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再访棚花村

来源:人民政协报 | 李春雷  2018年05月14日09:27

十年后,作者再赴棚花村

今日棚花村

今日棚花村

编者按:

十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之后,著名作家李春雷立即参加中央文艺小分队,成为第一批到达灾区现场的外地作家,并在震中心采访、创作了短篇报告文学《夜宿棚花村》。作品发表后,在全国引起轰动。后来,这篇作品被评为首届全国短篇报告文学一等奖第一名,并入选《大学语文》课本,成为公认的报告文学名篇。

十年后,作家再一次专程访问这个小村,重续前缘,创作新篇。

暮春时节的一个早上,我从成都出发,赶往棚花村。

棚花村辖属于德阳市遵道镇,位于龙门山脉东麓的山坡地带,距离成都市100公里,距离德阳市50公里,在地震前是一个贫穷且偏僻的犄角。

当时,正是踩着这片颤抖的土地,我走进了一个个颤抖的灵魂,产生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思考和追问,从而写出短篇报告文学《夜宿棚花村》,初步找到了文学的自信。

十年过去了,这片土地的伤疤早已愈合,灾区的楼房站起来了,灾区群众的灵魂也站起来了。又是一年春来到,石榴猩红,枇杷金黄,桑葚槐花,各呈黑白。一片片水塘,宛若一只只明眸……

记得十年前,从成都到小村,百公里的路程,辗转行走大半天。这一次,成都的朋友开车送来,导航直达村里,仅仅一个小时。

不想,刚刚靠进村部,骤然听到一阵阵凄厉的狗叫。

我心内一惊,仿佛又发生了一次大地震。

原来,两个防疫人员正在为狗狗们打防疫针。村民们牵着狗儿,零零散散地来,陆陆续续地走。娇贵的小狗惊惧不堪,畏畏缩缩不肯上前。防疫员只好用长长的铁夹子,把狗夹住,强行注射。狗儿们声嘶力竭地哀求着、嚎哭着,如临大刑,如丧考妣。注射结束,狗儿们瞬间便恢复顽皮,嬉笑着讨好主人。

工作人员告诉我,棚花村几乎家家豢养宠物狗,所以每年春天必须注射疫苗,这是地震后形成的新习惯。

这时,村委会办公室的大门猛然打开,一个黧黑且壮实的男人快步走出来,紧紧抓住了我的手。

他,就是《夜宿棚花村》的主人公———本村党支部书记付少平。

当年,在作品中,我并没有写出他的名字,曾经引起许多读者疑问。其实,我这么写有着自己的寓意。他就是那个特殊时期里整个灾区的村干部形象,沉默着,苦干着,像一头含着泪水拉车的耕牛。

我看着他,还是那么稳健,黑黑的脸庞,威严的目光。两只大手,铁钳子般刚劲。十年了,他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寒暄之后,付少平陪着我,在村里转悠。

棚花村分六个自然组,分散在山坡上。地震之前,这里完全是传统农业,以油菜和水稻种植为主,上千块耕地,高高低低、扁扁圆圆,村民们只是聊以温饱。

付少平告诉我,现在全村1649人,与地震前相差无几;耕地890亩,另有6000多亩山地。地震之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土地集中流转了,外来的几个种植大户把流转的土地进行重新平整,成方连片,种植优质猕猴桃。村民们的土地租金比过去种植油菜和水稻的收入还要高,而且还能打工挣钱。

流转土地之后,一部分村民就地打工,变成农业工人;一部分村民开办农家乐餐饮和旅馆。这几年,生态成为这里的一张名片,外来的城镇居民纷纷来这里休闲度假。村民们开办的农家乐旅馆,竟达40多家。

即使如此,村民们仍然保留着一个传统,在房前屋后或自留地里种植油菜,菜籽成熟后,送到小作坊里榨油。菜油,是川人最原始的能量。那种喷香,是祖传的味道,祖宗的味道。

我们走进五组的一户人家。这户的女主人名叫李生珍,就是《夜宿棚花村》中提到的那位在地震中失去婆婆和孙女且丈夫重伤的妇女。她已经六十多岁了,灾后在国家和外地企业人士的支援下,盖起了新房,丈夫的身体也完全恢复了,儿子儿媳也生育了二胎。

她家的后院里是一片竹林。平时,她就在林下种植鱼腥草。这种棕黄色的腥气浓浓的奇异草类,是城里人的好口味,价格蛮高呢。

在村街上,我们还遇到了一位奇特的老人。

老人名叫邓少模,年近七旬。他本是城里人,20世纪70年代作为知识青年下乡到这里,由于出身等原因,落户于此。他爱好历史,对地方文化颇有研究,并收藏乡间文物。地震的时候,他正在镇上的一个茶楼上与朋友喝茶。小楼倒塌,朋友亡命,他跳楼得以逃生。这几年,他愈发热爱钻研地方文化,对小村的根脉进行了深深且细细的梳理。

邓少模还义务编写村志,已达十几万字。

在后街的一座小院里,一群姑娘正在进行刺绣——那是正宗的蜀绣。地震之后,棚花村也竭力挖掘传统手艺,多多培育蜀绣新手。这些年,小村的蜀绣产品已远销海内外。

付少平告诉我,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8666元,几乎是震前的十倍。

……

那天的午饭,仍是在付少平家。他的家,像一个花园。在当年的废墟上,建起一座精致的小楼,四围青竹。园中开挖了一个小湖,湖中心有一个小岛,岛上建造了一个凉亭。竹影摇晃,清风熏香。

地震之前,付少平在城里曾开办过一个装修公司,小有积蓄,加上国家的灾后重建补贴,正好筑建新巢。

不用说,我再次见到了那位主任娘子。

她,才是《夜宿棚花村》中的一号主人公。

出于与付少平相同的原因,我当初在作品中也没有透露她的名字。现在,我可以郑重地告诉大家,她叫邓洪英,是一位典型的四川女人。

出乎我意料的是,她的面貌也几乎没有变化,反而似乎更加水灵了。当年的憔悴,岁月的沧桑,正好抵消。她,仍是当年的阳光和乐观。见到我,仍是笑。转眼间,就端上来一杯绿茶。再一转身,就到厨房里忙碌去了。

更让我惊奇的是他们的女儿———付雪君。

当年,我在他们家吃饭时,旁边有一个小女子,约十三四岁,大大的眼睛,头发毛蓬蓬,似乎是一个丑小鸭。而现在,明眸浩齿,秀发飘飘,身材高挑,是一个典型的四川美女呢。这期间,她高中毕业后,和许多农家女儿一样,没有考上大学,于是便找工作,在镇上派出所当临时工。由于工作努力,深受全镇好评。在工作中,她认识了一个志趣相投的小伙子,旋即结婚并辞职。小夫妻共同做生意,很快便发财致富,竟然买了一辆“宝马”。

这天的午餐煞是丰盛。厨房里,各种调料应有尽有,女主人拿出她的全部手艺,制作了十多个拿手川菜:回锅肉、水煮鱼、蒜泥白肉、酸辣腰花……

饭菜上桌,她又摆出几瓶白酒和啤酒,大声对在座的男人们说:“今天可要真喝酒啊。”

付少平和我,相视而笑。

不用说,那一天,我喝多了……

这天晚上,付少平安排我住进了一个农家乐。

静静的夜空中,星星闪烁,香气氤氲。窗外是一片无际的猕猴桃园,一棚棚藤蔓缠绕着,数不清的毛茸茸的小猕猴们交头接耳,在私语着心底的秘密,咝咝咝,嗡嗡嗡,沙沙沙,那是大地吟唱,那是生命的诗篇,那是永恒的梦想。

打开窗户,一团浓浓的花香,几缕缓缓的狗吠。

闭上眼,我分明看到了小村明媚的笑靥。

(作者系著名作家、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