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海南岛上花正开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 王子君  2018年04月23日09:06

2018年4月13日。

对于自然地理的海南来说,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椰风和畅,阳光充足,繁花盛开,正要进入长夏模式。但对于行政省份的海南,却是一个永载史册的非凡日子。这一天,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更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海南成为开放新标杆,“一区一港”版图敲定。举岛欢呼雀跃。

冰心先生曾写下警句:“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为了这一天,椰岛人已呕心沥血、奋勇创业30年。

1988年4月,海南掀起了建省办大特区的热潮。到处都在叫卖《海南开发报》,到处都在传递海南大开发的信息。那是一片全新的天地!那里的椰子树俊美浪漫,那里的阳光像金子一样,那里的海岸沙白水蓝,那里的亚热带花卉天天开!总之,那将是一块天然理想的自由岛,意味着有无限的可能,无限光明的生机!到南方去!到特区去!热潮迅速席卷了大江南北,骚动了万千人才的心灵,许多人义无反顾地到海南去了。

年轻的我,对“自由岛”尚没有概念,却萌生了去看椰子树、去看亚热带花卉的念头。

提起简单的行囊,我踏上了奔赴海南的旅程。一路向南,向南!当我站在琼州一号海轮甲板上时,我看见了大海!那一刻,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涌出眼眶。我年轻的心,仿佛看到自己生活的道路像海洋一样宽广!

待到登上海南岛,却是一阵狂风骤雨。人们说是台风来了。就在行人四处躲避的时候,我被台风中椰子树的身影迷住。椰子树,挺立着,用它宽大的枝叶柔曼地抗击着台风的肆虐,显得刚强而秀美,四周,我尚叫不出名字的花朵,承受着狂风暴雨的击打,依然明艳耀眼。朦朦胧胧地,我似乎明白了海南岛以及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含义。这座美丽的岛屿,是时候走出孤岛时代、向世人展露她的容颜了。

我很幸运,正在计划去看亚热带植物园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海南风情专题摄制组。他们正在物色撰稿人,得知我是做记者的,便邀我为专题片撰稿,随摄制组环岛采访15天。环岛采风?我真是喜出望外。

一行5人斗志昂扬。那次环岛是我此后十来年在海南历时最长、走的地方最多、收获最大的一次。东郊椰林、红树林、五指山,这些地方呈现着原始的风貌,安详静谧,生态美一览无余。在宋庆龄故居,我们与守屋的老人聊了一个下午;在黎寨山村,我们目睹了最古朴的婚礼;我们在清晨的雾岚中拍摄割胶的场景;半夜就上了铜鼓岭,在山尖上冒着寒冷等待日出;在临高角不染一丝尘质的清水里,我们自拍了一盘在洁白的海滩上捡贝壳、用脚印留字的录像带……

15天在忙碌疲累而又兴奋紧张中过去了。摄制组凯旋返程。不料,车行至琼海路段,便遇到了11级台风。行进中遭遇台风是一件极为恐怖的事。听着路边橡胶树断裂的声音,看着路边房屋被掀破瓦盖刮碎门窗的残败景象,以及自己乘坐的车子与风撕扭,弯弯曲曲爬行艰难,我着实体验到了什么是台风以及它的破坏力。但是,我也看到沿途没有一棵椰子树在台风中倒下,那些盛开的花朵依然傲立枝头。它们在台风中壮怀激烈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生成一幅最美的风景。

经历了这次台风洗礼,我做出了人生中里程碑式的决定:留下来,留在海口沸腾的建经济特区的事业里。

就这样,我毅然决然地加入了“闯海大军”,并有幸成为刚创刊的《海口晚报》一分子。没有电,没有水,交通不便,民俗不通;太阳暴晒,蚊子窜咬……劝我不要留在海南吃苦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是,我总是一抬眼就能看见椰子树,一迈步就可走到海岸边。我像椰子树一样,不动摇!像亚热带花卉一样,要绽放!

怀着对海南未来无限的憧憬,我和十万热血儿女一起,在海南奉献青春、汗水、才情、爱,无怨无悔,扎根,开花。我当记者,奔跑在炽艳的阳光下,采访报道、尽情讴歌为经济特区做出贡献的精英;我当编辑,精心选发那些植入了对海南的爱与歌唱的作品;我成为作家,以文学的形式表达对海南的热恋情怀。椰子树长影绰绰,亚热带花卉灿若烈焰,青春燃烧着不熄的激情。海南,以她海洋般浩瀚的胸怀拥抱我,给足我伸枝展叶的空间,赐我自由明澈的心。

一切是那么艰苦,一切又是那么美好!

然而,潮涨潮落。任何事物的前进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海南也一样,她的发展一度陷入了低潮。

我和周遭的朋友也落在迷茫的海潮里。但因为心中坚信,海南是一方永不沉没的岛屿,是一方难以复制的神奇土地,有朝一日一定会真正成为与之匹配的自由岛,漫天生长的椰子树不会随风倒去,海南岛上花正开,海南岛四季春常在!我们无视海南热退潮的落寞,志存高远,发誓要坚守,再坚守。坐在树影婆娑的椰子树下,我们唱心中的梦想。

我坐下来创作长篇小说《白太阳》,完稿后却发现,一些曾经豪情万丈的人已陆续地悄然撤离海岛。激情奔放的心灵,要寻找新的发展天地。

终于,我也萌发了离岛的念头。忍痛作别海南,向北方去。但是,每当我回望海南,我发现自己对她的未来,内心里始终抱持一种希望。

去年我回海口,发现海口几大主干道两旁及中间的隔离带,全都种上了椰子树,遮天蔽日,无垠无际,而随处可见的各种花和花开似的各式招牌,令得城市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这景象再次将我带进心中的海南意境。我骤然醒悟,经过30年不懈努力,海南尽管不是当初盼望中的自由岛,却已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她已从一个孤悬海中的边陲小岛发展成为名扬世界的国际旅游岛,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她的海洋般气质,自由开放的精神,椰子树一样的风姿,已融进椰岛人的梦想,成为海岛和椰岛人的荣光。最鼓舞人心的是,她依然让人怀抱梦想!

我无限欣慰,我属于海南,我的心从未离开过这片热土,我对她的热爱,早已深入骨髓。

我必须向那些一直对海南不离不弃的坚守者致敬。坚守,守得云开得见天!

树影婆娑的椰子林仍在,色彩缤纷的亚热带花卉依然盛开。但海南,再也不是两千年前的蛮荒之地;再也不是一千年前苏轼的流放之地;再也不是五百年前落荒的移民之地;再也不是30年前建省初期的浮躁混沌之地。三十而立,立起了一座全域范围内的自由港,立起春秋大义式壮举。不迁延,莫疑惑,新时代的海南已蓄势待发,希望的阳光已在前路铺满。

我再次看到了浪潮汹涌的南海洋,看到了俊拔美丽的椰子树,看到了海南岛上万花竞开,自由港彩旗招展。而她的召唤,已声声入耳:

到海南去,到椰岛去,到自由港去,到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去!(王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