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2期目录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   2018年04月12日18:15

2017金砖国家文学论坛专辑

莫言:在金砖国家文学论坛上的主旨发言

韩少功:在金砖国家文学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苏童:你的时代,我的故事

格非:没有作品的作者

阿来:拥抱我们自己的经验世界

【俄】尤•米•波利亚科夫:鲜花与土壤

【俄】伊琳娜•尼古拉耶夫娜•巴尔梅托娃:自然,人,文学:竞争、疏远还是和谐?

【巴西】玛利亚•露西娅•威尔第:关于新与旧

【印度】美瑞杜拉•嘉戈:重塑经验、想象和时代

【南非】尼克•穆隆戈:廓清过往,存念真实

“寻找当代文学经典”专栏

王尧、韩春燕:主持人的话

杨辉:余华与古典传统

于展绥:死亡的三重寓言:余华小说中的生存真理、文化反思与历史真实

王布新:作家词典•余华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当代文学批评家研究

孟繁华:江南才俊的真功夫 ——郜元宝和他的文学批评

孙郁:郜元宝:在鲁迅的“内篇”与“外篇”之间

张炜: 人固有心曲 ——读郜元宝“三议”

汪政:“清洁的心与正直的灵” ——郜元宝批评谈片

郜元宝:我怎么做起批评来

中国当代文学再评价

吴俊、韩春燕:主持人的话

段晓琳:主体与本体:文学“向内转”的双重维度 ——兼谈新时期主体论与形式文论的关系

肖进:重述“十七年”文学的制度框架与批评视角

管兴平:论1980年代以来文学启蒙的意义

作家作品评论

程光炜:我读《妻妾成群》——在苏童与《包法利夫人》译者对话中品味小说

陈晓明:感性批评的魅力与转型的时代 ——王干文学批评论略

杨丹丹:单位人、经济人、边缘人与文化共同体 ——李铁小说论

沈杏培:中国形象“三重奏”:文化差异•人性创伤•民族志 ——美裔华籍作家袁劲梅《疯狂的榛子》解读

陈鹭:思想演变与文体的拓展 ——韩少功创作轨迹追寻

当代诗歌论坛

罗振亚:方向与高度 ——论吉狄马加的诗歌

邱志武:跨界诗歌:逾越后存在的问题 ——兼谈消费语境下诗歌的姿态

国际文学视野

王汝蕙、张福贵:葛浩文的目的论与文化翻译策略

郑英魁:近十年来中国当代作家在俄罗斯的传播

封面人物 伊琳娜•尼古拉耶夫娜•巴尔梅托娃

封三人物 林 恪

封底人物 郭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