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唐方立:苔藓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唐方立  2018年06月25日14:46

我不远千里慕名来到被称为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最高峰旁边的天上石林,不用说自然是为了摄影。

在网络上百度到的资料显示,天上石林原名洛布惹,这是彝语,意思是石头与滑竹组成的森林。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是世界面积最大的连片喀斯特地区,曾三次入选全国十大避暑名山之一。韭菜坪有大、小韭菜坪之分,小韭菜坪最高峰2900余米,是贵州最高海拔。

当我头戴太阳帽背着摄影包独自走到天上石林景区大门前的时候,感到有点意外,这个景区竟然不用门票。

景区大门前边,只有几个生着柴火烧洋芋卖的老太婆。当然,也有几个当地村民的孩子牵着马在大门边转悠,租马给游客骑。我坐在一堆柴火边,买些烧洋芋当午餐,蘸着老乡自制的辣椒面,居然花钱不多吃个热和。

在我吃洋芋的过程中,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的小姑娘牵着一匹马,一声不响地站在我旁边。

当我吃完东西,站起来一边举起一瓶矿泉水喝一边朝景区大门走的时候,那小姑娘微微笑着,细声细气地对我说,叔叔,你不想骑马去石林吗?我家小黄乖得很。你不用怕。

嗬,这小姑娘竟然说的是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我一下来了兴趣,随口问,小黄是谁?小姑娘笑着说,就是这匹小黄马呀。我说,哦,小姑娘,你普通话讲得这样好,读几年级啦?小姑娘说,七年级了。我们村里人读书晚,我是八岁才上学,今年十五。这样吧,叔叔,你背着照相机,很像我遇到过的一个好心的叔叔,今天,我免费让你骑马。

小姑娘这么一说,我反倒不好意思了。我说,好,我今天就骑你的马去石林。不过,骑一趟,他们收多少钱,我也给你多少。我指指身边的那些牵着马的少年,接着说,如果你不收钱,那我就不骑马了。

小姑娘就有些难为情地说,好吧,那我给你打五折。我说,不行,起码要打八折。小姑娘微微一笑,说,好,八折就八折。站稳喽,小黄,请客人坐到你背上。

小黄马瞪着清澈的大眼睛望望我,真的十分乖巧地走到我身边。我惊奇地感叹道,唉呀,这匹马比城里的宠物狗还通人性哪,很听话。

小姑娘自豪地说,那当然了,我家小黄什么都会听,它还用眼睛跟我说话呢。

我踩着马镫骑到小黄马上。说实话,这匹马根本就不高大,骑在它背上,我丝毫没有古代骑士的威风感觉。小姑娘一手牵着缰绳,走在小黄马的右前侧。

那几个没有招揽到生意的少年用羡慕的眼光望着小姑娘。小姑娘回头,朝他们笑笑,用彝语说了一句什么。那几个少年就笑起来。这时候,几辆轿车驶到景区大门前停住,一下子来了十多个游客,那几个少年赶紧牵着马围过去。

走进天上石林景区大门,小姑娘牵着马,沿一条铺着石板的人行步道缓缓而行。我看着蓝天白云,看着青青野草之间突兀而起的白色石头,感到有点意思了。不过,还不是取出相机的时候。我就跟小姑娘闲聊。

小姑娘,你刚才说,我背着相机,很像你曾经遇到过的一个好心的叔叔,所以你今天打算免费让我骑马。这是怎么回事儿?

这个嘛,是我读五年级那年的事。那天下午,我到山上捡柴。叔叔,你可能不知道,我们这韭菜坪山上,冬天特别冷,屋里要烧柴火才暖和。那天下午,我背着一大捆柴从山路上走下来,在公路上走着的时候,遇到一个背着双肩包的叔叔。他一看见我,就笑着问我可不可以给我拍照。他说着广东味很重的普通话。我说可以。他就把双肩包取下,拿出相机,给我拍照。那天,我穿着奶奶给我缝的彝家姑娘裙,青布,镶红花边。那位叔叔一边给我拍照,一边跟我说话。他知道我家就奶奶和我两个人时,好一会不说话。然后,他说,可以到你家喝点水吗。我就请他到家里喝水。那天,他看到我奶奶六十多岁还屋里地里的忙活,看到我这么小就背那么大一捆柴,说,你家应该有一匹马帮着做农活,还要有牛。我奶奶叹一口气,说,以前,我儿子在时,我家有牛有马。可是,儿子坐拖拉机翻车死了,儿媳妇又跟人家跑到外省,十多年没有音信。牛马么,早就卖了。

噢,小姑娘,这么说,你读五年级时就可以帮你奶奶做事了嘛。

叔叔,我四岁的时候,就可以帮奶奶做事了。我第一次做饭,搅拌包谷面时水放得太多,蒸出来的饭像稀饭,可是奶奶吃得很高兴。奶奶笑着,不断的夸奖我,我也笑了。那年我四岁。不过,很快,我就会做饭了,我蒸的包谷饭又松软又好吃,我炒的豆腐啦洋芋啦奶奶都很喜欢吃,我会煨豇豆酸汤,会凉拌折耳根野小蒜,会炒腊肉,蒸蛋花,还会做菜豆腐汤呢。那年冬天,村里水井没水时,我还可以跟奶奶一起,走十多里凝子路,到石林这边来背水。走凝子路,又滑又陡,得在鞋上拴着草绳,要不,一步三滑,稍不注意就会跌倒呢。奶奶用装五十斤水的大塑料桶,我用装几斤水的小塑料桶。到我八岁多的时候,我就可以用装五十斤水的大塑料桶背水了。

小姑娘,你八岁就可以背五十斤水走十多里山路呀?

叔叔,骗你是小狗。我八岁时,有一次,跟奶奶上山挖洋芋,因为头天晚上下过雨,山路又稀又滑。我和奶奶一人背着一大箩筐洋芋,吃力地往村里走。可是,下一个陡坡时,唉,真不好意思讲,我和奶奶都摔倒了。箩筐中的洋芋,滚得满地都是。我的右脚螺蛳拐火辣辣的痛,我晓得脚崴伤喽。可是,我没有对奶奶说这事。我怕奶奶难过,怕奶奶担心。我暗暗咬牙,忍着脚痛,从泥水横流的地上站起来。我生怕奶奶也跌伤,幸好,谢天谢地,我把奶奶扶起来时,奶奶说,没事。我就高兴地跟奶奶一起笑起来。我和奶奶把地上的洋芋全部捡进箩筐,重新背起,踩着泥水横流的山路回家。奶奶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每走一步,我的脚都痛得我想大声喊奶奶。

不对吧,小姑娘,应该喊妈妈。

叔叔,我从记事起,就没有见过妈妈。也没有见过爸爸。奶奶说,我才半岁多点,爸爸就坐拖拉机翻车死了。妈妈呢,不晓得去哪儿喽,我今年十五岁,从来没有听到过妈妈的声音,更不要说看见过妈妈了。那次,我的脚一直痛,十多天后,才渐渐好了。我一直没有对奶奶说,怕奶奶难过,怕奶奶为我担心嘛。小黄,走稳当点,不要颠簸了客人。对了,那天,那个叔叔知道我家就奶奶和我两个人,挣不了钱买牛马时,就对奶奶说,大妈,一定要让荞花读书。我回城后,就寄钱过来,帮你家买个牲口。还有,以后,我每个月都寄点钱给荞花用。

小姑娘,荞花是谁?

荞花就是我的名字。奶奶从小就是这么叫我,说我命苦,像苦荞那样苦。那个叔叔真好,他回去后,真的寄钱给奶奶买了马,喏,就是你骑着的小黄。那个叔叔真的每个月寄钱给我,过年过节还寄新衣服给我。我家有了小黄以后,往山地中运肥,挖洋芋、撕包谷运回家,都靠小黄驮。叔叔,说起来真好笑。前两年,我给小黄背上驮着的筐子中装东西,因我太矮,够不着,我就想一个办法,放一个小板凳在小黄身边,我两手抱着东西,踩在小板凳上,再往小黄背上驮着的筐子中放。奶奶每次看着我这样往小黄背上放东西,就忍不住大笑起来,说这小鬼丫头真会想法子。奶奶笑着的时候,我也就高兴地笑起来。我跟奶奶一边做活路,一边笑,就不觉得累。

路边已经出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石头之间,则是野草。有的游客在草地上撑起巨大的红伞,席地而坐,搞烧烤,喝啤酒,无比惬意。我是第一次来天上石林,有荞花当向导,还是不错的。

我说,荞花,那个叔叔现在还每月给你寄钱么。

荞花说,他一直按月寄的。不是直接寄给我,是寄给我的班主任老师。前两年,是寄给我小学时的班主任,去年,我到乡里读初中,他就寄给我现在的班主任。因为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是前几名,所以,那个叔叔对我的班主任说,他很高兴,他乐意一直帮助我,直到我以后大学毕业。叔叔,因为这个事,我一直努力学习,我千万不能让那个叔叔失望。所以,每天放学回家,做饭、洗衣,还有就是帮着奶奶做完地里的农活以后,再晚再累,我也要做作业、看书。有时,都晚上十一点过了,我坐着坐着,眼睛皮就打架,脑壳也不争气地东歪一下、西歪一下。这时,坐在我身边一声不吭做针线活的奶奶,就会被我打瞌睡的样子逗笑起来,说,荞花,小鬼丫头,别坐了,去睡吧。我一下子惊醒过来,用洗脸帕在冷水中浸一下,揩揩脸,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奶奶,我的作业还没有做完呢。每天晚上,奶奶一定要等我做完作业,上床睡了,她才睡觉。奶奶总是有做不完的针线活。她做衣服,做裤子,做鞋垫,总也做不完。哦,叔叔,我的奶奶真是太能干了,她种包谷种洋芋种荞子种菜,喂牛喂马,喂鸡喂猪,皮肤粗糙的大手还能做一手好针线活。奶奶做的彝家衣服,在村里很有名呢。村里,好多大姑娘出嫁前,都请奶奶帮她们做两套出嫁时穿的花衣服。她们自己也做,可是,没有奶奶做的好。

荞花,你们村里,姑娘出嫁时还穿手工做的衣服呀。这多费事,买一套嘛。

叔叔,你们大城市来的人不晓得,我们山里的彝家人,逢年过节呀办喜事呀,都要穿彝家人自己做的衣服。这种衣服外面根本买不到,村里人也不会去买。彝家人自己不会做衣服,说出去,丢人嘛。

哦,是这样呀。那么,荞花,你会做衣服么。

我奶奶说,再过几年,她就正儿八经教我做衣服。现在,我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逢逢补补的针线活。不过,叔叔,我奶奶给我做的两套花衣服,真好看。我平时都舍不得穿呢。我想,要是我穿起奶奶做的花衣服,就算上电视都会好看呀。

荞花,你们村里看电视方便吗。

不太方便。家家都用锅儿天线。我们这地方地势高,山风大,有时,看着看着,电视上就全是雪花,全是杂音。哈,准是大风把锅儿天线吹歪喽,得到屋顶把锅儿天线重新摆正,才有电视画面,杂音也才会消失。有时,看着电视,突然停电,就看不成了。不过,我们村里,有的伙子真聪明。村里停电,有时,一停就是好几天。停电时,村里的伙子们为了看电视,就买来电池,把电视机背到山顶上,说山顶地势高,电视信号更好。伙子们把电视机背到山顶以后,竟然用电池启动了电视机,还真的收到电视节目呢。伙子们就高兴地跟着电视里的歌星唱呀跳的。我奶奶说,当然喽,伙子们这样卖力,那是为了在姑娘们面前显摆。

荞花,你们村里的伙子真聪明,用干电池还可以放电视,这事儿,我在城里也没有听说过。佩服,佩服。

小黄,好好走,不要光想着啃路边的草草吃。我们村里,这年把,倒是不经常停电。停电了,我们也不怕,因为村里路边,隔不远就有一个太阳能路灯。我家院子边,就有一个太阳能路灯。晚上,停电时,太阳能路灯也亮,我就抬一条板凳到院子里做作业。路灯把家家户户门前的水泥院坝和水泥路照得白生生的,就好像大月亮照着我们的村庄,好看着哪。不过,真正有大月亮的夜晚,村里的小伙子大姑娘们都不在村里了,他们邀约着到山上草坡去唱歌。当然了,他们一定要穿上彝家的花衣服。

一路聊着,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终点,天上石林入口处的一个铺着石板的小广场。荞花告诉我,穿过小广场,就是在石林之间绕来绕去的人行步道,有的地方,步道很窄,仅容一人侧身穿过。不过,只要沿着步道走,就不会迷路,就会走出迷宫一般的石林。

我把骑马的钱如数给了荞花。可是,小姑娘开心地笑着,坚持按八折优惠收了钱,才牵着小黄,跟我说了再见,慢慢往回走。

石林的巨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入口处耸立着的一些巨石,千姿百态,石上竟然缠绕着黛青色的藤蔓,无比苍翠,无比茂盛,石下的地面生长着葳蕤的野草。这个石林终年云遮雾绕,所以叫做天上石林。我穿过几个省来到石林,竟然遇到蓝天白云的日子,这是我运气好。

我手握照相机,沿着铺着石板的人行步道,一头扎进无边无际的石林。三个多小时后,我在相机卡上储存了几百张照片,又从另一端回到石林入口处的小广场。

刚过去的三个多小时中,我被天上石林的美景不断地震撼,不断地寻找拍摄的最佳角度,根本没有动过摄影包中装着的矿泉水和饼干。

我坐在小广场边的石凳子上,喝些水,准备打个盹,休息一会,再回程。

叔叔,你要回去么,我让小黄驮你,这次真的完全免费啦。你硬要给钱,我就不让你骑马了。

嗬,站在我面前的这个姑娘,还是荞花吗?我真的不敢认了。仔细看看,还真是荞花。当然,小黄还是小黄,没有一丝半点变化。我的意思是说,站在我面前的荞花,没有穿着那套洗得发白的运动衫,而穿着一身粉红色的彝家姑娘裙,领口、肩部、袖口等部位镶嵌着月白色的饰带,头顶一块粉红色帕子,还戴着许多造型精致的银饰,山风吹过,丁咚作响。关键是,荞花穿上这身裙装之后,立刻就成了一个大姑娘,不再是刚才那个看起来又瘦又小的小姑娘了嘛。

怎么,叔叔,你认不出我了吗?我是荞花呀。我穿着的这个,就是我奶奶做的彝家姑娘裙。刚才,有几个游客让我穿上彝家盛装,他们要拍些照片。我就赶回家去换了这身衣裳。

我说,荞花,你穿上这衣服,看起来起码突然之间长大三岁,都成一个大姑娘了。

看看天色还早,我就站起来,笑着说,荞花,你穿上这身衣服,真漂亮呀,我可不可以也给你拍些照片呢。

荞花露出灿烂的笑容,高兴地说,好啊,许多游客都喜欢在拍石林时,请几个身穿彝族服装的姑娘小伙站在石林中,说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才好看。

虽然是在石林入口处,但是拔地而起的石林已经蔚为大观。荞花让小黄悠闲地在石林边的草地上吃草。小姑娘变魔术一般拿出一个精巧的小竹篮,笑着说,叔叔,快来,我请你吃晌午。

荞花一边说,一边走到一块拔地而起顶部缠绕着苍翠藤蔓的巨石前坐下,朝我招招手。

我走到荞花对面坐下,从摄影包中拿出一瓶矿泉水,递给荞花。荞花接过矿泉水,拧开盖子,仰头咕噜咕噜喝几大口,说,我还真是口渴啦。

荞花揭开小竹篮上盖着的一块帕子,淡黄色的竹篮中,放着一叠暗绿色的面食。小姑娘拿起一块,递给我,说,叔叔,你尝尝,我烙的苦荞粑。这是我们韭菜坪老高山上的特产,你们城里人,很少吃苦荞这种粗粮吧。快吃吧,还有点微微热,正好吃。

我一向喜欢吃面食,不过,吃的都是精粉白面,这种苦荞粑,还真没有吃过。我接过苦荞粑,略一看,嗬,圆圆的一个,暗绿之中略带焦黄,非常薄,表面极其光滑,像以前的老唱片一样很有层次感,显示出制作者手艺确实不俗。

我咬一大口,咀嚼之后,温和的苦涩之中带着一种回甜,一种清凉而细腻的口感,突然之间让疲惫的味蕾活跃起来。不错,的确有特色,贵州屋脊的苦荞粑。

荞花仰着脸,笑吟吟地看着我,那神气,极像学生望着正在批改试卷的老师,紧张之中充满期待。

好吃吗?

很好吃。荞花,不瞒你说,要是你到我们城里烙苦荞粑卖,包你天天顾客爆满。苦荞,是很好的保健食品,能防三高。

是么,叔叔,那,以后,我经常烙苦荞粑,快递给你。

这个,怎么好意思呢。

没有关系的,在我们韭菜坪老高山上,苦荞嘛,像洋芋一样,可多啦。奶奶说,人跟人相遇了,就是一种缘份。那位广东来的叔叔,给我家买马买牛,还一直寄钱给我,寄新衣服给我,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那位叔叔。对了,叔叔,既然城里人喜欢苦荞,那,我一定寄些苦荞面粉给那位广东的叔叔。并且,我还要告诉那位好心的叔叔,非常感谢这几年,他对我的帮助。今后,我们是很好的朋友,不过,不用每月寄钱给我了。

噢,荞花,你是说,你现在自己能挣钱了吗。

不是这个意思,叔叔。我和奶奶因为没有劳动力,是村里的精准贫困户,享受许多优惠政策呢。我在乡里民族中学读书,吃住在学校,每天有免费的营养午餐,一个月真的不需要什么钱。最主要的是,现在,奶奶在种庄稼以外,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呢。

啊,你奶奶六十多岁了,怎么还能打工呀。

叔叔,我不是告诉过你,我奶奶手工做的彝族服装很好么。去年底,我们村里开办了一家彝族服装厂,人家把我奶奶请去,不只是打工,还手把手的教村里小媳妇、大姑娘们做针线活路,奶奶当起了师傅呢。所以,奶奶的工资就高些。叔叔,你想,我和奶奶吃的粮食、蔬菜都是自己种,不花钱,猪肉、鸡蛋么,也是自己喂猪喂鸡得到的,不花钱。

荞花,这么说来,你家根本就不贫困了嘛。

是呀,叔叔,奶奶说,今年,我家就要实现脱贫。不光脱贫,奶奶说,我家还要小康呢。

说得对,荞花,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电视里就是这么说的。

不瞒你说,叔叔,我家要小康,奶奶掰着手指头,一笔一笔,能够算出账呢。种包谷洋芋苦荞收多少啦,种蔬菜收多少啦,喂猪喂鸡收多少啦,奶奶在服装厂打工收多少啦。

荞花,这已经不错了。

别急,还有呢。我家还有十几亩承包地,流转给村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流转费收多少啦。还有政府贴息贷款入股合作社,每年分红多少啦。叔叔,奶奶说,别看我家就两个人,老的老,小的小,可是,我家,也能小康。

荞花,你学习成绩这么好,今后,你大学毕业,找到一个工作,你奶奶就可以享清福了嘛。

是喽。所以,我现在每一天都舍不得浪费。叔叔,你知道么,我对奶奶说,等我以后读大学了,我一定带奶奶到北京,看天安门广场。

我和荞花吃完美味的苦荞粑,小姑娘站起来,说,叔叔,就这儿吧,照相。

我端着数码相机,一下子,就被荞花身后灰白巨石上浮着的红色东西吸引了,指着那些红色东西对荞花说,那是什么。

荞花回头一看,露出甜甜的微笑,说,这是苔藓,韭菜坪石林的红苔藓呀。

噢,苔藓还有红色的哦,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而且,石头上没有一丝半点泥土,那些苔藓怎么可以存活哪。

这个么,叔叔,我想,韭菜坪石林阴雨大,一年四季都有雾,那些苔藓,可能就是靠吸收雾气中的水分生活的。

荞花,你真聪明,一定是这个道理。那些苔藓,我们不知道它们从哪里来。可是,它们在笔陡的石头上面,靠雾气中的水分,不但存活下来了,而且,还把全身长成了红色,像花儿一样鲜艳。

叔叔,你真聪明,一定是这个道理。

咔嚓,咔嚓。

我一连给荞花拍了几张照片。

照片的题名么,就叫苔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