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朔方》2018年第7期|刘艳:娘做的夹肝肉(外一篇)  

来源:《朔方》2018年第7期  | 刘艳  2018年07月30日07:06

作者

刘艳,女,“70后”,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宜昌市作协会员,宜昌市夷陵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宜昌市夷陵区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发表多篇散文、诗词多篇(首)。现居湖北宜昌。

品尝过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家的夹肝肉,还是觉得娘做的夹肝肉最好吃。

夹肝肉是我家乡过年才能吃到的一道大菜,别处少有。每年腊月二十七八,家家户户的头等大事,就是准备过年的美食。年猪早就杀了,猪肉也腌好了风干了,有的已经装坛封存。留下一块五花肉,做蒸肉;一块项圈肉(猪脖子肉),做夹肝肉——这两样是必不可少的,否则,这个年就过得缺滋少味,会留下长久的遗憾。项圈肉,蒸和炒都不易烂熟,吃起来不爽口,却是做夹肝肉的最佳食材。如果用其他部位的肉,还真做不出夹肝肉那种特殊的美味。

夹肝肉其实是一道卤热菜。既然是卤,那就要卤得入味,尤其要恰到好处。即便轻车熟路,娘做夹肝肉时也是很仔细的,所谓慢工出细活。天还没亮,娘就起床了,将煤炉子生出旺火,大铁锅也准备好了。水烧热后,开始放卤料,都是常用的葱姜花椒八角,老抽酱油必不可少。卤料调好,肉下锅。顾名思义,做夹肝肉还得有猪肝,猪肝也是这道卤热菜的主料,和项圈肉一起下锅。不一会儿,满屋都是肉香。卤香肉香交织一起,越煮越浓。若是有风吹过,可香飘十里。我成家移居城里后,也做过夹肝肉,总觉得不香,不是娘做的那个滋味,主要是没有那种透心透骨的绵长浓香。分析其中的原因,便也有所醒悟,原来是食材的差异性造成的。追根溯源,首先是猪肉不一样,这里面有很多讲究。家里的猪是娘亲自喂养成长的,吃的都是自家园子里种的蔬菜,或者在野地里打的猪草,没有任何污染,更不用什么添加剂之类的东西,真正的绿色食品。到了冬腊月杀年猪前两个月,娘每天都煮一大锅白米稀粥,掺上萝卜白菜进行喂养。年猪吃得好,肉质更加鲜香细嫩,不像城里肉店出售的猪肉,据说都是养殖场用复合精饲料喂养的,两三个月就出栏,品质与娘喂的年猪怎能相比?差距太大了。娘喂年猪一般都要一年多时间,去年喂了头隔年猪,直长到三百多斤才宰杀了。

项圈肉卤好了,猪肝也卤好了,用簸箕盛了,完全冷却后,即可切了装盘。切肉也有讲究。项圈肉和猪肝都要切成薄片。娘的刀功好,每片肉都能切得一般薄厚。切猪肝更得仔细。巴掌大一块猪肝,娘能切出几十片,每片轻薄如纸。娘告诉我们说,慢工出细活,急不得的。娘一说一笑,笑起来两个酒窝圆圆的,那么慈祥,那么温暖。砧板上的项圈肉和猪肝排列整齐、秩序井然,只等装入碗中。这装碗也有讲究,碗装得好,端上桌的菜才会有好的品相,色香味形俱全,都体现在细节上。娘装碗的时候,就像一个技术高超的瓦匠师傅砌墙,每块砖都要严丝合缝、整齐划一、不偏不倚——肉皮朝下,一片项圈肉夹一片猪肝,猪肝的外侧必须紧挨着肉皮排放,顺时针方向均匀地铺成一个同心圆。每当看到娘装碗做夹肝肉,我就会联想到写文章,夹叙夹议什么的。夹肝肉铺好了,中间还有一个凹处空着怎么办?好办,垫上十几块金黄色的南瓜粑粑,不仅会让夹肝肉更美味,而且造型也更漂亮,像一朵盛开的花朵,还有几缕富贵的气象。娘一贯的做法,就是给夹肝肉垫南瓜粑粑。这样的夹肝肉,当然最受欢迎。

娘的南瓜粑粑也做得好。南瓜粑粑是用大米和南瓜做的。家乡盛产大米。菜园子里种的南瓜也多,丰收时会堆满大半个屋子,圆溜溜,黄澄澄,看着就有一种甜蜜。材料是现成的。做南瓜粑粑颇费力气。大米要提前淘洗好泡好,再选最甜的老南瓜一两个,剁成细碎的小块。将大米和剁碎的南瓜掺到一起,兑上水,这时老石磨便派上用场了。老石磨缓慢地旋转着,磨盘之间流出干稀适度的南瓜米浆。娘经常一个人喂磨又推磨,甚是辛苦。遇到我们几个在家,娘的负担就能够减轻许多。娘专门推磨,一推一拐之时,老石磨架子嘎吱嘎吱作响,有沧桑之声,也有欢快之语。娘推磨,我们几个孩子就喂磨。喂磨很简单,算不上力气活,只需跟上推磨的节奏,隔两圈喂上一勺掺和在一起的大米和碎南瓜便可。推磨却极费体力,全身都得用力,特别是胳膊,而且要肢体协调配合。否则吃力不讨好,费时间,出活慢。我们有时也换一换娘,推上十来圈便体力不支,满头大汗。南瓜米浆磨好了。娘把浆水调均匀后,再撒上少许盐、葱花什么的调味,有时还放些许橘皮,味道更香。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将南瓜米浆倒入大蒸笼里蒸。大火蒸半小时,南瓜粑粑就做成了。这种南瓜粑粑在冬天可存放很长时间,刚好过年期间食用。

夹肝肉垫上南瓜粑粑,应该是最理想的标配。这时家人或者客人都到齐了,围着桌子坐定,翘首等着娘上菜。夹肝肉来了——只听一声软语,娘将碗装夹肝肉用一个青花瓷盘子扣将过来,端上了桌。夹肝肉的腾腾热气,把娘的笑脸遮得蒙蒙眬眬,雾里看花般。只闻香,口水便已流出。夹肝肉色香味形交织渗透在一起,呈现在食客面前,瞬间照亮每个人的脸,等待着舌尖上舞蹈的那一刻。趁热,趁热!动筷,动筷!娘一声招呼,四面八方的筷子便迫不及待地伸进盘子里了。哦,我要告诉诸位,夹肝肉必须是一块项圈肉和一片猪肝夹在一起吃,这样才名副其实、顺理成章。夹一块夹肝肉,轻咬一口,项圈肉肥而不腻,猪肝粉而不干,两味融合,入口即化,余味绵长。沉浸在香浓的美味里,突然想起盘底还有南瓜粑粑呢。低头却见盘子早已经空空如也,南瓜粑粑被手快的食客抢走了。大家心照不宣,一笑了之。大家都知道,南瓜粑粑被夹肝肉香浓的汁水浸润后,更加细嫩香甜,别有一番滋味。其实,南瓜粑粑也无私地滋养了夹肝肉,为夹肝肉平添一种乡野朴素的风情。它们不离不弃,够得上相濡以沫了。

我性子慢,吃饭时动筷子最晚,能够吃到的夹肝肉最少。娘看我一副无奈的样子,安慰我说不急不急,还有呢。我就一下子满面春风了。我问娘做的夹肝肉为什么格外好吃呢?娘抿嘴一笑,说其实很简单,秘诀全在卤汤。卤肉时一定要放一两只鸡同卤,隔天再回卤一遍。鸡的香味渗到肉里,肉岂不是更香?不光是做菜,做什么都要用心。一用心,二琢磨,三下苦,什么都有了。

我一听,恍然开悟。又想,莫不是将娘做夹肝肉的秘方给泄露了?

月夜独饮

前几日,房东刘老师送我几斤新花生,说是他亲自在后山种的,刚从田里收回来。刘老师这样的举动,令我心生崇敬。我一直对土地怀有特殊的感情,认为凡是从土地里生长的食物,必定是大自然的恩赐;为此辛苦劳作的人,是最可亲可敬的。

不能辜负了刘老师这份心意。花生拿回家,洗净上面的沙土,打开炉灶开始煮。这个时节的花生最香。不一会儿,花生便清香四溢。顾不得花生的滚烫,赶紧尝鲜。软糯、细腻、香甜、清爽,这是新花生的特点,足堪回味。继而突发奇想,新花生就小酒,会是什么滋味?小资情绪开始涌动。我平时是不饮酒的,此时此刻竟按捺不住这样的冲动了。翻箱倒柜,寻出一瓶酒,竟然是茅台原浆,定制精品,是参加姨父八十岁生日宴会所得,当时仅闻香气,未曾饮。宴会终了,姨夫慷慨地送我一瓶。却之不恭,我便大方地收受。

酒是好酒,国字号的。花生是好花生,新鲜,带着泥土的芬芳。一瓶酒,一个玻璃杯,不用筷子。打开瓶盖,顿时一股幽香溢出。不紧不慢地落座餐桌一侧,开始独饮。独饮于我,是头一回。没有什么仪式,没有祝福语。突然很紧张,仿佛迎接一个庄严时刻的到来。于是,强作镇定。新花生颗颗饱满,拈香烛般轻轻剥去外壳,屏住呼吸细嚼,满口生津方才咽下去。轮到酒了。像是隐秘地做着一件不应该是女子做的事情,手有些颤抖。端起酒杯,酒也在颤抖。缓缓地送到嘴边,先闻酒香,再轻轻啜。酒在唇齿间流连,然后顺着喉咙慢慢滑落下去,有如一条慢条斯理的小蛇。但是,经过处突然燃烧一串火焰,又似冰冷的刀锋。瞬间的感觉,竟然是五味杂陈。好烈的酒。接下来,一切似乎自然起来。一颗花生,一口小酒。心想,得慢下来。持续不断,即便是小啜,也容易醉,也少了内涵。俺小女子,到底不如男人豪气。尤其独饮,尤其小女子独饮,心情很重要,要调适得当。这夜,静得能听见针掉落在地的声音。窗外,一轮弯月挂在枝头。心想,有了。月夜独饮。也该想想诗仙了。诗仙太白,月下酒后,做诗,每每有佳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若是太白,又该问月了。我也想问月。于是,也想“举杯邀明月”,也想“对影成三人”。可我意在月,月不在我。月未邀,一杯酒已见底。再来一杯否?

再来一杯。与月同饮。看着月亮。月亮无言,我不语。月亮在天上行走,从一朵云穿进,再从另一朵云穿出。月亮走,我也走。我想跟着月亮走。置身云端,与月共舞。有些虚幻,有些缥缈。身轻如燕。我心飞翔,好像有这么一首歌。半醉半醒。抬头望去,月亮还是月亮。低头回顾,我还是我。月亮在天上,穿行于云端。我在人间,身边是烟火。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想起远在故乡的母亲,有饮酒的习惯。母亲胃寒,身体的关节也不好,每每田里忙碌回来,晚餐时总会饮上一杯酒,暖胃暖身。不禁想:母亲此时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正端着一杯酒,就着自己种的新花生在独饮呢?母亲种的新花生已经收回来,堆成一座小山了吧?母亲喝了一杯酒,夜晚一定睡得很安心吧?

我突然很想回家,陪母亲,喝上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