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让青春,更青春

来源:文艺报 | 欧阳伟  2018年07月13日07:36

40年前的一个寒冬,在望城县街头一个很不起眼的平房前,挂上了一块门牌,上面写着6个字:望城县消防股。

这就是望城消防大队的前身。

张保初是望城历史上第一任消防股长。

说是消防股,其实就3个人。当时的望城县有19个乡镇,方圆几百里,交通不发达。“灭火基本靠桶,宣传基本靠嘴,检查基本靠腿……”这个顺口溜就是那个时候的真实写照。

“我是党员,做不好老百姓的工作,我就不当这个消防股长!”张保初立下军令状。

在农村长大的张保初对群众有一种天然的同情,每次救援后,如果发现受灾群众特别困难,张保初总是把自己并不充裕的干粮分给他们,默默地留下几张粮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温暖受灾群众的心。

1984年正月初一,大雪纷飞,北风呼啸,人们都沉浸在春节团圆的气氛之中。望城县光荣院里却是另一番景象,餐桌上摆满丰盛的饭菜,老人们围坐在餐桌旁边,没有人动一下筷子,眼睛都望着紧闭的大门,像是在等着最最重要的亲人。

天色渐渐阴暗下去,饭菜也凉了。

有人叹口气说:“这么晚了,他不会来了。”

有位大爷信心满满地说:“会来的,他一定会来的,这么多年来,他年年都来陪我们过春节,陪我们吃饭。”

忽然,门开了,一个人身上披着雪花冲了进来。来人正是张保初。

一屋子的老人齐刷刷地望着他,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张保初看着老人们说:“对不起,单位有事耽搁了一会,来晚了,让你们久等了。”

老人们拉着他坐下,用手去暖和着他的手,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

张保初退休了,接他班的是王维。

说到王维,有个“哑巴”老人开口说话的故事。

1985年4月13日,春寒料峭,人们还穿着厚厚的棉衣。王维从外面办事回来,县公安局门口,有一位老人衣衫单薄,瑟瑟发抖。

王维走过去问,老人家,天气这么冷,你怎么不回家?看见老人又冷又饿的样子,王维把他带到办公室,泡了热茶,又去买了热饭菜给老人吃,老人喝了几口热茶,端起饭菜狼吞虎咽,一会就吃了个精光。

王维担心老人家里找不到他着急,问他:“老人家,你家在哪里,我送你回去好不好?”

老人直摇头。

王维心想,会不会是个哑巴?下班了,王维只好把老人带回家,给他换了干净衣服,安顿他睡下。到了第二天,老人突然说话了,“你真是好人哪。”

原来老人是长沙县人,妻子去世得早,他和儿子相依为命。儿子长大了结婚了,嫌弃老人,就把他赶了出来。

王维义愤填膺,想办法联系了当地政府,把老人送回了家中。还和乡上领导一起做老人儿子的工作,这才放心回来。

1998年1月20日,大队官兵得知望城县丁字镇一名14岁女孩彭阳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官兵们自发地为彭阳募捐,从自己有限的津贴中挤出钱来,资助这名贫困学子,直到2006年7月彭阳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

“救人帮人,我们消防不就是干这个的吗?”这是张保初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张保初他们不光是撒下了防火的种子,更是撒下了雷锋精神的种子。

有个时期,望城消防大队一个特殊的场景,给人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官兵列队敬礼时,有一个人举起的右手已经变了形,在队列里显得有些笨拙,很艰难才能完成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

这个人就是陈国军,一个舍生忘死的救火英雄。

1997年2月19日,长沙市八一路上的燕山酒店突发大火,风助火势,浓烟滚滚。当消防官兵赶到时,大火已经烧到了屋顶。楼内还有多名群众被困,情况万分危急。班长陈国军带领几名战士冲进了酒楼。楼内光线昏暗,热浪炙人,浓烟熏得人睁不开眼睛。楼道里一片混乱,逃生的群众四外乱窜。

陈国军和战友们只好排着队形,一边摸索着前进,一边大声呼喊:“有人吗?我们是消防队的,听到请回答。”

“我在这里,快救我。”

一个、两个……陈国军和战友们找到了6个被困群众。陈国军果断决定,必须先把群众护送出去。烈焰和浓烟阻断了通道,6名群众惊惶失措。陈国军指挥战士们抓牢群众的手,不让一个人掉队。就这样,消防官兵与群众手拉着手,摸索着往外走。突然,有东西掉了下来,陈国军本能地用右手一挡,一块爆裂的玻璃砸到他的手上,顿时鲜血直流。他强忍伤痛,带着大家一起冲出了火海。6名群众脱险了,鲜血染红了陈国军身上的消防服。医生跑了过来,正要给他包扎,他一把将医生推开,又向火场冲去。战友见状,强行把他拉住,让医生给他做了简单的消毒处理和包扎。医生说:“你伤得不轻啊,最好赶紧到医院手术,弄不好你的手就废了。”但陈国军抬起淌血的右手,转身再次冲进了楼内。一次、二次、三次……陈国军接连四次进出火场,先后背出4名被困群众。正当他第五次要冲进火场时,他一个趔趄,栽倒在地。

医院里,陈国军躺在病床上,鲜血染红了战斗服和毛衣,严寒天气,鲜血都已经结痂,衣服无法脱下来,医生只好用剪刀把衣服一件件剪开,才找到伤口。他右手的四根手指肌腱被玻璃切断,耽误了最佳救治时间,手指无法复原,落下了终身残疾,连一个简单的军礼也无法完成。

有人问他:“你在火场这样拼命,值得吗?”

“值!”陈国军不假思索地说,“我断了四根手指,如果说一根手指换一条人命,真值!”

长沙医学院是望城县的一所民办高校。2009年3月初,消防大队到该校例行检查时,发现教学楼和图书馆有重大火灾隐患。大队领导指派陈国军和肖云峰两员老将出马,督促学校整改。校长叫苦说:“这些年学校发展快,校园面积多次扩大,新建的楼馆增多,消防设施没跟上,问题是缺钱哪。”陈国军态度坚决地说:“校长,消防安全可是关系师生生命的大事啊。别的钱可以省,这个钱省不得!”说着,拿出了整改方案。校长一脸苦笑说:“我知道你们是为我们好,可现在的支出远远超出了预算,就是拿不出钱哪,你叫我们怎么改?”双方谈不下去,陈国军只好丢下一句话,有钱得改,没钱也得改,这事决不能含糊。

过一段时间再去,陈国军大吃一惊,学校非但没有改造,施工方还擅自更改图纸,将原本的敞开式改为封闭式,完全不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图书馆的火灾隐患比先前更严重了。陈国军当即找到校长,严厉地说:“图书馆必须拆掉重建。”校长摇着头说:“学校董事会做的决定,不可能再拿出钱来改造,我也没办法啊。”一边是学校的发展大计,一边是消防安全,谁也不想让步,谁也说服不了谁。陈国军找到自己最好的朋友,开口向他借钱。朋友是个老板,听他说得句句在理,又信誓旦旦替学校担保,动情地说:“见过帮人的,可没见过你这样铁了心帮人的。行,就冲你这份心,这钱我借了。”

学校图书馆整改到位了。校长笑了,陈国军也放心了。

望城消防大队荣誉室保存着从第一任股长张保初开始的官兵日记,一本本续写的《雷锋日记》,成为这个英雄群体新的精神财富。

走进雷锋班,左右两边各三张床,床上的被子叠成方块,军帽摆放整齐,看上去就像复制的艺术品一样。

张定轩是雷锋班第8任班长,大家都叫他“张万能”。他身体壮实,皮肤黝黑,眼睛炯炯有神,已然没有了新兵的稚嫩,更多的是沉稳与坚毅。

2009年,队里一台30米的云梯车出了故障,显示屏上报警,却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买来已一年多,过了保修期,梯臂是从美国进口的,底盘是奔驰的,厂家在杭州,说明书都是英文的,大伙儿大眼瞪小眼。望城也没有人会修,如果从杭州请师傅来修,费时又费钱。张定轩就对照说明书查英汉辞典,最后发现一个保险跳开了,他之前没见过,不是熔断式的,而是熔跳式的,一发热就跳开不回位。他试着将那个黑头轻轻一按,一试车,显示屏上的红色警示标志消失了。他前后花了5天修好了云梯车,没有花队里一分钱。

有一次,救生抛投器坏了,打不出去。产品是韩国产的,要寄回韩国去修,可麻烦了。费用近万元,时间还得个把月。对消防员来说,装备就像战士的枪。张定轩韩文看不懂,只能看图示,查找原因。到了第三天,找到一个O型密封圈,挑出来一看,有个小口子,漏气。张定轩跑遍了望城大大小小修理店,在一个电机维修店里找到了配件,2元钱一个,装上去就好了。

就这样,张定轩边学边干,哪里坏了修哪里。有人做过统计,这些年张定轩为队里节约各类经费20多万元。

张定轩日记(2006年3月24日,星期五,晴)

今天,我来到了望城县消防大队。

我刚到望城的时候,就知道望城是雷锋的家乡。但是说实话,在那之前,雷锋对于我来说,只是小学时社会道德课本上的一个榜样人物。我下队以后才知道,对于望城消防官兵来说,他既是一个偶像,也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年轻军人。我们亲手抚摸过雷锋曾经使用的生活物品,亲耳聆听过雷锋的战友讲雷锋的故事,亲身体会过身为雷锋家乡消防兵,群众投给我们的赞赏和期待的眼神。在我进入望城消防大队的第一天起,我就明白了,身在雷锋的家乡,就要随时把雷锋精神带在身上。

张定轩日记(2014年8月27日,星期三,晴)

昨天,大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这是目前湖南省暨全国公安系统首个获此殊荣的集体。作为望城消防的一员,我感到莫大的荣幸……

当兵12年,张定轩写了12年的《雷锋日记》。从一名新兵,到战友们口中的“万能战士”,一篇篇日记,记录着他的成长,坚定着他的理想信念。

作为教导员的黄黔湘,也续写了自己的一本本《雷锋日记》。

她在第一本日记的扉页上写下这样的人生感悟:我愿做一滴水,去滋润每一片土地;我愿做一线阳光,去照亮每一片黑暗。

黄黔湘日记(2009年5月2日,星期六,晴)

8岁小女孩曹哲慧身患白血病,养母不堪巨大压力不辞而别。我们全体官兵虽然已经带头在全社会发起募捐3万多元,可怜的小女孩病情暂时稳定,但是我们做的很不够,还很不够……

望城消防大队官兵的《雷锋日记》,是一部大队爱心简史,一个时代的青春印记。

2008年1月,湖南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雨雪冰冻自然灾害,3000多名旅客被困在望城火车站达50个小时,现场停电停水,那种场面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大队官兵连续奋战3天3夜,给滞留旅客送食物和饮用水,帮11家重点企业厂房铲除冰雪,确保了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共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

这一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望城消防大队在第一时间派出救援小分队。汤达路家在四川绵竹市汉旺镇,王金银家在绵竹市什地镇,都是地震重灾区。两人都是主动请缨参加救援小分队的。直到救援结束,返回部队,汤达路和王金银都没有回家看一眼。中队指导员袁政说:“你们当初为什么不提出回家看看?”王金银说:“我家房子已经倒塌了,我确实很担心在家的父母,他们就住在路边的简易棚子里,随时有发生泥石流的危险,但是……我是一名军人,我心里只有一个愿望,多救几个人。自己在救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救我们。”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望城消防大队官兵共营救和疏散受灾群众280余人,救助伤员38人,发现并抢运遇难者遗体100余具,搜寻到大批贵重物品,抢运粮食万余斤,还有牲畜及棉被、衣物、电视机等生活物资1000余件,并为灾区捐款21000元。

在望城消防大队,几个官兵都跟我说到同一个故事:

2011年1月12日上午11点左右,119指挥中心接到一个求助电话,称湖南交泰建材有限公司一名工人不慎掉进了十多米深的水泥槽罐中。望城消防大队官兵火速赶到现场,水泥槽罐里面装有大约10吨干燥的水泥粉末,受困工人整个下半身已经被水泥埋住,四周还有随时可能垮塌的水泥粉。中队长陈源果断决定,一边用移动供气源向罐中的被困者输送氧气,一边将槽罐下方的闸口打开,释放水泥粉。不料,水泥粉下漏的同时,槽内压力增大,被困工人命悬一线。战士高付京请战:“队长,让我进去用手捧,把水泥捧出来。槽罐空间不大,用铁铲容易伤到人,用手捧是最安全的办法。”救人要紧!陈源采纳了手捧战术。高付京和夏春钻进槽罐,被困工人奄奄一息。高付京摘下自己的空气呼吸器头罩,戴在被困工人的头上,自己只用一个简单的口罩。一捧、两捧、三捧……水泥一点点被捧出,被困工人一点点裸露出来,高付京却成了一个泥人。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被困工人得救了,高付京却因吸入了大量粉尘,伤害了呼吸系统,当天被送进了医院。

“出操不喊口号,出警不拉警报,灭火用泡沫,爱民利民有新招。”这是望城一首新的民谣。

按照部队的惯例,出操时是要呼喊口号的,而且是喊得越响亮越好,以统一步伐,振奋士气。一日,有市民拨打119求助说:“你们消防队出操能不能不喊口号哪?家中有老人,体弱多病,你们大清早喊口号,老人就被惊醒,再也睡不着,天天这样,神经衰弱,老人家实在受不了。”还有的说孩子夜里要复习,早上想好好睡会儿,喊口号对孩子学习和休息都有影响。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中队早上出操就再也不喊口号了。

望城百姓又有了一个新发现,消防车晚上出警不响警报了。

如果说早晨出操喊口号是搅了老百姓的好梦,那么夜里出警突然拉响警报,就会惊吓到老百姓,弄得人心惶惶,难以入梦。望城消防大队又出台了一项新规定:夜里11点后出警,一律不拉警报。如果在道路上遇到阻碍,尽量鸣短笛提醒,不惊扰群众。

在人们的印象中,消防队用水枪灭火是又快又好,天经地义。可是有一次,某居民小区一张姓住户家起火了。望城消防中队及时出警,战士用水枪猛烈扫射,火刚刚蔓延就被扑灭了。老张赶回家来,握着消防战士的手千恩万谢。原来是老张家厨房电器老化,引发火灾。好在有市民报警,消防队员来得及时,只烧坏了厨房,没有烧到其他房间。但老张一进屋就喊起来:“完了完了,所有房间里全是水,电脑全泡在水里了,我的资料全完了。”这样的场面已经有好多次了。队员们心里清楚,屋主没有埋怨和指责他们,却把不满和无奈写在了脸上。

怎么办?一是组建最精干的第一出动力量,尽快灭火,灭火时间越短,用水量也就越少,尽量用泡沫灭火,减少对屋内财物的次生灾害;二是加强火情侦察,杜绝乱扫乱射,集中火势区域扫射,避免对其他非着火部位和受火势威胁不明显的部位造成损害;三是清理现场时尽可能地清除一些水渍,减少失火业主的损失。

这三招一出,群众反响特别好,都夸消防官兵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何礼是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启聪部的老师,穿一件红色连衣裙,艳丽大方,说话轻柔。她说:“我们学校里全是听障、视障和智障的孩子,望城消防大队的官兵从2006年3月起,开展爱心结对帮扶活动,这一帮就是12年。”

逃生演练,对正常孩子都有很大难度,何况特殊学校的孩子。警报声一响,孩子们你撞我、我撞你,乱成一团。一个失明的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委屈地喊道:“我什么都看不见,你叫我怎么逃呀?”

为了让孩子们掌握逃生疏散方法,大队官兵在教室、寝室、走廊、楼梯口等部位都安装了卡通版、盲文版的消防疏散提示,让听障学生看得懂、视障学生摸得到、智障学生学得会。他们还特意准备了一根长长的绳子,让视障孩子们摸着绳子走。很多战士大半天都得弯着腰、甚至跪着陪孩子们一遍又一遍练习,直到每个孩子都掌握了要领。

特殊教育学校紧急疏散演练从刚开始的失败,到一次需要2小时、1小时,慢慢地缩短为十几分钟,到现在,仅仅5分钟就能顺利完成。

何老师说,望城消防官兵跟学校联手,共同编制了我国第一部盲文版《消防安全知识手册》。“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缓缓抚过那由凹凸的小点组成的文字,读出‘消防安全、人人有责’时,我看到了孩子们脸上会心的微笑,看到了消防战士们脸上灿烂的笑容。”

一个人的脊梁,不是骨头,而是精神;一支军队的脊梁,不是武器,而是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