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王彬叙事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尹超  2018年06月20日15:20

6月15日,“王彬叙事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

6月15日,由鲁迅文学院、人民出版社主办的“王彬叙事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阎晶明,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陈鹏鸣出席会议。研讨会由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主持。

《从文本到叙事》封面

《无边的风月》封面

《红楼梦叙事》封面

《水浒的酒店》封面

叙事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80年代传入中国学术界。如何创建中国本土的叙事体系,始终为中国学者所关注,也是王彬多年来研究的课题。自90年代以来,王彬先后出版了《水浒的酒店》《红楼梦叙事》《无边的风月》《从文本到叙事》4部叙事学专著,其中有3部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王彬的研究涉及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两个阶段,探讨了中西小说中的叙事规律与文化语境,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叙事理论 : 在叙述者方面,提出了“叙述者解构”、“第二叙述者”、“滞后叙述”;动力元方面,提出了“辅助动力元”、“非动力元”、“叙述者动力元”、“人物动力元”、“语句动力元”;时空方面,提出了“时间零度”、“清晰或模糊的场”;话语方面,对语感做出了科学界定,明确了语感的内涵与外延,同时提出了“亚自由直接话语”、“漫溢话语”概念,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理论与当下小说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研讨中,阎晶明认为,我们面对的是当代作家的作品,但是依据的小说理论绝大多数是西方的、传统的,基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论研究非常少,就小说艺术而言,要做到学术研究的科学规范,衡量价值体系的确立是非常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王彬的叙事学研究非常重要,他的研究从实践出发,既具有专业精神,又能发出独特见解,对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实践很有指导意义。

吴义勤谈到,王彬的叙事学研究一方面是对西方叙事学的扬弃,另一方面是对本土叙事学的个人建构,他的研究具有非常严谨的科学态度,将理论运用于文学作品,从一个出人意料的角度进入,又出人意料地进行理论阐释,从而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文学研究范本。

陈鹏明从出版的角度谈到,王彬的叙事学研究立足本土,融通西方,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了本土话语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对叙事学的发展很有创新意义,尤其是《从文本到叙事》很有理论建构新意,理应受到重视。

会议现场

与会者普遍认为,叙事学研究一方面要继承中国文化传统,同时也要融通西学,只有站在中西学术汇通的高度上,才能创建本土话语体系。因此,“中国叙事学”应该立足本土、放眼域外、贯通古今,创建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叙事体系。王彬的叙事学研究践行了这一理念,以大量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为文本基础,拓展叙事规律,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具有很高的学术含量。

作者:王彬

王彬谈到,叙事学对作家和批评家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一门学问,中国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他通过这二十多年的研究和努力,希望能填补这个空白,研讨会的举办让他受益匪浅,在今后的研究中会更加精细和详实,找到新的突破。

梁鸿鹰、施战军、胡平、邢春、杨晓升、孙兴民、李美皆、郭艳、谭旭东、王冰等参加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