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浙江散文》2018年第2期|王益军:三月富春醉江南

来源:《浙江散文》2018年第2期 | 王益军  2018年05月23日08:37

一番潇潇春雨和寒风过后, 翌日晨曦,清脆的鸟鸣唤醒了久违的阳光。

1、

初春的富阳,早晚透着一丝寒意,春的气息却已流淌在空气中。昏睡一冬的大地随着惊蛰的春雷声响,开始苏醒。挤出土层的小草,生机盎然地软瘫在地上;冒出绿芽的婀娜枝条,迎风肆意荡漾……三月春风充盈这片土地的角落,迎来富春江畔繁花胜景的醉人时节。

富阳有个地方叫东坞山,这是位于杭州市北高峰背面银湖街道一个三面环山的小村,距离杭州市区中心也就个把小时车程。去的那天,时而飘起一点雨丝,时而还刮起一阵寒风,低飞的云朵映衬得山脚下的民居也格外清秀。快到村口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石碑“东坞山—中国素食文化村”,往前走,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豆腐清香,搅得味蕾的蠢蠢欲动。在当地同志陪同下,见到了该村豆腐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年逾古稀的刘苗根师傅,刘师傅是土生土长的东坞山人,世代以制作豆腐皮谋生。他非常自豪地告诉我们,东坞山的村民做豆腐皮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从来没有间断过。他自己从13岁起就跟着父亲学做豆腐皮。他父亲曾说,当年日寇侵华,整个村子都被日寇烧光了,村民们四处逃难,近的逃到金华东阳、兰溪等,远的躲到福建,人走到哪儿,豆腐皮生产到哪儿,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东坞山村民当年逃难到过的地方,当地人现在做豆腐皮的手艺,就是当年跟他们学的。赶走日寇后,村民陆续回来了,仍然传承着老祖宗做豆腐皮的手艺,干着自己熟悉的事情,做着家乡特有的味道。

当我问起东坞山豆腐皮和其他地方有什么两样时,刘师傅自豪地说,东坞山的豆腐皮皮薄油润,落水不糊,外形似铜镜,规整美观,薄如蝉翼,轻似绢纱,味道鲜美,历来有“金衣”之称,早在江浙以及上海一带寺庙佛教界久负盛名。我问他,以前一年能做多少斤豆腐皮?他回答说,他家一年能做300多斤黄豆的豆腐皮,但要烧掉300多斤柴火。全村三百多户,几乎家家户户都做豆腐皮,周围山上的树都给村民们砍光了,直至1997年之后不再用柴火,改为电、蒸汽制作,山上的树木就又长起来了。他指着山头说,这些树木都有二十来年了。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了那片郁郁葱葱的山林,绿得那么富有生机。

刘师傅并不把做豆腐皮当作一件手艺,而是当作一项精细工程。他说,做豆腐皮重在选材,原料最关键。为确保原料质量,他所用的黄豆,主要从江苏、安徽的农民手中收购,经剥壳、浸豆、淘豆、磨豆、煮浆、过滤、加热、揭皮、晾干等一百多道(现在六十多道)工序,才能做出满意的产品。为了使豆腐皮更加香甜,刘师傅出资建起专用水库,让每一粒黄豆都在甘冽的清泉水中充分浸泡,让加工豆腐皮的每一滴豆浆都凝聚天地精华,让每一张豆腐皮成品都成为拴住人味觉的佳肴。

走进豆腐皮加工车间,里面热气腾腾,一整排铁锅,正煮着豆浆,空中充满了豆香,身着短袖的女工,犹如仙女穿梭在烟雾缭绕中,不时用纤细的竹签从锅里挑起通透如薄纸一般的豆腐皮,一一摆上烘烤架。我只在车间呆了一会儿,便热得不行,赶紧跑出来,深感做豆腐皮工序繁杂,一味美食背后的辛苦劳累。看我们出来,刘师傅说,做豆腐皮不算辛苦的,最辛苦的是要将自己劳动成果,转化为商品和养家糊口的钱财,所以卖豆腐皮可谓是苦上加苦。刘师傅告诉我们,在村后翠绿的山林之中,有一条不知何年何月、哪辈人留下的卖豆腐皮的古道,沿途有“九庵十三寺”,入口就在现在大洋坞水库旁。当年他也是每隔四天就要走一次古道,到城里卖豆腐皮。去卖豆腐皮的那天,村里的男人凌晨三、四点钟,天还墨墨黑就要出门,担着一箩筐一箩筐的豆腐皮,走在依坡而建、斑斑苔迹的古道上,要走上四、五个小时。一路翻山越岭至转塘,经现在宋城、梅家坞、十里琅珰,到杭州城里的寺庙、餐馆去叫卖,同时把卖豆腐皮换回的钱,再买一些黄豆、大米挑回来。回来的时候,也往往是明月高悬了,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又开始忙乎做豆腐皮了,周而复始。

我问他,现在一年做那么多的豆腐皮,销售咋办?刘师傅轻松地回答,村里成立了经济合作社,由负责把东坞山的豆腐皮走出山野,走进寺院和百姓餐桌上。问到祖传做豆腐皮的工艺如何传承时,刘师傅略显无奈,尽管现在自己的工厂有二十几个人,生产量由当年消耗300来斤黄豆扩大到现在消耗20万斤左右黄豆,但用传统工艺做豆腐皮非常辛苦,利润又非常有限。虽然儿子心疼他,继承了他的手艺,但孙子却不再愿意吃这样的苦,早已到杭州城里去工作了。他陪着我们参观机械化生产豆腐皮工厂,机器像魔术那样产出豆腐皮,我问他为什么不也改机械化生产?刘师傅说,人工做出来和机器做出来,口味不一样,人做累些,但好吃啊,我不能让老祖宗的手艺在我这儿失传了,我要做出让孩子忘不掉祖宗手艺的那种味道,让家乡外出的人能记得住乡愁的那种味道!让传承千年东坞山豆腐皮永远香飘万里!

刘师傅的一番感叹,让我顿生敬畏,他那并不高的身材瞬时在我心目中高大起来。

2、

距东坞山不远,穿过洪庄村就到了金竺村。若不是耸立在路旁的几株高大枫杨、古樟和一棵红豆杉,真是一点儿都不起眼。几颗大树旁那个“杭州富阳藤欣工艺伞厂”,外观亦如普通厂房,不甚起眼。跨入它的世界,耳畔响起“太精美了”、“太好看了”的惊叹声,这是给予眼前这些工艺油纸伞的赞美,有纸质的,有绢质的,精致灵巧,美轮美奂。

谁是它们的主人呢?正当大家好奇时,从门口进来一位敦实的中年男人,外罩一条及膝的蓝布围裙,身高足有一米八,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伸出的手,粗糙、青筋凸起,指甲缝里嵌着各种色彩的油漆,就如肤色般自然存在。他叫吴荣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工艺伞厂厂长。他见大家对传统油纸伞感兴趣,就将生产油纸伞的工艺流程、销售渠道以及油纸伞的种类及用途等详细介绍了一番。

据悉,油纸伞在我国生产和使用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也有一些高档伞以绢织品为伞面,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传统的油纸伞精美实用,但制作过程非常繁琐,完全依靠手工完成,以竹、木制伞柄和伞骨,用发线扎好,伞面糊好后绘上图案,涂上桐油,放在室内吊起阴干,至少要经过70多道工序,包括锯竹、刮青、平头、劈骨、锯槽、削骨、排伞骨、穿伞、糊伞、装柄等。“伞”在生活中寓意吉祥之物,它的繁体字“傘”,有一大四小五个“人”字,象征着多子多孙;伞柄笔直向上,象征为人正直;伞面张开后又成圆形,象征着人生活圆满。“油纸”与“有子”谐音,故女性婚嫁时,女方家中通常会以两把纸伞作嫁妆,含“早生贵子”之意;男子至16岁成年之时,父母赠予油纸伞,希冀从此能支撑门户之意。在广西、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中,至今还保留着将油纸伞作为订婚信物的传统。男女双方情投意合时,男方家请媒人前去提亲。提亲不用备礼,主要是为征求女方父母同意,媒人会携一把红油纸伞,进屋时将其放在堂屋神龛上,由女方取下伞。若女方有意结亲,会将各色花布和以丝线扎好的12个三角形的布球,吊在纸伞的伞骨上并收拢。之后,由媒人将油纸伞带回,以此作为定情的信物,表示订亲成功。

在吴厂长的二楼展厅中,陈列着各式各样做工精细、姿态轻盈、精美绝伦的油纸伞,一个个或吊在半空,或支撑在地面,或插在花瓶中,就像一朵朵既孤寂、又无拘无束的花儿尽情绽放,形成了千娇百媚的奇丽风景。我们置身于唯美的景象中,眼前不由浮现出戴望舒《雨巷》中的场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眼前仿若有一排排轻盈曼妙的少女,身着旗袍,携一柄秀美的油纸伞,踏着初春的气息,迎着桃红柳绿的浪漫,聆听着打落油纸伞的雨滴,敲响人们心底那份淡淡的情思。若梦似幻,身处其境,怎会不被这幅绚丽油纸伞铺就的画卷所陶醉呢!

“做油纸伞的核心工艺是精准。”随着吴厂长的一席话,又把大伙儿拉回到现实。他所做的一把把纸伞,色彩蓝得炫目,红得耀眼,或纸或绢的伞面光滑透亮,即便是烘托泼墨的水墨画也是细致入微,充分展现出中国元素、江南特色。正是凭着精湛的工艺,执着的工匠精神,每把油纸伞都成为他的情怀寄托,成为他舞动着春的灵魂,他创作的作品一直畅销日本,各式各样的油纸伞也成为日本年轻人婚礼上必用传统道具,见证着一次次美好的场景。

3、

从油纸伞厂出来不远,就到了富阳导岭工艺湖笔厂,今年58岁吴瑞根厂长,和他的连襟油纸伞厂吴荣奎一样,也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导岭工艺湖笔厂规模不是很大,可气势磅礴,制作大厅正面墙上一支大如椽、长两米、15公斤重的巨笔悬挂正中,旁边“雄风”巨幅中堂,大字如高山瀑布,飞流直下,一泄千里,各式各样的毛笔如整装待发的士兵,陈列齐整,向每个来到这里的人传递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看到一支支制作优良的毛笔,让平日里也喜爱弄墨的我,多了几分好感与亲切,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导岭湖笔和湖州善琏湖笔,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地处富阳、余杭、临安三地交界的导岭村,周边山上盛产一种细长笔直的苦竹,苦竹是制作湖笔很好的原材料。1966年,该村一位头脑十分灵活,名叫闻叶根的会计,跑到湖州善琏古镇请来经验丰富制笔师傅,让他在导岭指导村民办制笔厂,生产供中小学生练字的毛笔。1981年,厂里来了一位年轻人——吴瑞根,这位年轻人迷恋上了制笔工艺,白天勤奋苦学,晚上琢磨钻研,很快就掌握了制笔工艺流程。1983年,笔厂改制,这个小伙子当起了改制后的厂长。当年闻会计没有料到,自己引进了制笔师傅,办起制笔厂,无意中还选中了一位的好女婿,这位好女婿在制笔厂厂长的位子上,一干就是30多年。

吴瑞根生产的湖笔,牢记前人“用笔在正,心正则笔正”制作精髓,讲究笔杆的正直,考究笔根、笔腹、笔锋匀称又不失尖、齐、圆、健的特征,笔头选用的羊毫必定是苏北南通地区百姓散养的山羊,一只羊能用的笔料也就三两左右,有锋颖的也只有六钱,可见制作湖笔选材的不易,也正因为吴瑞根师傅精益求精,如今他生产的毛笔不再是中小学生练字的毛笔,而是成了国内书法爱好者喜爱的收藏品,成了日本书法爱好者文房四宝中的“宝中宝”。

吴瑞根师傅制作除羊毫笔之外,还有马鬃、狼毫笔等精品,他抚摸一支支笔犹如怀抱自己心爱的孩子,当我们几人要购买他的笔时,吴师傅反复摸着爱不释手的毛笔,眼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和不舍。望着一支支毛笔,我也不得不钦佩我国制笔鼻祖蒙恬的智慧,不得不佩服吴师傅不凡的创新与技能。有了一支毛笔,柔软的宣纸才能成为飘动的白云,墨客们才能在白云之上舞动自己的灵魂。

一番潇潇春雨和寒风过后,翌日晨曦,清脆的鸟鸣唤醒了久违的阳光。星星点点的油菜花、绿油油的小草,随风荡漾吐绿的柳枝,彰显富春处处生机,生活在这里的能工巧匠还在继续他们的劳作和创新,用他们的双手孜孜不倦描绘着醉人的江南春色。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原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