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葛全:农村养老无忧 生活得有尊严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葛全  2018年07月02日08:18

鲜花围屋,绿树成荫,老式建筑而又不失现代装饰的老屋,那是客居天涯游子的乡愁。随春季攻势精准扶贫工作组到了帮扶的村,见到这美丽的景致,首先在脑海里浮现的就是,“釆萄东篱下,幽然见南山",那是大诗人陶渊明理想中的乡村景致,更是多少代人憧憬的美好生活。

六十五岁的谭老与老伴在家,儿子小两口在河北打工。谭老的老伴虽然是个老病号,常年吃药,还要住两次院。可就是这样,谭老还是没有感到有什么经济负担,见我询问,乐呵呵的说“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住院能报销,老了还能得到这样的‘养老钱’。”他笑得合不拢嘴,“心情好了,做事也顺利,我养了四头猪,自食三头,出售一头卖了二千八,种药材收入两千块;种烟叶卖了一万二,政府给了我药材、烟叶等种植养殖补贴两千二。我们老两口在家就收入两万多块,不拉扯打工的孩子我们就吃穿不愁了。以前都说养儿防老,我看未必,现在不仅每人每月有养老金,还有‘新农合’,不用担心老了没人养了。”

望着谭老笑如花靥的脸,我深深感受到了农村改革开放4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曾几何时,昔日贫穷落后的山区边远高山,如今过上了如此幸福的生活。不仅生活变了,环境在变,人的认知在变。新农村在新,在建设。环境优美,整洁卫生,生活富裕,和谐文明,不是城里人的专利,己成为农村现实!

农村,乡亲们以种地,出外打工为生。如今土地变为了工厂,农民再也不与土地打交道了。有手艺的出外务工,有文化的上工厂打工,老年人在家休闲养老。到处是公路,楼房。昔日的荒山荒坡国土整治后变成了平整的良田。人们正在向小康生活迈进,村里的的卫生室已经建成,住进了好多户农民。一个健身广场正在修建中。

自古以来,农民养老问题一靠土地二靠儿子,国家不投入一分钱。几十年来,农民在土地上的收益大大减少,加上要交税交提留款,加上在农村教育、水利、交通、医疗等等方面的“自负盈亏”,当儿子的没有多少钱供父母养老,做父母的更不能提前攒下一笔钱日后养老。于是,养老便成了农村越来越严重的一个社会难题,视老人为包袱,将其赶出家门的儿子有之;不想向儿子要钱,出门讨饭甚至自杀的老人有之;因为无人赡养,愤而将儿女告上法庭的有之,不但伤了家庭和气,也不利于淳朴民风和良好道德的建设,不利于社会治安工作。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老人,是做木匠手艺的,几十年前在农村的老手艺人还是收入不错的。但是人老了都难免丧失了劳动力,在当前我们的中国农村,主要还是靠子女抚养老人。据说这个老木匠有三个儿子,三个媳妇之间各有各的想法和矛盾,看老人老了都不想接到自己家中生活。这个老木匠和老伴商量,老木匠自己加工做个大箱子,外面上了大红漆,把以前有点家传的银器放在木箱子里,老木匠又加了两个大红包一起放在里面了,然后在箱子上加个大锁,老两个人在家里假装整理,两个老人抬的似乎很吃力。老木匠老人放风出去,谁要是对公婆好,最后大箱子就给那一家。三个媳妇听到这个风声,马上改变了对老人的态度,不仅同意赡养老人,还争的要老人到自己家里去一起生活。有一天老伴先去了,三个媳妇商议要瓜分那个大箱子里的祖传家产。老木匠说:“我还没有死,等我死了后就分给你们”。三个媳妇一听,也不好说什么。终于一年多以后,老木匠也死了。三个媳妇忍不住高兴,终于等到老公公去世了,就等着瓜分那一大箱子财产了。当三个媳妇把那个大红箱子从老人低矮潮湿的房子中抬出来的时候,感到真的有些重量,心里不免窃喜。等三个媳妇七手八脚打开那个大锁后,马上打开红包看一看是不是一块金砖?一看是一块砖,是红砖,却不是他们想要的金砖。原来这个老木匠根本就没有什么祖传的财产,只是一些零散的银器而已。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华夏传统文化的古老民族群体,是一个有五十六个民族组成近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在我国各民族的养老传统中,都遗传有一个“养儿防老”的祖训,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对如何解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些千古难题的期望。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人生最重要的只有两件事情,工作与婚姻。这两块构成一个人的全部生活。当父母非要执意干涉,恩怨满天飞!尤其遇上养老问题,矛盾更是恶化到不可收拾。贫穷的家庭更是“对于两者来说,都是生不如死”。

“党的政策真是好,过去只有拿工资的人才有的退休金,现在连像我这样的农民也有了。”这是所有农村老人的共识。随着社会养老,即国民参加社保养老的浪潮日益高涨和社保保障措施的日益完善,选择社保养老[俗称积谷防饥]老人的老年生活已经开始逐渐好于、甚至是优于选择“养儿防老”老人的老年生活。因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特别是再加上家有病人的欠健康家庭,如果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是一个独生子女,他们在维持家庭的生存之时,会唯有极少数的子女能够给予父母几百、几千元现金的,但参加社保的老人就可以每月都有这笔固定的收入而无需增加子女的经济负担。

我国要想实现精准扶贫的梦想,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就要立法推出全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立法规定全民参加医疗保险,唯有让全国的退休老人都有可以自给自足的社保养老退休金领取和实现病有所医的全民梦想,才能让这个家庭的生活质量不会因家有老人、家有病人而拖累生活质量,这才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前提。

让广大城乡居民养老无忧,生活得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