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血红:爱阅读的“网络大神”养成记

来源: CCTV文化十分(微信公号) |   2018年04月28日21:19

仙侠、玄幻、悬疑、穿越……看到这些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网络文学。在中国,不分男女、无论老幼,用手机刷网文,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如今,中国已有超过680万名网络作家,发表作品超过1600余万种,读者超过3.78亿人,每天新诞生1.5亿字……

中国网络文学的拥趸遍布全球,成为了文化史上值得被浓墨重彩书写一笔的文化景观。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自发翻译并分享中国网络小说的海外社区、网站已超过百家,读者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文字。

很多海外翻译网站的翻译速度,已经基本接近中国网站“更文”速度,因此除了中国读者之外,中国的网络小说每天还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来自美国、菲律宾、加拿大、印尼、英国等八十几个国家的读者“追更”。

《逆天邪神》《妖神记》《我欲封天》《莽荒纪》《盘龙》等,都是外国读者喜爱的中国网络“燃文”。

从1998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网络上连载开始,20年来,中国网络文学这种文学样式,逐渐改变着一代人的写作和阅读,并越来越广泛地浸润到人们的生活中。

为什么网络文学让人欲罢不能,作为一名网络作家,在写作的时候都经历了哪些有趣的故事,日前,《文化十分》记者在上海和网络作家血红一起探讨了这些话题。

血红,原名刘炜,2003年开始网络小说创作,是网文界第一位年薪超百万写手。代表作有《升龙道》《逆龙道》《邪风曲》《光明纪元》等。

 

在血红家里,我们参观了他写作的地方,面积不大,“但是够用”。

两台电脑,两张椅子,其中一张硬木椅子是血红写作时坐的。他说:“一把四四方方的硬板凳,坐了十几年,我的颈椎、腰椎一直没问题。”

△ 和记者一起参观血红写作和阅读的地方

写作和阅读占据了血红大部分时间。15年来,他坚持每天花上两到三个小时,更新1万字左右。他不爱旅游,也不喜社交,写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泡上一杯茶,静静地看书。

在血红的书房里我们看到,他的书架摆放得很整齐,书籍种类繁杂,既有《乱世佳人》《巴黎圣母院》《红楼梦》这样的文学名著,也有《中国神怪大辞典》《荆楚文化与长江文明》这样不常见的“工具书”……

△ 血红平时阅读的书籍

在关于阅读的采访中,很多人都对记者说,纸质书拿在手里更有质感,喜欢看纸质书。不过,网络作家血红却觉得看电子书更方便,“像洗澡的时候,拿着平板电脑,我可以用下巴翻书,但是拿着一本纸质书的话就没法看了。”

“把阅读变成生活,走到哪里看到哪里。”这种生活方式血红很享受,也为他走上网络写作之路奠定了基础。

那个爱阅读的男孩,长大后成了网络作家

血红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当时,买书并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但他总是绞尽脑汁,找到更多书籍来阅读。

网络作家 血红:

小学一年级就看《西游记》;二年级开始看《碧血剑》和《雪山飞狐外传》;三、四年级看《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些。

到初中的时候,新华书店里面的书籍比较全,我就在里面找到很多像《蜀山剑侠传》这样的书籍,还有很多国外的名著,像《茶花女》《简爱》《巴黎圣母院》。

后来年纪大一点了,零花钱多一点,就在街头的小书库里面买武侠小说看。还有很多是班上同学家里面的小说。

大学时候就天天跑图书馆,把图书馆里面感兴趣的书看得差不多了,就跑到外面的租书店去租书看。

血红的书架(部分)

血红阅读的书籍很多,题材也不尽相同,从世界名著到中国古典武侠小说,再到西方玄幻、魔幻类书籍,他都有所涉猎。这些书籍对他日后的网文写作产生了极大影响。

血红的大多作品,总是能给读者构建出一个宏大的西方玄幻或者魔幻世界,同时在这些作品的主角身上,又都能找到中国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

网络作家 血红:

金庸、古龙几位老先生的武侠书,对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影响特别大。那时候大陆找他们的书是找不全的,但是网上有齐全的“OCR小说”,就是扫描版本的小说,我就开始在网上找他们的书看。

后来发现,还有好多西方魔幻和玄幻小说的翻译版本,那是完全跟武侠小说不同的视觉与力量设定,是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他们书里面描写的与现实社会完全不同,冲击力很强,我非常喜欢。

《暗黑精灵三部曲》是血红印象非常深刻的西方魔幻小说作品

现在,血红每天除了在网上看自己喜欢的小说和一些经典名著,还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看各种有助于他写作的书,比如《王安石全集》、唐诗宋词等。

网络作家 血红:

我每天要翻几张,读一读它里面的句子。我会根据诗歌的句子,描绘出那一片世界、那一片山水,那种很美的东西,然后直接用到我的书里面去。

这应该就是他说的写作的“灵感”,“写书就是脑子里的灵感要不断闪现出来,但是灵感的闪现要有素材,每天看书就自然而然有无数的素材会积累起来。”

网络作家 血红:

网文作者整个圈子,整体的阅读量来说是非常大的,我们需要不断地看名著,不断地看现在名家的作品,不断地去搜集各样的资料。

而且我们看的内容估计是最杂的,比如说我们写一个历史文、穿越文,那么炼钢铁的技术要会,炼化肥要会,造火药要会,从厕所的粪土当中提炼芒硝的技术你也要会……

所以我们的知识面可能说不够深,但是非常广。越广的知识面,带来的灵感刺激就越多。

血红

码农写出的未必是程序,还可能是文字

血红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1998年入校,算是中国较早接触互联网的一批人。当时的武大,只有计算机专业和在实验室做研究的学生“有条件拉网线,配电脑,接触互联网”。

离开校园后,血红在长沙一家计算机公司呆了不到一年就辞职了。他跑回武汉和同学住在一起,在什么都懒得做的茫然阶段,开始追网络小说。

也就是在那时候,血红接触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网络作者,“他们就是做一个网站,把他们写的书放在上面,勤快点的两个星期出一章,有的是一个月或者两三个月。”

追小说追得太心焦,实在等不及更新,血红就说“我来写吧”。那是2003年夏天,血红敲下了自己的第一篇玄幻故事——《林克》。

网络作家 血红:

我第一天好像刷了一万多字,后面就按照每天一万多字的这种速度自己开始写小说,越写越过瘾,而且越写也越上瘾,后面催更的书友也越来越多,推着你停不下来,就这样一路写下来,就写了十几年。

2003年的《林克》之后,“血红”又陆续发表了《龙战星野》《升龙道》《邪风曲》等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均在网络上创下了千万点击,并掀起了玄幻文学的热潮。

这么多年,血红平均每小时能码7000字,最快一小时8600字,坚持日更上万字。用他自己的话说,码字从不卡文,随手流出来的就是文字。

实践证明:书中确有“黄金屋”

2003年不仅是血红写网文的第一年,也是整个网文行业意义非凡的一年。在这一年的10月,起点中文网启动了VIP付费阅读制度。

血红无疑是这个制度的受益者之一。到了2004年底,他在起点中文网的年收入破了百万。

网络作家 血红:

其实我个人对这个没有太大感受,那时候过日子过很简单的,也不怎么出门,吃饭就在小区门口的小餐馆解决,写书的时候喜欢喝点酒,然后就买点啤酒,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大的开销。

后来就感觉还是有点开心,因为那个时候的VIP收费制度就决定,如果你有百万年薪的话,就证明你的身后,一直在很忠诚地看你书的书友也会特别多。

刚开始启动了VIP付费阅读制度的时候,作者的稿费结算都是在后台看,只要稿费攒够50元,就可以申请支付。2003年,血红拿到第一笔50块钱稿费。

网络作家 血红:

头一天我把正式的VIP收费章节上传以后,第二天上午去看后台有50了,我就申请支付稿费了,然后下午看的时候又有50了,第二天就是好几个50了。

看见后台攒够50元我就立刻申请一次,编辑就是后台一申请,他就会骑着电动车去几十里外的邮局给我汇款。

后来一个老编辑直接给我打电话,说血红你不要折腾了,给你打款的好辛苦,一天跑几趟,你攒够几天再一次申请吧。

15年的创作,见证中国网络文学发展

血红是最早进入网文创作的作家,也见证了中国网文发展的过程。血红说,回忆起来,中国比较早的网络作者很多都受西方魔幻小说的影响,他们的第一本小说,基本上都是魔幻类。

但随着网络作家队伍的壮大,和新的读者群体的涌入,网络文学也产生了更加精细的类型划分,各种新的题材不断地涌现。

玄幻、武侠、仙侠、都市、历史、军事、游戏、竞技、科幻、灵异……中国网络文学已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而更让人们惊喜的,是网络文学在海外的风靡。据北美一个叫“武侠世界”的中国网络文学翻译网站统计,该网站已拥有近400万日活跃用户,读者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北美读者约占1/3。

网络作家 血红:

中外小说人物、情节、故事、架构,这几个要素都差不多。我看了一下外国的玄幻书友对我们中国网络文学的评论,说我们的小说情节,比他们以前看过的那些小说的情节要精彩要好看。

去年,一则“读了半年中国网络小说后,美国小伙成功地戒掉毒瘾”的消息被媒体曝出,更是被众多网友戏称“打响了全球文学戒毒第一枪”。

美国小伙凯文·卡扎德读了半年中国网络小说后,成功地戒掉了毒瘾。

2014年,美国小伙凯文·卡扎德失恋了,他心情苦闷,整日窝在家里,用毒品自我麻醉。后来他偶然接触到中国玄幻小说《盘龙》,一整天,他不吃不喝,一连读了五六部(《盘龙》共二十一部),相当于中文一百多万字。

2015年初,正是中国网络小说在英语世界翻译热潮的开端,许多大部头小说的翻译才刚刚开始。一部小说译者,每天甚至每周才能更新几千字的内容,根本无法满足卡扎德的胃口。

卡扎德很快找到办法:他多方寻觅,找到了三个翻译网站,同时追更15部中国网络小说,就像“美国大妈追肥皂剧”。而由于共同爱好,卡扎德甚至还找到了不少“道友”。

半年后,因为沉迷中国网络小说,卡扎德彻底戒掉了可卡因。“过去我回家后只想着吸毒,现在我回家后满脑子想的都是中国小说。” 而像卡扎德这样“满脑子想着中国小说的”的西方读者越来越多。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网络文学从一开始的“草根文学”逐步演变成大众文化,其商业模式也从一开始的免费阅读、付费阅读逐步走向版权衍生。

尤其是近几年来,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剧、游戏等逐渐盛行,网络文学作为大众娱乐的源头,逐步得到资本的认可。

未来,血红的部分小说将计划改编成影视剧。

阅读和写作都是孤独的,但是在宏伟壮丽的文学世界里,文字让网络两端的人都不孤独。血红说,只要读者喜欢,他就会坚持下去。

 

血红谈网文写作

建立人物模板库

大学对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其实是一个从青年孩童时代过渡到成人阶段的一个缓冲带,我们在大学这种微缩型的小社会当中得到了很多锻炼,我也是从那时候学会了去观察人,去把每个人的性格、行为方式,变成一个一个标准型的面具储存在脑海当中,其实这对我后来写作帮助蛮大的。

因为我在小学、初中、高中接触的人,都是非常单纯的学生,所有人的性格模板几乎是相同的,到了大学以后就开始有细致的分化了,有那种积极努力学习的,有那种积极参加社团的……

从那时候我就是开始有了这种印象。后来正儿八经开始工作,开始接触社会上的人以后,我的人物模板库迅速丰富,把这些模板用在书里面帮助很大。

我不是很擅长交际,就是比较擅长观察人,我经常跟几个玩得好的作者朋友,找个酒吧或者露天的喝酒的那地方,坐在角落里面,一边喝酒一边看人。

比如说一对青年,男青年他们会在说什么,他们的肢体语言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面部表情的变化,代表了他们心里在想什么,我们会把这个东西,自己进行一种猜测。

然后根据他们的动作,他们各方面的东西,琢磨他们两个应该是在社会上的哪一种角色,比如说什么工作呀?来自哪里呀?家庭环境怎么样?从小受到的教育是怎么样的?他们的性格、他们的道德观这些。

有时候在酒吧里面会看到有人打架,这些各种各样的素材我们也会收集起来,可以说我们不是很擅长交流,但是很擅长观察。

不拘束于题材

各种题材的小说我都写过,都市类的、历史类、仙侠类的、科幻类的,玄幻奇幻类的,我也并没有约束于哪一个题材。

但是因为我们作者在日常编辑管理的时候是分组的,我跟玄幻类的编辑比较熟,就把我的作品划分在玄幻类。但是我现在的小说属于哪种类型,并不是特别的严谨,各种元素随着个人的喜好都会加进去。

没有大纲,没有腹稿

我跟我太太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说看《巫颂》结尾的时候还把她看哭了,说这个作者良心好坏,把女主角给写死了,那时好多人在那里骂我。

其实写大结局那一章的时候,本来想搞个大团圆结尾的,结果那天喝多了,有点晕乎,想想趁着这股劲,就把大结局那一章给写出来了,一万多字,也不让他们大团圆了。不过悲剧结尾的效果好像比大团圆的效果要好。

我基本上就是没有大纲那些东西,像我们这些写长篇,尤其写几百万这样的长篇,有时候灵感不断地闪现,你就发现那种固定的框架没办法框住要写的东西。

坐到电脑前的时候,我也是没有腹稿的,也没有想过这一章应该怎么写,坐在那里以后,脑海里面自然有画面出来,我就只管写就是了。

监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记者 | 徐小燕

编辑 | 李 端

运营 | 邓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