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重走挑粮小道

来源:解放军报 | 李根萍  2018年08月08日07:37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初夏时节,草木蓊郁,绿透井冈山。

沿着崎岖的山路,我来到黄洋界山脚下的五里排,准备从这里上山。井冈山处处是历史,每块石头上都镌刻了红军将士奋勇杀敌、催人泪下的故事,每一棵草木都见证共产党人当年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五里排,就是见证历史的地方——当年红军从宁冈挑粮,就是从这里上黄洋界的,从这里上山的弯曲陡峭的小路,就是著名的朱毛红军挑粮小道。时隔两年,我又一次走在这条不平常的小道。

万木葱茏,满眼滴翠。映入我眼帘的这条小道,全由石块铺成。岁月留痕,剥蚀风化,小道很多地方已经脱坡,许多石块也已破损斑驳。小道似一位老人天天守候在这里,向路过的游客,讲述曾经辉煌的战斗故事。

伫立小道上,眺望山顶巍峨耸立的黄洋界,仿佛看到90年前的烽火岁月。1928年秋冬时节,因国民党严密封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食盐、棉花、布匹、药材以及粮食奇缺,红军一日三餐大多吃糙米饭、南瓜汤,有时还吃野菜。严冬已到,战士们仍然穿着单衣行军打仗。

这时,畏难与动摇的情绪开始在红军队伍里滋生蔓延。尤其是井冈山会师后,根据地由原先1000多名红军增至上万名。虽然壮大了革命力量,但由于井冈山产谷不满万担,粮食等供给成了大问题。“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暖暖和和入梦乡。”红军战士乐呵呵地唱着歌,然而革命乐观精神的背后是物资缺乏的无奈与辛酸。有人说,“靠红米南瓜,打不出天下”;有的人则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还有的人开小差离开部队,甚至叛变投敌。

为打破湘赣两省敌人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军民同心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打土豪、分田地,使大部分佃农成为土地的主人;开办红色圩场,赤白贸易线,活跃根据地的经济输出与紧缺物资的输入;设立公卖处,用打土豪筹得的部分款子开办公营商店,直接为群众服务;成立竹木委员会,有计划地组织人力,向白区输出根据地盛产的竹、木、油、茶等,活跃根据地经济;开展群众性的熬硝盐运动,将老房子的墙根挖出来,用水浸泡,再用泡过的水来熬硝盐,缓解用盐压力;自造“工”字银洋,发行根据地货币……

当时山下根据地收集的土地税粮,按片集中在茅坪谢冠南家、大陇尹家大店和柏路长富桥杨家祠。红军“一天一小仗,三天一大仗”,粮食存放在山下不安全,更不宜久留,需全部运上山贮存。那时上山没有公路,全需肩挑人扛,红四军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挑粮运动。

当时挑粮路线有三条:柏路线、茅坪线和大陇线。这三条路爬上黄洋界都有20多公里,从五里排至小井,路程为12里,至茨坪与大井相差不多,都在18里左右,运一粒粮食上山都是不容易的。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挑粮运动中,朱德身先士卒。当时朱德已经42岁,年纪偏大,又是军长,大家都劝他不要参加挑粮。但朱德不愿搞特殊,坚持要下山挑粮,还让军需处长范树德给他做了条扁担。战士们着急了,便叫通信员朱俊才晚上偷偷地将朱德的扁担,藏在邻居毛四明家。

早饭后,朱德下山前找不到扁担,着急地见人就问,最后有些发火了,朱俊才这才把扁担拿出来。朱德不放心,特意在扁担上写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几个毛笔字。战士们看到朱军长都参加挑粮,备受鼓舞,挑粮的劲头更足了。

前委书记毛泽东也出现在挑粮队伍中,不过他是背粮,用贺子珍缝制的一条粗布口袋,装上四五十斤谷子。他笑着对别人说:“肩搭背扛,我还省着一条扁担呢!”茅坪的群众在路上遇到他,惊奇地问:“毛委员,怎么还累着你挑粮?”毛泽东含笑道:“号令一声三军动,我怎能不去呀?”

一路洒下汗珠,满山笑声不断;四处红星闪耀,上坳爬坡如平地。红军每天都在这陡峭的羊肠小道上穿梭,往返100余里,靠着肩挑背驮,很快就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了井冈山,解决了根据地的给养问题,支撑了割据井冈山工农武装的革命斗争。

迎着暖阳,我沿着五里排的小道向黄洋界山顶攀登。狭窄、陡峭的小道隐藏在浓荫遮日的树林中,盛显清凉寂静。不一会儿,一同采风的几个朋友都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叫苦不迭。当年的红军穿着草鞋,喝着南瓜汤,行走在这段3.1公里长的陡峭山道,四处布满荆棘,肩上还挑着100多斤的谷子,可想而知,他们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

向上攀爬一会儿,我也选了棵高大挺拔的槲树,靠着树干小憩。风吹叶动,树影摇曳,仿佛这小道上有一队队挑粮的红军,脚穿草鞋,挑着粮食,迅疾地往山顶攀登,树下总有扁担放在地上的声音……小道虽然狭窄、弯曲,但却昭示了一种精神,凝固于郁郁葱葱之中。

这时,我的耳边仿佛响起90年前的歌谣: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军民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一根扁担两头弯,毛委员用它把米担;来回走了百多里,从宁冈挑上井冈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条平凡陡峭的小道,早已镌刻上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朱德当年用过的扁担被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其故事编入了小学课本。今天,这条小道也成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革命后人洗涤心灵、重温革命精神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