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青年作者的宝珀·理想国文学奖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出版品牌,理想国一直致力于发掘中文世界最好的书写者,赋予有思想的文字以有尊严的出版,想象书籍的另一种可能。木心、白先勇、西西、张大春……这些作家的文字历久弥新,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精神宇宙。理想国坚持出版时间长河中的文学经典,同时又汇集当下最具活力和思考力的青年作家群,他们以多元的写作、开放的见解关怀眼下人类的处境。
理想国联合瑞士高级制表品牌宝珀Blancpain创办“宝珀·理想国文学奖”,旨在发掘和鼓励优秀并具远大潜力的青年华语作家。作为创始于1735年的瑞士高级制表品牌,宝珀已有283年的历史。文学,是时间的延长线。“宝珀”+“理想国”=“恒长坚持在写作上的青年文学”。
为什么要举办这样一个文学奖?“看理想”策划人阐释创办的动机,是希望为中国的文坛、特别是小说领域,发现真正有潜质、有长期创作的自我预期和动力,并且有相当成就的青年作家,让那些一直在默默耕耘、严肃认真的写作者,为更多的读者所知。
首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委团由阎连科、金宇澄、唐诺、许子东、高晓松组成。在启动仪式暨题为“不悔少作”的主题论坛上,五位评委齐聚一堂,回望各自文学人生的启蒙时刻,并朗读自己青年时期的作品。小说家阎连科回忆自己20周岁以后才第一次读到外国小说,是明星费雯丽作为封面的《飘》,文学评论家许子东分享青年时代的阅读,是15岁“下乡”读到的一本已经翻烂的油印手抄本读物,后来才知是茅盾早期的小说《幻灭》。作家金宇澄讲述早期的小说创作,素材来源于青年时代在东北乡下度过的七八年岁月。正是一篇写东北“棺材匠”的小说,让他在1988年调入《上海文学》杂志社做编辑。他朗读小说《不死鸟传说》的片段,并回忆一位给予自己文学启蒙的上海老友,他们年轻时常常书信往来,这位朋友一直鼓励他写作,后来去了美国渐渐失去联络,直到《繁花》获得茅盾文学奖,寄来一封没有署名的贺信。
参评对象限定45岁以下用汉语写作、在大陆地区出版过中文简体版作品的作家,终奖得主可获人民币30万元奖金,以助其专注写作。
作品需为小说,类型不限,纯文学及跨类型的犯罪、推理、科幻等均可参加。出版作品由出版社、出版公司或作者本人提交;出版社及出版公司限递交两位作家各一种作品,作者限递交一种作品。参评作品应为2017年1月1日到2018年4月30日间正式出版的作品,最迟送交作品的时间为5月31日。8月15日,文学奖评奖办公室根据每位评委提出的2至3位初选人选,公布“初选名单”。9月1日,文学奖评奖办公室根据由评委以多数表决产生的5名人选,公布“决选名单”。最终获奖者(1名)将于9月22日举行的颁奖礼现场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