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获第2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特殊贡献奖
摘要:20个剧种54个剧团65台剧目竞逐“白玉兰”
第2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各奖项提名名单已经产生,其中,“主角奖”提名演员14名,“配角奖”提名演员9名,“新人主角奖”提名演员4名,“新人配角奖”提名演员2名,“集体奖”提名剧组1个,4月30日将在上海大剧院举行的颁奖晚会上揭晓最终获奖名单。本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将特殊贡献奖授予白先勇,奖掖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作出的杰出贡献。
来沪演出的戏剧团体和参评演员数目大大超过往年。报名参评本届白玉兰戏剧奖的演员共计136名,分别来自54个剧团的65台剧目,除了数量远超往届外,本届参评剧目所覆盖的地区和剧种也比以往更加广泛,包括京剧、昆曲、越剧、沪剧、淮剧、话剧、豫剧、秦腔、评剧、湘剧、绍剧、婺剧、瓯剧、曲剧、壮剧、舞剧、音乐剧、花灯戏、滑稽戏、儿童剧等20个剧种。
本届白玉兰戏剧奖参评剧目现实主义作品众多,评剧《母亲》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竖起了邓玉芬这座平凡质朴而又端庄凝重的中华母亲的丰碑。话剧《天下粮田》是一部以史为鉴的现实主义作品,将一位为官亲民、刚正不阿的廉吏形象呈现于观众面前。淮剧《小镇》为戏曲舞台上的现代人物塑造做了有益而成功的探索,把一个在巨大悖论下的灵魂煎熬充分展现了出来。滑稽戏《皇帝勿急急太监》以人民公园“相亲角”现象为切口,触碰了城市老龄化进程中,老人晚境孤独却依然在为儿女操心风险的社会难题,既有富有热闹的戏谑喜感,又含有打动人心的真情实感。
评剧《母亲》
淮剧《小镇》
白玉兰戏剧奖参评作品,既有对传统剧目的传承演绎,也有新的移植和改编,比如越剧《清风亭》、京剧《盘丝洞》、秦腔《锁麟囊》、京剧《勘玉钏》、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曹操与杨修》等。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越剧《红楼梦》首演60周年,这部经典作品培育了一代代越剧人。而由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演绎《易俗社》百年历史,是传承,也是致敬,彰显戏曲人的精神世界。豫剧《七品芝麻官》继承并发扬了豫剧“牛派”的唱腔特点和表演风格,既讲究程式规范,又贴近生活有所创新。经过组委会与评委会的一致认可,提名舞剧《春江花月夜·赛珍珠》剧组为本届白玉兰戏剧奖“集体奖”。这是一台由中外舞蹈家共同创作,洋溢着画意诗情的作品。
秦腔《易俗社》
本届特殊贡献奖获得者白先勇自小在上海与昆剧结缘,自1987年以来为推广昆曲做“义工”,出版《白先勇说昆曲》《姹紫嫣红牡丹亭》《牡丹还魂》《曲高和众》《姹紫嫣红开遍》《圆梦》等专著。由白先勇总策划、总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从2004年首演,至2011年12月第200场在北京谢幕,学生观众达10余万人。近年来白先勇关注重点从昆曲演出转向昆曲教育,他认为培养学生观众的下一步,应该是在大学设立昆曲课程。他先后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台北大学开设了昆曲课。今年4月12日,他再次走进北大校园,持续其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
颁奖晚会第2天,白玉兰艺术团将携新晋“白玉兰”得主赴金山进行展演。一届又一届白玉兰戏剧奖获奖演员致力于戏剧的普及与推广、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基层和校园,身体力行地将戏剧艺术输送到更广大的地区,让“白玉兰”绽放在更多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