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顾海良:“站”在马克思身边,书写中国版《资本论》

来源:文汇报 | 顾海良  2018年05月03日07:48

《资本论》 第一卷德文版共有四版,分别于1867年、1873年、1883年和1890年出版。目前国内中文版 《资本论》,是根据恩格斯校订的1890年第四版翻译的。德文第二版和第三版,是马克思自己作了修改的,每次修改既有结构上的也有内容上的调整和完善。马克思直到去世前,还在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新情况以及他在科学研究上的新认识,不断地完善 《资本论》 的结构、理论和表达方式。从这个意义上看,《资本论》 虽然完成了,但在马克思心目中它仍未完成。从马克思经济思想的与时俱进上,这可以说是 《资本论》 的完成和未完成的涵义所在。今天,我把 《资本论》 的完成和未完成的内涵再扩大一些,从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整体过程中,谈谈 《资本论》 的完成和未完成的涵义。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4月21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中心主任顾海良做客第121期文汇讲堂,主讲 《〈资本论〉 的完成时和未完成时》。上海财经大学首批资深教授、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鲁品越担任对话嘉宾。演讲音频请登录文汇微电台 (APP喜马拉雅·听-搜文汇讲堂2017) 收听。

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程

1843年之前,马克思并不懂经济学,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哲学、历史、法学等的批判中,马克思发现,只有通过对经济学的研究,才能理解这个社会的底蕴和本质。马克思从25岁开始经济学研究,矢志不移,成为他终生从事的革命和科学事业的最重要的部分。

15年研究阶段:1843-1853年,留下《巴黎笔记》《伦敦笔记》摘录300万字

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方法,是阅读大量当时能读到的经济学经典著作。马克思一生的读书习惯就是做文献摘录笔记,将重要论述摘录在自己装订的笔记本中,供后来写作时使用。若将笔记本的内容翻译成中文,每个笔记本大约合8至10万字。1843年底到1845年初,马克思撰写了 《巴黎笔记》,共有9个笔记本。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1849年被迫流亡到伦敦。1850年,他利用大英博物馆的有利条件,重新研究经济学。每天早上,伦敦街头的路灯未熄,马克思就步行到大英博物馆;晚上,路灯亮起,他才赶回家里。在三年多的时间里,马克思连续写了24个笔记本,对300多部著作和大量的报刊资料作了摘录笔记,这部被称作 《伦敦笔记》的手稿近1300页,约合中文两百多万字。从1843年到1853年的10年间,马克思几乎阅读了当时所有的重要的经济学文献,并就部分问题进行了探讨。马克思当时已有撰写名称为 《政治经济学批判》 或者 《经济学》 著作的计划。

叙述阶段:1857年到1865年,留下三份重要手稿400余万字

1856年,马克思预感欧洲新的经济危机将来临,1857年马克思决心加快经济学研究,开始有体系地撰写自己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这就从以研究为主转为以叙述为主的经济学发展阶段。1857年8月的 《〈政治经济学批判〉 导言》,主要阐述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经济关系,还论述了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政治经济学叙述方法。《导言》 虽然没有最后完成,但它已经清晰地表达了马克思对 《政治经济学批判》 著作的对象、结构、方法的深刻理解。这是马克思开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叙述过程的标志。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留下了三部在他在世时未发表的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从1843年到1857年,马克思用了一生15年的“黄金时期”从事经济学研究。年届40的马克思,走上了正式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新的历程。

《资本论》阶段:1863年初,决定更名为 《资本论》,原题留作副标题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是按“五篇结构计划”写作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是按“六册结构计划”撰写的。1862年底,马克思决定将“资本论”作为他著作的标题,“政治经济学批判”则作为副标题。这一年12月28日,马克思在给库格曼的信中提到这一变化。自这以后的20年,马克思矢志不移地从事 《资本论》 创作,直到1883年去世时,还在继续修订出版 《资本论》 第一卷德文第三版。

马克思决定写作《资本论》后,就完成了《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第一次把《资本论》理论部分三卷完整地作了阐述。在我看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不能简单称作《资本论》第一稿,但却不失为是“《资本论》的思想驿站”;同样,《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也不能简单称作《资本论》手稿,但却是“通向《资本论》 的历史路标”。

关于“五篇结构计划”

“五篇结构计划”是马克思在《导言》 中提出的 《政治经济学批判》著作的结构计划。其中第一篇是“一般的抽象的规定”,阐释劳动、分工、价值、货币等几个社会都存在的一般范畴;第二篇“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阐释资本主义社会与三大阶级相应的三大范畴及其本质及其经济关系;第三篇是“资产阶级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阐释社会经济关系在资产阶级国家内的总和关系;第四篇是“生产的国际关系”,是对外贸易或国家对外的阐释;第五篇是“世界市场和危机”。这一结构依循了黑格尔的一般、特殊、个别的逻辑演进关系,也是马克思提出的“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按此逻辑,先谈一般的抽象的规定,马克思先是打算从货币开始,后来发现货币只是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在化形式,最后决定从商品范畴开始研究,这就形成了 《资本论》 的逻辑起点。“五篇结构计划”在思想史的价值何在? 在国际学术界,认为马克思的这一构想,具有极大的学术上的创新性与思想上的前瞻性。

第一,把国家写进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是马克思的首创。1776年亚当·斯密撰写的 《国富论》 提出“国家是守夜人”的命题。他认为,国家只需做好三件事:保卫国防、维护社会治安、建立必要的公共设施。经济运行就听任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发作用。但是,从1825年开始爆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已经实际地否定了斯密的这一命题。每隔大约十年发生一次的经济危机,宣告市场不可能自发地平衡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直到1936年,凯恩斯才站出来说,自由市场经济的“信条”已经过时,“有效需求不足”就是“看不见的手”作用的常态,他提出了“国家总揽”的改革方案。自此,市场和政府的“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共同作用得到认可。但在经济思想史上,马克思早在19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国家经济职能应该列入经济学研究范围,独树一帜,开创了经济学的新境域。

第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在国家对外一篇中,马克思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一是财政税收作为政府职能的性质和意义问题,二是人口、移民作为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其中包括不同国家之间劳动力迁徙问题。

第三,第一次从经济学体系意义上提出世界市场范畴。此前经济学家至多提出国际贸易的概念,关注的是发生在流通领域的商品往来关系,但世界市场却是一个包括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总体上的经济关系,是对国际经济关系的探索。

关于“六册结构计划”

1858年2月,马克思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提出了“六册结构计划”的设想。这里的“六册”是指:资本、地产、雇佣劳动;国家、国际贸易、世界市场。这六册与“五册结构计划”相比较,主要变化在前三部分,原来第一篇不再独立成篇,原来第二篇分为三册,这样“五篇”就变为“六册”。“六册结构计划”突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三大阶级之间经济关系及其本质,特别是突出了资本范畴及其理论的重要意义的研究。

第一册《资本》如何演化成“四篇三章”结构

在进一步的探索中,马克思集中于第一册 《资本》 结构的思考,形成了“四篇三章”的结构:第一篇是“资本一般”,包括资本生产过程、资本流通过程、两者的统一,共三个部分。这里抽象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等不同资本的特殊规定;第二篇在“许多资本之间的竞争”中,阐释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等许多资本之间的竞争。“许多资本”是指不同资本的差异性,相互之间的竞争。

马克思认为从资本一般到许多资本,再后就是信用资本和股份资本。竞争促使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信用作为一个润滑剂,减缓不同资本竞争造成的矛盾和冲突。信用发展导致银行及其职能的出现。银行通过发行股票,组建股份企业,从事大型的工业和社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以马克思认为,如果没有股份公司,“恐怕世界上到现在还没有铁路”。

这就是马克思说的第一册 《资本》的四篇。1859年出版的 《政治经济的批判·第一分册》,主要包括的价值和货币这两章,就是按照“六册结构计划”来撰写的。

发现自己未搞清生产价格、绝对地租等问题,第二份手稿越写越长

马克思在1861年接着写 《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二分册,即资本章。马克思发现,自己其实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弄清,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剩余价值理论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现实的关系,二是劳动力商品和工资本质关系。马克思花了极大的精力,深入地研究了价值向生产价值转化的问题,接着又在细化级差地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绝对地租理论,从而为价值和生产价格转化关系论述提供了“例证”。

马克思还对剩余价值思想史过程作了深入探索。现在留下的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成为一部包括23个笔记本的、长达1400页卷帙浩繁的手稿。剩余价值理论史部分,写满了其中的10个笔记本。这部手稿其余13个笔记本中,还探讨了八大问题,如资本积累和经济危机理论等。

关于《资本论》的“四卷结构计划”

学界激烈讨论:马克思是否放弃“六册结构计划”?

到了1862年12月,马克思决定以 《资本论》 为标题出版自己的经济学著作。其实,马克思说的 《资本论》只包括“六册结构计划”中第一册《资本》 第一篇“资本一般”的内容,这些内容也是关于“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基本内容,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最本质的规定,其余问题,除了“国家和各种不同形式对社会各种不同的经济结构的关系”以外,马克思认为别人可以沿着他的思路继续写下去。

1863年下半年马克思开始写 《资本论》,提出了“四卷结构计划”,就是我们熟悉的“资产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总过程的各种形式”和“理论史”。

上个世纪60年代末,罗曼·罗斯多尔斯基、马·吕贝尔等学者,就已经从 《政治经济学批判》 整体结构上,探索 《资本论》 的“完成”和“未完成”的问题。近半个世纪来,对这一问题探索的焦点是,马克思决定写作《资本论》 后,是否放弃了“六册结构计划”? 随着马克思经济学手稿陆续公布于世,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1862年以后,马克思从来就没有放弃“六册结构计划”;一直认为“六册结构计划”中的资本竞争等内容,以及国家、国家对外与世界市场等内容,还是 《资本论》 之后的“可能的续篇”。《资本论》 是“六册结构计划”中关于资本本质内容的完成部分,又是先对于“六册”整体而言的未完成的部分。

现场互动

鲁品越:作为功力深厚的顶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顾教授首先展示了 《资本论》 背后鲜活的马克思:一位伟大的探索者、学习者和自我革新者,不仅是知识分子,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楷模;其次,顾教授带来的马克思理论是已完成部分与未完成部分的有机统一。只要资本还占主导地位或发挥作用,《资本论》 的基本原理就绝对不会过时。比如,作为基本范畴的剩余价值理论。我认为,剩余价值范畴当然包括资本,资本就是投入到生产中追求自身增值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动态形式。其次是劳动二重性原理。以农民种粮食为例,社会分工下的劳动必然生产出粮食的使用价值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劳动的二重性,从哲学上来说,不可能被推翻,因为社会劳动必然要生产出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必须以使用价值为载体,才能成为现实的关系,否则是虚幻的关系。

马克思预见到了“虚拟资本”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请教顾教授,怎么把马克思已经完成的部分,进一步扩展开来?

顾海良:以国际金融危机理论为例,马克思当年提出的建立在产业资本研究基础上的经济危机理论,突出地表现为商品的生产过剩。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现象上更多地变现为信用危机、金融危机。

《资本论》 第三卷中研究了不同的资本形式,马克思将之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如产业资本、商业资本;一类是借贷资本这样不参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但在平均利润中分得利息的非职能资本。如何分配平均利润要依据资本对供需的关系来决定,所以这两种资本之间就存在竞争关系。

马克思当时已预见到银行资本经营中出现虚拟资本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实体经济,就是职能资本所从事的经济,如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服务业。在本质上,它不是以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来划分的,而是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的职能来划分的,与“虚拟”相对应。

当代金融危机的理论依据源于马克思的经济危机原理

虚拟资本是在信用经济发展中导致资本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马克思并未对这一理论作出展开论述,因为他所在的时代还没有现代意义的金融资本。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银行资本作为借贷资本的代理者,深化了职能资本和非职能资本的矛盾,而银行资本变成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成为金融寡头,金融资本的虚拟资本脱离职能资本和实体经济,异化了银行资本本来的职能,当金融寡头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占统治地位,金融危机爆发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所以,要用马克思已经完成的理论,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现实来分析国际垄断资本条件下的金融危机。这也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新的突破口,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新亮点。

当今社会主要矛盾:生产力的全球化和霸权主义国际格局

鲁品越:最近某些国际形势导致许多人认为当代世界主要矛盾是中美矛盾。按此思维,就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而用 《资本论》 的观点看,因为资本必然要生产剩余价值,新增的剩余价值必然要进行新的扩张性投资。资本扩张的客观结果的确发展了生产力,当今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生产力,都是全球化的生产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生产高端芯片必须进行全球的资源配置:需要中国的稀土金属,需要日本的稀土金属再加工技术,然后还要德国、美国的芯片设计等等,全球各国的生产力相互补充才能完成。生产力全球化就是不可遏制的趋势,它来自各国人民对生存与发展的福祉的需求。

因此,当下国际社会基本矛盾是世界人民追求自身福祉所推动的全球化的生产力与霸权主义国际关系格局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是建立适合各国人民福祉的新型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世界人民“共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已完成的理论”在当代实践基础上的伟大发展,是 《资本论》 的续篇。

人工智能技术将加大对中高端劳动力的需求

华东师大哲学系研究生李欣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机械化自动生产可能会取代人类在社会上的劳动地位。站在马克思 《资本论》 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顾海良:从经济学角度看,直至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实现了动力上的变革,也实施了工具机的巨大变革,更重要的是,促使动力与传输装置的改变。这三个方面的变革过程,体现为人越来越被分离在生产过程之外。现在,新的变革促成了传输装置由新型计算机控制,这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然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工业运转过程,在之前由许多人工参与,之后的售后服务还需要有大量的劳动参与。所以,人工智能的出现拉长了生产过程的链条,促使出现了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之外的第三产业,甚至是第四产业。这直接导致低端劳动力数量减少,对中高端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因此,现在遇到的巨大问题不是劳动人数的减少,而是劳动力整体结构的变化。问题的实质是提高人的素质,优化劳动力结构。这也是马克思在 《资本论》中阐释的生产过程的个体工人向“总体工人”发展的实质所在。

完成时和未完成时的含义

作为完成的 《资本论》,第一,马克思提出了经济学理论的核心范畴———剩余价值论;第二,确立了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枢纽———劳动二重性,“对问题的批判性理解的全部秘密都在于此”;第三,马克思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提出了工资范畴这一“崭新”的理论。剩余价值、劳动二重性、工资范畴作为三个“崭新的因素”表明,马克思完成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作。

马克思多次提到“可能的续篇”,说明他还要研究更多的经济学内容。马克思经济思想在1870年之后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此前,他主要研究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初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向世界蔓延。人们就在思考:东方的非资本主义社会,是不是必然要走资本主义道路?具体地说,东方国家能否跨越“卡夫丁峡谷”? 在走自己的道路的过程中,既能吸收资本主义发展的文明成果,又能避免资本主义发展的灾难性后果。一百年以后,1978年中国共产党人接手这一课题,改革开放40年就是我们探索这条道路的过程,是在探讨马克思留下的经济学研究的时代课题。

马克思留下了更多的未完成的经济学课题,实际上给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资本论》 未完成的课题,需要后人续写。例如,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中,如何更好地实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之间的有机结合?在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时候,如何深刻把握当代国家对外经济关系、如何应对世界市场和危机问题等等。

在马克思诞生200年之际,我们学习马克思、理解马克思,如列宁所说,不能“躺在”马克思身边,而要“站在”马克思身边。直面当今世界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发展的现实,发展马克思、创新马克思,写就21世纪的中国版的 《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