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纯文学领域内的90后作家群体扫描

来源:中国艺术报 | 康富强  2018年06月22日11:42

“90后”的写作青春期普遍要比“80后”结束得早。或许是对“青春文学”写作类型的心存逆反,又或是对“网红”出书的不屑一顾,“90后”的这种回归纯文学传统并专注于短篇小说创作,可以说一方面是在“80后”影响的焦虑下寻求突围,一方面也是由于个人主体成长于家庭、情感、精神世界等的人文传统里,“90后”试图要寻找到与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接合点。

 

“90后”作家,顾名思义是指公元1990年至2000年之间出生的作家。很显然,这是一种文学代际的划分方法。如果从文学研究的严肃角度来说,这种代际划分其实是值得商榷的。同样让人存疑的是,“90后”是否已经出现了作家?这个术语的出现,毋宁说是为了传播学层面的便利。较为准确地来看,“90后”出现了一个写作的群体,这个群体,或隐或现,尚未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已然是出场了的。“90后”的出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除了早期的“90后”作家交流会,还有上海作协举办的“黑马星期六·上海文学新秀选拔大赛”“90后创意写作大赛”与“90后·零姿态”系列丛书,一些高校组织举办的大学生征文比赛和文学期刊主动发掘文学新人等,让这个群体有了越来越多的亮相机会,甚至也逐渐浮现出一批值得注意的作家和作品,比如李唐、王苏辛、郑在欢、庞羽、余幼幼、国生、马忆、智啊威等。

这里所要关注的“90后”作家并不包含那些被市场推销出去的类型文学、畅销书作家,而是指被主流文学界认可并能够进入纯文学领域的作家及其作品。2016年似乎可以说是“90后”进入主流文学界的写作“元年” ,在这一年里,以《作品》 “90后推荐90后” 、 《山花》 “开端季” 、 《芙蓉》 “90新声” 、《文艺报》 “新天·90后” 、 《天涯》 “90后作家小说专辑” 、 《青春》 “新青年写作” 、 《西部》“90后诗歌” 、 《上海文学》 “青年专号”等栏目的新人专辑为平台,将散落于各类网站或隐藏于文学杂志角落的“90后”创作力量,得以较大面积的呈现,并引起广泛关注。

2016年下半年及2017年上半年, 《文艺报》 《中国艺术报》 《文汇报》 《文学报》 《解放日报》 《大河报》等多家媒体也开始大量出现讨论“90后”写作的文章。在这种局势下,刊发“90后”作家作品、抢占“90后”潮流,对一些主流文学刊物来说甚或演变成了某种被迫感,如《小说月报》执行主编徐晨亮所言:“也正是在此背景下, 《小说月报》 2017年第1期‘开放叙事’栏目推出了‘90后作家小辑’ :王棘《驾鹤》 、庞羽《操场》 、重木《无人之地》 、琪官《谁能带我去东京? 》 。虽然在此之前,我们也曾选载过国生、修新羽、王苏辛、海潮、马亿等多位‘90后’的作品,但这种形式的专辑还是引来不少朋友的关注。 ”而供职于《人民文学》的刘汀也说:“眼下,包括我所任职的《人民文学》在内,各大文学期刊设专栏集中推出‘90后’作品,似乎在昭示着他们正式在文坛得到某种确认。 ”所以,接续《上海文学》 2016年最后一期的“青年专号” ,《人民文学》 2017年第1期也首次开出了“九〇后”栏目。 《大家》杂志自2017年第1期开始,开设主打栏目“新青年” ,每期力推一个“70后”“80后”“90后”作家的作品,同时,让入选的作家撰写他们的小说观,再邀请一位同代批评家对其作品进行评介。这一切似乎正在宣告着:“90后”写作群体即将全面登临文坛。

那么,“90后”写作为何会涉足纯文学领域?而纯文学又为何会推介“90后”及其写作?从目前主流文学界的整体来看,这种仪式性的推介有其重要意义:文学界尽管还无法归纳和总结到底何谓“90后”作家,但抱着欢迎、鼓励和培养的心态,迎接他们正式入场。从文学期刊来说,对“90后”能做到的也许更多的就是此种群体性的“展示” ,以此来回应公众的期待和读者的观感。从写作者来说, “90后”的写作青春期普遍要比“80后”结束得早。或许是对“青春文学”写作类型的心存逆反,又或是对“网红”出书的不屑一顾,“90后”的这种回归纯文学传统并专注于短篇小说创作,可以说一方面是在“80后”影响的焦虑下寻求突围,一方面也是由于个人主体成长于家庭、情感、精神世界等的人文传统里,“90后”试图要寻找到与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接合点。接下来可以简要涉及一下几位有代表性的写作者。

王苏辛是“90后”作家中的耀眼一环,也可以说是“90后”写作的一张名片。2009年起她开始在《芙蓉》 《花城》等刊登小说,曾被《小说月报》 《新华文摘》转载,已出版小说集《白夜照相馆》 , 2017年被提名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小说《白夜照相馆》 2015年获得第三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佳作奖。王苏辛小说的一大特点是用幻想或幻境的方式熔炼表达生活当中的故事和情感。 《白夜照相馆》如同李敬泽所言“王苏辛的小说……容纳庞杂无尽的碎片而抵达晶体般的虚构” 。小说首先铺陈了驿城和白夜照相馆的陈旧与不安全。但驿城作为移民城市,又是新的。照相馆的做旧工作也是为了造新。所以两者是新旧叠加的。就驿城而言,由于实际上作者的故乡就是驿城,而小说为旧驿城虚构出了其不可能实现的新状态,或许也就表征了作者那回不去的故乡及其个人记忆。故乡,不再是以往乡土写作的精神寓所,对于写作者而言只是一个可以虚构故事的纸上空间,这个空间虽然有着故乡的名目,但承载的更多是作者对未来的叙事。在这个旧的新世界上,白夜照相馆里余声与赵铭的工作,表达的是人们对过往历史的隐瞒和对新的可能的愿望,但底色是对过往的羞于言说,甚至是憎恶与厌弃。所以小说讲述的是隐瞒过去,重造历史,奔赴新世的故事。这种对日常生活的提炼是将其放置到另一个时空的,但那里已有时间和空间,这便与现代人的迁移有关,我们总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在这种不同的生活中,人也在变化。于此王苏辛的写作也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90后”由何产生出对其“前半生”羞于直面言说的沉重历史感?

与王苏辛新旧叠加的故乡书写不同,智啊威的乡土写作有一条清晰的文学史线索。他所要揭示当下乡土生活困境的荒诞书写是可以上溯到阎连科那里去的。发表于《天涯》 2016年第5期“90后作家小说专辑”的《一条困扰我一生的腿》 ,荒诞而诡异地纠缠于四爷与阿伍的死,然而这两者都是说不清的,是无人能够证明的。作者用黑鲶鱼的荒诞方式表达了生死所引发的对存在性的探讨,回应了新环境下村里人存在的矛盾、生存的尴尬与精神的困境。其发表于《山花》的新作《世世无穷》 ,试图用轻的笔法写一个很小的故事,但是对于乡土写作来说,“轻起来”是困难的。所以,智啊威也在不断寻找呈现感受的新方法。小说叫世世无穷,无穷的是生活的艰难;无穷的是,不要再穷的希望与温情。可以说在当下的乡土写作中,智啊威是一个踏踏实实的耕耘者。

与智啊威一起成为大益文学院第二批签约作家的李唐,是“90后”写作的中坚力量, 30岁以前就成熟起来的(阿乙语) 、一个绝对不可限量的作家(邱华栋语) 。14岁开始诗歌创作,大学时开始写小说,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 《诗刊》 《上海文学》 《芙蓉》等刊物,已出版小说集《我们终将被遗忘》 《身外之海》 。李唐对自己的写作有着清晰的认识:今天的小说“必然充满了暗示、暧昧、符号和自我否定” ,而“我写作的真正初衷正是因为世界的不可把握性” ,“我希望自己可以写出诗性的小说——像诗歌般拥有广阔空间的维度,探入内心深处,去叙述我所看到的幽灵们” 。 ( 《写作是一场幻境》 )其小说《来自西伯利亚的风》 ,用黑夜白天交替的七个片段,写出了后现代社会生活的无聊、烦闷,周围环境的喧嚣与主人公陈眠个人的孤独。陈眠的个人习惯,如把窗户擦得一尘不染、定点饥饿、看默片、对声音的敏感等充分显示了其生活的无聊。七天里,也有故事发生,如在监视器里观看一对情侣、试图追赶一个女人的背影、摸到一只死鸟、约会、戴着手铐出门等,但这些均不构成生命体个人精神的行动层面,只是无聊时的填充物。唯有当他听到那首歌进而想起曾与慧慧的一幕美好时光时,他是自为存在的,但那早已失去,所以他疯狂地感到生活的虚幻与不现实。来自西伯利亚的风,将要吹散的不仅是B城的雾霾,还有日常生活的无聊和毫无生气。这也奠定了李唐小说的基本风貌:善于描写当代都市生活里的孤独个体,深入日常生活的肌肤敏锐地捕捉绵密的情感世界,并试图给生活留有希望。

2017年年初,郑在欢以家乡之名命名的短篇小说集《驻马店伤心故事集》一度成为豆瓣上的高分热门书。郑在欢说:“我和这本书的关系,不是为哪个地方代言,我写的是时间与记忆的关系,是观察与思考的关系。 ”在“病人列传”和“CULT家族”中,郑在欢所观察与思考的,包括寡居者、恶棍、盗贼、赌徒、疯子、愚人等,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病。“人逃不过环境的局限,却能活出千奇百怪的样子。 ”郑在欢用一个一个人的片段展现了与其血脉相连的土地上的那些残忍、沉痛而又极其有趣的故事。其发表于《天涯》 “90后作家小说专辑”的《新年噩耗》 ,用儿童杨青的旁观者视角冷淡地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吸毒、贩毒以及对他人伤害的故事。但伴随着当事人习以为常和漫不经心的讲述,小说里并未出现一般的社会伦理态度的介入和价值判断。这也许就是郑在欢所说的不喜欢把故事讲得像是社会调查,也不想过多地阐释时代带给人的副作用,时代与命运,都藏在故事里。郑在欢是安于讲故事的,正如他说的有一万种将小说写得好看的方法。但真正有分量的文学应该不止于讲好看的故事,还要有对现实的关切与思考。人物角色的无力感、没办法给出答案,或许是“90后”作家面对现实生活的普遍遭遇。如同智啊威用荒诞的方式将问题悬置,郑在欢笔下的李青是走出了屋外,不让自己听到屋内的哭声和说话声。不只是郑在欢,年轻的作家们大多目光茫然,内心柔弱,无法武装起底层写作的批判力量,也不再可能从启蒙和精英那里汲取勇气和信心。王苏辛对未来的叙事,李唐的孤独个体,智啊威的荒诞书写,郑在欢的安于讲故事,都是从这里出发。以此也可以说,他们未来写作上的障碍将不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多的将来自阅历和思想层面的挑战。

是的,如同智啊威说:“‘80后’是以个体方式出场,人们记住的是几个作家名字;‘90后’是以群体的方式出场,文学期刊的‘90后’专栏,很少单推某一个人。 ”但是“‘90后’虽然以群体的面貌出现,但终将以个体的姿态存活” 。而作家一旦在多次的写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叙事,并在叙事中寻求一代人的生存体验时,他就会迅速成熟起来。也许,文学并不是一个早慧的行业,对“90后”作家来说,文学也同时更是场马拉松。我们期待着纯文学领域内的“90后”作家能够早日成长成熟写出有分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