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陈文念:渔灯节,浸渍时代的印痕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陈文念  2018年08月17日16:33

在我五十多年的人生岁月里,对家乡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最隆重、最喜庆、最热烈、最具有地域特色的盛大渔灯节。

我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念及生活在海边的父老乡亲及割不断的亲情和乡韵,还有家乡那“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万盏渔灯红透半边海” 的盛大渔灯节;我无论身居何地,每年春节一过最渴望的就是归心似箭地回到家,和亲戚们一起过个热热闹闹的渔灯节。

在我和乡亲们的眼里,渔灯节比春节还重要,这是这一方土地上的渔民心中最神圣的节日,这是胶东渔家“图腾”的盛大节日,这是胶东渔民最隆重的欢庆盛典。在我和乡亲们的记忆里,年年岁岁渔灯节依旧,岁岁年年渔民的贡品却不相同,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渔民富裕生活的喜人景象与时代发展的脉络和辉煌。

家家设宴祈福纳祥

我的老家是山后陈家村,与我村东邻的是山后顾家、山后李家、山后初家和芦洋村,过去归蓬莱市管辖,20世纪90年代中期划给烟台市开发区了。如今这里已是中国渔灯文化之乡。

这些苍天散落珍珠似的美丽村庄依山海而居,一溜沿海渔村呈弧形状连接起来像一条蓝色的腰带,镶嵌在 45公里的海岸长的岸边。层峦叠嶂,连绵起伏不高的秃山挂着点点青绿,像彪悍男子的臂膀一样,把星罗棋布红砖碧瓦的山村环绕在怀抱中,蓝莹莹的大海,似一幅铺展开的漂亮的蓝绸般,把山庄映衬得秀美瑰丽,犹一幅天开的山水写意图画。在这几个村中,祖祖辈辈过着耕海牧渔和上山种田的半渔半农的生活方式,每个村都有出海打鱼的,而且渔民占的比重很大。渔船最多的莫属初家村和芦洋村,而且芦洋村还是海带、海参、海虹、扇贝养殖基地。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生活方式,演绎出渔民独有的庆祝节日,历代渔民以大海为墨,以船为笔,游弋出一幅美丽幸福的生活画卷,匠心独运创造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几百年来,渔民们在春节期间渔灯节总要去敬拜妈祖,龙王,祭奠大海,祈求平安丰收。而且随着时代进步,渔灯节愈加被渔民看重,那份爱大海、懂大海、尊重大海的内涵和启迪更加自觉自信。祭海典礼已成为中国渔灯节最具特色最核心的内容,首批进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既体现了“敬畏自然,感恩海洋”的传统思想,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现代理念,这正是渔民知恩图报的精神写照。

我的记忆里,渔灯节很早就流行在这几个村中,各村节日各有不同:山后初家村、山后陈家村为正月十三;山后李家村、山后顾家、芦洋为正月十四。每年的渔灯节初家村和芦洋村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最耐看热闹。

过了春节渔民就急切地盼望这一天的到来。节日这天,举家携亲戚带上祭品出动祭海,是渔灯节的古老的传统仪式。

在这个比春节还要重要的节庆活动中,家家户户的亲戚也前来助兴;很多远在外地的游子和渔民后代也都千方百计的想法赶回家乡,扛着彩旗、扭着秧歌、抬着祭品,燃放着鞭炮,感受这久违的渔村盛典。只要回家,我都到初家村的亲戚家过渔灯节。

初家村每年最热闹的时候就是正月十三了。这天是渔民最忙碌也是最幸福的一天。

从早上开始,每家渔民就早早起床,开始准备着迎接亲戚们的到来,因为这里有个习俗,每到“渔灯节”这天,渔民的亲戚们都要带着礼品和鞭炮来家中座客、拜年、祝福。从上午开始,渔民们便把已经准备好的猪头、饽饽、大鲅鱼、酒菜、鞭炮等放置在几个“柳斗”上。然后,在猪头上洒一点猪血,在“柳斗”梁上系上红绸彩花,寓意“发血财”、“挂彩(财)”。物品摆好后,渔民与亲戚在自家开始大摆酒宴,斛筹交错,推杯换盏,吃酒庆祝,祈福纳祥,手舞足蹈,唱起了《今天是个好日子》的歌曲。

渔民这份幸福,实在填得太满,太美,如同捧着了甘露,一时间不知道该如此收藏!喜悦,刹那间,从每一根毛细血管涌入身上每个组织,更是挂在脸上,写在心里。全村沉醉在喜庆热烈的节日气氛中。渔民畅谈的鱼虾满仓的幸福梦、中国梦的朗朗笑声溢出窗外,飞到大街小巷,汇聚成节日最衷心最美好的祝福。

惟妙惟肖的图腾虔诚

只有亲眼见证那一刻的景象,便会真切感受到这不是文学作品里的“夸张”笔法,而是对胶东渔民特有节日——渔灯节的“白描”。

此刻胶东渔家流淌着精神徽征,抑或是图腾崇拜,不再是抽象难解的,而是那样鲜活生动、隆重热闹:人类对于予己衣食富庶的大自然,所表露出的敬畏让人惊叹;人类对于同大海和谐相生,所流露的神往和追求让人感动。

2月20日下午1点左右,酒过三巡,渔民朱相龙率先点起了鞭炮,脆响刹那间引来了山海般的呼应,家家户户开始放开了“开路”的鞭炮。渔民赵明昊招呼着自己的亲朋在门口的巷子里拉上了粗麻绳,然后又在麻绳上搭满了喜庆的鞭炮。放眼望去,400多米的巷子上空已经被鞭墙密密麻麻的布满。

鞭炮声就是集结号。

这时渔民们开始各自从自家出动,有的抬着供品“柳斗”,有的全家开着卡车,拉着贡品,一路走一路放鞭炮,而且走一段儿要有几个双响鞭炮开路。还有开头几人打着彩旗,随后是三人扎着红绸扭秧歌,抬着硕大的鲅鱼和猪头祭品的汉子喜气盈盈地走着,贴着“福”字的木箱里是饽饽和香纸,紧跟其后的三辆车都坐满了人,一边敲着锣鼓,一边一路燃放火红的鞭炮……

一时间,鞭炮声,锣鼓声响成了一片,犹如春汛挟来巨浪狂潮,闪电擂动万壑雷鸣,把个小小的渔村,生生地抬上了半空,只一阵工夫,被鞭炮声淹没了,鞭炮的纸屑就像天女散花,漫天飞舞;又如同一条条红地毯,铺满了大街小巷,铺向了田间地头,也盖在了碧波之上———渔家的节日就这样踏着厚厚的红地毯来到了。

随之而来助兴的秧歌队,更是伴随着锣鼓点扭个沸沸扬扬,观看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向街头,喜庆的鞭炮,飞扬的纸屑还像是甩动的红绸,舞得天红了,地红了,大海亦红了,春天也红了。

秧歌队带路,渔民们开上汽车拉着准备好的贡品,带着自己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沿着这条红地毯向海边驶去。

在铿锵的锣鼓声和悠扬的唢呐声中,彩绸飞舞、彩扇翻腾。咚!咚!咚!随着开道的锣鼓响起,舞龙、舞狮队开始活跃起来,九节长龙来了一个神龙摆尾,引来一阵叫好。狮子则在“狮子郎“的引导下,或腾翻、或扑跌、或跳跃、或登高,真是千奇百态,引得村民目不暇接。

前来助兴的海阳秧歌队队员们身着鲜艳盛装,视觉刺激,夺人眼球,舞技强悍遒劲,场阵磅礴恢弘,翻腾跳跃,纵横捭阖,声势浩大,刚劲挺拔,剽悍有力,个个像雄劲美丽的舞蹈家。顶极的富感染力表演,表达了渔民们对丰收和平安的祈盼,愉悦着渔民们的心灵。

再看那些扮作八戒、艄翁的人们,身着鲜艳的服饰,边跳边舞,做着各种滑稽动作,逗得围观的人们哈哈大笑……

你看到的夫妻二人赶毛驴,说不定就是妯娌倆;那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年夫妻,其实是70岁的爷爷和八九岁的孙子;自称“早晨五点起来抹粉,一天没顾上喂奶的”妖艳媒婆,却是60岁的纯爷们儿。许多看热闹的人按耐不住了,情不自禁的加入进来,有的在跳秧歌,有的在跳霹雳,时而两两配对来一段交谊舞,脸上挂着汗,嘴角含着笑。所以越是纯粹正宗的渔民表演,看起来就越有滋味。正因为大秧歌根植于民间,来源于乡土,才有其生动鲜活的魅力,才能让人真正震撼,才能让人真正欢欣鼓舞!

最抢眼球是渔民祭海的队伍从四面八方汇聚在这儿,这是节日的主场。渔民祭海队伍似潮水般涌向码头,形成了强大的旋流,掀动着狂欢的高潮。

打着五彩缤纷的彩旗走在这支队伍最前面的是53岁的王贵生,他高兴地说:“我们这一大家子大概150多人,今天都来得差不多了,这三辆车都是我们家的人!”在他身后不远,57岁的亲家初明争腰系红绸、脸上擦着胭脂,扭起秧歌来俊得很,不时和路边看热闹的熟人对扭起来。就这样一路扭,一路敲,一路放着鞭炮,1点40分左右,王贵生家的队伍赶到了海边,此时的码头早已是人头攒动,人山人海。

码头上千帆披彩,放眼望去尽是红红的对联、喜字、鞭炮和彩旗,如同五彩祥云笼罩在码头上空。礼炮、鞭炮满天炸响,与海涛声融合在一起。

天海间,再也分不出哪是海、哪是地、哪是海浪、哪是人潮…… 码头上的船则紧紧相依,连靠在一起。几百只、上千只不等。港湾里所有的大小渔船装扮一新,一面面鲜红的国旗在主桅杆上迎风飘扬,四周是数十条大大小小的彩旗和彩带,高昂的船头上贴着“船行万里一帆顺,乘风破浪创高产”等条幅。那声势、那场面甚是壮观。

一场古老而隆重的渔家典礼又一次如期而至。红色喜庆的地毯,从祭台向大海延伸,祭祀者把海碗高举过头,又低首缓缓洒在脚下;黄色的祭海祈福旗帜迎风猎猎,七彩的礼宾花在空中绽放;悠远而肃穆的长号声从山而起,随风向洋而去……人们仿佛进入了古代神圣的祭祀现场。激扬的鼓声直冲云霄,在震撼人心的音乐衬托下,全体祭海人员向大海行礼三鞠躬,向海神妈祖像敬献花篮…… 在司仪的引导下,祭祀渔民高擎巨大的高香,一群渔家后生抬着满满当当几大筐贡品,鱼贯走到祭台上。八名彪悍的船老大抬了一头全猪和一只全羊郑重地放到妈祖像前的供桌上。

5名壮汉每人抱着一个大酒坛走上祭台,60名渔家汉子双手托起一只大海碗,面对着广阔的大海,高声喊诵:“一敬酒:出入平安;二敬酒:波平浪静;三敬酒:鱼虾满舱。”

主祭人面对大海恭读祭文:“茫茫瀛海,生命之源……大海恩我,殷殷可鉴……”接着,祭乐响起,32个舞者向大海献祭舞。

青山碧海间,渔民以自己的方式庆祝一年一度属于自己的盛会。人灯共舞,四海共欢。片刻间,各个船抬“柳斗”的渔民们迅速把鞭炮、供品及“柳斗”一起送到船上,渔民们开始挂鞭炮,所有的桅杆、吊杆上都挂满了又粗、又大、又长的鞭炮(一“挂”在两三万头以上)。每船要挂十“挂”以上。

这时,锣鼓响起,船家开始陆陆续续燃放鞭炮,岸上的渔民开始载歌载舞随意拿一红绸,系于腰间,随“奏点”扭摆,秧歌队则更是欢跳无比。他们用厚厚的脂粉,填平了脸上那海风刻出来的深纹。他们用流油的希望润滑着风浪锈蚀的骨节腕儿。他们用彩包的绸布兜来了绮丽的海霞。他们忘情地跳啊舞啊,全不顾什么节奏和旋律,只是把心中的那份真情,那份快活释放出来,自由地宣泄着。没有了表演的花哨,更多是真挚的流露!喜庆的鞭炮,舞动的渔民,舞红了天,舞红了海,也舞红了来年的希望。热闹的渔港内,鼓乐声、鞭炮声,秧歌声与海涛声汇合在一起,唱出了渔民们新年的欢乐心声。

我似乎看到他们心里那轮红彤彤的日头,已经跃出了水面,跃出了心坎。金晃晃地在祥云的簇拥下高高地升起来了。他们一定听到了鱼群的欢叫,一定看到了满舱的鱼虾……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祥和中,他们把自己照亮成一个未来的中国梦,面对丰硕的收成,他们让自己尽情地美丽着。

闹了一段时间,渔民们开始把“柳斗”置于船头,摆上“佛腊”点燃,摆放好猪头、饽饽、酒菜等供品。拿出酒来洒在船头的甲板上和海里,把带来的黄纸燃烧投入海中,随波逐流。用胡萝卜为底做成的“金灯”、以白萝卜为底做成的“银灯”纷纷点燃,祈祷风调雨顺、国富民安……

然后船家所有来人分年龄、辈份大小,朝着象征着“海神龙王” 的方向叩拜,磕头祈福,祈求来年风平浪静,年长的嘴里还不时地嘟哝几句祈盼的话儿。意思是出海能平安归来,多打鱼虾,以满足满载而归的心愿。

祭拜完了,渔民们又燃放鞭炮,响起锣鼓,锣鼓奏了一阵子,霎时气氛推向高潮。万挂鞭炮,千颗礼花,将整个渔港淹没,千万盏渔灯也渐渐飘向无边的大海。此时,金色的阳光洒向海面,海面上波光粼粼,似乎预示着今年又是鱼满仓。渐渐地渔民和来宾们缓缓地退出岸边,离开码头。

码头设置的数十组巨型彩灯。灯式多样,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宝莲赐福、龟鹤延年、龙凤献瑞、麟趾呈祥,燃烛其间,满海辉煌,五彩缤纷。在集中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兼顾域外风光。既有山水自然,又有人物传说;既有传统文化,又有现代元素。荟萃经典,包罗万象,极具艺术表现力。新颖的表现形式,集声、光、电于一体灯组,机械动作配合的静态画面,营造出富于变化、动静交替的艺术效果,其科技含量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岸边,群星闪烁;海面,波光粼粼,星影与灯影相得益彰,整个码头都是光的世界。欢笑声、歌舞声汇成一片,真像一曲气势恢弘的交响乐章!入夜,安宁、静谧的黄海之滨,数千盏彩灯漂游于清波之上,烛光摇曳,波光粼粼,四周只有天籁之音。灯的烛光是橘红色的,在碧波之上却变幻着七彩璀璨,如梦如幻,在视野中摇曳生姿。如此安宁、祥和的灯彩,或许是一个演绎心想事成的梦。

今年的渔灯节更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万名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他们加入到庆祝的队伍中,载歌载舞,体验渔村民俗,感受渔村文化,领略渔村美好生活。来自杭州的摄影师林先生说:渔灯节真是热闹,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人目不暇接,我不停的按快门,真想把每时每刻的好景与喜庆都记录下来。……

渔灯节已赋予新时代的内涵

“渔灯节”最早是从我国传统的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派生出来的,正月十五老百姓讲究点灯、送灯,送灯送到“海神庙”、“龙王庙”。后来,沿海渔民发展成把灯送到海上,随浪而飘,一来祈盼一帆风顺,二来盼“海神娘娘、海神龙王”能带来好运。还有的说渔灯节来源一个传说:相传,数百年前的一个夜晚,几只渔船在茫茫大海上迷失了方向。风大浪急,渔民们随时都有被海浪吞噬的危险。此刻,一盏渔灯出现在海面上,人们便随此灯航行,平安来到了三面环山,一面靠海的初旺村,这一天是农历正月十三。后来,渔民们就选择正月十三,把灯送到海上,祈盼全年一帆风顺,鱼虾满仓。

无论是是世俗,还是传说,“渔灯节”已是渔家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仅是渔民的一种祭祀活动,更具有鲜明的渔家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新时代展现渔民幸福生活的载体,是其他传统民俗不能涵盖的。有的地方叫“渔民节”或“祭海”。具有浓郁胶东海洋文化的烟台市“渔灯节”,在政府的扶持和企业的支持下,特色更加鲜明,内涵更加丰富,已成为当地渔村隆重的民间文化娱乐和节庆活动,每年都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前来观瞻。

胶东渔家所独有的渔灯节也因此得到国内外各路媒体的关注和探究。

2006年中央电视台“一年又一年”节目对初旺村“渔灯节”进行了专题报道,在春节文艺晚会前介绍了胶东渔村独特的春节风情。

2008年渔灯节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如何“操练”渔灯节,65岁高龄的老船长丛大丰介绍,船主先将自制的渔灯和船模,送到海神娘娘庙供奉,祈求海神娘娘用渔灯指引渔船平安归来;同时,给龙王敬献供品,祈求鱼虾满舱,平安发财。

其次,船主在船头上摆放供品,在桅杆上悬挂鞭炮,在船头、船舱、船尾摆放渔灯并点燃,准备就绪后,由船长点香烧纸,率领众人叩拜一起祭船。然后,由船主口念着吉语,向海里洒酒,投放水饺、供菜开始祭船,祈求“赶渔郎”为自己多赶鱼,使网满包,鱼满舱。

最后,到海边放渔灯。通过放灯的方式,将渔灯和船送给海神娘娘,祈求海神娘娘用灯指引渔船平安返航,用船搭救遭遇海难之人。

白驹苍狗,渔灯节一直作为当地渔民的传统节日传承了下来,即使在文革期间,龙王庙被推倒了,渔灯节也没有停止。除了传统节目唱大戏、祭神、祭船、祭海之外,渔灯节还把渔家歌舞、大秧歌等特色节目引入了节日庆典,使得整个节日充满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

行走欢乐的渔村,能深刻感受到渔民生活的改变,来往的车队里,高档轿车随处可见,站在自家门口和海边拍照的渔民,不少人手里都端起了价值不菲的单反相机。对着舞龙、舞狮的队伍拍个不停,其中还有不少长镜头的大家伙。“大爷,您这数字摄像机花多少钱买的?”看到一位老大爷手里托着索尼的摄像机拍个不停,我上前问道。

“这个呀,花了10多万元,买了好几年了。我打算把渔灯节的热闹场面全拍下来,回去刻成光盘在电视里看个够。这几年我们渔民都富了,比我手里摄像机好的渔家有很多。”老人说他姓赵,今年已经73岁,没事时就拿着摄像机到处拍,这几天的渔灯节他都用摄像机记录了下来。

时代在更替变迁中,渔灯节成为新时代变迁一个生动的缩影。

65岁的丛大丰从17岁开始就参加渔灯节,整整参加了44年,在他的记忆中,渔灯节几十年来都有变化,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变化巨大,令人感慨。在六七十年代,还没有码头,也就是十个八个人冷冷清清地去祭海,祭品也少,全村人弄十个八个猪头就了不起了,现在猪头要多少有多少,大鲅鱼、大鲈鱼、饽饽、鞭炮、香纸应有尽有,高档轿车满街都是,一到渔灯节,灯笼长廊要走完参加祭祀的人得两个小时。丛大丰感慨,对于渔民来说,渔灯节是比春节还重要的节庆,如果除夕夜能放1万块的鞭炮,那渔灯节就得放5万块的。”渔灯节的变化是与渔民们的生活变化分不开的。初旺村有近5000人,几十年间,草房变成了砖瓦房,老房变成了新房,小船变成了大船,每个渔船现代设备。“1983年的时候,钢壳船只能装5吨,现在接近2000吨了,捕捞从近海到远海,从国内到公海。”丛大丰说,自己的儿子是做水产养殖的,对于这片海,渔民的后代有着更多的希冀和憧憬。一位老渔民舞到我身边时,学着电视里的腔调大声喊道:“咱们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见他这么高兴我问道:“老人家,渔灯节年年都这么热闹吗?”老人摇摇头:“要说从前,那可不一样,旧社会时饭都吃不饱,哪能象今天这样热闹。最多是用萝卜刻个灯,到海神庙里敬一敬。那时敬的是海神。现在就不同了,你看看这船上飘着的国旗,船头贴着的对子,都是表达着我们广大渔民对党的富民政策的感激,我们现在敬的是党的好政策。”在喧嚣的码头上,两人面对面说话也要扯着嗓子喊才能听见。一位叫丁光军的渔民指着密密麻麻的渔船,反反复复在我耳边喊着四个字,“发了!高兴!”据他介绍,自己有80马力和120马力的渔船各两艘,去年的收入“在三五十万元的光景上!”说话间,一辆铃木货车缓缓停在我们身边,男女老少下来一群。一个脸色微醺的中年男人走过来,“你们是作家吧?写写我们好不好?”没等回答,他主动介绍起自己的情况,“去年我们买了两条235马力的大渔船,一年下来毛利一百七十万,扣去费用,还剩余五十万,今天全家二十多口都来了,热闹热闹。”说着,他又加了一句,“晚上还有焰火呢,别走了,我请客!”爽朗的笑声中,洋溢着富裕起来的渔家人的自得和喜庆。村巷通往码头的一道道拱门上看到,渔民自书的对联有:“共创和谐四海生意腾腾起,跨越发展五州财源滚滚来”“新跨越高定位万里征程,创和谐兴国邦展千秋伟业”等,现如今,渔民生活富足了,思想觉悟提高了,处处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的可喜面貌!

是的,你只要在村中走一走,转一转,看看那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新楼房和停在门前的高档轿车,看一看家家户户门前那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听一听那此起彼落的鞭炮声,瞧一瞧渔民自编自演的海景喜剧,你就会品味出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富裕起来的渔民的共同心声和幸福自豪感。

走出初家村,新扎成的渔灯节松门上的对联展示着新时代渔民的雄心壮志和深层次的精神准求。

回头看看渔港上,在天与海之间,夜市千灯映照碧海,到处是一片万家灯火的喜庆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