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电影“经典叙事”的回归

来源:文艺报 | 宫浩宇  2018年05月07日08:22

就电影创作而言,所谓“经典叙事”,是指在电影诞生之初的20年间,在好莱坞的主导下创立的,并在此后100余年来不断获得发展的一套被世界各国的主流电影所接纳的电影叙事规范和叙事方法。它由明晰完整的情节链条、三幕式结构、因果分明的叙事逻辑、清晰自觉的人物动机、强烈的冲突与悬念、令人屏息的“时间限定”、闭合式的结局等众多相对稳定的叙事元素及其交织而成的复杂的结构系统所组成。时至今日,“经典叙事”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作为候选项的叙事方案,更绝非好莱坞的专利,而是一种可跨文化通约的基本的“语言”。我们也许会见到偏离这种“语言”的电影叙事,但几乎找不到完全可以将其取代的另一套被普遍接受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从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再度崛起的历史轨迹中梳理出一条曲折地回归“经典叙事”的线索。

曾几何时,“和戏剧离婚”、“丢掉戏剧的拐杖”之类的创作观念风靡于业界,为了追求“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创作者不恰当地将西方艺术电影的某些创作理念与创作手法移植过来,这些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借着彼时趋新趋奇的东风,很快成为一种主导性的创作模式,我们熟知的“第五代”、“第六代”均是驾驭这种创作模式的行家里手。但殊不知,此种创作模式在西方并非电影创作之主流,顶多是多种创作模式之一种,受众是颇为有限的,其地位和恪守“经典叙事”的类型电影完全不可相提并论,它固然有助于电影创作者转型之际“去陈言”,使旧有的确实有些趋于僵化的创作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更新,但不免“脏水孩子一起泼”,把中国电影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积累起来的诸多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某些“经典叙事”手法(如注重影像与传奇的结合、载道与娱乐的融通等)也一并格式化了。

当电影产业化的脚步声急促地响起时,生存的压力与政策的刺激让反思变为可能,进而促使中国电影成功地完成了自身从“艺术品”向“商品”的转型。这本来是“经典叙事”回归的大好时机,无奈主导这场“世纪转型”的乃是曾对“经典叙事”弃之如敝履的“第五代”。诚然,不能否认“第五代”对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然而,必须要看到,他们之所以能够在这场转型中成为弄潮儿,凭借的是他们此前在艺术电影场域中赢来的“象征资本”,而非产业化最需要的以“经典叙事”为核心的类型电影创作技艺。正是因为这一“先天不足”的强悍存在,“第五代”在创作“武侠大片” 时就不可避免地对其所效法的好莱坞大片常常作出片面的理解与借鉴,取其易于移植却流于浅表的“视觉奇观”,舍弃了看似无足道哉、实则构成了好莱坞电影内在精髓的叙事法则,以致画虎不成反类犬,始终难以摆脱“眼热心冷”、“养眼不养心”之类的批评。

趁国产大片疲软之际,以《爱情呼叫转移》《命运呼叫转移》《疯狂的石头》《人在囧途》《泰囧》《心花路放》《后会无期》等一批聚焦当下的中小成本电影纷纷登上银幕。较之武侠大片,这些影片更加注重对剧情的经营,因此赢来不少好评,但现在看来,这些影片在叙事上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过于依赖“拼盘化叙事”而无法讲好一个完整的长故事。所谓“拼盘化叙事”意指在一部标准长度的影片中集合了多个主题和题材相近、可以独立成篇的短故事。“经典叙事”一般来说讲求情节的完整统一,排斥碎片化、断裂化和模糊化,而“拼盘化叙事”,无论是多线索的“网状叙事”或“群像叙事”,抑或用“旅行”串起一段段小故事的“公路片”,归根结底,无非仍是多部短片之拼凑,它不可避免地就会走向对剧情的因果逻辑性和结构完整性的消解,固然有其探索意义,但毕竟是和“经典叙事”背道而驰的,因此难以成为类型电影叙事的主力军。

2017年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无疑是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不仅是因为国产电影的票房后来居上压倒进口片,不仅是银幕数量跃升世界第一,也不仅是《战狼2》创下前所未有的卖座纪录,更在于创作者更加紧密地与“经典叙事”拥抱在一起,《战狼2》《心理罪》《缝纫机乐队》《记忆大师》…… 都很明显地体现出这一趋势。其实,还在两三年之前,这种趋势已经显出端倪——《催眠大师》《十二生肖》《唐人街探案》《叶问3》《烈日灼心》《拯救吾先生》等在放映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影片无不彰显出其对“经典叙事”的青睐,只是中国电影在2017年交出的成绩单让我们对此看得更加清楚罢了。回归“经典叙事”的中国电影显示出了这样一些特点:一、力求用一个完整而复杂的故事支撑起全片;二、书写英雄人物的成长史,以此重新树立而非颠覆一种与时俱进的英雄主义;三、借鉴的主要资源由西方的艺术电影、先锋电影转向中外经典的类型电影。这决定了架空人性的武侠大片与华而不实的“拼盘化叙事”只能退居边缘。

中国电影之所以能够完成此种回归,和产业结构日趋完善有关,和观众口味的日趋成熟有关,也和近年来一些“爆款”的非好莱坞进口片如《你的名字》《摔跤吧!爸爸!》《天才枪手》的成功示范有关,更和年轻一代创作者登上历史舞台有关。年轻一代创作者属于“看碟一代”,生长于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年代,加之很多又具有海外求学的背景,掌握了最新的电影专业知识,当他们执掌导筒时,对电影与市场、电影与观众的关系的理解与把握自然与前代大异其趣——“经典叙事”在他们那里不再是过时的陈词滥调,而是可以不断推陈出新的万花筒。“经典叙事”在这一代电影人手中复苏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