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地火》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陈华清  2018年06月11日14:04

《地火》

作者:陈华清

出版社: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书ISBN :978-7-5422-4512-0

时间:2017年7月

内容简介

《地火》是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策划的建军90周年献礼丛书“铁血忠魂”其中一部。小说以鲜为人知的香港3年8个月抗战为创作背景,以原港九独立大队市区中队长方兰为原型。方兰先后在香港、深圳、东莞投入抗日洪流。她领导的港九大队市区游击队,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编印地下宣传刊物,收集情报,配合盟军炸机场、桥梁等,令日军闻风丧胆;后被叛徒出卖,九死一生。受方兰影响,母亲主动帮游击队送情报,被日军逮捕,宁死不屈。方兰顾全大局,没有营救母亲,保持了游击队实力,但也成了她一生的痛。

作者简介

陈华清, 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专家库成员。文学作品散见于《延河》《散文选刊》《当代小说》等国内外报刊,小说被选作中学语文试卷阅读题,已出版长篇小说《海边的珊瑚屋》、旅行文化散文集《有一种生活叫“江南”》等9部。

书评

不能忘却的历史和英雄——读陈华清抗战小说《地火》有感

□陈东明

读了广东省作协会员、湛江市作协副主席、女作家陈华清送给我她新出版的抗战题材小说《地火》,我为她不辞劳苦的创作精神,文学艺术创作的不断提高而感到高兴。

《地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同年献礼丛书之一,是一部以抗战时期香港港九大队市区中队中队长兼指导员方兰为原型,在日军占领香港三年八个月期间,战斗在敌人心脏的英勇故事。

笔者生活在广州市,而陈华清生活在湛江市,当她在微信告诉我她准备要撰写建军90周年、抗战题材方面的小说——发生在日军占领香港期间、中共领导的港九大队市区中队中队长兼指导员方兰的故事时,我有点惊讶。原因有两点:一是她生活在湛江,那里过去不是游击区,离香港远,收集材料有些难度;二是她虽然写过多本书,但作为女作家,但我没有看过她写抗战方面的书。

一年后,她十分高兴地告诉我:书确定于今年的八一建军节期间公费出版了,我从内心由衷为她感到高兴。最近,收到了她送我的《地火》新书,于是仔细阅读,感觉她写得很好,十分精彩。

虽然是小说,但书中描写的故事和人物是真实的。

书中从二战时期的太平洋战争开始的,故事发生在香港的九龙半岛。比如书中描写的故事——国际大营救、刘黑仔惩治汉奸、市区中队开展的“纸弹战”、炸铁路桥、冯芝老人与青年战士张詠贤被捕坚贞不屈而牺牲、打入日军特高课的李荣全和交通员邓和送情报救方兰等,都是真实的故事。

再如书中的港九大队第一任大队长蔡国梁、政委陈达明,第三任大队长黄冠芳,交通员邓和、城市中队干部陈佩雯(陈敏)等等,这些都真实的名字,我都与他(她)们直接熟识或者间接认识。

港九大队第一任大队长蔡国梁的大儿子就是我单位原同事,他知道我是作家,而且还是《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多个报刊的通讯员,故邀请我加入他们的老游击战士联谊分会参加活动,并为二战时期仍然活着的老游击战士作宣传报道,时间已有四五年,从中认识了老政委陈达明、交通员长邓和,黄冠芳的妻子、同是抗战老战士的张婉华(现已103岁)。市区中队干部陈佩雯写的一些手稿也在我处。

陈华清在书中的文学艺术创作方面也是非常成功的,她刻画了抗战期间对敌斗争的艰苦性、复杂性和残酷性。将日据香港时期市区中队几个主要战斗故事串连了起来,并在艺术上作了加工创作,将冗长的时间跨度作了浓缩,从而显得更有可读性。

据我所知,陈华清已创作发表的中长篇小说已有多部,但以描写游击队抗战题材的故事还是第一次。作为一个在文学上有一定功底、有一定成就的文学家,我为她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能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进步而从内心里感到十分高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也已经90周年。二战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远去,香港市区的抗战历史和当中一些老游击队员的英勇事迹,反映出那个年代的艰苦岁月和残酷的战争环境。我们不能忘记曾经的历史浩劫和灾难,不能忘记为共和国的建立活着或者已经牺牲的民族英雄。

因此,我为精彩的红色经典故事鼓与呼,希望能让人记得国家的昨天和今天,将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加强国防建设的思想扎根于全体公民脑海中,并让将抵御外敌、保卫国家、捍卫民族尊严这面战旗永远飘扬下去。

(陈东明: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