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 九十年持续深耕 新时代开拓前行

来源:文艺报 | 杨子  2018年04月18日08:16

90年前的初春时节,由蔡元培创办于西子湖畔的国立艺术院正式开课。之后,全体师生欢聚一堂,于孤山罗苑拍摄了一张大合影,这一幕成为了中国近代艺术教育史上的经典图像。

90年后的同一天,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500余位师生重返孤山,又复刻了这经典的一幕——国立艺术院,便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

从建校伊始仅30多名教职员、56名注册学生的国立艺术院,发展到如今逾万名师生,地跨杭、沪两市,拥有四大校区的中国美术学院。90年深耕带来的不仅是扩大的规模,更是以全校师生的追求缀成的三面猎猎飘扬的旗帜:中国艺术的先锋之旅,美术教育的核心现场,学院精神的时代宣言。将句首拈出,不仅是学院的校名,也是不久前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纪念大展的主题——“中国·美术·学院”。

这个遍布中国美术馆一层所有展厅的展览,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学实践中撷取了“历史巨擘”“烽火艺程”“天地绘心”“溪山行旅”“心印宇宙”“含弘写心”“汉字无疆”“艺术家书”“乡土学院”“无墙学院”“天工开物”“本土营造”“我织我在”“东方丝竹”“人文影画”等15个核心创作型教学案例,以剖面视角解析中国美术学院当下教学的数个切片,展现中国美术学院的文化坐标、教育理念和艺术成就,探讨中国特色美术教育的创生机制与动力机制,叩问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实践路径与发展路径。三面旗帜的内涵由此彰显。

九秩校史 烽火艺程

中国美术学院写照着中国艺术的先锋之旅。

一进入中国美术馆的大厅,3米高、9米长的4张巨幅油画上,来自不同时代的前辈先师们向我们投来深邃而殷切的目光,是期盼,更是嘱托。这四组群像描摹出从1928年建校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几代艺术教育者的不朽精魂。

位于正中的《国美春秋——清明》描绘了1928年春国立艺术院建校伊始的图景。这是以蔡元培、林风眠为首的建院一代人的写照,其中也包括最早的学生代表李可染、张眺、艾青等。他们在春雨霏霏的上午,登上奇石巍立的葛岭,俯瞰西湖,映身诗性湖山的天地之间,意气风发,为中国艺术的新时期开辟道路。

蔡元培是最早确立中国独立艺术教育理想之人。在国立艺术院开学典礼上,他振臂疾呼:“大学院在西湖设立艺术院,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移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借以真正地完成人的生活。”这种创造美与培养爱美民心的双重使命,深深地烙在了美术学院的旗帜上,烙在国美师生代代传承的心里。立此担当,建院一代人映身湖山,创立林风眠中西融合与潘天寿传统出新的两条学术脉络,拓展艺术教育东方诗性的品格理想,虽长途艰险,却始终是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旗帜。

从1937年辞别西湖到1946年复员杭州,九载征途,颠沛六省,学院十迁其址,五易校长,辗转约六千公里。尽管备尝艰险困苦之味,师生们仍心怀壮志,于硝烟弥漫中葆有理想,坚守美与知识的殿堂;在民族危亡之际,以艺术为武器,稳定人心,感召国人。

六件高2.55米、总长45米的“烽火艺程”主题浮雕所刻画的正是国立艺专师生们谱就的西迁历史图景。刀石凿撞的力度所营造的纪念碑式的宏大与厚重,才足以匹配这段腹地长征的波澜壮阔。

对于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烽火艺程”浮雕主创杨奇瑞而言,校庆不只是一场聚会,而是要寻找学校的精神和魂魄。“该浮雕反映的10年历程培育了中国美术学院的风骨,在患难时期的担当,我们有必要把这段历史表现出来。”杨奇瑞说。

铸炼实验 谋划新篇

中国美术学院塑造着美术教育的核心现场。

学院始终鼓励师生走进田间地头,深耕现实,把生活作为塑造作品生命的现场。如今,“下乡采风”在中国美术学院已成为一项传统活动,每年春秋季各开展一次。这不是简单的写生采风,而是一种通过社会调查、田野工作进行“社会素描”的开放课堂。

“乡土学院”所展示的正是90年来中国美术学院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实践长卷。在徐徐展开的《美丽中国图卷》及《之江清远图》中,观众们可以跟随着时间的线索走过中国美术学院90年来亲历的每一站中国大地。正如学校党委书记钱晓芳所说:“师生们每到一处,吃住生活都和当地人民一起,如此零距离接触、交谈、观察,才能捕捉并体会时代的情感,而这恰恰是艺术创作中的关键,也是在教室里很难学到的。”师生们用鲜活的生命经验提炼现实的感受力,用画笔和镜头与人民群众建立起心灵的联系,创造与人民感同身受的艺术;并通过每一个深度参与的社会课题,完成每一个微型社会的更新,使社会美育深深扎根在社会现实之中,成为塑造这所学校教学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核。

学院在教学创作中号召师生扎根生活,倡导“劳作上手、读书养心,像哲人般思考、如工匠般劳作”的理想,就是希望能继民学精神,再兴乡土生活,借艺术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我织我在”“本土营造”“天工开物”所呈现的便是贯彻这一理念的教学最新现场。在“我织我在”的空间中,数百条由师者编织的千变万化的绳结里,贯穿着数组学生的编织作品,让观者体验到“身心发动、情义直观”的东方艺术真谛,也感悟到上手的技艺与造物思想的关联;“天工开物”则向我们展现了陶瓷、漆器、玻璃、首饰等与栖居空间相融相依的手工艺品;“本土营造”聚焦于“复兴融通自然、城市、建筑和造园的整体性”之大命题,这个极具泥土气息的营造现场,背后凝聚了大量的乡土调查与实践摸索。

国美模式 锻造一流

中国美术学院张扬着学院精神的时代宣言。

校庆不仅是历史记忆的唤起,还是学术脉络与基因的梳理,更有对当下的反思、对未来的追问。

面对时代的变革与发展的洪流,艺术教育应当坚守什么、如何前行?艺术家们应当担负怎样的责任?这是无可回避的时代命题和历史课题,也是中国美术学院举办校庆系列活动的核心所在。

对于这个问题,中国美术学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聚焦东方之学,构建国美模式。“汉字无疆”聚焦蔡元培1928年4月在国立艺术院开学典礼上的演说词,通过书法、新媒体、平面设计、动态海报、字体设计等不同媒介方式,对其进行重构。“无疆”呈现出双重意义,一是打破了传统与现代艺术媒介的界限,二是兼具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视觉代码的内涵。“东方丝竹”围绕东方人的生活方式,采用丝、竹之材料,设计的独具东方体验的衣饰和器物。90年前的图案学,已经演化为今日探寻东方文化本源、回应制造业和时尚产业发展需求的东方设计学体系。当面对展厅中的茶具、家具、器皿、丝绸、服饰,我们身体和记忆中的文化基因与面对未来的起居与审美生活被勾连起来,一种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当代生活方式正呈现在我们面前。

新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学院始终坚守“人类灵魂双重工程师”的使命担当,以艺术教育与创作的国家队立身,立足文化自信育新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砥砺东方精神铸高峰。在振兴民族艺术的“国美之路”上,奋力拓出重建艺术东方学的“国美模式”,在通往艺术和学术高峰的道路上,不懈探索、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