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长江丛刊》2018年第5月|刘川鄂:普玄的疼痛故事

来源:《长江丛刊》2018年5月/上旬 | 刘川鄂  2018年05月17日16:37

普玄,生于湖北谷城,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和北师大作家班,现居武汉。曾在《收获》《人民文学》《当代》《十月》《小说月报·原创版》等杂志发表小说200多万字,作品被《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小说选刊》多次选载。曾获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湖北文学奖,作品荣登2015年中国小说排行榜,第二届收获非虚构文学排行榜。有作品正改编成影视。

●主持人语

普玄的疼痛故事

很少有非虚构作品,敢于把镜头对准作者自己,非虚构作品的作者大多以一个旁观者或记录者身份出现。因为非虚构强调真实力量,这意味着将个人的秘密示众,因此作者不得不得重新审视自己,这一点令很多非虚构作家始终与故事主人公保持一定距离。给一部作品打上非虚构的标签,显现了作者在作品真实性上所下的决心。《疼痛吧指头》以极大的勇气,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不一样的普玄以及这个名字背后令人疼痛的故事。

在这部非虚构作品出来之前,我们只知道,自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文坛,普玄一直是个多产勤奋的专事虚构的小说家,但不知道他曾在《安扣儿安扣》里描写的那个叫马轩的孤独症男孩,是以他的儿子为原型塑造的。这段埋在普玄心中沉重的故事,使他隐忍压抑到不得不说的境地。而实践证明,即使普玄讲故事的能力超强,塑造了众多坚忍的人物,但这些故事与人物,远不如他自己的故事令人震撼,他笔下那些坚忍的性格,更抵不上普玄的坚忍令人心痛。

据说,普玄写完这部十万字的作品,只花了十几天的时间,边写边哭,落下的笔,形成的不仅仅是文字,也是普玄的辛酸记忆,是身为一个男人不能哭闹的委屈和不能卸下的责任。也是普玄得以实现精神自我救赎的重要路径。

晓苏集作家的敏锐和学者的睿智于一身,从真实感、冲击力、可读性三个方面,赞叹《疼痛吧指头》既是一部生活之书,又是一部生存之书,更是一部生命之书。还认为这是一部兼收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影视、报告文学等各种体裁的艺术优势,融入新闻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家族历史学等各种界别的社会功能的跨体越界的小说,眼光独到、评价精准、晓畅耐读。

在评论家王春林和本栏目其他作者眼中,普玄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非虚构文学作家,而且还是一位能够赢得社会公众普遍尊重与同情的孤独症患者的父亲。普玄写《疼痛吧指头》也同时塑造了自己是作家中的“硬汉”形象。王春林还特别指出了作品潜隐的一种尖锐犀利的社会现实批判意义。由专门性医院的缺失,所体现出的国家或政府的不作为。

“残疾也是一种生活”。李专认为:普玄的文字干净澄明,表达精准,严密的生活逻辑萦绕其中。也是很有见地的看法。

非虚构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在这个有用无用的信息大爆炸、真真假假的新闻漫天飞、人人都可以胡诌几句歌、胡编几个故事的时代,堂而皇之、郑重其事的表明自己的写作是“非虚构”、而且是对自己的“非虚构”,是结结实实的真实、悲悲切切的真实,引人深思、催人出击。这样的写作,当然也是审美建构,但更是直接的社会参与。这样的写作者,是充满人文情怀的作家,是令人尊敬的现代公民。

主持人:刘川鄂,男,湖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评委。已出版《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张爱玲传》、《池莉论》、《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湖北文学通史·当代卷》、《从现代到当代》等十余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