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杨仕荣:故乡变化三部曲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杨仕荣  2018年08月17日16:02

一、路

我的家乡在云南一个叫红土墙的彝族山村,乡亲们世世代代,依山而居,靠山维持生计。不为柴米油盐,很少有人愿意往外走,因为从家乡通往山外的路实在难走,到最近的集市往返也需要一天时间,如果遇上雨天,还得在中途借宿,第二天才能返回。

逢年过节,家长们提起几天就得做好准备,有粮的卖粮,没粮的找些山货,竹子、药材、木棒、野果等,能换钱就行。半夜三更,家家户户点亮油灯,准备牛车,准备换钱的货物。一切就绪,村里有人吆喝几声,家长们陆续上路,叮叮当当的牛铃声,在孩子们的睡梦中,顺着凸凹不平的山路走远了。

黄昏时分,全村人的眼睛有意无意往山路口瞭望,耳朵都集中收听山路方向的牛铃。夜色渐浓,村外静,村里更静。就在大家的听力觉得疲惫时,村口响起了吆牛声,一颗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全村的孩子沸腾了,忙着往大人的背篓、口袋、衣袋里翻,并为各自的所得欣喜若狂。大人们如释重负,吃过晚饭,刚坐到火塘边,便靠墙呼呼入睡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有人买回了自行车。这事,可把村里人乐透了,大家想,有了自行车,赶街上场就不用那么费时费力了。几次试行,骑自行车的苦不堪言,他们说平路少,陡坡、凹塘、石坎多,一路上,不是人骑车,而是车骑人,比走路赶街还吃苦受累。买来的自行车成了摆设,成了孩子们的游戏玩具,直至生锈,被拆成零件,玩的无影无踪。

村里有几个小伙子在外找了对象,带到村里走一趟,一路的劳顿,让姑娘们刻骨铭心。转回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年轻人开始恨山里的路,咬牙切齿非要整治,他们组织村里人炸石、修路、填土,把山路修成了一条土路。谁料,几场雨过后,一切又恢复原貌,山路还是那条山路。

十多年前,家乡的交通问题引起了上级的高度重视,专门为修路拨了款,还组织了工程队勘测施工,村里人积极投工投劳。一年多的时间,一条宽敞的沙石公路修通了。通路那天,着实让村里人兴奋不已。一路通,路路通。拖拉机开进来了,汽车开进来了,村里有人开起了商店,村里人无需再为日常生活用品跑几十里山路。

就在全村人对现实生活心满意足,并满怀热情朝着幸福生活赶路的时候,让他们意想不到的喜事又来了。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加速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各级筹集资金,全村人投工投劳,把家乡原先的沙石路改修成了柏油路。这一喜讯来得太突然了,年轻人毫无思想准备,走了一辈子山路的老年人更是不敢相信。

从昨天到今天,走过山路走土路,走过土路走砂石路,又从砂石路走上了柏油路,记忆中的山路渐行渐远了。

二、电

山村无灯,无数个黑夜,人们用松明子、松油、火把照明。小时候,我们借着火光写作业,眼眶和鼻孔常常布满了黑烟。

传言,山外的城镇点上了电灯。我们只是听说,没有谁亲眼见过,更不知电为何物,电灯长什么模样。我们无法羡慕,只能想象,想象山外的电灯有可能就是个很小很小的月亮,并不可思议地梦想,有一天,它也能照亮山村的夜晚。

村里有人到山外走亲戚,有幸看到了传说中的电灯。左看右看,左想右想,横竖都想不通,世界会有这么稀奇:一根细藤样的线,拴个水梨样的东西,天一黑,就发刺眼的亮,无烟无灰,照得满屋通亮!天一亮,他们便到商店里卖个像主人家的灯泡、一根电线,急匆匆往家赶,心里一路敞亮。

回到家,新闻铺开了。天还未黑,屋里屋外挤满了人,大家争着看新鲜,等待着惊喜。灯就挂在堂屋上,线顺着墙拉直,全村人看得真真切切。夜色来临,灯没有亮;夜色渐浓,灯还是没有亮;已近深夜,灯始终没有亮。村里人蒙了,一模一样的灯和线,为什么灯不会发光?

过了几年,乡里通知,各村组织村民架设电杆。电杆!作什么用?管事的人说,就是用来拉电线、点电灯的。回想往事,村里人明白了,过去那个灯泡为什么不会亮,原来点亮灯泡没那么简单。想通了,劲也就来了,不用村长挨家挨户催,全村的劳力齐刷刷等活做。

山里交通不便,笨重的电杆,全靠男人的肩头磨,靠男人的脚步挪。在工程员的指挥下,七八个大男人扛一根,上坡,过沟,爬山头,硬把一根根电杆栽到了指定的位置。磨破了肩膀,磨破了鞋,离村越近,他们觉得路越远。山里的男人,撵过山,开过荒,锤过石头,扛过柱,唯独这电线杆把他们折磨得不成样。累得眼花的时候,他们想起了远处的灯火。想起远处的灯火,他们又伸直了腰杆。他们肩并肩,以纤夫般沉重的脚步,忍耐切肤的疼痛,把闪烁的灯火拉近家的门口。

电通了,梦想的月亮,照亮了山村,山村的夜晚不再黑灯瞎火。看着山村妇女老幼在夜晚的灯火下活跃的场景,男人们深深地缓了口气。他们的苦累,他们的汗水,全部融入了直立的电杆,融入了长藤一样的电线,支持着源源不断的电源,从远方流向山村,点亮山村的夜晚。他们思想,他们的劳力将永远成为山村的记忆,每夜都会像月亮在山村人的心中亮起。

通往山村的电路遥远,山里的线路复杂,遇到刮风下雨、冰雪天气,线断杆倒的事故时有发生,山村的电时断时续。有时,村里缺电费,也会停几天电。停电的日子,村里人仍用松明、松油照明,在不习惯中过着习惯的生活,并借此回忆一下过去的时光,比较着过日子,生活便有了厚度和香味。他们也相信回忆只是暂时的,不久,电就会回来,就会照亮屋檐下的门窗。

电线,电杆,修修换换,维持了山村灯火几十年。

村里流传消息,过去的线路都不用了,要建新的电网,电杆比原来的大几倍,高好几米。新电网建成,不用再愁停电断电,电费还比原先低。

村里架设过线路的人,现在都成了老人。听说又要架电,而且,杆粗出几倍,高出几米,他们的肩膀和腰杆就开始回疼。他们老了,做不了了,担心年轻人承受不了,就去找村里的领导。让领导跟上边的说说,将就将就,可以用就行,伤筋动骨,累不起啊!领导笑着告诉老人,放心吧,只要大家的理解支持,架设的工程全部由国家电网部门负责,您们就等着享受吧!哪有这样的好事?老人们还是不信,见到年轻人就跟他们说曾经架设线路的历程,叫年轻人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几个月后,电网架进了村。老人们走村串户,见年轻人都在忙各自的农活,再看看架起的电杆和线路,高大的电杆,粗实的电线,与事先说的一点不假,老人们不得不信了。接着,给各家都安装了电表,更换了陈旧的线路,发了用电卡。全新的电路,把闪亮的电输通家家户户。用电比用水还方便,不管什么时候,要亮就亮,要用就用。用电方便了,电费降低了,村里人除了照明、看电视、听音乐用电,连烧水煮饭都用起了电,不必再为柴草费心费力,房前屋后干净了。古老的山村,过上了现代的生活。

山村的明月,给山村的夜晚披上了迷梦般的衣裳。山村灿烂的灯火,圆满了山村人梦寐以求的梦想。

三、水

家乡缺水远近闻名,曾经过村里的马帮,到村里找口水喝。村里人都说,喝口酒可以,喝口水没有。南来北往的行人,用水能在村里换得到酒喝,用酒绝对换不到口水喝。因为缺水,多少姑娘远嫁他乡,多少人家举家远迁;因为缺水,村里人受够了水的煎熬,水成了祖祖辈辈心中的疼。

父辈们以前如何找水取水,我耳闻的故事几箩筐,随便一个故事都可以当做励志的教材。到了我知事的年代,令我刻骨铭心的还是水。那时,我和伙伴们每天要做的事,就是走几公里远的山路,到山箐里排队背水。箐沟中一个盆大的水窝,点点滴滴收积着山体中浸出的水。早到的,中午前后就能取到水,后来的,常常要等到日落。黑更半夜,还有人去挑水,还有人在山路上找自家背水未归的孩子。有的孩子走到半途,不小心摔倒,把瓦罐打烂了,不敢回家,坐在路边痛哭。背水的艰辛,使我们尝不出山泉清爽的滋味,有的只是苦涩难咽的感受。

村里在离村五六公里的深山中找到了水源,并想尽办法费尽周折,翻山越岭要把水引进村。先是在木料上凿出槽,接着,一根一根沿着山道,绕过山腰,连成一条蜿蜒曲折的木龙,把一条涓涓细流引进了村,全村人难得吃上了入村的水。时隔两三年,木槽朽的朽,断的断,裂的裂,水路中断了。村里人改用瓦罐筒替换木槽,把水路又给接通了。但没用几年,由于风吹日晒,雨水冲堵,有些瓦罐筒破损了,部份水路垮塌,水路再次中断。村里的人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们干脆使出硬招,把垮塌的水路段全部用石头支砌起来,然后,在石头上直接打凿出水槽,同时,将破损的瓦罐筒统一换成了石槽。几年,十几年,村里人就这样千方百计维持着断断续续的供水。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村里的吃水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派来专家进行水利勘测。国家拨来专项资金,组织人力物力,开山炸石,开通水路,直取近道,用钢管直接把水接到村里。又在村里修建了水井、蓄水池,使剩余用水有了足够的存放空间,保证全村人四季都有生产生活用水。有了水,村里的村容村貌、村里人的生活一年变个样。几年后,在文明村建设中,上级又拨出经费,安装了沟通各户的自来水管。全村人远离了背水的瓦罐,告别了挑水的扁担,用上了方便清洁的自来水,一拧水龙头,清澈的泉水便喷涌而出。清亮的水花,就像村里人闪烁的泪花,从岁月深处绽放出动人的亮光。

近年来,连年干旱,村里的水源锐减,水路断流,村里人到处拉水维持生活。二十多年未疼的心病,又开始隐隐作痛:享了二十多年的“水福”,好日子可就要到头?在村里人的忧虑中,上级再次派来专家,开展水源勘探。村周围都是喀斯特地貌,到处是空山,哪里找得到水源?全村人没报什么希望。有时,无望之境也就是希望的开端。几个月后,水从两百多米的深处,汩汩地抽出来了。全村人再一次摆脱了用水的困扰,解除了缺水的忧患。清凉的水,润湿了全村人渴望的心、渴望的眼、渴望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