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李子燕:行走古榆大地,寻找文化瑰宝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子燕  2018年07月26日11:18

2016年夏天,中国作协批准了我的“定点深入生活”申请,我激动地告诉自己:即使双腿不能行走,仍然可以用文字,去放飞一次心灵!为了这个卑微而又伟大的梦想,自8月份起,在家人的陪伴下,我深入到榆树各地,采访多名东北大鼓艺人和年长乡亲,对生活、历史、东北文化、榆树风土人情,有了全新的认知。可以说,4个多月的深入生活,为我24年的轮椅生涯,补上一堂重要的文史课。

一是回眸家乡榆树的历史。在历史这条长河里,“闯关东”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明末清初时期,由于战乱连年饥荒,以山东、山西、河北、河南为代表的关里百姓,奔赴山海关以东地界;大清乾嘉时期,长期以来清皇室的封禁之地,即柳条边以里所划属的长白山地区,强烈地吸引着逃荒者;清末民初,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八国联军进占北京、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关里民众饱受忧患,开始效仿前人“闯关东”。自此,地处柳条边皇家禁地的榆树,也随着这股“闯关东”浪潮,被注入了新的历史底蕴、民俗风情和文化气息。

二是纵观家乡榆树的地理。榆树市隶属于吉林省长春市,是吉林省人口第一县市。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在长春、吉林、哈尔滨三市构成的三角区中心,是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上,境内无崇山峻岭,盛产玉米、大豆、水稻、高粱,素有“粮豆之乡”、“松辽平原第一仓”的美誉。远在四万年前,榆树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嘉庆十六年,设伯都讷厅;光绪八年,榆树成为伯都讷厅首府;沦陷时期,为榆树县;经过14年的日伪统治后,于1945年12月27日获得解放。目前,有28个乡镇、388个村、12个社区。

三是梳理东北大鼓的前世。这种传统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早期主要在乡村流行,民间俗称“屯大鼓”。演唱的曲调,是东北地区人们熟悉的土腔土调,唱词也不甚讲究。许多艺人在演出中,甚至当众翻看唱本,照本宣科,俗称“把垛说书”。其起源有两种说法:其一,清乾隆年间,北京弦子书艺人黄辅臣来沈阳献艺,吸收当地民歌小调演变而成;其二,清道光、咸丰年间,辽西“屯大鼓”艺人进城献艺,发展为奉天大鼓。上世纪30年代左右,东北大鼓发展到鼎盛时期,著名艺人霍树棠唱的东北大鼓,深受张作霖的喜爱。20世纪初期,大批女艺人进入东北大鼓表演行列,男艺人退而伴奏。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大鼓的创作表演,以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节目为多。

四是走近榆树东北大鼓的今生。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东北大鼓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如:奉调、东城调、江北派、南城调和西城调等,各派有各自的传统节目。榆树则是“东城派”的大本营,被吉林省文化厅授予“东北大鼓之乡”称号。

榆树东北大鼓与其它鼓书最大的区别,是运用了曲牌连缀的音乐体例、板腔连缀的表演方式,常用的曲牌多达20个,即“四奉梅靠东,武彩游西京,大桑悲南宋,小奏卖观清”。每个字代表一个曲牌,演出时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艺人通过速度的变化,强弱关系的调整等艺术手段,形成了同曲牌内的不同板式和腔调,唱起来“珠喉婉转,字句清悦,洪而不放,高而不暴,低而不糜,细而不断,腔调则尽而不满,素而不追,抑扬得法,顿挫成宜”。在表演中,时说时唱,说唱结合,使得故事有包袱,有悬念。

之所以能植根于榆树这片沃土,是因为东北大鼓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听众和艺人都是农民,没有演出场地的限制,题材广泛,演员更接地气。即便吊门繁多,难于精通,但因节奏简单明快、易于哼唱,经常收听的人,或多或少都能唱上几句。采访中得知,很多艺人在登台之前,都是普通百姓,当初学艺的初衷,也仅仅缘于喜爱。甚至好多人没有上过学,东北大鼓让很多中老年人,学习到了中国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

随着被采访者的讲述,时光穿越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刚刚入冬,村里比较富裕的几户人家张罗,出点钱请来说书先生,十几元听一场。大人孩子炕上挤满了,很多人就坐在箱子盖上、窗台上、水缸沿儿上,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候,生产队也会集体组织听书,就像过节一样,孩子大人聚在场院里看,十里八村的乡亲也都会闻讯赶来。

在当时,说书人就是草根明星,不论男女,都被尊称为“先生”。榆树县城虽然不大,接二连三开了四家书曲茶社,五毛钱只能听一上午,而那时普通农民的月收入,不过十几块钱而已。听众早早就去抢位置,因为去晚了根本挤不进去。

最受欢迎的说书先生,日程排得满满的,往往是正在此地说书呢,外面已经有好几辆车等着,准备抢接到别处去说书。当然了,此地的人轻易不会放手,至少也得讲十天半个月的。如此一来,说书先生的日程就需要顺延,结果延到春耕了、夏忙了、秋收了,但老百姓还是乐此不疲……

视线拉回到信息发达的今天,电视、网络及新媒体的普及,逐渐缩短了城乡差距,农村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了;传统曲艺形式本身,由于“时代远、色彩淡、感情旧、节奏慢”,在快节奏的生活洗礼中,不可避免地日渐式微。

五是展望榆树东北大鼓的未来。榆树东北大鼓独树一帜,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影响,代代相传。采访中了解到,现在吉林省内鼓书艺人不足70人,而榆树市就有30多位。

68岁的王边科先生,是东北大鼓省级代表传承人。他出生于榆树市恩育乡,自幼师承东城派东北大鼓艺人闫荣老先生,同时向著名的琴师刘玉玺先生学习三弦伴奏。13岁就被称为“王小先生”。他的演唱特点以柔为强、柔中带刚、字正腔圆、牙清口利,表演上惟妙惟肖、处理得当。20岁时,被称为“小老艺人”,驰名东北。他一辈子演出过的长篇大书有几十部,小段上百部。四十多年的舞台生涯,虽然精彩了人生,却也累坏了嗓子,如今上台唱一部完整的大鼓书,对他来说逐渐变得力不从心。他的工作重心,逐渐从台前转为幕后,一边系统整理东北大鼓的材资和唱段,一边寻找理想的接班人。

郭子艳,几年前退休后,从北京返回家乡榆树,自己出资创办了“榆树东北大鼓活动中心”,让散落在各个角落的鼓书艺人有了“新家”,让众多大鼓爱好者有了静心聆听的场所。郭子艳介绍说,如今的大鼓艺人,年龄一般都在50岁上下,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先生,要么辞世,要么退出了舞台,东北大鼓正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命运。他忧心于这种现状,因此多方奔走、呼吁,希望为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点什么,哪怕做一点点也好。

伞立学,一位83岁高龄的弦师,自幼双目失明,被尊称为“伞先生”。像史铁生《命若琴弦》中那位老弦师一样,伞先生对韵律有超强的领悟,一把三弦,弹响了一生的希望,不仅赢得同行的喝彩,也赢得了四世同堂的和睦家庭。然而,衣食无忧的日子,他还是放不下心中的牵挂,一有机会就来到大鼓活动中心,或者指点年轻弦师,或者为说书人伴奏。他的世界,是被东北大鼓照亮的,因此他盼望着,有更多的人心被照亮。

李春梅,一位来自农村的39岁女先生,已经拥有26年的说书历程,是榆树东北大鼓唯一的长篇传承人。2014年开始,她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评书录制,把榆树东北大鼓带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榆树市第七小学,是榆树市扶持设置的东北大鼓教学基地。目前,喜欢这项艺术的学生们进步很快,已经可以进行独立表演,正在茁壮成长为懂乐理、会唱东北大鼓的新一代……

在辽阔的大地上行走,是我从小的梦想;而18岁时,因高位截瘫与轮椅为伴后,“跑跳行走”已然变成奢望。感谢作协给予我莫大的鼓励,让我的“心灵行走”变成一种可能。接下来,我将把所采素材进行系统地整理。每个大鼓艺人,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我会在尊重人物原型、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潜心展开创作,力争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让作品拥有历史厚重感,拥有一定的存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