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个人的书局和一座城的书香梦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李斌、吉宁、张漫子  2018年04月26日16:38

正阳书局砖读空间的内部一景。

正阳书局的负责人崔勇帮读者查阅史料。

4月23日第23 个“世一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进“砖读空间”这一富有古都韵味的特色阅读空间,倾听一个人的书局的故事……

老门板、老桌椅、老窗棂、门墩儿、城砖、胡同门牌……在西四南大街43号院这个普普通通的院子里,堆满了和老北京相关的物件,房内的书架上密密麻麻摆放着关于老北京的图书,还有挂在墙壁上的老地图。每一样,都仿佛透着历史的沧桑、时光的味道,似乎在讲述着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悠悠岁月。

没有人能想到,这个如此宁静的小院儿就坐落在繁华的西单北大街上,坐落在北京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具有800年历史的砖塔胡同口,周围总是熙熙攘攘、车水马龙,院内却仿佛另一个世界。院子中央,巍然矗立着那座同样有着800年历史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松老人塔,一切都显得如此静谧、自然。

这个又被称为万松老人塔院的地方,早在4年前就已经成为公益性的阅读空间,运营者是颇有名气的正阳书局创办人崔勇。慕名而来的人们,总是把小院塞得满满当当,充满无限生机。

4月23日第23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进“砖读空间”这一富有古都韵味的特色阅读空间,倾听一个人的书局的故事,感受一座古城营造“书香之城”的梦想。

“能收一点是一点,给这个城市留点念想”

作为正阳书局的创办人,崔勇对于万松老人塔院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敬畏之情,每天都要仔仔细细地巡视好几遍,唯恐出现一丝纰漏。

“800年的老古董,可不能出问题。”崔勇说。

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他没有想到,自己会开一家书店,还把书店开进了800年历史的万松老人塔院。

2007年危房改造,已经在前门大栅栏居住了20多年的崔勇,搬离了那片从小长大、再熟悉不过的地方。

“这件事儿对我触动太大了,故土难离!”一口京腔的崔勇说,搬家时,从床底下发现了几样珍贵的老物件:一张在胡同里拍摄的全家福,老照片上有高祖父的身影;还有一本曾祖父在解放后撰写的家族回忆录。

他回忆,拿到那些老物件感觉就像被电到一样,原来家族历史是这个样子。从那时起他就留心收集有关北京城的历史文献,旧书摊、图书馆、废品回收站以及搬迁老宅,凡是能收到老书的地方,他都尽量寻访,范围越扩越大,书越收越多。

“前些年伴随城市改造,大量老建筑被拆掉,我们记忆里的胡同弥足珍贵,能收一点是一点,给这个城市留点念想。”崔勇说,文献里的故纸陈字,能从一个侧面客观真实地记录一个地方、一座城市的形成以及发展。

崔勇笑称,他收书就是没有底线、没有原则,书把家都堆得满满的。短短几年工夫,单是图书他就收了6万多册,堆满了5个仓库,还准备再租一个仓库。

“现在不只是书了,古籍、古旧期刊、地图、金石拓片……只要涉及北京的,我都收。”说到这些收藏品时,他一脸骄傲。

书局收藏了很多孤本图书,清康熙27年刊印的《日下旧闻》,是一部记述北京历史的著作,也是一本如今很多博物馆和图书馆都找不到的书。

“一般副本只有超过了3本,我们才拿出来卖,孤本图书一概不售,卖出去再想找就难了。”崔勇说。

“以前觉得政府离我们很远,现在政府和我们在一起”

“书店刚开始那几年确实是艰难维持。”2009年,崔勇离职创业准备开设书局,转了一圈,最终回到了他生长的前门大栅栏,在一间不到20平米的小铺面里开办了正阳书局。

“北京需要什么样的书店?”“北京市民有什么样的阅读需求?”

正阳,用九门之首——正阳门来为书店命名,表达自己传承北京文化的心愿。

“刚开始的时候客流量可差了,去前门大栅栏旅游的人没多少会来这儿看书啊,收书、卖书、算账,都是我一个人。”崔勇笑称,自己当了好几年的“光杆司令”。

2009年,恰逢中国互联网经济快速腾飞,实体书店受到很大冲击,读者对象小众的正阳书局也没能例外,只能苦苦支撑。崔勇回忆,最困难时,书店的电费都只能50块、50块往里面充,自己的社保都是找“发小”东拼西凑才能交上。

就这么苦苦支撑了5年,情况终于在2014年出现了转机。当年北京市西城区文委开始探索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新模式,将万松老人塔院作为试点项目。几经筛选,西城区文委选择专营老北京历史文化典籍的正阳书局作为委托运营方,打造公益性质的“北京砖读空间”,政府提供免费的空间和基础运营设施,并主导成立了由区公共图书馆、属地街道社区居民代表等共同组成的运营管理委员会。

对此用心颇多的西城区文委主任孙劲松说,2013年,中央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中提出文博图场所要试行法人治理结构,组建理事会,引进社会力量。而传统的文博图场所从财政保障、人员管理和具体运营机制上相对固化,于是,万松老人塔院被拿出来作为文物活化利用和文博图场所社会化运营的综合性改革试验田。

2014年,也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砖读空间”作为北京首个非营利性阅读空间正式开放:它既是一个文物活化使用的展览展示馆,又是兼具图书馆和实体书店功能的阅读空间。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看似普通的砖塔胡同可是非同寻常:万松老人塔是金末元初高僧万松行秀的葬骨塔,砖塔胡同因此塔而得名,是元大都唯一有文字记载并流传至今的一条胡同,被称为“北京胡同之根”。

将800年历史的文物和传承文明的图书阅览相结合,充分挖掘利用既有空间,短短4年时间,“砖读空间”和正阳书局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人慕名而来,年接待群众量达到35万人次,被坊间称为“装满老北京的奢侈品店”。

家住朝阳区的高女士专门抽出周末,带着孩子来正阳书局看书。

“我想让孩子在这里感受到老北京的传统文化,这些砖砖瓦瓦、门门框框,都是历史。”高女士说,孩子非常喜欢,拿着纸笔不停地画。

正阳书局搬到砖塔胡同以后,开展读书会、摄影展、美术作品展等活动,他们花费更多功夫来服务读者,搜集老北京的文化印记。

“以前觉得政府离我们很远,现在政府和我们在一起,房租也免了,看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崔勇说,正阳书局还要继续立足老北京的特色,广泛收集老物件,“‘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北京是我们生长的地方,这里的胡同,这里的老书,这里的一切,都是我们的根和魂,我要把正阳书局做成‘百年老店’。”

历史文化如此丰富,应该有“北京学”知识体系

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根基与灵魂,是更内在、更持久、更具渗透性的基因,决定着一座城市的深度、厚度、广度。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2017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出炉,首次提出“老城”的概念,加强老城和“三山五园”整体保护。“老城不能再拆”,不再成为一句口号。

“总书记的讲话让我很振奋,我们存的这些书啊、老物件啊,都是地方史料性质的,就是起个存史、资政的作用,现在老城也不拆了,文物也保住了,我们心气儿特别足。”崔勇说,北京新总规提出了“老城”概念,正阳书局也将自己收的书叫“老书”。

借着政策的春风,正阳书局的砖读空间已从传统的图书文献搜集、借阅、售卖,向北京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和再版、出版、策划等功能提升和转变。

一个更加宏伟的计划正在逐步实现,由正阳书局牵头编纂的“正阳文库”系列丛书已经付梓出版,这些主要关于老北京的系列丛书,既有学术专著,也有坊间珍闻,还不乏瑞典汉学家喜仁龙先生的《北京的城墙与城门》等重磅图书的再版。

“出版这事儿以前我是无能为力,想都不敢想,现在我敢想了。我们将把搜集的关于北京的古籍、口述历史、美术作品、影像资料和史地民俗等编纂后,成系列出版。”崔勇说,今年第一批只有5本书,后续会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新鲜的血液,也在不断汇集正阳书局,小院吸引了一批喜爱北京文化的伙伴。从40后的古稀老人到90后的青年,各个年龄段都有。

在书局工作还不到一年的朱琳,自上高中开始就泡在正阳书局,至今已经六七年的时间。准备出国深造的她说,正阳书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够近距离感受和学习北京历史文化,希望能把北京的历史文化推广出去,推向全世界。

在首都机场工作的郑璐,喜欢收集北京城的城砖和琉璃瓦,曾把自己收藏的文物捐赠给北京市的相关博物馆,两年前与崔勇一见如故,时不时把自己收集的老物件送给正阳书局。

“现在这些老物件、老城砖越来越少了,能收一块就是一块,算是留存记忆吧,放在他这里,我更踏实。”刚刚把一块明代城砖送给崔勇的郑璐说。

作为规划专家,年逾八旬的朱祖希先生也将在“正阳文库”系列丛书中出版自己的著作《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

“我和正阳书局算是一见如故,在这里出书也是我对于自己几十年的一个总结吧。”朱祖希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他就在北京市规划部门工作,研究了一辈子的北京城。

“在北大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讲北京城,印象太深了,爱得太深了,从那时起我就卯足劲要搞清楚北京城。”朱祖希告诉记者,他在北京生活了60多年,攒了很多资料文献,正阳书局给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通过出书的形式,讲述自己对于北京城的历史渊源和保护利用的理解。

“外文翻译成了中文,下一步,我们计划还要把中文的书翻成外文,向世界传播北京的文化。敦煌以它灿烂丰富的文化产生了‘敦煌学’,北京历史文化如此丰富,应该有‘北京学’知识体系。”崔勇说,著书以卫城,自己想做的就是唤醒共同的北京记忆。

加快构建书香之城:北京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从9.49本升至10.97本

崔勇并不孤独,在政府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同路者开始同行——从万松老人塔下主打老北京文化的砖读空间,到地安门雁翅楼24小时营业的中国书店;从白云观北里依水而立、设有图书交换空间的白云驿站,到以艺术和戏剧为主题的繁星戏剧村书吧;从坐落于金中都公园的宣阳驿站第二书房,到什刹海边上以老北京文化和非遗专题文献为主题的皮影文化酒店;从坐落在故宫西华门护城河边的西华书房,到位于万寿公园之中的海棠书斋;从杨梅竹斜街的模范书局到北京坊Pageone24小时书店,北京西城已经形成了由2个区级公共图书馆、1个青少年儿童图书馆、23家街道图书馆为骨架支撑,25个挂牌特色阅读空间为特色,流动阅读、数字阅读设施设备为补充的“书香网络”,率先成体系地推进特色阅读空间的转型发展,形成了特色阅读空间社会化运营的“西城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指政府搭平台、把方向、配资源、定标准、买服务、严考核,用政府的资金资源撬动和吸引社会资源的投入,从而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孙劲松说,未来两年,西城区要将特色阅读空间的模式和经验,复制到公共文化服务全领域,在文博图场所全面推广,完善政策体系,以首都公共文化示范区标准为基准,创新建设与首都核心区区位、资源及需求相匹配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

从西城一系列特色阅读空间,到角楼图书馆等一系列东城区的特色阅读空间,在北京城,越来越多的老建筑正在被重新利用。

与此同时,书店建设和阅读活动日渐加强:

——2015年北京市明确提出要将实体书店建设工作纳入全市“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2016年起,北京市财政每年对实体书店进行资金扶持,两年共扶持100余家实体书店;

——2017年北京市综合阅读率持续提升,达92.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69个百分点,全市举办各类阅读活动近30000场次,覆盖人群超过1000万;近年来,北京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从9.49本升至10.97本;

——根据有关计划,2018年北京市将完成30至50家特色书店的建设工作,到2020年北京市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95%以上,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数字阅读率实现90%以上……

面向未来,北京将更有“文化”:3月,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发布《建设项目规划使用性质正面和负面清单》,在首都功能核心区中,鼓励历史建筑调整为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鼓励中轴线两侧的建筑调整为传统文化、传统商业、传统餐饮等历史文化项目,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

一座书香之城、文化之城,正日益清晰地浮现在人们面前。

发稿前,孙劲松告诉记者一个喜讯:正阳书局砖读空间对面,建于上世纪40年代、曾在1980年建成北京第一家宽银幕立体电影院、闲置多年的红楼电影院经过3年的策划,将在4月23日读书日之际揭开新面纱,变身为全国首创的以众藏共阅为主打特色的新概念阅读空间——红楼公共藏书楼。

“这里的书采用托管或捐赠方式入藏,收藏已故专家、学者、作家的全部或大部分藏书,以及当代作家、人文社科学者自己写的书和部分藏书,还有一些出版机构提供的新书,新书旧书均可免费借阅……”孙劲松说,“1600多平方米的红楼电影院已经闲置多年,我们要让它重新披挂,延续文化脉络,植入时代烙印,焕发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