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优秀成果(上海高校专题)展在京开幕
分享到:
来源:中国文化报 | 刘修兵  2018年06月07日08:45

6月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优秀成果(上海高校专题)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出席并击鼓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式上,上海戏剧学院演出了皮影戏《鸡斗》和布袋木偶戏《大名府》,上海大学带来了非遗跨界音乐剧《白蛇惊变》,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和东华大学分别演绎了《云想彝裳》《布衣经纶》非遗服饰秀,共同献上了一场美轮美奂的非遗嘉年华。

本次展览以上海市7所研培计划参与高校(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为对象,集中展现2015年以来上海市研培计划的实施历程、教学经验和取得的成果。恭王府博物馆为此开放了4个展区用于展览展示,除用于7所高校综合展示的主展区,还有同济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大学3个分展区,共计展出172套、586件展品。

自2015年起,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共同启动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该计划以传统工艺为重点,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群到高校学习专业知识、研究传统技艺、开展交流研讨与实践,为非遗保护提供大学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帮助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促进非遗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访谈更多

李洁非:通过写作勾勒当代文学史的基本轮廓

“我自己希望通过这一写作,整理出一个当代文学史的‘精神脉络’,可能达不到一览无余的程度,但把基本轮廓勾勒出来。”

原创推荐更多

散文 | 何处人生不作别

关于离别的断想及其他

诗歌 | 庭院的月光(组诗)

石磨“吱呀,吱呀”响着/只有她知道/哪个关节响起的

小说 | 我与落日的长河

后来,我没有彻底留在草地,也没有彻底离开草地,我只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轨迹

散文 | 青云河畔

一位老人的离去,常意味着一个无名家族数代记忆的断流。在乡土中国广袤的血脉传承里,无数如我家般普通的家族,其智慧与故事,大多仅赖口耳相传,其生命不过七八代人。

散文 | 山月

《山月》以山水为镜,映照生命哲思,语言朴实如溪石,意境澄澈若山月,在自然与人生的交织中,完成对灵魂归处的永恒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