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2018年第4期目录
■点睛
“批评者不是硬生生的堤,活活拦住水的去向”
——李健吾文学批评观的启示/马 兵/1
■当代前沿
试论新中国前期文学资源对50后作家乡土叙事审美建构的内在形塑/姚晓雷/5
陆港台当代文学研究连环比较/古远清/15
城市伦理与文学伦理
——相悖式同构史/唐诗人/31
历史化内在路径与父母形象重塑
——以茅盾、柳青、杨沫子女追述为例/史婷婷/39
■今日批评家
——马 兵——
故事,重新开始了/马 兵/46
洞穴内外的阐释
——马兵的批评路径/陈若谷/51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赵月斌/55
■批评论坛
——张枣的诗歌——
张枣与现代汉语诗歌/王光明/57
张枣诗歌的“现实性”阐释/卓 今/61
首届张枣诗歌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66
■理论新见
反思 重建 创新
——2017年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吴子林 李晓波/74
“十七年文学”概念源起及其研究的合理性问题/罗长青/84
20世纪中国戏剧的全景画卷和立体呈现
——评傅谨《20世纪中国戏剧史》/伏蒙蒙/91
命名作为一种传播策略
——论新媒体时代诗歌的“命名热”/罗小凤/96
■译介与研究 王尧 季进 主持
作为现象的身体:中国现代文学文化身体研究二次文献概述/[美]韩瑞 著 华媛媛 译/103
■文坛钩沉
《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考略/吴 敏/108
以萧红为比照的丁玲/李美皆/116
■个人锋芒
新世纪诗歌:活力大于危机/王士强/121
■南方百家
——袁鼎生的《天生论美学》——
一种“陌生化”的生态美学理论/李启军/125
生态美学体系的时代建构
——兼评袁鼎生教授新作《天生论美学》/季芳 柯晶晶/128
向美旋生:生态美学的超越性发展/龚丽娟/131
■港台澳及海外华文文学
“人生三境界”视角下的“白蛇传”故事
——试论李乔《情天无恨——白蛇新传》的人文主义特质/朱双一 王昱敏/135
卡夫卡式婚约/曾艳兵/140
日常人生里的诗意与悲悯/吴小攀/145
■绿色批评
民间性与人民性的辩证
——谈杨克诗歌,兼谈一种介入式现代主义/陈培浩/147
在笔记小说与现代小说之间
——论阿城的“三王”/杨 肖/153
一代人的精神证词
——评鲁敏长篇小说《奔月》/黄 玲/158
残存的理想主义
——欧阳黔森小说创作论/魏家文/162
新时期文坛“亲历者”的文艺感悟
——评兴安文艺评论集《伴酒一生》/张清芳/167
重读《长恨歌》:“文学的政治”与文学史结构/牛 煜/170
■艺术时代
现代杂技的创作与“杂技剧”转型
——以广西大型壮族杂技剧《百鸟衣》为例/董迎春 覃才/174
卡拉瓦乔与我们的观看史/谢意 王磊/180
抗战宣传画的审美特点探析/陈奎霖/182
■当代艺术视角 苏旅 主持
小尕娃(石版画) /徐 宇/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