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评论》2018年第4期:卷首语、封面和目录
大家读大家
张 炜 | 李白杜甫之异同(上)
文学史新视野(主持人 王彬彬)
南 帆 | 文学的乡村:双重主题、知识分子及其叙事焦虑(上)
徐阿兵 | “两个孙犁”新论——以鲁迅之影响为阐释视角
新作快评(主持人 王尧)
王雪瑛 | 淳于宝册的精神历险——关于张炜长篇小说《艾约堡秘史》的人物
作家作品论
张清华 | 大河之尾安放十二星座——关于诗歌地理与诗歌群落的一个例证
江弱水 | 乡土风流的影像志:读匡国泰《一天》
韩春燕 | 皆自混沌莫分明——读赵本夫长篇小说《天漏邑》
青年批评家论坛·新世纪以来城市与乡土写作(一)
李德南 | 空间的凝视与思索——理解新世纪以来城市文学的一个角度
庞秀慧 | “返乡书写”的情感困境
第25届柔刚诗歌奖·获奖诗人评论小辑
傅元峰 | 曼衍卮谈——苏奇飞诗读札
邹汉明 | 为窒息的天空持烛——多多论
杨澄宇 | 现代何以成为可能——兼论星芽的诗
思潮与现象
余 凡 | 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动向——以《中国现代文学论丛》为主的考察
邓芳宁 | “生活在别处”——论70后小说的“逃离”母题
刘小波 童 剑 | 深度介入生活与现实主义的勃兴——近年长篇小说创作概观
王桂平 | 余华小说的域外传播与中国形象的建构
会议报道
张 宇 | 多元视角下新范式的探寻——百年中国社会与文学的互动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