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寸舞台”走上“大众银幕” 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将拍摄成中国首部4K全景声歌剧电影
神秘的森林、阴郁的沼泽、冰冷的钢盔、炙烈的战火……与五位女战士对和平生活和美好爱情的执着向往交织在一起,碰撞出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4月13日至16日,首演于2015年、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制作的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经过修改与打磨再次与观众见面。
舞台版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剧本根据前苏联著名作家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几个女兵在二战中抗击德国侵
略者的故事,讴歌了她们坚贞乐观的性格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剧中,作曲唐建平将欧洲传统歌剧的质感、俄罗斯民族乐派的美感和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情感融为一“炉” ;编剧万方在尊重小说原著的基础上,生动刻画人物性格,笔墨着力在美好与残酷的对比上;导演王晓鹰写意、诗化的舞台处理,勾勒出人性的美丽温暖与战争的残酷无情。该剧的本轮演出,由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管弦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吕嘉执棒,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张扬、刘嵩虎、李欣桐、张心携手十余位优秀青年歌唱家共同再现了这部文学经典。
让人期待的是,这个白桦林里的动人故事将于今年拍摄成歌剧电影,将这部音乐史诗画卷搬上大银幕。为了此次拍摄,国家大剧院邀请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广播电视台监事长滕俊杰率SMG电影团队执导、拍摄。在歌剧正式上演前,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开始了拍摄工作。舞台版导演王晓鹰表示,为了配合电影拍摄的需求,主创团队在音乐、服装、化妆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力求在银幕上更好地呈现歌剧艺术的魅力。“每一轮演出我们都会对舞台上的艺术细节,包括演员的表演和演唱做一些精雕细琢的打磨,力求每一次演出在品质上都有所提升。此次要面对高清电影镜头的考验,所以在细节方面会尤其用心。 ”王晓鹰说。
之前,滕俊杰导演的3 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收获良好口碑。滕俊杰表示,电影的拍摄对视觉、听觉多维度准确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介绍,电影版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将拍摄成中国首部4 K全景声歌剧电影,使用4 K、 8 K兼容的高规格,并且将首次尝试VR段落,为观众创造720度浸入式观影效果体验,通过高科技手段让歌剧艺术得以在海内外更好地传播。滕俊杰说:“声音对于歌剧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此次调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手段——Atmos全景声技术效果。这个技术有一种极其美妙的声音效果,会把风声雨声十分细腻且多层次地传递给观众,歌唱家、合唱团最细枝末微的声音都能清晰地传递给每一个观众。 ”
歌剧电影作为舞台艺术与现代电影技术深度融合的结晶,实现了歌剧呈现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双重创新,代表了当今国际歌剧界艺术发展与传播的新方向。早在2013年,国家大剧院就启动了歌剧电影制作计划,经过几年的探索,已陆续从79部自制剧目中精心创制了近30部歌剧电影,其中《骆驼祥子》 《长征》等4部影片作为“北京电影”的代表先后亮相全球最大的电影交易盛会——美国电影交易市场,标志着“国家大剧院歌剧电影”正逐渐成为歌剧艺术传播的新品牌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名片。
谈及此次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拍摄,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表示,歌剧是国家大剧院艺术创作的主要方向,大剧院一直潜心歌剧的创作生产与普及传播,希望借助歌剧电影这一新的传播载体,展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让更多歌剧艺术从方寸舞台走进百姓日常生活,实现高雅艺术推广普及与人民共享艺术成果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