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惶惑与祈祷》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18年04月20日14:11

《惶惑与祈祷》

作者:沙马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ISBN: 978-7-5702-0105-1

定价:36.00元

诗集《惶惑与祈祷》收录了彝族诗人沙马近年来创作的诗歌二百余首,辑一恍然间、辑二风吹沙河、辑三幻影如谜、辑四落日祈祷。作者长期致力于地域文化的研究与写作,在此诗集中,他以思想者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表达人与地域的关系,深情描绘南高原的风物,赞美地域文化的灿烂与厚重。

彝族诗人沙马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海内外知名报刊上发表大量文学作品,出版有诗集《梦中的橄榄树》《沙马诗选》《幻影之伤》《惶惑与祈祷》,散文随笔集《虚幻的面影》等。作品入选数十种重要选本并被多个语种译介到国外,外国学者著有研究其诗歌的外文专著。他曾获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第四届四川文学奖特别荣誉奖、第三届第四届四川省民族文学创作奖、首届中国彝族诗歌诗集奖等。

有评论认为,这些诗歌在地域性、民族性与现代性之间,连接传统与现代,以独特的视角,切入人的生存与精神世界隐秘的波动;准确表达了对人性的思索、对故土的爱恋,以及对生命深切的人文关怀。这些诗歌无疑是诗人美学主张与现代技巧的完美融合。结构严谨,丰盈而富有张力,呈现出民族诗歌开阔的视野。

文学评论家、暨南大学教授姚新勇:“沙马浓密而忧怅的南高原抒情,别具一格。沙马的诗歌不仅具有很浓很浓的温暖感,同时还表现出另外一种能力,能够将充满力感的句子、甚至不无炽烈的意象,转瞬间化为柔和的语句或意象,从而实现了温暖的诗歌品质与现代诗艺的有机融合。始终保持着诗歌不断更新的活力,就是因为诗人始终自觉地坚持着着现代主义的个体性诗歌探索之维,从而在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向追求中,保持着诗歌发展的张力。”

文学评论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邹建军:“沙马的诗歌语言这种连环形的结构,往往让诗人的抒情形成一种连绵不绝的形态,让诗人的情感、思想、意象、语言形成一种整体性的结构,给人一种绵密而周延的阅读感觉。诗的分行当然是一门艺术,诗与散文在外在形式上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分行;而如何分行是有讲究的,诗人在此如此分行而造成的艺术效果,体现了诗人自己的审美追求与艺术构建设想。沙马的诗中存在诸多非常巧妙的比喻,并且往往是一种远距离比喻,给人留下一种十分难忘的印象。比较独到的,这样的比喻在诗中到处都是,体现了诗人在艺术表达上的独到之处。与一般的比喻比较起来,这些比喻在本体与喻体之间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不像从前一些诗人所运用的比喻那样贴切,但内涵却更深厚、空间更阔大、审美效果更强烈。我们将其称之为‘远距离比喻’”。“

青年文学评论家杨荣昌:“诗人沙马在无数次追逐中,在无数次浪迹天涯式的找寻后,把生活的所指涌向了南高原那片热土,诗人热爱它的土地、河流、海子、森林、岩石、寨子、土路、瓦板屋、火塘、火葬地、洒拉地坡等;热爱色彩的黑、红、黄及白色。热爱鹰、虎、牛、羊、蜘蛛等动物图腾;热爱口弦、鼓、披毡、英雄结、天菩萨。在这样的热爱中,诗人找到通往心灵的窗口,找到诉说生活的羊肠小道。”

诗人孙其安:“沙马的诗,有时候像南高原上空的一只雄鹰,有着“君临天下”的大气与豪迈;有时候像一只月光下的夜莺,在夜色里唱着孤独的歌;更多时候则有着巫师的神秘与诡异,让人读之心颤。总之,被誉为“南高原抒情王子”的沙马,他的诗不仅情感丰沛,诗意深邃,且技法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