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兵:震中铜四井
我供职石油企业数十载,一直活动于川东气田,历经值得记载的事件不胜枚举。但形同刀镂凿刻在胸间的当推位于重庆市当时的江北县石船镇河水村5组的天然气铜4井。
1989年,我尚供职原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天然气净化总厂。当年11月20日近午时,我正于办公间伏案文牍。忽地感到置于头顶的白炽灯泡钟摆样摇荡,办公楼人声鼎沸,所有人员涌奔到楼下坪坝上,面面相觑言“是地震!”。所幸的是,净化总厂没在震中区,生产装置依然生发着平稳有序的轰响。但脑子里不由自主地冒升起一个强烈念头:处于震中区的石油企业,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损毁?震中区的石油人,又会是什么样的表现呢?
这个时期,全国上下包括石油企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快车道上全力奋进。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不是呼喊空泛的口号,是要“撸起袖子干!”而石油企业奉行的“天不怕,地不怕,风雪雷电任随它!”,“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博大胸怀,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中更会是演释得绚丽耀目。毫无疑虑,石油人在这场来临的地震中尤其是于震中区,定会有凌云壮举。
不几天,石油媒介传播了铜4井震中坚守,保护气井的消息,文字不长,但阅了却令人感到惊世骇俗。头脑中强烈念头,到铜4井去,寻访当事人。次年,我调到石油川东开发公司党委宣传部,便将还原铜4井震中壮举列为要务之一。
铜4井当时隶属石油川东开发公司采气5队,一路行进,峰回路转,奇岩毗现。到达井站,掀拉铁门,值岗人员出来将我接迎进去。铜4井地处川东道上的张关山,背倚关兴山,山势陡峭,林梢莽莽,云雾忽聚忽散。抬眼视望,站上几间平房与采输天然气设备,顺山势坡面排摆。时值樱桃与草莓成熟,一位采气女工端来玛瑙样的樱桃与鲜红草莓,站上人员围坐拢来。耳听他们谈说,手中笔尖在记事本上快速划动:
1989年11月20日那天,天气比往日阴沉,活像一口巨大并结垢多年的灰褐铁锅,倒扣在铜4井上空,令人感到无比沉闷压抑。鸟与兽在密集的山林中发出凄婉的鸣叫哀嚎,平日没有见到的老鼠跑了出来乱奔乱窜。自然界的这些反常现象,令站上人员想起唐山大地震。先是不由得本能惊悸,但很快又镇静下来,如果撤走,还来得及。但铜4井这口天然气地质储量高达15亿立方米,单井控制储量在川东气田数百口气井中排列第2的高产高压井,将会无人看管,轻者停产,重则井毁。
当时的井站人员有班长钱开庆、班员罗达福、周德彬、王惠兰、余湖兰、付炜、何素华、文仲礼共计8人。态势迫在眉睫之际,根本就来不及开什么站务会、动员令,8人也无人发布什么慷慨激昂的演说,均是毅然将生死安危置之度外,一致表示,不离井站,坚守岗位,人在井在,哪怕性命危在旦夕,也要拚尽全力保井护储。8人各就各位,高倍惕防,紧崩头脑之弦。上午11点15分,天空混沌,地动山摇,被进化论者达尔文惊愕的往往几个世纪才能完成,而现今一分钟就能改变成巨大灾难的地震降临。震松的山体岩石,疾速向下滚滑,所幸被密集的树身拦卡住,如果冲滚到站上砸中房屋与生产装置,必是大麻烦。站上房屋木质结构之物,咔咔作响,原本平整光滑的墙面,倾刻间张裂开蛛网样密布裂隙。置于桌面器物,抛掀到地发出摔碎破烂的惊悸动静。
生与死,进与退,阴与阳,一步之差,天壤之别。悬于头梁之剑,落下就会灭顶。死神之手,伸出就会没有性命。8人没有害怕,无人恐惧惊叫,疾速冲向生产区,值班室。不停抖动的地面,令人无法站稳,几人打摆子样趔趄,但无人退缩,拚力站立向各自要去的部位挪动去。那情景真是感天动地,惊鬼吓神……
地震停息,8人顽强站立稳定,疾速抬眼观看,井站尚存,生产设备没有倒垮,塔罐、管线,仍在气流“滋滋”流淌作响。8人喜极,相互庆贺。但他们哪里知道,才过一刻钟,大地又抖动起来,地震再度来临。经过第一次震损的铜4井,要再遭震损,险情更甚。8人先是痛心疾首,万恶的地震,咋个停息又震了起来!继而一致悲壮激昂,气壮山河,今天保井遇难,如果死了也值得。
1957年新春佳节临近之际,中苏两国石油钻井人员在巴县采用当时国际先进的涡轮钻井法,钻探巴9井。因突发事故而未能及时制止,喷涌出的气流将井下钻具抛出铁器碰撞产生火花瞬间演变成汹涌火海。从起火到灭火,前后燃烧78天,酿成震动国际石油工业界的罕见祸患。铜4井继续在地震中抖晃,就得把井关住,否则,这口川东区域的高产高压井,就会毁掉,还会带来连锁灾难。班长钱开庆,时逢胃病不轻,胃病加地震颠簸,头昏目眩,站立不稳,但头脑中意念清醒强烈“去把井关住!”。脚下在扭动,身子在摆荡,右手猛地撞碰到硬物,立时剧痛窜涌,鲜血直流,在地面洒下牵线样的血痕。钱开庆全然不顾,踉踉跄跄,扑拢井口,操起管钳,卡住针型阀门的手轮。就在他要用力关井之际,感到脚下抖动在减缓,地震在减弱。铜4井真是钢筋铁骨,两次地震来临,居然显示还在照样生产。钱开庆当即决定:“如果再不发生地震,就照样生产。如果还震,就立马关井,保住气井!”他像铁塔样站立在井口,脸相凛然刚毅。
地震过去,一切平息稳定下来。从炼狱中走出的铜4井8名人员,相互挽扶站立。抬眼观看:一派疮痍,历历在目。房屋错位,土地张裂,井站边缘下沉,与外界取得联系的电讯中断。地震这个恶魔造成的烂摊子,令人痛心疾首。但一眼看到依然屹立没倒的采输设备,又不约而同跑步上前,听闻气流“滋滋”作响,显示正常,又兴奋庆贺,欢呼雀跃。
直接主管铜4井的采气5队队部机关,在重庆长寿城区,两次地震降临,长寿城区均受到强烈震感。党政领导与相关职能部门,迅即行动起来,采用各种办法,收集所管辖井站的震灾情况。铜4井遭遇震损的情况,在当夜传导到队部。党政领导火速调派车辆,组织相关人员,飞奔急驶赶赴铜4井。目睹震损现场,党政领导心境沉重。8名震中紧守人员,令党政领导感动得喉头哽咽。两次接踵而至的地震过去了,但谁也不敢保证还会有无余震再度来临。党政领导要几名女工与小孩快速撤离铜4井,在地震还没证实完全过去的危险期,铜4井8名人员,竟无一听从领导指令,迈步上车。几名女工几乎众口一词:“我们对领导的关怀很感激,但我们不能走,我们是这个站上的人,熟悉情况,如果再来险情,我们知晓怎么应对。”除了小孩被弄上了车,8名人员无一人离开撤走。
根据国家地震部门公布,这两次地震,分别为5.4级、5.2级,地震级别虽不剧烈,但铜4井是处于震中区,遭受的冲击与震损不浅,却创造出保住了气井并于震中没中断生产的奇迹。震后的次年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铜4井全国优秀班组“五.一”劳动奖状。
本文作者于后来与时任采气5队指导员的黄化菊,再谈铜4井壮举。黄指导感慨言:“上下级之间,因生产、管理或其它事情上,产生过一些不悦事。上级也曾正言厉色说过狠话,下级也曾不惧向领导叫过板。地震来临,出于求生本能,他们要跑,也合乎常规行事逻辑,事后也不宜对他们进行什么惩处。但他们在不知地震有多大多强的险恶状态下选择没跑,关键时刻的壮举,无可辩驳地证明,他们是企业的耿耿脊梁,表现出的高贵灵魂与品质,无论怎么认识、评价都不过头。如果要讲企业的优质资源,他们是最具价值的宝贵资源!”
当年铜4井8人的震中坚守保井,虽己过多年,他们感天动地的壮举、雄唱,一直鲜明不逊地印留在本文作者胸间,恍若就发生在昨天。目今的铜4井,因资源采出完毕而停产。但铜4井凝结成的对企业无比忠诚的壮举与临危不惧的献身精神,无疑是改革开放与现化建设进程中绽放出的绚丽奇葩。无论中国石油怎样发展,铜4井壮举与精神,值得长留世间,光大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