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春”古筝艺术周 专家论坛探讨传承发展
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古筝艺术周活动正在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老中青三代作曲家于日前在上海文艺会堂大厅举行专家论坛,共同探讨古筝艺术传承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本届古筝艺术周力推新人新作,演出者为“敦煌杯”全国古筝比赛的优秀选手,曲目则为委约全新创作,取材于创世神话、彝族歌谣、河南曲剧、新疆舞蹈等,形式上则有钢琴、打击乐、笙、曲胡等不同器乐伴奏,民族特点鲜明,风格各异,展现了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民乐百花竞放的繁荣景象。
本届国际音乐节古筝艺术周已先后举办“敦煌杯”古筝展演、“民族魂”古筝新人新作音乐会,在展演和音乐会结束后举办专家论坛,是上海筝会今年推出的创新举措,意在为作曲家、演奏者和学界提供交流渠道,促进传统艺术的发展。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表示:“上海之春”的盛名源于新人新作,希望未来能继续发扬传统,提出大胆的文艺批评,让精品力作得以打磨,艺术家得以不断进步。与会的学者表示,古筝目前已是民乐中学习人数最多的乐器之一,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娴熟的技法之外,对教师学子的文化背景、艺术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熟悉民族文化,才能更严谨细致地演奏作品。
更多
《超低空飞行》:呈现怎样的文学现场
《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是作家李洱的最新文学笔记,他透过一个个写作者(他者与自己),以批评者之姿态贴近、观察文学现场,以写作者之本能参与、表达文学现场。
更多

林贤治:鲁迅与《沉默史》
鲁迅写《无声的中国》,换个说法,其实就是沉默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