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三位艺术家诠释《气韵非师》
来源:北京晨报 | 张硕  2018年06月22日09:49

艺术是否可以教授?近日,由策展人彭锋策划的《气韵非师》展在今日美术馆3号馆开幕,彭锋选取了杨雁翎、圆大西、Bill Claps三位艺术家,试图探讨科班出身与非科班出身以及异科班出身的艺术家创作观念的不同和发展方向。

此次展览中,圆大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来研究非科班出身的艺术家的创作。圆大西没有上过任何艺术院校,但是他在书法、油画、国画、古典音乐的创作和鉴赏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大西的实践告诉我们,全而粹并不是乌托邦,而是具体可行的美学原则。”彭锋表示。

杨雁翎就学于山东艺术学院和中央美院,可谓科班出身。在杨雁翎近来的创作中尝试过各种花卉,最终在鸡冠花中找到了感觉,她经过长期摸索形成的兼工带写的笔墨语言,在表达鸡冠花时显得得心应手。策展人彭锋说她看重的是鸡冠花特有的皱褶和块茎。“自然的鸡冠花本身就具有皱褶,雁翎在描绘的时候特意将皱褶突显出来。皱褶成了雁翎鸡冠花系列作品的标志性图像。”

展览中的另一位艺术家Bill Claps毕业于哈佛大学,在那里学习绘画和艺术史,后来又在纽约和佛罗伦萨学习绘画和素描,现在活跃在纽约,从事视觉艺术、电影和文学等方面的创作。展览中把他当作异科班出身的代表。这里的“异”,既包含大学与专业艺术学院的不同,也包含西方艺术教育与中国艺术教育的区别。展览将持续至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