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琴:活出山一样的高度 ——山西玉泉山绿化记
一、断裂的寓言还能否续上?
2014年,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之时,山西新闻广播媒体上公开宣布耿彦波市长一封亲笔信:
太原市长耿彦波邀请太原市民去西山圪僚沟看樱花。
—— 耿彦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太原日报》、《太原晚报》等大篇幅报道此事。
圪僚沟,一个不起眼小村庄,位于汾河中游,西山北端,属万柏林区。耿市长诚邀龙城市民看樱花的消息一经发出,圪僚沟附近东社高速公路出口处全被堵死,长龙似的车无法下高速,太原市西边一直堵到新华西街,交通完全阻塞……
那几日,太原市公安局长日每站在高速高台上密切关注,一旦发生人流过度密集处便指挥工作人员去疏导……
暂不说圪僚沟的樱花如何烂漫,先看二十年前它是个什么模样:
窑洞低矮,村人穷酸,出来一片祖坟,回去穷苦日月;面临汾河水一条,靠水吃水;背靠大山一座,靠山吃山。山下富藏石膏矿。据说此矿分布极广。
既然地下埋有银子,那咱就挖吧。
八九十年代最疯狂,几个人约上,开个小手扶,突突突,先开条山道道,然后垫整得平坦些,以便使小手扶通畅而行,少出事故。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到底还是有利可图。挖个口子,用不了几米,就能挖到白乎乎石膏矿,妈呀,都是钱哪!于是,拉出去卖掉,那时便宜,几十块钱一车,几十就几十吧,反正犹如白捡的,可钱值钱哪!几十块钱相当于现在的几百几千,那像现在,钱毛得跟纸一样,还难挣!
后来,价格慢慢涨起来,一车卖到几百上千。虽说价格高了,可插手开矿的人也多起来。有的精明,干脆做起小矿主,自家不动手,找外省民工来挖,一天开个几十块工钱,三五十个民工,一天开采下来就是几万几十万,蛮合算。做小矿主最怕出人命,一条人命最少也得赔十几万。有的蛮横霸道,干脆卖矿带,凭着权势随手一指,这一带是我的,你要开采,给钱,给多少?看你开多少,挖多少,采多少,吞吐量多大,反正一车有一车的价格。不用多,一车收你几十元上百元,坐在那里不用动手,钱呼啦啦刮风样流水般就来了。玉泉山生态园新盖起的办公楼最下面两层就是原采矿主们遗留下来的矿台,据说,采好的大块矿石先倒在矿台上,五六个窑门,窑门一开,自卸车往进倒,矿台上的挖掘机三扒两下就把矿石分流到自卸车里,车一满,开上就走。
点钞票点到手抽筋,指发软。没办法,谁叫咱靠山吃山来!这么说吧,圪潦沟及附近不少人靠着石膏矿,发了不少横财,捞了不少油水。
说起采矿挖石,问起圪潦沟及附近村民,他们振振有词,说,这西山石膏矿开采已有百年,日本人进山西腹地曾经开采过,阎锡山龙盘虎踞,那更是大力开掘过。到近代,开采也未中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说,日本人可开采,国民党也可开采,新中国的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为何不可开采?没道理么。
世道喧嚣民众混乱其实也算社会灾害,朝深里说,往往同风气衰败人心没落政治腐败连在一起。
到二十一世纪,政府发现西山乱开滥伐,曾明文规定,不准私自开矿,也曾关停过大大小小几十家采矿队……
到底受天外飞来利润的诱惑,私采滥挖行为岂能煞得住脚!
上面说关停,这些小矿主顺势就关停几天,几天后悄悄又开了,你有政策我有对策,桌面下的事情不说也知道,自有中国特色。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西山被滥采乱开继续,结果如何?短短十几年,整个西山满目疮痍,破烂不堪,废杂满山,不忍目睹。
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气死没胆的。人分三六九等。有本事吃香的喝辣的,开矿卖石;没本事满肚子气,只管往山里倒垃圾,既恶心他人又泄愤自己。久而久之,开矿留下的坑里,采矿拓下的道上,满山遍野全是垃圾。反正是想往那倒就往那倒,这么大的山有的是地儿,也没人管,即使有人管也要偷偷倒,矿开不成,还不让倒垃圾!再说,垃圾往哪倒?总不能堆自家院子里吧。挨到后来,整个太原西半边的垃圾都一古脑儿倒将过来。玉泉山杨小冰说,作为一个本地人,当时圪潦沟啥样,她既是目击者又是证明者,要多脏有多脏,要多乱有多乱,简直就不是个地方,人家一问,你是哪儿人,圪潦沟人,嗨,贴标签了,形象全无,掉价一半。
这还不说,更糟糕的是,垃圾排放量越来越大,生态越来越遭到破坏,雨水一来,垃圾一方面污染地下水,一方面被雨水冲刷携带进汾河中,成为汾河最大污染源,给中下游汾水治理与生态恢复倍增难度……
靠汾河地下水养育的太原市居民再将污水脏水吃到自己肚子里,尔后各种罕见疾病产生,肆虐……
一到冬天,西北风劲吹,那家伙,真是飞沙走石,尘土飘扬,垃圾从那里来还到那里去,又回到太原市城区上空,回到居民身上家中眼睛里。白色污染塑料袋飘飘摇摇,像断线风筝;果皮纸屑破盆烂瓜满地跑,像鬼魔妖孽……
三晋子民尝尽了自己坑自己的苦楚,尝尽了自己毁自己的苦头,真真切切感到了生态被破坏带给自己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但,乱挖滥采仍在继续……
政府失职,民众漠视,监管不力,使不法分子贪婪者恣意妄为,其代价是整个西山上几千年植被破坏,几万年生态被毁坏……
美国一位著名的医师*雷内*杜博思博士说,“人类总是重视有明显临床症状的疾病,不会察觉最危险的敌人正悄悄靠近。”
现在的情形是,明显的临床症状早就出现,最危险的敌人已经站在眼前……
于是乎,我们不禁要反思,是什么令现代人鬼迷心窍,丧失理智,穷凶极欲,对自然对生态对地球发起致命攻击疯狂掠夺?
反思是必须的,先说怎么治理吧。
断裂的寓言还能否续上?
二、选择了栽树也就选择了自由
山西向中央要政策。被批准:特事特办。
“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吸引社会有效力量与因素来恢复生态建设”,进行综合治理、生态保护、植树造林,使昔日遭受战火兵燹私挖乱采群扔垃圾破坏的东西二山,逐步找回她曾经“山光凝翠,川容如画”的容颜与风姿……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承载、园区打造”的理念,以“绿色西山、活力西山、和谐西山、人文西山”为目标,以一轴——西山生态绿化轴,一带——西山产业带,三区——城镇功能区、森林公园建设区和生态修复涵养区,多点——通过生态、旅游和城市建设的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功能点,太原市政府为保护西山开发西山做出了百年规划……
一句话,有本事搞绿化做公益的社会人士来认养东西二山荒山废地吧!政府承诺:认养者每认养100亩林地,在认养者按规定标准完成所认养林地投资绿化面积80%的前提下,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林地林木资源开发20%的土地作林下种养业,利用森林景观发展森林旅游业等经营项目。
2010年,有13家企业入驻太原市西山城郊森林公园进行开发。
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是其中之一。当时认养2000亩,此后,慢慢扩成7000亩,现在扩至16500亩。
行文至此,大概读者也会禁不住发出疑问:“认养”这个词用的真是准确,意即这满目疮痍的西山荒地荒林就像没人要没人领的孩子,请问,这孩子原来是谁家的?不是姓国吗?怎么祖国母亲也不要它不认它了?要不,为何要用“认养”一词,让这些可怜千疮百孔的孩子重新找大人,让有爱心有实力有能力的人重新做管护它们的父母!?
张俊平抓住了这个历史性机遇,带领他的一班子人做起了玉泉山花花草草的父母……
那就干吧。
做父母就有做父母的职责。
从处理垃圾,填土修路,到盖办公楼,到长年累月栽树,用志文兄的话说,“梦里还在栽树”。
这一干就是七年,没有任何喘息的七年……
独资经营,无牵扯,无掣肘,自己说了算,这里种什么,那里栽什么,这座山上栽什么,那座山上植什么,整体上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全景图都在张俊平脑子里装着,既然13家公司同时入驻,无形当中就有竞争,要想胜出就得有特色,怎样才能摸索出折腾出一套有别于他人的道道,这是张俊平时刻琢磨的。
栽花种树,打坑,进树苗子,后期养护,每个工序,每个过程都来不得半点马虎,马虎了,花呀树呀,就跟人呕气,跟人过不去。因为这不是机械生产,不是制造什么东西,对于有生命的花树来说,想要做出个样样,打造出特色来,从老板到公司每一位员工,都得持之以恒,踏实做人,认真做事,都得长久地下苦功夫,下笨功夫。
打坑有打坑标准,形状,大小,深浅,土质差异,树种选择有树种选择标准,裸根,带土球树种,树冠大小,树种的喜好特性,就像人一样,总得给它安排好职位岗位,让它能扎根成长,方能做出成绩。比如油松,喜欢水份丧失少的阴坡,阳光照射少;比如侧柏,喜欢阳坡,因为它比较抗旱;有的地方适于种这种树,种上别的树种它就不好好长;有的地方适于种那种树,种上其他的树种它就干脆不长。尤其是开花植物,比如哪些怕涝,哪些怕旱,哪些喜湿,哪些喜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细细摸索;浇水有浇水标准,施肥有施肥标准,嫁接有嫁接标准,要的就是细节,要的就是温情,要的就是呵护,项目总,绿化部,质检部,反正是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是站在花,树的角度上来考虑的,怎么样能让花,树有利于成长,怎么能大大提高成活率,就怎么来。在这山上,所有的人工都是为花树服务的。它们是这山上的主人,山上的帝王。
按常规来说,每年春季三月份是栽树最好的季节,可,在玉泉山人摸索下,他们发现春夏秋三季都可栽树,大大提高栽树进程。
数据是最好的明证,七年来,他们一共栽树200多万棵。主要的品种有:樱花、玉兰、紫薇、梅花、凌霄、海棠、柿子、杨树、油松、侧柏、枣树、杏树、柳树、樱桃、核桃、枸树、板栗、木瓜、碧桃、榆叶梅、杏梅、蔷薇、竹子、玉槐、月季、芍药、丁香、金针等几十种。
山上不仅要栽树,绿化,而且要美化,美出不一样的风景。太原气候、温度、湿度,其实,并不适合樱花、玉兰、梅花等这些娇贵树种的栽培。可要想打造出特色来,自然就得下大功夫,出大力气,打造一条十里樱花路怎么样?十里玉兰路怎么样?打造一片梅苑怎么样?一片修篁竹林呢?……
这就是张俊平要打造的特色!
大特色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胸襟,大胸襟才能实现大梦想。可实现大梦想,就需要大投资。
张俊平资金从哪来?又是怎么起家的?
说来有些传奇,这个部队转业的老军人,是从一个谁也想不到瞧不起的行业起家的。
“烧锅炉跟扫大街、掏大粪一样,都是被人瞧不起的行业”,张俊平说,可他就是从这个不起眼的行业做起,成立了晋峰热力供热公司,像海尔张瑞敏那样,服务管理卓越精致,三十多年下来,他终于积攒了实力,可以实现他的梦想,了结他的大山花树情结,做自己想做的事,爱做的事了。
于是,他这个烧锅炉小子认养了几千亩荒地,准备把挣来的钱再大把大把投出去。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他的朋友圈,家人群,像炸开了锅,几乎所有人都不理解他,这人到底怎么想的?是不是脑子进水了?是不是钱烧得心糊了?谁舍得往公家山上投自己多年积蓄?这人到底图什么?有朋友甚至打电话给他家人,说赶紧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吧,趁早检查检查,时间晚了,要不赶不上趟儿了,再弄出个大病来。
甚至有人说,张俊平有后台,要不,你看能包得动这么大片的山!没点来头怎么干了这事!指不定又想从国家那里掏腾多少。
所有这些言词,荒诞,离奇,听起来比编故事都荒诞离奇。
张俊平说,可能那时候,全世界只有他母亲理解他。
面对这么多不理解,张说:
“我也没想那么复杂,一开始是想种树养老,后来慢慢面积扩大,心思也扩大了,说到底,咱也没多少文化,也没把自己想的那样崇高,就是想啊,手里拿这么多钱,总得干点什么吧。钱这玩意儿,少了是自己的;超出社会平均水平,生活水准比一般老百姓高,那是惬意;如果太多了,那一定属于社会,就像洪水一样,你不给它寻条有效途径,它就是大灾害。再说,有钱,就有了胆儿,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想法就跟别人不一样。没有朋友,高处不胜寒。这种状况,你说可怕不可怕,它让你脱离群众,脱离平常人,脱离一颗平常心!我心说,不行,反正我得把这钱花出去。花哪呢?你说留给孩子,会把孩子毁了,吃喝嫖赌抽,谁挣钱不是为孩子好,怎么能把孩子毁了呢!再说,孩子有孩子的责任,孩子有孩子的活法,咱不能把孩子的事情都做了,那让孩子做什么呀。反正是不能留给孩子。掏给亲戚朋友?当然,亲戚朋友如果有了困难,咱肯定出手相帮,可人家无缘无故谁平白无故要你钱!那捐给社会?捐给红十字会?让他们折腾去?咱还有些不放心。还不如自己折腾呢!”
爱折腾的张俊平老家河北元氏县,太行山里娃,从小喜欢山,喜欢树,高中上完后,做了三年护青,专门维护树,学了不少关于树的知识。后来,当了兵,上了军校,在部队期间,就带领兵们出来烧锅炉,给部队搞创收,后来转业地方,继续烧锅炉,山和树的情结一直缠绕着他。
几年前,他就和战友们到榆次等地试着包过山,因为种种因素都没成。现在有这个机会,他抓住了,包山栽树。就这么点想法,人们咋就不理解呢?张俊平说,不被人理解真令人困惑,叫人难受。
是呀,到底图什么呢?张俊平说:
“有人问我,你到底图啥呀?每天在这山上跑过来跑过去,净往里投钱,到底图啥?我原来也被这问题问倒了。到底图啥呀?后来,我想明白了,就图个自由,精神上的自由。老了就做老年人的活儿。起先,朋友亲戚不理解,困惑,焦虑。后来,我也就不解释,不吭气了。反正,你理解,我也这么干,你不理解,我也这么干,或许,你们总会有理解的一天!这样一想,我也就释怀了。”
无论如何,张俊平带着他的一群人,以一种近乎对栽树的疯狂抵抗着来自外界喧嚣的消蚀,同时,他也充分享受着自由的快乐,我相信,他一定也是在捍卫着人生而难得的自由本性与本质。这是最容易感染人的,也是最容易打动人的,这种自由伴随着理智与智慧将会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传播。
其实,张俊平也不是没有忧患,忧患主要来自政策的多变性。他不是没有焦虑过,可是,光焦虑有什么用呢。一切顺其自然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实也不尽然。在这个行动高于理念,劳动多于空想的天地里,事无巨细地做好每一件事,按着日子的节律走下去,顺其自然,其实是最盈实的一条路径。
想像多年后,一位耄耋老人,拐根拐杖,有事没事到山上溜达,看看自己亲手栽植的树,有的已经成材,有的还在努力成长,它们在风中摇曳多姿,在雨中清澈碧绿,即使谁也认不得他,至少这些树还识得他,识得他浑身的大山气息与双手温度。生命本身就有价值,过程本身就是价值简单的幸福这也就够了。
三、“最受益的还是咱老百姓”
盛夏,玉泉山到处一片郁郁葱葱,满目苍翠,墨绿,翠绿,嫩绿,油绿,嫩绿,浅绿,深绿,层层叠叠的生命绿意,绿色就是生命代言,就是生命象征。云杉显然充当了高大的哨兵,挺拔昂扬;樱花婀娜,多姿风情;玉兰幽静,优雅飘逸;毛竹洒脱,修长清秀;各种经济作物,柿子树,梨树,蓝莓,挂着果儿,静默着,不争宠不招摇,守着一份安静而沉甸甸的美;低矮的月季、玫瑰,一蓬一丛,一丛一蓬,兀自开着,绽放着自然赋予的生命之美。那不知名的草儿,花儿,都努力邀风揽月,向上生长着,蓬勃着生机。
不期然,草丛里窜出一只小松鼠,眨巴着圆溜溜小眼睛,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它穿路悄然而过,留下淡淡湿痕。
鸟鸣始终伴随着人们,叫人怀疑的是,是哪位高明的指挥家藏在草丛里躲在云杉后或立在云端里,手持无形指挥棒,在指挥一场浩大的多重奏音乐会?不然,鸟儿们为何能如此豪迈,如此多情,如此热烈,在歌唱生命奇迹,自然王国的神秘躁动!
蹲下身来,拔开草丛,看看这黑暗却创造生命的土壤王国。剥开的土壤里满是慌乱而窜的生物,它们细小,屑微,显然受到了惊吓,一个劲往缝隙里躲藏。土壤的缝隙里长满树根与苔藓,对,还有蚯蚓,这种在地质因素中扮演运输土壤的可爱角色。
整个森林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有序的生态环境,是无数的生物、微生物在昼夜不停地工作,当然还有阳光雨露的光顾,否则,这个系统没办法维持健康的秩序。
走进玉泉山,满山遍野,目之所及,翠绿一片,我们既能感到大自然自我成长自我修复的强大力量;又能感到人之所以是自然界的精灵,其改造自然的能力令人惊奇。
这里,每天,所有的人都在工作,都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每一棵树木也在做着属于它自己的事,那就是成长;每一朵花也在尽着份内之事,那就是尽情绽放属于自己的那份美丽;细小的微生物也在工作,它们不分白天黑夜,不分晴天雨天,甚至寒冷的冬天把它们的生命之火降到最低,它们仍在不停地工作。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玉泉山上是樱花好看树难活。为打造华北最大的樱花基地,按绿化部长赵甲伟的说法,最难侍候的树种就是樱花这种浅根系植物,它的根不往深处长,而是往四外长,扎根深度大约在地面树干20到30公分处,主要靠吸收地表养分与水分。比如云南在气候与湿度上,占有很大优势,常年适于樱花生长;比如山东,沙土地,雨量充沛,渗水性好,基本不用浇,土地本身的湿度与水分就正好适于樱花成长。而太原干旱性气候、红粘土土质、湿度严重不够,这环境就决定了樱花栽培之难。赵甲伟说:
“樱花树种娇贵的很,旱了不行,涝了不行,它还喜欢阳光充足,不喜阴潮之地。大多开花树种都喜欢阳光充足之地,因为阳光能保证充足热量与强烈光合作用,没这个条件,她开不了花。樱花它需要最好的条件最好的状态是什么?就是那种土地不干不湿,阳光不强不烈,温和湿润之地。论说,太原不太适合樱花生长,气候无法改变,土质可以局部改变,比如湿气,倒是可以通过浇水来解决,但浇水所保持的湿气范围只有树盘那么大,局限性比较大,那点湿气对一棵树径有七八公分的樱花树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周围的湿度环境改变不了。阳光、肥水都比较充足的条件下,樱花玉兰等才会长得比较健壮。如果养分跟不上的话,那树就慢慢衰弱,开花的能力慢慢就不行了。这些比较娇贵的树种,每开一朵花都要消耗掉体内很多营养与水分,更何况开一树一树那么多花。就像女人一样,老生孩子,一个接一个地生,你不给她营养水分跟上,她哪受得了啊!”
小赵打了很形象的比喻,他说:
“一株樱花、玉兰开一次花所耗的营养太大了。尤其是樱花,先开花,后出叶,有时花叶同出。如果花开了,满树都是花,漂亮的花,整整一个花期,它都努力绽放,等到花开完了,落了,叶子才开始往出长,它从秋天就落了叶,基本上积蓄储存整整一个冬天的能量与养分,就是为第二年春天那满树花开,真是不容易。这就是樱花的可贵之处,要不,为啥说看了樱花不想再看别的花,道理就在这儿。”
赵甲伟说,难侍候的树,问题生发也多。树不好好长,原因何在;树枯死了,原因又何在。然后细细分析这些原因,寻找对策。不同的树死因大为不同。比如说樱花,本来长提挺好,却发现它不好好长了,挖开树根一看,它根上长一大瘤子,瘤子有大有小,大者如碗扣,小者如拳头。这瘤子叫树瘤,就像癌症一样,营养都被这个瘤子吸收了。一般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不过,樱花树瘤不像人的癌症一样是个绝症。它可预防也可防治。怎么预防防治呢?给树的根部灌药。把树坑挖得深一些,根部露得尽量深,将配好的溶液慢慢渗透到根部。这既是预防也是防治。越好看的东西越娇贵,越不好侍候她。这也就是太原没有这么大批量大面积大范围种植樱花的原因。
听甲伟一番话,谁都会明白,想要做出大特色,独无仅有的大特色,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可玉泉山上还是做成了。
世上之事就怕有心人去做,怕有心人持之以恒去做。
玉泉山上每一个细节设计,心思都如此慎奇,必志在长远。
时光脚步迈入2014年,太原市搞绿化生态建设已然走过三个年头,翘首启盼的老百姓还没有看到任何成效,既然没有看到成效,老百姓不免怀疑,政府把国家资源以认养方式交给这些老板,三年了,老板们到底干了些什么,又是怎么做的,亮亮相么。
此时,玉泉山上五万株樱花已成规模,整整一条樱花路,“樱花路”,多富有诗意的名字,花色品种齐全,光品种就有二十种:染井吉野、普贤象、关山楼、松月樱、迎春樱、八里红垂樱、万里香、状元红、江户彼岸樱、垂枝樱、绿樱、大坂等。据说这些樱花都是由日本引进的山东品种,难怪有些名字明显带有日本风格。
作为管理一把手的张俊平当然很高兴,因为他看到自己精心培育的樱花终于喜人般开放了。他很想与天下所有人分享这份快乐与兴奋。当时,太原市的空气质量一年比一年好,指标一年比一年控制得好,由原来全国倒数第二跳到了中列排名。到底原因何在?好多人认为是每年拆多少烟囱,拆多少环保不达标的锅炉,才有今天空气质量回升其实,真正原因是来自西山绿化与生态建设。而玉泉山又搞出了特色。于是,耿市长亲自发出邀请,西山办就顺势打造了这么一个樱花节,向太原市民三晋子民展示了一下西山生态建设的成果。
这个成果是特珠成果。
论说,樱花树还有一个娇贵之处就在于只能远观,不能近亵。人太多,如果把周围的土都踩实不疏松了,不疏松就不透气,不透气树根就不能呼吸,这样对樱花树不好,尤其是小樱花树。
可,张俊平豁出去了。
2014年,樱花开得那个灿烂呀,谁看了谁都高兴,尤其是在山上在树上下过有功夫花过心思的工人们,当然最高兴的还是老板张俊平。他看到满树满树的樱花,几乎像孩子似的跳了起来。看到观赏者们惊喜的神色,他更高兴。看到有些市民将树枝折下来或者干脆摘一大把花,工作人员上前阻止,张俊平看见了,说,只要他高兴,就让他摘吧。有时他实在心疼得不行了,就会走上前,问摘花的游客,说这个花好看不?游客肯定会说,好看。他就说,如果好看,那就让大家一起看,不要摘,好不好?摘花的游客也就不好意思摘了。不论怎样,他还是心疼不行。
令人遗憾和痛心的是有些个别市民的素质,没法提,好好的树,他不是揪花,就是攀枝,更有甚者还要摇树,晃树,甚至骑在树枝丫间照像。那樱花树如何受得了。刚铺上的草皮,有些不识势眼的游客上去就是个踩,结果,大片大片草皮被踩掉,像脱毛的鸡,十分难看。张俊平说,能怎么样呢,再栽吧,开公园就得肚量大点,否则,你能怎么办!
不论如何,樱花是比较难培育品种之一,可就是因为难培育,成功了才有成就感,才能打造出特色来。
首届“春之约”樱花节为什么会有这么大效应?除了耿市长亲笔邀请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免费。武汉大学校园里也有樱花,但一张门票20元。四川某地也有樱花,门票30,人流量自然少,效应自然没这么轰动。
物以稀为贵。四月十五日前后,樱花盛开,花繁艳丽,如烟似雾,烂漫满树,极为壮观。让这位花中名媛落户缺水少绿的西山,可不是件容易事。再加上昙花一现,人们往往难睹其芳容,因为樱花绽放时间特别短,花期一般为7至10天,为满足游人观赏热情,玉泉山人最大限度延长樱花花期,早樱晚樱相结合,各个品种次第开放,使花期维持在15天左右。
品牌效应,花花联动。与樱花共赴花海的还有玉兰紫薇等,颇有“樱花落后看玉兰,玉兰过后看紫薇”的“花海”景观,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泉水潺潺”的景观特色,打出了玉泉山绿化美化战略中的最大特色。
首届“春之约”樱花节真就成功举办了,可谓令太原市民大开眼界,大饱眼福,第一天五六万人,第二天七八万人,第三天十几万人,十二三天的花期里,人流量达到五十多万人次……
又到4月15日,今年樱花玉兰开得如何,叫人牵挂……
用孙占良的话说,“平时,太原市民也可欣赏樱花,他们主动错开周六周日高峰期,选择周一到周五,有老年人为看樱花,起大早,五六点钟,溜达到玉泉山上,一来溜早儿,二来欣赏了樱花,三来还避免了人群拥挤,到了八点左右,太阳高了,人流量大了,他们也将樱花看了个管够,正好心满意足心情舒畅下山。有的市民显得更巧妙更聪明,他们选择晚上来,自觉错开了时间段。反正,为了看樱花,倒显出了各个年纪各个人群的生活智慧与生活规律。2015年,2016年,在没有举办樱花节的情况下,每年看樱花的人约五六万人左右。”
低调的玉泉山名气不胫而走,知名度大大提高。万柏林区有个“桃花沟”,每年开“桃花节”,把它也炒红了。
无疑,最大受益者还是咱老百姓,他们看到了碧水蓝天,呼吸到了新鲜空气,有踏着朝阳溜早儿之地,有披着夕阳散步之处,这里可以锻炼身体,还能扭秧歌,老百姓最讲实惠,就认这个死理儿,谁也没办法。
这里,第一棵树每一棵草,都努力向上生长着,野生植物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一受到水浇灌的恩惠,那长势呀,是噌噌噌地往上疯长。几乎是万分感恩,它们何曾受到过样优渥待遇,所以,就像报答主人似的,忘乎所以地长,没边没沿地长。
是啊,要维持一个平衡、动态、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可不是件容易事,需要玉泉山人没日没夜投入,需要玉泉山人无数辛勤工作,需要无数游客一举手一抬足的爱护,需要从土壤到细菌到真菌,从微生物到哺乳动物,从二氧化碳到太阳光,各种元素在各自的位置上进行有序而庞大的有序循环运动。如果没有哪个环节,生态系统就无法进行并完成,谁都是维护自然界和人类生态平衡健康的有功之臣。
繁华谢尽必是静谧。
草木狂放到极致便是不动声色地成长,成长,犹如心灵最热烈的表达便是安宁一样。
不卑不亢,不忧不伤,不困不惑,如风过处,草花摇曳,树叶律动;如雨过处,山花娇艳,不波不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活着,便是一种修行,树木花草皆为稚子,以赤子之心,拥抱大自然,方得大自在。
就像素萍女士说的,这里的人都自觉,都懂得一棵树有一棵树的尊严,一朵花有一朵花的风情,一只鸟儿有一只鸟儿的优雅,树的尊严花的风情鸟儿的优雅鸣叫,背后都是阳光雨露自然的赋予与劳动者们辛苦的付出,尊重每一个生命,一棵树,一株草,一朵花,一只瓢虫,一只鸟儿,尊重它们就是感恩自然,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就会活得像山一样高,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是对生命的漠视,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玉泉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