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钟金万:半碗水泥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钟金万  2018年08月17日15:57

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原来有一个自然村叫草王坝,党支部书记是黄大发。他,中等身材,浓眉大眼,浑身充满了精气神。他先后两次带领300多村民开山劈石修建水渠,整整用了36年时间,最终建成了一条长9400米的引水渠,让村民告别了“滴水贵如油”的历史,实现了旱涝保收的美好愿望。

这条渠盘旋在30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上,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这条渠横跨3个村10多个村民组,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处险崖,满足了1100多亩良田的浇灌,让350多户1200多人喝上了自来水。村民为了记住黄大发做出的特殊贡献和付出的沉重代价,把这条“生命之渠”改名为“大发渠”。今年4月中宣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5月中共贵州省委又授予他“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9月国务院再次授予他“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如今,黄大发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是他鲜为人知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半碗水泥”。“什么?什么?半碗水泥?半碗水泥值几个钱哪?也有感人至深的故事呀?”对,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正是他心痛半碗水泥的故事。

话说1963年到1976年,黄大发第一次带领群众修渠,整整用了13年时间。当时水泥极为紧缺,石块搬拢了却没有水泥砂浆来凝固,用的全是黄泥巴和石灰。结果呢,大雨一淋,洪水一冲,哗的一声沟渠全部泡汤。因此,他把水泥看得十分金贵,这也是他第二次修渠时总要到100多公里外的水泥厂去亲自购买亲自押运的重要原因。

有一次,黄大发拉水泥回来,在半路上遇到了大雨,车陷泥坑,怎么爬也爬不上来,加上天色已晚,他只好安排驾驶员到一户人家去寄宿。他担心水泥夜间被盗,就在水泥堆上坐了一夜,也消灭了一百多个来犯之敌——蚊虫!

每次拉水泥回来,黄大发都要仔细清扫车厢,做到颗粒归仓,全部用到沟渠上去。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次背水泥时都要把背篼铺了又铺垫了又垫,生怕抛撒了一撮水泥。

且说1992年冬天,修渠进入了关键时期,黄大发日夜忙碌在工地上,没想到他的二女儿黄彬彩却突然病倒了。他一时半会儿离不开工地,就叫老伴儿徐开美找了个土医生来给女儿看病。他说:“先吃几副草药再说吧,等我忙完了这段工程,再带她去大医院。”恰在这时,他家厨房烧水煮饭的煤灶儿却揸了两条丝。煤灶儿年久失修,早已失去了原有功能,应该改朝换代了。最让徐开美揪心的是,煤灶儿上热水的温坛也漏了,卧床不起的二女儿全身浮肿,每天都要热水擦洗身子。

这天下午,黄大发拉水泥回来,老伴儿主动上前搬水泥入库,还下意识地清扫坝子上的水泥。不一会儿,徐开美见他进了库房,急忙拿出藏在乱草丛中的小碗,迅速把刚扫拢的两把水泥装了进去。正当她幸地端着水泥回家时,黄大发猛地大吼一声:“搞啥子名堂啊?把水泥放下!”徐开美顿时一个激灵,知道他看出了自己的私心,忙说:“温坛装不住水了。你不用,生病的女儿还要用呢!她浑身浮肿,没有热水擦洗身子怎么受得了哇!”说着说着,两行辛酸的泪水夺眶而出。

看到老伴儿流泪,黄大发的鼻子猛地一酸,顿时也流下了辛酸的泪水。他对不起女儿,对不起家庭啊!最后,他还是硬了硬心肠,对老伴儿说:“水泥是公家的,怎么能用到我家的灶台上去呢?”又说:“补灶台和温坛的事儿,还是再想别的办法吧。”说到这里,他见老伴儿还是紧紧地攥着半碗水泥,一步上前猛地夺了过来。顿时,老伴儿埋怨说:“黄大发,你太绝情啦!”

这时,泪水滂沱的黄大发也郑重地说:“这是群众用几个鸡蛋、几罐蜂蜜换来的,是公家的东西呀!谁也不能拿,你半碗他半碗,不就乱套了吗?一乱套修渠的事就全泡汤了,我们以前的功夫也白费啦”。老伴儿见他如此狠心,流着眼泪扬长而去。

黄大发所说的“以前的功夫”,既是指1963年到1976年他带领300多个群众修建“红旗水利”辛酸事,也是指1992年1月以来已经建成的2000多米沟渠,更是指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以及村民的信任和拥护。“红旗水利”的失败,给黄大发和村民带来的是刻骨铭心的疼痛:13年,4745个日日夜夜,7万个劳动日,十八万元的工程款,就是因为没有水泥才泡汤的。

黄大发之所以第二次修渠,主要原因是三个,一是他1958年11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就把“修水渠,引活水”作为了自己的最大愿望。二是1990年六至九月,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席卷了草王坝,村民喝水的困难更加严峻了。村民在一眼枯井里等水,一等就是两个多小时。两个多小时等来的却是一挑浑浊不堪的泥巴水,耐不住性子的村民在挣水抢水时打得头破血流,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三是这年冬天,他去乡政府开会,吃饭时,一个年轻干部这样讥讽他:“黄支书,是乡政府的大米饭好吃,还是草王坝的包沙饭好吃呀?”当时,他又羞又愧,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为了实现“修水渠,引活水”的梦想,1989年54岁的黄大发就到水利站当起了“学徒”,用义务打工的方式积累修渠经验,这一学就是三年。1991年秋天,他认为“修水渠,引活水”条件已经成熟,郑重地向上级递交了修渠申请。所幸的是,他的申请很快得到了批准,但是根据规定却需要村民集资1万3千块钱。

这天晚上,黄大发对村民们说:“今天只讨论一个问题,一亩耕地要凑39块钱该怎么来凑,怎么在规定的时间内缴齐这笔钱。”他的舅舅徐洪攀说:“过去你带着大家修了13年的沟渠,水都没有看到一颗,要引的水还在马家河呀!沟渠呢?早成了毛狗路了。”徐洪攀见他没有理睬自己,又高声说道:“大发呀,你能把马家河的水引过来,我拿手板心煎蛋给你吃!”这时,地邻中的老辈子杨春发看到他没有回答徐洪攀,也随声附和地说道:“老黄历我们就不翻啦!这急打三撬的,哪的得恁多钱来缴哇?”

这时,黄大发已经认真地听取了各种意见,见多数村民正等着自己拍板,就猛地站了起来拍着胸脯说:“上级已经补助了我们6万块钱38万斤包谷,只要我们自筹一万三千块钱,渠道就能修通,这是多么难得的机遇哇!”最后,他既坚决又果断地说道:“渠一定要修。修不好,我拿命来换!”刹那间,会场上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再说黄大发因为半碗水泥的事跟老伴儿闹僵了,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跟老伴儿和好,只有去找大舅哥徐开伦诉苦。大舅哥了解了半碗水泥的原委,直接跟徐开美说:“半碗水泥就那么两把,值不了几个钱!但是这不是值多少钱的问题,它是一个干部的品质和作风。只有他黄大发才知道那半碗水泥是村民的心血和汗水,只有他黄大发才知道规矩和纪律对修渠的重要,只有他黄大发才知道廉洁是干部的命根子护身符。只有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才能像水泥一样紧紧团结群众,奔向小康。”

听了哥哥的一席话,徐开美茅塞顿开,她红着脸歉意地说:“大发,我错了。我错怪你啦,你原谅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