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戊戌变法》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穆陶  2018年07月09日13:48

《戊戌变法》

作者:穆陶

出版: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6月

ISBN:978-7-5063-9998-2

定价:58元

内容简介

戊戌维新的故事,是与中国历史国家命脉的兴衰紧密相连的。长篇小说《戊戌梦》以恢宏的气势,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塑造了康有为、谭嗣同、翁同龢等众多人物形象。以凝重的笔墨,将传统与现代艺术手法揉为一体,还原历史现场,开掘心灵记忆,检视中国复兴之梦的艰难历程,作者以八年之力,精心绘制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爱国主义历史画卷,读来慷慨悲壮,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穆陶,山东安丘人。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长篇历史小说《红颜怨》(1988年)《孽海情》(1991年)《林则徐》(1995年)《落日》(1998年)《屈原》(2002年)等。《红颜怨》(又名《陈圆圆》)获“泰山文艺奖”(1989年);《林则徐》获全国“八五”优秀长篇小说奖(1998年);《落日》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1999年);《呼唤人民的文学》获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1998年)。

目录

楔 子1

第一章 夜沉沉笔下忧国事

风萧萧酒中话古今3

第二章 翁同龢忧愤议国是

盛伯熙怜才荐奏章13

第三章 侯门似海三谒遭拒

帝阍深锁一书难达18

第四章 康有为挥泪辞帝京

盛伯熙把酒饯杰士25

第五章 庆万寿太后看戏

写弹章晓峰谏言32

第六章 御史充军知己留别

北风雨雪豪侠亮剑39

第七章 徐尚书忧国训顽子

杨御史投机谒大臣47

第八章 赴京都津门遇日寇

说道义大海听潮音53

第九章 陈少白客栈求贤

梁启超狭斜探秘59

第十章 金瓯残破君臣雪涕

银票失踪父子痛心66

第十一章 遣使谈判太后施威

求和虑危枢臣辩论72

第十二章 寒寺小酌筹谋划策

深宫知己度曲解忧79

第十三章 马关签约朝野震惊

甲午战败人心思变86

第十四章 文廷式风雨出帝京

宋燕生春雷赋忧思93

第十五章 杨御史相府探隐秘

皇太后戏楼怜巧云103

第十六章 春夜融融慈禧淫乐

烟波渺渺太监通风112

第十七章 都察院公车上书

松筠庵杰士聚议118

第十八章 剑胆柔肠深山叙旧

刚心壮志华筵示威128

第十九章 欧阳高谈治国大道

凌霜远走修道深山142

第二十章 梁节庵投奔南皮

黄公度畅谈维新150

第二十一章 陈宝箴湖南行新法

梁启超长沙展异才156

第二十二章 王祭酒密室议新政

陈宝箴秉公上奏章170

第二十三章 康有为总署谈变法

徐子静宴席叙平生179

第二十四章 保国会康有为演说

训门生李盛铎装病190

第二十五章 怀私心鬼蜮煽风火

忆往事相国入梦思197

第二十六章 诉积怨深宫慰知己

留遗言临死保皇权203

第二十七章 慈禧划策私会权臣

光绪颁诏明定国是210

第二十八章 张之洞赶写劝学篇

杨叔峤通报风雨信222

第二十九章 王大臣聚议诋维新

小太监进言遭杖毙233

第三十章 太后干政权柄在手

老臣开缺愚忠生悲239

第三十一章 康有为倾陈变法

刚相国借刀杀人246

第三十二章 康有为奏设制度局

王大臣求助皇太后255

第三十三章 梁启超智说内兄

刘光第筑庐郊野266

第三十四章 刘光第拒赴寿宴

梁启超再访茅庐275

第三十五章 王小航上书变法

许应骙抗命革职283

第三十六章 怀塔布津门求大佬

林暾谷夤夜遇红颜290

第三十七章 办学堂朝野开新面

谋诡计文悌走寺庵303

第三十八章 许抚院谋私送豪礼

庆亲王爱财得明珠311

第三十九章 爱恨交融深宫密语

同心生死笔下签名318

第四十章 通臂侠庙宇报凶信

徐致靖密室议保皇327

第四十一章 袁世凯小站练兵

徐仁津门中计339

第四十二章 徐致靖切责王照

谭嗣同造访镖局348

第四十三章 叙衷情琴奏单刀会

写密诏梦惊玉澜堂354

第四十四章 袁世凯奉诏进京

杨崇伊暗中点火362

第四十五章 进王府投靠保身

说项城孤注一掷371

第四十六章 伊藤博文激水成浪

李提摩太广结善缘382

第四十七章 康有为悲愤离京都

景仁宫忧心说隐讳389

第四十八章 慈禧政变示威宣诏

珍妃受刑贬居冷宫399

第四十九章 杨深秀见义勇为

袁世凯保身告密408

第五十章 林旭深夜思往事

彩云京师救恩人415

第五十一章 梁启超使馆避难

谭嗣同生死诀别426

第五十二章 康有为泪洒吴淞口

李端棻心牵大学堂436

第五十三章 刑讯逼供珍妃不屈

明志自杀太医饮鸩444

第五十四章 谭嗣同狱中明志

杨崇伊火上加油456

第五十五章 刑部狱中恨断恩消

黄泉路上阴差阳错465

第五十六章 惧祸身亡父子歧路

归国革命烽火燎原473

尾声 八国联军血洗沃土

神州大地梦回朝阳481

楔 子

一九二六年深秋。

云空阴霾,凉风渐起,京华的大街小巷,依然如故地烦嚣着。

傍晚,太阳还没有沉没,暮云被染成的血色,弥漫在横横斜斜的胡同巷口,在不经意间慢慢地淡化,消逝。

这时候,有一个年约七十岁的老人,面相古崛,白发苍颜,手扶藤杖,在身边左右一男一女的陪同下,沿着宣武门外大街,漫步向南走去。

这是一个名叫菜市口的地方。老人停下了脚步,凝目四望,但见这里杂草丛生,秋叶飘落,一株枝干杈桠的老槐树上,一只乌鸦惊觉似的“哇哇”两声,离树腾飞而起,霎时融入了暮霭之中。

老人默默地看了一会儿,又仰起头望那黄昏的天空。当传来又一阵乌鸦叫的声音时,他不再犹豫地走入草丛中,扶杖弯腰,认真地寻觅着,辨认着,嘴里发出了喃喃的声音。旁边的一男一女赶紧上前搀扶他,却被他推开了。他显得沉默而执着,在荒凉的草地上寻找,寻找……

一片落叶飞来,不偏不倚落在了他的头上。他蓦然抬头一看,血色的暮曛已然消失,天际上下,阴云四合,一阵凉风吹过,几滴秋雨,落到他有点发烫的脸上。他于是又喃喃着,停住了脚步。

“先生!我们回去吧,天要下雨了。”

“不!”他站在原处没有动,声音悲慨苍凉,“二十八年了!我要找到这里的灵魂,好让他们知道,我还活着,我康有为,看你们来了,看你们来了……”

他的声音渐渐变得唏嘘断续,继而泣不成语,最后号啕失声……

雨淅淅沥沥,风萧萧飒飒。黄昏最后的一抹残照已经消没,只有三个暗淡的人影,久久踟蹰不去。

风雨中的吟哦声,在菜市口萦绕低回——

“历历维新梦,分明百日中……”

他这样吟咏着,声音在寒风中时断时续,随风飘逝;滴滴零雨击打着树叶,如同凌乱的节拍,与吟哦声交融在一起,如忆如诉,如丝如缕。他那迟滞蹒跚的脚步,踏着地上厚积的落叶,向着记忆中的宣武门外走去。

这夜晚,他住在了二十八年前住过的南海会馆“七树堂”。

他仿佛觉得自己一直向前走,浑身如同失去了重心,不由自主地向前飘移着。刹那间,眼前便出现了一片火光。火光与浓烟一起,漫上了紫禁城的上空,那巍峨庄严的太和门,就在火光中延烧,随着噼里啪啦的声音,太和门上的金梁玉柱,顷刻崩裂坍塌!随之听得一片嘶哑的喊叫声。久之,这声音在火海中渐渐消失,而火光与浓烟,却仍在空中翻滚不熄……

深夜,康有为躺在卧榻上,叹息一声:“三十多年了,那一场火灾,为何还来入梦?”

第一章 夜沉沉笔下忧国事

风萧萧酒中话古今

公元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这一年,距离中国历史上的“戊戌政变”,还有十年。

农历六月的一天,北京城宣武门外米市胡同南海会馆里,出现了一位三十岁上下的读书人,白天进进出出,晚上则见他住的“七树堂”内灯火通明,有时通宵达旦,不知在做什么。

南海会馆院内,古树参天,浓荫蔽地。院落中的“七树堂”,掩映在七棵古槐中间,十分幽静。这天,从外面来了一个人,走近七树堂前,大声喊道:“康祖诒在这里吗?”

一会儿门扇开了,从里边出来一人,布衣青衿,仪表儒雅,两眼炯炯有神,看着门外的来人问道:“你是谁?”这人反问道:“你是康祖诒吗?”这读书人点了点头。那人便从身上拿出一封信函递过去道:“给你,这是盛大人叫我给你送回来的,他说这东西你先放着,等机会再说。”这人说完便走了。

这读书人手里拿着那信函,呆呆地站了一会儿,便回身把门哐当一声关死,进屋去了。

这被称作康祖诒的人,又名康有为,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县人,是以荫生身份来京参加本年顺天乡试的。因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做过地方上的官员,所以他能够享受监生的待遇,可以直接参加考取举人的顺天乡试。三年前,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大败,在马江战役中,大清的海军舰船被法军重创,福建水师全军覆没。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清廷的腐败,使年轻的康有为忧心忡忡。他怀着拯世救国之志,研究西方的政治思想制度,思考经世致用的学问。他在老家的“澹如楼”,在西樵山的“白云洞”,精研经史诸子,并及佛道,整日苦心孤诣,惮虑冥想。他曾经拜当地大儒朱九江为师,又得到广东老乡、时任朝廷翰林院编修的张延秋的赏识,结为忘年知己。张延秋比康有为大十岁,是一个饱学之士,他通晓朝廷掌故,又倾心探讨西学,关注国家命运,与康有为在西樵山相遇,相谈之下,一见如故。张延秋去年邀他来京一游,他因患病未能成行。这次来京,一为参加乡试,二可与好友相聚。然而事出意外,到京后当天他去拜访张延秋时,才知好友已在五天前因病身亡!他悲痛万分,当场抚在灵柩上大哭不止。张翰林半生清廉,性情耿介,在京没有妻室子女,死后身边也没有一个亲人。当时在场的死者生前好友,见康有为哭得死去活来,都上前劝解。这天,康有为便住在张延秋的舍内,直到料理完丧事,才回到南海会馆。

几天来,康有为一直心情郁郁,这天夜晚,他独自坐在七树堂前的院子里,望着斜挂在天上的一钩弯月,想着逝去的好友,也想着自己今后的路。此时他觉得这路迷蒙而邈远,就像那浮云中的月亮,可思,可望,而不可即。他不禁又想起了自己前期开始写作的《人类公理》,觉得自己想望的路就在这里了。这是人类的路,他相信,自己能为人类找到一条通往和谐幸福平等相处的“大同”之路。尽管这条路应当如何走下去,他还没有完全想好,但他并不怀疑自己的思想天赋,他觉得,圣人之所以能够万世不朽,就是因为他能发现真理,能够改变旧的历史而创造新的世界。他又想起了汉朝才高志远的贾谊。贾谊能够预见到国家的危机,二十三岁便向汉文帝上奏治安之策,只因受到权贵排斥,抱负不能施展,被下放到远离朝廷的长沙,写了《吊屈原赋》以自况。如此匡国之才,三十三岁便郁郁而终!

他想到自己现在已经三十一岁了,难道也要这样无闻以终吗?……

此刻,他沉浸在失去知音的悲痛与不知路在何方的孤独之中,茫然四顾,忽见月亮没了,周天暗了下来,黑暗中听得空中传来一声雁鸣,凄清寥远。他望着夜空,听得四周风吹树动,飒飒有声,便站立起来,转身回到了卧室。

他在悠悠的思绪中睡去。

一会儿,他恍惚觉得自己走出会馆,见前面殿阁巍峨,灯火灿烂,便健步登上台阶,迎面朱红大门却紧紧关闭着,他正犹豫间,忽听背后传来了洪亮而怪异的声音:

“壮士何往?”

他惊诧地回头一看,只见一老者,白发红颜,骨清神奇,手扶木杖,两眼盯着他:“此乃禁地,我尚不便轻易登临,你可要小心了!两千年来,朝代更迭,王霸纷争,都拿我来做武器。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将我封为素王,奉为师表。还篡改我的本意,使我无可奈何!我看你心怀救世之志,如此执着,倒也可喜,不过就看你的造化了!”老者说完,倏然而逝。

康有为向老者追去,大声呼叫,却觉得喉头窒息,惶急之中忽然醒来,却是一梦。

他披衣坐起,挑灯四顾,听得窗外雷声隐隐,风雨萧萧,想着刚才的梦,再无睡意了。他在思忆着梦中孔子的话,虽然似解非解,却是大感振奋!难道是自己的心愿感动了至圣先师的神灵?“如此执着,倒也可喜”,这是鼓励我坚持进取吗?……

他想了好久,决定给皇帝上书。

…………

后记

我写《戊戌变法》

著名历史学家戴逸先生,在他主编的《戊戌百日志》前言中,这样写道:“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关心民族命运的中国人,不管他的国家变化有多大,他都永远不会忘记一百年前发生在首都北京的那场惊心动魄而又短命的百日维新;不仅不会忘记,他还会因了时光的流逝,因了中国向富强目标的起步,而更加怀念一百年前的那一百零三天,更加看重那一百零三天的重大历史价值。”

诚然如此。一百多年前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维新运动,是在由封建专制社会向资产阶级民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这次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改变封建专制,实行君主立宪。这显然是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科学的追求真理精神和民主的以公治天下”(《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2页),是戊戌维新志士们的共同追求目标。以此而言,戊戌变法无疑是一次顺应历史发展的具有政治变革与文化启蒙意义的进步的社会运动。

重新审视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变法,可以发现,当时的思想政治界,主要存在三大派系,一是以慈禧太后、大学士徐桐等人为首的封建顽固派;一是以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为首的洋务派;一是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为首的维新派。慈禧对于变法的态度,并不是完全反对,出于维护大清帝国以及满族的命运考虑,对于富国强兵的变法措施,她是同意的。但当变法措施危及到她的利益与权威的时候,她便毫不犹豫地拿起扼杀的屠刀。顽固派如徐桐,坚持主张以封建的“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封建纲常均不能丝毫改变。洋务派主张变“器”而不变“道”,学习西方的“器艺”,而不改变封建专制制度。疆吏李鸿章、张之洞辈均属此类。张之洞在当时被誉为是“天下之望”的人物,由于他是甲午战争的主战派,他在“湖北新政”中又做出了可观的成绩,所以对于此人的评价议论纷纭。尤其他的《劝学篇》,是非黑白,议不相同。有人说《劝学篇》及其“中体西用”的理论是“拯乱之良药”(叶昌炽语),维新派则斥之为“不特无益于时,然且大累于世”(何启语)。张之洞《劝学篇》的出炉,虽然是在政变前夕,与避嫌保身有关,但也确是他政治思想与学术观念的真实体现。他在《劝学篇》“正权第六”中说:“今日愤世嫉俗之士……倡为民权之议,以求合群而自振,嗟乎,安得此召乱之言哉!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说实行民权是“召乱”,这种对民主和民权的否定与敌视的态度,证明他是与维新派的变法思想根本对立的。《劝学篇》所以能得到最高封建统治者的赞赏,是理所当然的。戊戌政变之后,有朝臣进言慈禧,说张之洞支持过康、梁,应予惩问。慈禧说:他写过《劝学篇》,可以免了。由此可见,《劝学篇》的思想实质与所起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劝学篇》刊出不久,当时寓居香港的进步学者何启、胡礼垣,专门写了《劝学篇书后》一书,逐篇加以驳辩,对张之洞反对民主、敌视民权的思想给予了尖锐的批判。

在对戊戌变法的研究中,强调所谓“改良主义”的消极的一面,而忽视其社会变革的积极意义,是有失片面的。中国是一个五千年封建帝制的国家,封建礼法、封建观念根深蒂固,欲从根本上改变其制度,其难度可想而知。以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改朝换代者屡矣,而变换体制者未之有也。 所以五千年的中国封建历史,只有朝代更迭,而没有根本的体制革命。戊戌变法的志士们,企图采取自上而下的变革,实是不得已之举。变法初期,康、梁曾与孙中山的革命派人士有过接触,对于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做法,康有为曾表示赞同。变法后期,当变法面临被扼杀的危急时刻,康有为谋划“围园杀后”,企图借用袁世凯的力量,以革命行动发动军事政变,谋划不遂,惨遭流血。如此事实可以说明,戊戌变法,实际上是从意识形态到革命实践的一次社会变革运动。康有为的“变法”与孙中山的“革命”,目的都是变革封建专制政体为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可谓殊途同归。所不同者,辛亥革命除了民主革命之外,尚有种族革命的色彩,“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便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的政治纲领。而戊戌变法,则是在清帝国的基础上,试图实行君主立宪,走日本与西方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

封建专制与君主立宪,其含义是泾渭分明的,是根本不同的两种政治制度。戊戌变法的目的,就是要变封建的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

洋务运动不能挽救封建清帝国的命运,其原因,在于它学习引进的是西方的“器艺”,而非西方先进的“法制”。正如梁启超所说,洋务所变的是“器”,而戊戌所变的是“法”。这也正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与朝廷某些封建官僚在变法思想上的根本不同之处。张之洞、李鸿章等人,在变法维新的大潮中,也有过拥护的姿态,甚至寄予热情和参与。但是当变法触及到封建体制的要害,同时引起最高封建统治者慈禧太后不满的时候,他们便会立即改弦易调,甚至充当变法的剿杀者。这种情形,张之洞可为典型。在光绪帝决意变法、康、梁的名字响遍神州之时,张之洞以总督二品疆吏大员之身,在督署降节迎候康、梁的造访,待以殊礼,如同故人。而政变之后,张之洞则成为痛诋和追杀康、梁最为卖力者之一。戊戌变法最后失败了,但它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及其历史教训,却值得记取。

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甚至生命,这样的作为,无论古今,都是会永远赢得人民的怀念的。我写《戊戌变法》,便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不辞愚拙,披阅史籍,博采众说,加以甄别取舍;对于当时人物与事件,探赜稽微,刻画求真,孜孜八载于斯。至若是非得失,唯由读者裁之。

2018年农历戊戌正月初五日于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