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非遗保护需要每个人贡献力量  “非遗在社区——2017-2018重庆传统工艺振兴对话活动”综述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孙凝异 赵罡  2018年07月10日16:43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学员展示自己的研修成果。羽毛国画《牡丹》。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学员展示自己的研修成果。西兰卡普《稻草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学员展示自己的研修成果。蜀绣手机壳。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学员展示自己的研修成果。黄杨木雕《秋语》。

为振兴传统工艺,6月3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重庆市文化委员会、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非遗在社区——2017-2018重庆传统工艺振兴对话活动”在重庆举行。来自全国的近100位专家学者、传承人、研培学员和手工艺从业者汇聚一堂,通过7场分享、4个环节、3次评议、2场展览、1个主题论坛的多元形式,探讨在工业化社会,如何让非遗常在社区,传递人间的温度与温暖,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生根发芽、落地开花。

开幕式上,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副主任钟建波表示,只有与生产、生活结合起来,传统工艺才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振兴传统工艺需有历史的眼光,要将手工技艺传承视为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应对自然、社会环境变化的挑战,实现与生活的融合、适应。这场“对话”活动,目的在于搭建交流平台、相互启发、增进合作。

南京大学教授徐艺乙说:“非遗在社区是我们工作的基础,作为非遗的传统手工艺是民众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的创造活动主要是在社区进行,传承人、研培学员、政府文化部门的主管领导、企业的代表等,都要对之予以关注。非遗的保护与传统工艺的振兴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需要每个人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传统文化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自古以来,荣昌安陶烧制的泡菜坛享誉全国,安陶小镇的游客接待中心便以此为灵感,以鸦屿山为门,用当地的陶土烧制成砖,建出当地依山而建的窑型。荣昌拥有荣昌安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三大国家级非遗,以安陶和夏布为主题的非遗项目,更形成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项目,如安陶小镇、夏布小镇、陶宝古街、古驿道、博物馆、民俗酒店等。通过资源整合、转换、研发,以非遗为主线,延伸出了高效的文化产业集群、优质文化产业品牌和优秀的非遗人才打造新模式,让荣昌这张非遗城市名片享誉全国。

作为荣昌的“代言人”,重庆市荣昌区宣传部部长赵天智从实地调研开始,将荣昌的非遗与地域文化特色一一道来。更以文旅融合,将荣昌定位为“成都、重庆两大都市周末休闲体验游目的地”,按照“游古镇,玩陶艺;织夏布,品文化”的思路,打造成渝经济区“非遗项目体验之城”。

重庆市文化委员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处长王发荣说:“保护传承是根本,创新创造是途径。”他认为,非遗研培计划为手艺人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提升的机会,其意义更在于促进区域之间的交流,促进非遗更好地走入社区,走进生活。他同时提出,市场认同感是目标,创作作品一定要有市场认同感,把文化转化为适应时代生活的商品,并根据市场的需求将产品进行包装转化。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及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站长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开展的情况。他表示,近年来,工作站依托苏州深厚的传统工艺与文化资源,对西部传统工艺产区进行调研。针对贵州、重庆、新疆等西部地区具有发展潜力的非遗项目传承人群、民族工艺企业管理人员的不同需求,采取分批次、分类型、分项目,以同区域的传统工艺项目研修、同一区域的传统工艺综合项目研修、跨区域的同一项目研修等形式,安排相关人员到苏州参加学习。在研培教育之后,建立长效跟踪机制,对学员实施效果检测、结果跟踪、延续服务。在此基础上,结合研培计划,将专业实践实习课堂开到传统工艺社区中去,促进研培计划良性发展,让成果更好地促进传统工艺发展。

[研讨进行时]

“非遗在社区”的创新与多元发展

来自重庆的蜀绣传承人王晖通过自己的经历,解读了让作品重生的理念与思路。她通过从民间搜集的带有绣片的香囊、抱枕、团扇、杯垫等随处可见之物,从中寻找物品背后蕴含的文化与灵感,在纹样、造型设计、面料、刺绣针法、工艺等方面进行再创作。

来自贵州土家族的刺绣学员马利亚同与会者分享了她的江南春意浓、土家摆手舞等绣品。她在参与研培计划后,开办了印江土家族苗族桃源锦绣绣纺,手把手地带起了一批徒弟。

学员袁龙艳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的学校任教。其间,她一边继续学习蜡染刺绣技艺,一边开展教育教学。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小花苗的刺绣、蜡染可以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小花苗的刺绣、蜡染很美,可惜只在当地发展,我希望把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让我们的手工艺刺绣、蜡染与旅游结合,与市场接轨,与生活结合。”袁龙艳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40多岁的返乡农民工王光荣没有任何美术基础,在经过研培学习后,从事苗绣经营的他懂得了如何将彭水地区的景点融入到刺绣作品中。如今,他已带动约300人就业。

南京艺术学院文化遗产保护系主任陈红雨在评议中表示,学员们通过研培,不仅意识到现代与传统融合的重要性,还引入了新的材料,结合自己的特点做了创新。学员在传统工艺概念、意识上的转变,又会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创新转变。

重庆市文化研究院院长、重庆非遗中心主任刘德奉说:“学员参加研培前后的作品,差别非常明显,但传统工艺传承在路上,还需不断努力,传承要与发展相结合。”他认为,根据需要,机械可成为手工艺发展的补充,应重视时代性与生活使用功能,让传统文化逐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刘海龙是黔江石鸡坨土陶传承人。在参加研培学习后,他开始尝试制作工艺性更强的茶具、摆件、装饰品等物,一个碗过去卖5元钱,现在好的能卖上百元了。他的收入也从曾经的每天50元,一跃在重庆非遗博览会上接了近10万元订单。

《中华手工》杂志主编文丽君认为,“传统工艺振兴”,从字面上理解,传统不是现代,需要文化的沉淀;工艺不是设计,需要扎实的技艺。这次研培学员的作品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创新意识,但在表现形式、题材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大众对家居日用市场有需求,只要有好的工艺与准确的市场定位,传统工艺并非有价无市。

四川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金工系主任张压西说,未来手工艺的传承要靠年轻人,需要更多对自己家乡文化、手工艺有情怀的人。近两年众多非遗培训在模仿和拷贝别人的成功模式,这也造成了严重的同质化倾向。不同地域的生活习惯造就了不同的手工艺与方式,学习人家是一种手段,如何做自己才更重要。

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王永强评议道,在对话交流之外,每一项传统工艺更需要制订符合实际的振兴发展方案。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手工艺的地域风格正在消减,所以在传统工艺振兴和研培方面,对地域的研究和梳理十分必要。提高传承人群传承和实践的能力,并给青年传承人群提供机会,这也是传统工艺传承与发展的保证。

作为陶艺产业代表,荣昌陶都公司总经理李兵通过安陶小镇、荣昌区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为荣昌陶艺产业培养后续人才,荣昌陶都公司不仅吸引了荣昌区本地的青年人才,也吸引了许多外地陶艺学生、陶艺爱好者及手艺人前来,为荣昌陶艺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数学教师出身的荣昌安陶市级传承人钟鸣,看陶的角度很不同。他认为做现代陶艺,应该把荣昌陶的特色体现到设计上。他介绍了荣昌陶在陶土、装饰和刻画上的优势,呼吁更多的专家和有识之士来到这里,根据荣昌陶本身的特色进行创作。

袁兴权的陶厂是目前荣昌唯一一家全靠传统工艺烧制陶器的企业,因为安陶土质好,制作的坛子品质也好。“统一”集团使用的泡菜坛,便出自他们这里。

荣昌礼贤阁周氏陶艺工作室创始人周寅初就是被安陶优良的泥料吸引到荣昌的。他是陶都宜兴人,来荣昌以后,他在泥料上花了很多工夫,将经过摄氏八、九百度高温烧制后的陶矿磨成粉,添加颗粒炼制。他说全国各地的陶矿各有特色,炼制过这么多种泥料,还是钟爱纯正度和包浆都极好的荣昌陶。

广西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林海在评议中提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最原始的泥土做出来的东西,都差不多。因为文化、习俗和产业结构有所不同,做出的产品才不一样。生活方式的差异滋生出了求同存异的技术上的转变,做陶应在满足当地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艺术品位和内在价值,完善产品结构。

贵州省黔东南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粟周榕感叹:“现在非遗的保护已经不单单是文化部门的事了,全社会都在参与。”要让非遗永远在社区,首先就要让整个社区的人知晓自己土地上优秀的非遗。就像荣昌人熟知荣昌陶的特点和差异。这是一种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就可以自觉保护非遗。其次,生产性保护更重要的是保存老祖宗技艺的完整性和技艺。这需要社会分工,就像荣昌将文化、高校与社区相结合,专人做专事,好的组合才能让陶艺做得更大,走得更远。

根据荣昌陶目前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上海美术学院李志伟博士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建立关于陶土材料收集整理的资料库。二是学习新疆哈密打造“密作”的做法,争取将荣昌陶打造成一个大品牌,利于整体发展。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陆勇昌在最后的总结中表示,非遗的生活化一定是可用、可思、可看的,不离开这几点,才有品位。非遗人应该是有文化的,此次参加分享的传承人善于观察、总结、创新,这都源于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素养。非遗的繁荣在于交流与交易。有了很好的交易效果,政府才不需要为非遗做那么多保护,传统手工艺才会迎来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