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江阴散板
一切经过时间的雕琢,都在改变。我的家乡江阴也不例外,近40年的变化,用“鲜明立体”作形容更为贴切。
话题首先要从我孩提记忆说起,那时的江阴,不过就是一条大街加三二条灰瓦苍檐,淋着杏花春雨的老巷子。最气派的百货商店也不过三四层楼高,墙和窗也都是人民公社的样式,普通的木结构,窗外的山墙还总是剥落些灰皮。
农村基本都以简易平房为主,还有不少是夯土墙和抹泥墙。
1978年后,这一状况才获得了改善,不说江阴城一幢幢高楼的平地起,仅我们农村,自这个时候起,几乎家家开始了拆草房盖平房,有了平房翻楼房的举措。原来那些高低不平泥泞土路也叫砂石路柏油路替代了,骑自行车走在上面,一点也不颠簸,也不再吃灰尘,公路两旁高耸的行道树,好看得让我想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青松岭》,此情此景,也适合配上那支《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的插曲。
江阴走在全国的前列,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打破了传统的以农业为主、以粮食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了本地从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现代化社会的转变;乡镇企业找米下锅、自产自销的经营方式,冲击和动摇了一统天下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开创了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先河;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推动了工农业的协调发展,避免了重蹈以萎缩农业和牺牲农民利益换取工业化的旧辙;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的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之路,避免了有些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对立、大城市畸形发展与农村一度凋敝形成的反差现象;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证实了发展市场经济和加速物质文明建设并不一定以牺牲精神文明和社会稳定为代价;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先富带后富,走出了逐步实现社区内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江阴给全国做出的示范。
在江阴,可谓“春献遍野之花黄,秋陈满田之穗浪。米白油香,虾肥鱼胖。从来都是产粮地,历代均为鱼米乡。渔网嗖嗖,四洋七洲争相望;乡镇振兴,千户万家喜洋洋。
仅有这一处掠影,也让我感觉故乡像是作了迁徙,主场景与之前的老家对不上号。就见证了江阴 “升级”成为大城市,已经不再是时光中的妄想!
深化改革的气息,正在蓬勃,树在长,花在开,江阴人的“敢为天下先,闯做改革事”的劲头会继续发扬光大。
展读江阴波澜壮阔40年,我们可以从点滴来作体味,首先从大的格局方面讲,这里有被誉为“黄金水道黄金地”的35公里深水岸线,进入港区,码头泊位千臂伸展,瞬间便能感知辉煌乐章的一节组曲;临江新城、靖江园区、滨江开发区等三个省级开发区,呈现出三足鼎立之态,还在给力地促成各镇工业产业链的延伸;盐泰锡常宜铁路和南沿江铁路的规划设计,江阴将成为南北向东西向二条铁路的榫接点,这样江阴的区域优势完全得到了互补,江阴不再缺铁路客运,除开航运,江阴交通运输已经独步天下,江阴又要变为交通枢纽的大城市了。
从历史深处探寻,可找到延陵古邑,春申旧封。祁头山始,芙蓉姿展,七千年厚积今朝添福祉的祥瑞。思之堆砌的史料,赞美诗的页面上,早有春秋季札避让王位“弃其室而耕”之美德,春申君黄歇之勤劳智慧之象征,明代那位摒弃仕途,立下“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沧海”的徐霞客,清一代典史阎应元率军民抗清八十一天的英雄壮举,唱出的是对摇尾乞怜者的唾弃曲等。
从革命史卷中,江阴人举义旗同样领先全国,农运、农暴、抗战都可大书特书,在新中国的创建中,高昂起不屈头颅的大写人物就有周水平钱振标孙逊群茅学勤蒋云朱松寿徐鸿英等,他们不苟且不蝇营,决绝赴死的气概,是践行“民性刚”的实证。我们又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江阴人的刚强、不屈、仗义、执言和浩然的风格。我们从先行者身上感受到了什么叫担当,什么叫江阴精神弘扬。周水平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源自城市血液,源自历史与文化,它不是一句只停留在嘴上的口号,而是一部行动纲领,江阴人凭借它一次次脚踏实地的创新实践,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
从教育文艺领域,还有一些豪杰走着曲线救国的路,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1949年曾参加开国大典的巨赞法师,教育大家吴研因,前文化部长朱穆之,学者吴文藻,书法家沈鹏等。就是凋敝中的刘天华,苦里淬炼光明曲,五四闯将刘半农,语音学里筑壁垒,散花老人胡山源,戴着老右不气馁,吟诵一曲“江阴好”,不也都是“故乡之于我”便是一缕抽绎不尽的情思嘛!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让外国人也折服他的勇气,历经艰难二次创业不停步,传递的自强奋斗,亦然是一股正能量投影。
这些用傲骨书写个性浩荡之人,每每国家有难,弱势群体受欺负时,他们便选择担当;当代一批批杰出的江阴儿女,同样不甘于向命运屈服,书写着“民性刚”的新篇章。
江阴960平方地,165万人居,县域经济竞争连续多年排到第一。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实践证明了的真理,47只上市股,47家上市主,组成华夏A股第一县,就是崛起的资质;这是江阴这艘巨轮市场唱响的豪歌!
另一方面也要补充说一点,就是传承精神文明上,获得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的张纪清老人,27年隐名埋姓,给需要帮助的人捐款,而自己只拿几百元的退休金,真可谓涓滴助贫也,言无不尽的是“炎黄”之纯朴心愿。
是的,我们是与身边的其他人、与所在的环境、与整个世界总是要有连结的。所以说个人命运更是与一座城的发展关联着,城市的五彩缤纷里,会有我们的深度、高度和广度。
时光,是一种有甜味的凉。一道道年轮,都会刻在心上。
双休日,我喜欢到各处走走,在城里,我就在忠邦亭紫藤架下慢腾腾转一圈,或者到江苏学政衙署旧址歇歇脚,听一些消息灵通人士谈谈对江阴未来的畅想;倘若不进城区,在周边任选一个乡镇,吃一次麦当劳肯德基的快餐新潮,如今的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体验国外文化中的美食风味,比如日系的料理、抹茶和寿司,韩式的小火锅和烤肉,这些都已经成为江阴人较为常见的菜系。
我们在食物世界中进行着环球旅行,享受美食渐渐成为一种风尚。我们家下一代中,较多“会吃”者,“外卖”和“快递”成为他们日常交流中的高频词。双休日,为集中做一点事,我也挺喜欢便利的外卖。而想阅读一本书,我也改成网购快递。我们不需出家门,躺在床上对着手机屏幕就能完成交易。
现在,我们可以亮嗓了,一齐来唱一支江阴的歌子,句子乐曲,和历史人文紧密相联,不用形容词,全部是来自心底话话,一抹的情感奔涌。亲切的陌生,教我们主动出击赢得希望,那一刻,我不会打盹儿,无论是在陆上从水路,听着,于生活,是律动着新一天的开始,主动出击赢得希望。
江阴40年巨变有口皆碑,因为之前的诺言,近年一个个在演化成真。我眼泪都要涌出眼眶,不仅是电视新闻里,都能看到大家毫不掩饰的喜悦,看到举着胳膊自豪地向远道而来的朋友宣布:很快我们可以乘上高铁到上海到南京去了又!蕴藏着的凝聚力,一刹那便能见分晓。
人心齐的江阴人之兴奋,在悄无声息地作着膨胀,绕不过一些话题便是:阳光蓝扮靓中国申冬奥,海澜荣登福布斯大榜单,华西冠名天下第一村,吴仁宝的精神依旧光彩照耀,长江村企——长宏船舶,吸引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法尔胜兴澄双良长电澄星扬子江三房巷等企业产品,名字在中国叫响,并走向世界大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一幅幅蓝图变成了拔地而起的摩天高楼。乡人一个个听得“噢噢”地哼哈着。朦胧之间,一转眼,自己仿佛已经身处目不暇接的未来大江阴。
小江阴,大城市,鱼米之乡山清水秀,富甲天下名扬声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