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东南亚“沁园春”三首
5月13日至23日,参加由王正伟副主席率领的全国政协代表团,访问了孟加拉国、老挝、缅甸三个友好邻邦。三国国情不同、风物各异、耳闻目睹、感慨系之。
我于文学是门外汉,偏却喜读“沁园春”词作,便试将此行印象最深的事物,以《孟加拉》《老挝》《缅甸》三首“沁园春”纪行,予此访感受以特殊形式的概括。匆匆草成,不工不整,见笑于方家。
沁园春·孟加拉
皮卡开道,
哨吹棍引,
车队难行。
清真寺之城,
三轮滚滚;
街边道旁,
处处眼睛;
公交门敞,
火车攀顶,
路灯无碍随时行。
会谈间,
诧议会大厅,
飞鸟啼鸣。
今日孟加拉国,
阿哥拉萨古城遗存。
东西北毗印,
数度建国,
英殖民后,
附属为省,
印巴分治,
借机独立,
轮流执政数党争。
性温和。
感蕞尔小邦,
何承亿众。
注:
(1)孟加拉国面积14.75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6亿,孟加拉族占98%。
(2)首都达卡人口1500万,建有800座清真寺,号称“清真寺之城。”
(3)达卡街上行驰的公交车车门始终敞开,车速慢时乘客随时上下。
(4)穿城而过的火车车厢顶上也有人或坐或站。
(5)现执政党推行世俗化政策,外界称孟加拉人为“温和穆斯林”。
(6)议会大厦由美国人设计,建造20年投入使用,建筑墙壁保持混凝土结构原貌,会谈时大厅内有知更鸟不时掠过鸣叫。
(2018年5月18日草于老挝琅勃拉邦至泰国曼谷飞机之上)
沁园春·老挝
半岛内陆,
五国相围,
草木茁壮。
隔湄公河水,
泰缅邦邻;
溯源北上,
中国接壤;
塔銮光热,
光西瀑凉,
凯旋门内凯山像。
腕拴线,
盼中老铁路,
早日通畅。
古建澜沧王国,
定都琅勃拉邦。
后迀至万象,
分为三国,
沦属暹罗,
又并法邦。
日占五年,
“寮国”独立,
法军战败美登场。
历坎坷,
变“陆锁”“陆联”,
今日向往。
注:
(1)老挝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达50%。
(2)塔銮,意译“皇塔”,16世纪中叶,赛塔提拉国王在一古塔上扩建而成。塔銮四方三层,通体金黄。塔銮节是当地重要节日。
(3)凯旋门作为纪念战争英雄纪念牌,是仰光一标志性建筑。
(4)“拴线”是老挝传统祈福仪式,颂师颂罢长长的祈福词后,为宾客在腕上拴上白线。
(5)中老铁路是中老两国合作的“旗舰项目”,变老挝从“陆锁国”为“陆联国”是老挝人民的殷切期望。
(2018年5月23日草于云南昆明至北京航班上)
沁园春·缅甸
绿色国土,
仰光金塔,
东方瑰宝。
“塔娜卡”抹面,
“特敏”款款;
拖鞋迎宾,
“笼基”腰腰;
不问来路,
入寺赤脚,
心诚性厚礼周到。
伊江畔,
此百族之邦,
佛光普照。
卅里花树护路,
总统府外廿车阔道。
古建三朝,
被英占领。
日侵时期,
义旗飘飘。
复被英控,
再脱独立,
民族抗争不屈挠。
内比都,
行“民盟”新政,
拭目今朝。
注:
(1)仰光,是缅甸第一大城市,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建有缅甸最大的商港。缅甸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仰光大金塔是国家的象征,最早建于2600年前,传藏有佛祖所赠8根头发。
(2)“塔娜卡”是缅甸特产的一种树汁护肤品,缅甸女性多喜涂抹于面上。
(3)“特敏”和“笼基”均为筒裙类服装,分别由女性和男性穿着。
(4)“伊洛瓦底江”是缅甸的母亲河,贯穿全国南北。
(5)缅甸总人口约5500多万,共有135个民族,其中缅族占65%。
(6)2005年缅甸迁都于仰光以北390公里处的“内比都”。这里地广人稀、生态良好、树绿花红、路长面阔。
(7)“民盟”,即全国民主联盟的简称,1988年9月27日成立,总部设在仰光,昂山素季任主席,2015年11月8日全国大选获胜成为执政党。
(2018年5月22日草于缅内比都和中国昆明)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驻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