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表现不俗” 国际视域下中国纪录片产业与传播论坛举行
4月18日,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五洲传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哔哩哔哩联合主办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发布会暨“国际视域下中国纪录片产业与传播论坛2018”在京举行。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以及来自业界百余位代表出席发布会。与会者回顾梳理了2017年中国纪录片的整体样貌,并以传播、品牌为核心词,探讨了纪录片产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是纪录片蓝皮书项目启动以来的第九部报告。该书力求以学术方式,采集第一手资料,在世界总体格局里描绘中国纪录片发展足迹,主要包括频道和栏目、作品、产业、理论与研究、新媒体纪录片、世界纪录片概况及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等部分,并附有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年度报告及大事记。该书主编、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认为,2017年世界纪录电影缺少现象级作品,看似平稳发展的表面下暗流涌动,世界纪录片版图掀起公司兼并、主帅换人、战略调整的浪潮。反观2017年中国纪录片,表现不俗,业已形成了以专业纪录频道、卫视综合频道为主力,以新媒体为重要支撑的基本格局。卫视纪录片传播力度提升,《本草中国》第二季、《老广的味道》第二季、《本草中华》《百匠百心》等节目呈现出季播化、品牌化的特点,“纪实+”产业群渐见雏形;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的活跃用户规模保持“三足鼎立”的格局。培育IP、开发IP市场成为新媒体纪录片发展趋势。自制纪录片异军突起,腾讯视频成立了“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优酷致力于打造纪实院线,哔哩哔哩推出了针对纪录片的“寻找计划”。短视频发力,给纪实影像产业化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纪录电影《二十二》斩获1.7亿元票房,成为年度纪录片票房冠军,开启了中国纪录片新世纪的院线时代,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拥有足够的空间接纳纪录片。
2017年是以纪录片形式向国际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大突破的一年。论坛上半场以“传播的力量”为主题展开讨论。探索传媒亚太网副总裁魏克然携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来到论坛现场,该片的播出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这部电视纪录片共分三集,于10月14日起在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首播,覆盖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37个国家和地区的逾两亿收视户。这是国际主流媒体首次播出系统解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节目。论坛现场魏克然谈到,《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中没有使用第三人称,而是让片中人物自己讲述故事,避免与观众产生距离感。因为影片宏大而复杂的主题,探索频道试图用个性化、拟人化的视听表达方式把政策解释给西方受众,从而让影片更具吸引力,以获得年轻观众的认可。五洲传播中心副主任井水清具体分析了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传播成功的原因,他认为这得益于中国春节所包含的丰富内容,这是每年一次全球最大的人口迁徙活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优秀的民族化内容更能够得到世界的认同与尊重。《二十二》为内地首部票房破亿的纪录电影,于2017年9月7日、8日分别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上映,国际传播力强劲。该片导演郭柯以宣传推广音乐为切入点,讲述如何用商业形式对影片进行包装,并详尽讲述了众筹、点映、建立观众微信群等方式对《二十二》传播产生的积极影响。郭柯认为,纪录电影的宣传发行需要针对性策略,只有有针对性地聚拢受众群,才能得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论坛下半场以“品牌的力量”为主题展开讨论。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片人徐欢通过故宫《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案例,谈到只有做优质的内容,才能具备恒久的价值,只有关注物品背后人的气息、思想情感和生活情趣,才能做出真正具有温度的作品。上海纪实频道总监干超谈到,上海纪实频道IP开发正是基于广告客户投放电视项目的排行榜:第一名是药,第二名是饮料、果汁,第三名是化妆品。由此产生纪录片项目《中国本草》《水果传》和《中国美》。纪录片项目的开发需要和用户的需求结合起来,只有把优质的内容、忠实的观众、认同品牌的广告结合到一起,才能把纪录片的品牌效应放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