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坪上冰脆李之歌
1
离家在外,最忘不了的,就是老家的冰脆李。
在我的老家贵州山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李花开在石头上。”
这个美丽的地方,就是那片生我养我的故乡——贵州省普定县坪上民族乡。
坪上乡位于贵州省普定县西北部,距普定县城15公里,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过去,坪上乡山峦重叠,岩石裸露,水土流失极其严重。
加上人地矛盾突出,农民仅靠种植玉米维持温饱。
自从被确定为“全国生态重建石漠化治理示范点”后,乡党委、政府以此为契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由于坪上乡土质以胶泥土的基质土居多,特别适宜冰脆李种植,该乡大打“冰脆李”品牌,大力发展当地种植历史悠久的“冰脆李”,走出了一条石漠化治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逐步摆脱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困境。
同时,冰脆李种植还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每年举办夜郎湖“李花节”,吸引省内外游客,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打出了“冰脆李之乡”的名声。
2
春节过后,燕子一飞,春的气息就来了。
好像是一夜之间,田边地角、房前屋后,凡是有李树的地方,星星点点的李花就一个接一个地露出头来。
先是一个硬硬的青骨朵,一转眼就大了一圈,一转眼就绽出了花瓣;一转眼,花瓣就变成了一把美丽的花伞。
在李花开放的同时,树枝骨节上的树叶也慢慢地、慢慢地长出来了。
先是嫩绿的一个芽泡,春风一吹就绿一点,绿一点就长一点,慢慢就抽出了叶子。但是叶子总是长得比花朵慢。
花朵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整棵树上就全是花的笑脸,小而繁茂,素雅清新,清心养眼。
空气中弥漫着李花特有的清香,悠长而不张扬,淡雅而不浓郁。
诱人,让人陶醉。就像漂亮的邻家小妹,羞涩但不失端庄。
在茫茫山间,在那些生机盎然的土地上,在种植冰脆李的果园里,简直就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在一片银白的世界里,淋一身盛满花香的花雨,整个心都会飘飞起来。
一轻春风吹过,漫天飞舞的李花,从翠绿的枝叶间,一朵朵,一片片,轻轻地踏着轻盈的舞姿,飘飘洒洒落下来。落入大地的怀抱,却将希望留给了明天。
幼小的绿叶躲在绽放的花朵间捉迷藏,漫不经心扯下大把的芬芳,让人醉的飘飘然。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浓烈,怎么走也走不出这无边无际的香。
整个空气中弥漫的是李花的幽幽清香,绿意涌进来,花香涌进来,顿时让人的嗅觉领教了一种清新诱人的魅力。
让人忍不住想伸手抓一把。
一抓,却扑了个空,抓在手中的却是一瓣洁白、娇俏的李花。
闻着这淡淡的花香,心会飞得很远,很远……
3
石头开花,岩山结果。
在我的老家贵州坪上,春到十里李花香,秋来家家摘果忙。
一幅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人画卷,正在迎风招展。
在地图上,坪上太小了,小得没有一点踪迹。是冰脆李的种植发展,让老家的村民发家致富,一步步进入了小康。
盛夏时节,想着满树沉甸甸的冰脆酥李,口水就不禁流了下来。成熟的李子坠满了枝头,让人忍不住就想摘一个解解馋。
你看,一辆辆从寨子里载满冰脆李的大货车,正忙碌这把这时鲜的水果运往安顺、平坝、贵阳等地;一片片李子林里,枝头上的果实,便拼命地压着李树的枝丫,将枝头压得沉甸甸的,给山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李子在阳光下泛着一层淡淡的盐霜,在风中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冰脆李,学名酥李,在贵州山区种植广泛.
为什么坪上的冰脆李特别有名呢?
因为坪上的冰脆李甜皮薄肉脆,味甜汁多,肉质致密,酥脆爽口,脆似冰糖,入口即化。而且果内中空,有透明晶状物,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无机盐、钙、铁和多种氨基酸,有清香味,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上市即被远道而来的客商抢购一空。
看着一颗颗被果实压弯了枝头的李树,一辆辆沿着乡村公路来回穿梭运输冰脆李的货车,家家户户乐开了怀,笑开了花。
又是一个丰收年,更是一个舒心年。
4
山势如浪,层层叠叠。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是一个山区里土生土长的彝族的孩子,我是一个靠着冰脆李的滋养走出大山的学子,我是一个漂泊四方远行思乡的游子。
当我真的离开贵州,离开老家的那片土地以后,我经常梦到这样的景象:那些林立在山峦、沟底和村寨周围的石头,以及山旮旯里洁白的李花,乡亲们热情的笑脸,旋转的百褶裙,冬冬的铜鼓声和带着野性的古老的彝族歌谣……
在阳光的照耀下,雪白的李花肆意张扬开来,密密匝匝像彩色的带子一圈圈盘绕而上,蜿蜒缠绵,盘绕着我无尽的思念。
那些在花下劳作的农民,无疑是一个个飘动的音符。
暖暖的阳光,湿漉漉的空气,腥腥的泥土,浓浓的花香把我窖在了这个叫坪上的地方——我的故乡。
从爷爷的爷爷开始,祖祖辈辈的坪上人就在这片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望天吃饭,靠地养家。一代又一代人,在山旮旯里久久守望。
那些我熟悉的村庄,淳朴的气味像一坛家酿的苞谷酒,醇香馥郁。
在馥郁的气息中,我仿佛闻到了腊肉、糍粑和炊烟的味道。
坪上乡的冰脆李种植历史悠久,但由于受到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以往,坪上乡冰脆李多呈零散状态,仅分布在和平、小河、石板等村。
由于通往山外的公路是土路,路面不好,沟坎多,导致这上好的冰脆李只能用肩挑背驼运到周边乡镇和县里去买。
销路窄,运输慢,只有一半的李子能卖出去,另一半就只能烂在山里,而且种植面积也不大。
对此,乡党委、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方筹措资金,争取项目,一心一意要打开这道致富的门路。
从2000年起,坪上乡利用退耕还林科技示范项目开始实施种植,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功建立了坪上村九龙坡冰脆李种植基地、和平村蜂子岩冰脆李种植示范点、革渣哈呼冰脆李种植基地、石板村冰脆李种植基地等。
为树品牌、闯市场,坪上乡于2004年7月正式为坪上冰脆李注册了“夜郎”牌商标,并在和平村投资30余万元建成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以冰脆李为主的果蔬批发市场。
特别是2007年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每年投入150万元实施2000亩冰脆李工程,连续实施5年,目前已实施了4年,如今全乡种植面积已达18000余亩,其中10000余亩已到盛果期,冰脆李已成为坪上乡的一大特色支柱产业。
如今,坪上乡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3.42%,居全县各乡镇之首。国家林业局、中国林科院等单位多次到点参观,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座座石山上,林木葱郁。
一只只白鹭飞越林间,绿树掩映下村庄隐约可见。
随着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过去既跑土又跑肥还保不住水的山头变绿了,地埂变绿了,在栽树使村变绿的同时,坪上乡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
我相信,随着产业的发展,坪上乡的冰脆李一定会更大、更香、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