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南方文坛》2018年第3期目录
来源:南方文坛(微信公众号) |   2018年05月02日10:57

《南方文坛》2018年第3期目录

■点睛

我的学理性批评观 /刘 艳 / 1

■当代前沿

徙倚乎伟大与庸陋之间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文学思想/李建军/5

从春晚看当代大众文化的审美变迁/蒋述卓 洪 晓/16

现实主义: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关于现实主义文学的境遇、发展的思考/段崇轩/21

2017年网络小说回眸/欧阳友权 邓 祯/27

■今日批评家

——刘 艳——

学者写作叩问文化传统及其可能性

——论徐兆寿新长篇《鸠摩罗什》/刘 艳/32

她能回到文学本身

——漫议刘艳的文学评论/陈晓明/39

刘艳印象/贾平凹/42

■批评论坛·广西作家研究

主持人语/王安忆 陈思和/43

时流之外的自觉/李伟长/43

东西是真正的先锋作家/谢有顺/47

小说之心:论田耳的中短篇/金 理/49

灯火的彼岸:原乡叙事与新的症候

——凡一平近期作品读札/项 静/53

试走未行之路

——关于陈谦的小说/黄德海/56

“野马镇”消息

——李约热小说札记/郜元宝/59

诗歌文化的个体创造

——刘春论/何言宏/65

灵魂捕手

——朱山坡论/李 一/69

有的只是厌倦,哈欠连连

——映川小说阅读札记/周立民/73

缺乏耐心的荒诞

——读光盘小说集《野菊花》/张定浩/77

边缘的青年与边缘的文学

——从小昌小说论及“80后文学”的变化/黄 平/79

在知识分子视角与民间立场之间:读陶丽群的小说/吴天舟/82

■理论新见

论中国文学图像史料学的建构/龙其林/85

肉身的救赎:张爱玲的身体诗学/吴娱玉/93

中国现代戏剧的基督教文化意味分析/宾恩海/98

乐歌写作的语言机制

——以《黄河》《春游》为研究中心/邱 健/104

■译介与研究 王尧 季进 主持

“世界文学中”的韩少功文学创作

——论韩少功及其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郭恋东/111

世界文学的“他治”和“自治”

——苏童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张卓亚/119

■现象解读

——吴福辉——

潜心专著 宁静致远

——我所知道的吴福辉先生/商金林/124

文学史家老吴/陈子善/129

吴福辉:富有人间烟火气的学者/刘铁群/132

■文坛钩沉

晚年周扬的一段佳话/刘锡诚/135

文化供应社与抗战时期的文学出版/佘爱春/136

■绿色批评

陈河:文学的世界革命/贺绍俊/143

新型农民形象与叙事逻辑

——关仁山《金谷银山》与柳青《创业史》比较谈/王春林/146

《小上帝》:非虚构写作新探索/周新民 余存哲/152

论曹文轩作品的“飞翔叙事”/王利娟/157

西北“藏边志”

——论江洋才让短篇小说/张元珂/161

云 使

——浅议文珍与祁媛的两部小说/丛子钰/166

■港台澳及海外华文文学

“风景”的发现与“娜拉”的隐喻

——现代性语境下重返1950年代台湾女作家及其创作生态/俞巧珍/170

在“新”与“旧”之间的挣扎或沉沦

——论葛亮的小说《北鸢》/施冰冰/175

■艺术时代

从争鸣到共鸣:构建网生代电影评论新坐标/蔡颂 丛杨/179

“一带一路”下之当代中国海洋山水画创作探析

——以广西北部湾海洋景观为例/李伟光/182

■当代艺术视角 苏旅 主持

蔗地秋意图(中国画)/熊 丁/封 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