躲在树丛里的这只小黑狗,就成了小男孩和他妈妈乃至全家人的一个牵挂。它从哪里来?它的主人为什么遗弃了它?它为什么会躲在小学校里,那么害怕人走近它?小男孩和妈妈都想弄清楚这些“秘密”。于是,每次去看外婆时,童童和妈妈总是要带上一些狗粮和一瓶水,喂这只总是躲在树丛里、不肯让人走近的小狗。

不久,童童和妈妈弄清楚了这只小狗不幸的身世:它的名字叫黑木头,原来的主人是一个独居的老太太。有天夜晚,老太太突然发病离世,黑木头在主人身边不声不响守了两天,才被人发现。后来,黑木头被一个开麻将馆的邻居收留,但很快就开始受到各种折磨和虐待,已经濒临死亡。所幸有一天它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从铁笼里逃了出去。但这时的黑木头,已经变成了一只野狗,只在夜色里出没,藏在树丛的阴影中,远远地、警觉地躲避着任何人,“就像一个小小的沉默的黑色幽灵”。

那么,如何帮助和拯救这个被人类深深伤害过的小生命呢?怎样才能温暖、感化和唤醒黑木头受伤的心,让它重新拥有一个温暖的家,重新回到人类中间,获得一个小生命应有的生存环境与尊严呢?

小说以主要的篇幅,细致地叙述了童童和妈妈、爸爸,还有包括宠物医院的医生在内的一些好心人士,大家一起想方设法,一次次给黑木头送去充饥的食物和温暖的安全感,为呼唤和帮助它走出黑暗与恐惧,付出了各种努力。从大家一次次努力、黑木头却一次次冷冷地拒绝和逃离的细节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人类给弱小的生命带来的惊恐与伤害有多么深重,多么难以弥合与修复。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面对受到虐待与伤害的弱小生命,人们的良知与仁爱之心,人间的正道与护生的美德,还有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迷失和沉睡的人性,也终将被重新唤醒和擦亮。

为了寻找、感化和救护黑木头,小男孩和全家人付出了时间和耐心,正如童童爸爸所说:“对黑木头,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心急,要想想办法,把它带回家。”在《笼子等在树影里》《换位思考》《宠物店里的争论》和《不谋而合的聚会》等章节里,爸爸、妈妈对童童的循循善诱和正确引导,也让我们看到,在寻找和救护黑木头的同时,每个人,其实也在寻找、发现和救护各自的善良和仁爱之心,包括年老的外婆。外婆一直觉得童童和爸爸、妈妈对狗狗的关心胜过对她的关心,因此对童童和妈妈的宠物观念不能理解,甚至对小动物们也怀有偏见。小说里除了童童和妈妈、爸爸以及那些好心人一起寻找和救护黑木头这条故事线索,另有一条并行的叙事线索,就是外婆对待小狗的心态的渐渐改变。到最后,外婆也不顾自己年老体衰,悄悄加入了寻找和救护黑木头的行动。一条小狗的命运,真正是牵动了一家三代人的心。

从夏到秋,从秋到冬,一直到新的春天到来,季节和时序不断地变换,但是一家人的牵挂和耐心始终没有改变,他们从没放弃过对黑木头的寻找、期待和希望。作家发挥了自己的美文特长,在书中对四季景色的变化,有着极其准确和生动的描写。

例如,秋天来了,“金黄的梧桐树叶在天上飞着,飘飘悠悠地往下落。早晨起来,只见满地的落叶。树叶的颜色丰富多彩,金黄、暗绿、浅褐、深红,人行道上,就像铺了一条彩色的大地毯。”冬天来了,“落光了叶子的梧桐树枝,就像一条条裸露的手臂,在寒风中颤抖着。”“下雪了,雪花在空中飘着,像是天上飞翔着无数的白蝴蝶,也像是满天旋舞的透明花瓣。它们飘落在童童温暖的掌心里,很快就融化成一颗颗晶莹的小水滴……”

但是作家不是单纯地在描写四季的风景变换。时序的交替和推移,与一家人对黑木头的命运的割不断的牵挂,息息相关。一个雨夜,童童和妈妈撑着雨伞又来到岚山小学,“只见黑木头默默地蹲在风雨中,浑身被雨水淋得透湿。黑木头脸上水光闪闪,好像是在流泪。”一个下雪的夜晚,童童和妈妈再次看到了黑木头,“黑木头抬头看了一眼童童,还是转过身去,沿着来路慢慢走了,黑色的身影,蠕动在白色的雪地里,很快,就消失在茫茫雪夜之中。白色的路面上,留下两行小小的黑色脚印。”当冬天过去了,风中有了丝丝暖意,作者写道:“春天,是在不知不觉中到来的。春天的脚步,在树枝的嫩叶上,在天上的鸟鸣中,在从泥土里钻出来的绿草尖尖上。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找到春天的脚印。”春天的到来,给小男孩和全家人继续寻找和救护黑木头带来了新的希望。

小说最后,历尽黑暗和孤独、备尝过艰辛与苦寒,对人类有着深深的抵触、恐惧和排斥之心的黑木头,终于重新回到了人间,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作家描写黑木头跟着童童来到外婆家那一段,读来真是令人动容:“它竟然挣脱了童童手中的圈绳,向外婆奔过去。跑到外婆脚边,吻吻外婆的鞋子,又用脑袋蹭蹭外婆的小腿,然后抬起前肢站起来搭在外婆身上,嘴里呜呜地叫着,像是在哭,又像是在倾诉。”一个有灵性的小生命,重新获得了它应有的安全与尊严,甚至有了自己真实的“笑容”。

但是,小说也有一个令人伤感的结局:还没等黑木头享受到多少人间的温暖与欢情,在一个生死之夜,因为外婆突然发病、不省人事,黑木头奋力跳出窗户,一路狂奔,被汽车撞飞了,又踉踉跄跄爬起来继续奔跑,用尽了生命最后一丝力气,给童童和家人报了信。最终,外婆的生命得救了,黑木头却永远闭上了眼睛。那两朵曾经闪烁在暗夜里的金黄色的小火苗,永远熄灭了。

《黑木头》是一本关于生命、童年、亲情的“爱的教育”与“善的教育”之书,也是一阙温暖明亮的叙事诗,带着散文诗般的恬淡与清新之美。伴随着四季时序的交替、景色的变换,我们看到的,是与自然天地同在的美好人心,是任何雨雪风霜也吹刮不走的护生美德和难以泯灭的人间善爱与真情,是善良和慈悲的作家献给弱小无助的生命的牵挂、爱惜与尊重。

一块“充满童话人格”的土地

■孙芳

《形影不离》薛涛著青岛出版社

作家薛涛擅长从现实取材,却用幻想搭建故事。从《精灵闪现》到《正午的植物园》,再到《白银河》《孤单的少校》,他一直在不断地打破“真实”和“虚幻”的界限,试图将艺术和哲学巧妙地融合在“似浅而深”的儿童文学里。作家对此乐此不疲,这次完成的《形影不离》,更是达到了在现实和幻想中间自由穿梭,完善情境,架构故事的顶峰。

热爱戏曲的戏校女生小菊,偶然在电视节目中看到戏曲大师梅先生的专访,心中一动,决定离家出走寻访他。她一路过关斩将,和小宠物小青蛙、风镇守卫者乌鸦、老婆婆玲珑、琴师等产生了神秘却深厚的情谊。小菊的爸爸却在探险途中杳无音信。事情变得扑朔迷离……

小菊,可能会让我们想到身边任何一个学艺的孩子。母亲为了陪孩子学艺,放弃了一切,只剩下了严厉的面容和无尽的唠叨。父亲呢,一直在小菊的成长中缺席。或许小菊是面临成长中的困境,或许她急需在艺术的这条道路上找到自我,所以为了得到 “梅老师的马鞭子”,她离家出走了,带着小尾巴——爸爸送给她的生日礼物,一只小青蛙。

在寻师的路上,小菊经历了风镇、细墨河、桃花吐这三个奇怪的地方。这三个看似诗意的地方,事实上象征着人的成长可能面临的三个困境:风镇是一个诡异的镇子,进去容易出去难,要设法让灵魂变轻才能被大风吹出去;细墨是一条奇妙的河,如果不能克服寂寞,就无法到达彼岸;桃花吐是一片荒枯、沉睡的桃林,等待歌声和爱的唤醒。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闯关故事,更是让小菊飞速拔节的成长史。在作家亦真亦幻构建的成长困境中,小菊战胜了路上的艰辛,克服了内心的寂寞和烦恼,并用自己的“天籁之声”和“友爱之心”去帮助他人,安慰天地万物。

如愿以偿,小菊最后见到了梅先生。出走——冒险——归来,幻想小说的这条明线很清晰,也符合儿童的认知和心理需求。这个“归来”,小菊并没有回到家里,而是在道云观见到了爸爸。不是归来,胜似归来,女儿和父亲的这一条暗线似乎更牵动小读者的心。

如果说,作家从真实的现实生活一步步跨入新奇的幻想境地,陪着小菊闯关、引领小菊成长,进而让儿童陶醉在这个真假难辨的故事中,那么女儿寻找父爱,父亲跨时空陪伴这条暗线,是让每个成年人反思、感慨,甚至悄悄落泪的。

小菊,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一直渴望父亲陪伴,可无奈的是,爸爸是个幽闭空间恐惧症患者,所以他不断地离家,一直在远行。父亲的远行不止与小女孩一心渴求的陪伴成了矛盾。

原来,陪伴女儿的渴望和远行的冲动,一直折磨着这位父亲。这让我们似乎看到了身边很多父亲的影子,他们渴望陪伴孩子,可是留给孩子的只有匆匆背影,他们内心的纠结和无奈,或许作家早已体察到。幸运的是,作家出奇而有温度的笔,圆了这位父亲的梦——一个闪电落下来,直接击中爸爸。这一次,终于逃离了躯体的羁绊,他借助一只乌鸦守护着女儿、指引着女儿,甚至为了女儿粉身碎骨。

他从此与女儿形影不离。

在诡异的风镇,爸爸潜意识支配下的乌鸦守护着小菊,一步步引导她认识到风镇闭塞的法则,并试图打破。最后,是乌鸦一片片衔走了老桦树满树的叶子,给了风镇新的生命。在细墨,睡梦中的爸爸一步步引导她搭木排,建木桨;木排困在河中央时,乌鸦又像个专职舵手,指引方向,破浪前行。在桃花吐,小菊和黄狗为了唤醒树种,跌进洞穴,又是乌鸦放弃了天空,在黑暗的洞穴里用身体一次次去探索出口,直到粉身碎骨。

这只乌鸦的默默守护,冒死付出,让我们一次次动容,也看到了父爱最真实的一面。或许,乌鸦的形象更是天下所有父亲的形象,相貌平平,甚至有点丑,可是爱却是博大的,有力的、深邃的。谈到这一点的时候,薛涛这样解释:“我愿意写父亲,因为我也是一个女孩的父亲,我对这个角色有切肤的感受。作品中的乌鸦就有我自己的影子,更有我对怎样做父亲的理解。父亲在女儿面前大体是这样的角色——在女儿的前半生负责陪她长大,并尽可能为她树立一个男人的样板,适当时候再把她的后半生交给另一个男人。这时候,父亲就可以交差了。”

可以说,作家薛涛是借着这只神奇的乌鸦过足了一把“当父亲”的瘾,也借着这一角色表达了对父亲的认识和理解。说到这里,我一下子想起了鲁迅在《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一文中说的一句话:“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薛涛做到了,他笔下的这只伟大的乌鸦也做到了。

这是一篇诠释父爱的赞歌。守护,才是父爱最好的注脚。

在《形影不离》中,随处可见的人与树、人与大地、人与狗、人与青蛙、人和熊的交流。作为主人公的小菊不需多说,自然万物都是可沟通的,都值得真心相待,她更是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和一粒果子打招呼,和一轮圆月道晚安。玲珑的好强和唠叨,蓬头先生的重利忘义,护林员的坚守和付出,少年对孩子和音乐的一腔赤诚……我们总是能从身边找到这些人的影子。作家巧妙设计的这几个人物形象虽然用墨不多,却浓缩了现实中的各色人等,让小读者明白人性的复杂,感受真善美的力量。同时,乌鸦的倔强、挣扎与后来的守护,小青蛙对家的向往和迷恋,熊对自我的怀疑和认识,黄狗对主人的忠诚……出场的每个动物也都真实自然,即便是船和桨、大地和天空都是有温度,有情感的。薛涛曾说:“生养我的白山黑水是我安身立命的‘月光宝盒’。它的里面藏着这样一个世界,它神秘、诡异,亦幻亦真,是一块‘充满童话人格’的土地。我从小氤氲在那样的氛围,慢慢养成自己的审美观、艺术观。”

的确,衡量一篇小说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就是作家个人的思想,或说是哲学思想是否可以物化成富有个性的语言和艺术表现形式。语言不必多说,简单、明快、诗意、行动性强。最主要的是,作家借着小菊寻师路上的困惑和艰难,将人生遇到的一些问题暗藏其中,小菊寻路求解的旅程,也是作家苦苦求索,找到正确答案的过程。

也可以说,扎根作者心底的民族意识和审美观、艺术观,润物细无声地化入这部亦真亦幻的儿童小说时,让这本看似简单的儿童小说有了艺术的高度、哲学的高度。面对一些家长孩子会不会读不懂的担忧和疑问,薛涛直言:“我想,再深奥再玄妙的命题,只要搭上精彩的故事就会变得生动可感。就算少年读者不能完全懂得其中的奥妙,内心也会产生一丝悸动。能有这瞬间的悸动,我们的艺术理想和文学使命也就完成了。”

链接

《风调雨顺:春夏秋冬》

周斌 周佳楠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风调雨顺 春夏秋冬》一方面以中国妮妮和美国杰瑞讲故事的形式展开情节,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气象文化、农事特点、民俗习惯等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展示相关汉字的构字起源、字形特点、书写方法、剪纸艺术等,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认知汉字。

《咪妮和豆苞的故事——安全防范从小做起》

毛之价 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

本书以咪妮和豆苞两个学生为主角,通过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故事,帮助少年儿童养成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的风险防范意识,掌握突发灾祸的预防及应急对策。

《说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陈卫平 沙永玲 著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说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以儿童能够明白和听懂的方式,系统地讲述了自远古到现代的中国历史故事,角度让人耳目一新。家长可以和孩子们讨论这些历史故事中引发的令人深思的问题与道理,拓展孩子们的思考深度和广度。

《小米游侠记》

晓磊 旭爽 著素一等绘

朝华出版社

《小米游侠记》内含 8个单册,分别为 《寻龙记》《救鹅记》《杜鹃花》《虎头将军》《月宫大盗》《菊花泉》《腌咸菜》《看戏》,且每册一个独立故事。

小米是个小游侠,和古代的侠客一样,她爱四处闯荡,也爱打抱不平。不管是在城市里,还是去乡村,总有古怪有趣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小米游侠记》可以看作传统口头文学中小英雄传奇故事的新编,人物气质蕴含中国文化基因,故事叙说新鲜活泼,富有吸引小读者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