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王安忆改编徐訏《风萧萧》:乱世中的独身主义,75年后依旧令人难忘

来源:文学报(微信公众号) | 刘天艺  2018年05月21日08:56

这是徐訏。

徐訏是谁?不熟悉?

快来接受一下科普,能被称作“文坛鬼才”的作家,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著作等身

抗日战争后期,中国曾经出过几个当时风头甚健,在以后相当长时间却沉寂无闻的作家,钱锺书是一个,张爱玲是一个,徐訏也是一个——而徐訏成名比张爱玲还要早,许多人直到上世纪90年代电影《人约黄昏》的出现,才重新知道了电影原著小说《鬼恋》的作者徐訏。港台地区曾出版《徐訏全集》共18卷,其中小说十卷,散文与文论四卷,新诗二卷,戏剧二卷,再加上未收入全集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总计有两千万字,60多部作品。

写作全才

徐訏的一生,著述丰富。对,既丰、又富——有大量作品存世,当时媒体评价他“徐訏先生是文坛鬼才,也是全才,小说、新诗、散文、戏剧样样都来,也样样都精”。林语堂曾指出,徐訏与常被认为是“中国的高尔基”的鲁迅同为二十世纪中国的杰出作家。虽然林语堂对中国新诗一般都无好评,但却赞誉“徐訏是一个例外,他的诗句铿锵成章,非常自然”,且认为“在短篇小说家中,鲁迅、沈从文、冯文炳(废名)和徐訏是最好的”。文史学家文学史家司马长风对他的评价与林语堂如出一辙:“环顾中国文坛,像徐訏这样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的全才作家,可以数得来的仅有鲁迅、郭沫若两人。”

前排右一为徐訏 后排左二为林语堂

畅销桂冠

1908年11月11日,徐訏出生于宁波慈溪,在还没有“单身节”概念的百年前,徐訏似乎就受自己的生日影响,在心里埋藏了日后他在《风萧萧》中所秉持的单身主义。193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转攻心理学,1936年赴法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在法期间,徐訏创作了成名作《鬼恋》,包括改编电影《人约黄昏》在内,这部中篇小说曾先后三次被搬上大银幕。

1943年,徐訏的代表作《风萧萧》连载发表。小说讲述青年哲学研究者“我”激于民族大义加入抗日工作,到百乐门红舞女白苹寓所窃取日本海军部秘密文件,第一次成功,第二次却被白苹发现,她将“我”击伤……“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徐訏是浪漫的,《风萧萧》与其说是荆柯刺秦,倒不如说是徐訏本身浪漫思绪的寄托。浪漫的故事笔触和抗日救亡的残酷现实结合,令这本发表于1943年的小说当年便位列畅销书首位,“重庆江轮上,几乎人手一纸”,再现“洛阳纸贵”。此后的两年间,《风萧萧》连出五版,成为一代人的爱国启蒙书籍。

徐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留学巴黎大学主修哲学的经历让他更多地以哲学的视角看待问题。在他本人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中,对存在的意义与诗意浪漫的追求一直是他的人生理想,他的许多作品也正是这种理想的外化。虽然写作背景依托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小说《风萧萧》渲染生活的危险性和残酷性,着墨重心仍然是展示人物尤其是女主人公们的机智、聪明与热情。而作品中反复强调“独身主义”的“我”,在那个时代所提倡的理念亦可以说特立独行,甚至有些不合时宜。

徐訏部分作品

就是这样一位充满个性的作家,在红极一时后却随着时间流逝,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甚至渐渐不为人知。虽然有外在因素,但这样的默然退场,也与他孤傲的性格有关。徐訏的寂寞,是大寂寞。就如他曾在诗篇中吐露的:

多少年不见天日,

蚌壳内珍珠才发出异光,

如许的森林变成泥土,

但埋在山深中都是煤矿。

《隐藏》1945年

董桥先生说得绝:“徐先生的寂寞是他给他的人生刻意安排的一个情节,一个布局,结果弄假成真,很有感染力,像他的小说。”

75年后,《风萧萧》由作家王安忆改编为话剧,由青年导演徐紫东执导,在沪上演。时光荏苒,一部历经岁月沧桑的小说长卷,将如何以舞台形式呈现?如今的观众又能否理解当时徐訏在小说中埋藏下的种种当时看来过于“前卫”的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