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刘文飞主讲《战争与和平》:宏伟的“英雄田园诗”

来源:十月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   2018年04月05日16:03

编者按

3月31日,由十月文学院策划主办的大型系列文学讲座活动“名家讲经典”第八场讲座在十月文学院(佑圣寺)举办。著名翻译家、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刘文飞先生,为广大文学爱好者讲解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作品《战争与和平》。讲座由十月文学院副院长吕约主持。

从去年七月份开始,十月文学院“名家讲经典”活动进入到了俄罗斯文学单元。在世界文学版图中,俄罗斯文学以其博大深沉的气象,穿透灵魂的震撼力,成为世界文学的一座高峰,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到了一代代中国读者的喜爱。刘文飞教授对托尔斯泰的这部殿堂级作品的讲解,将这一单元的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

《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倾其心血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每个作家都梦想写出来的小说,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经典当中的经典。该作以1812年俄国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俄国从1805到1820年间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托尔斯泰围绕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来结构作品,以上帝一般的平衡与超然,交替描写战争与和平景象。他以“微积分”的历史哲学观,将小说提升到了人类寓言的高度。作品洋溢着激荡人心的人道力量,是一部不可不读的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

在当天的讲座上,刘文飞从“英雄田园诗”这一独特视角出发,生动有趣又富有哲理地阐述了这部文学著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征、历史价值及深远影响。他丰厚的学识,动人的讲解,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文学听众。

宏伟的俄国“英雄田园诗”

(摘编版)

首先感谢北京十月文学院的邀请,感谢吕约院长的邀请。我不是研究托尔斯泰的专家,更不是专门研究这部作品的。也许有专门的研究者,比我更合适讲这部作品。之所以我敢坐在这儿,是因为在俄语阅读上,我可能比在座的大家读得多一些。所以,我想不妨跟大家交流一些大家在阅读这部作品时,可能没有特别关注到的东西。

我打算跟大家分享这样几点。第一,这部作品对于俄罗斯民族的意义。第二,这部作品在托尔斯泰本人创作当中的背景。第三,为这部作品勾勒出一个图画式的、公式性的“二、三、四”。所谓二,就是“战争与和平”这两个主题的并立。所谓“三”,就是作品的三个主人公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所谓“四”,就是四大家族勾连起来的情节线索。这完全是我个人的解读方式。

一、经典的流传:可遇而不可求

现在我开始谈第一个问题,一部名著对于一个民族有什么意义。我们经常会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学名著、精品、经典。但有趣的是,任何国家的文学史上,本国名著的数量几乎是恒定的。不管这个国家的作家写了多少东西,最后被这个国家民族口口相传的,也不过是十来部作品。我们中国有三千年的文学史,我想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作品也不过十来部,能进入全世界文学读者日常阅读的就更少了。所以,每个民族所谓的文学名著也就是十来部。真正流传下来,让每个人一辈子都要去读的,也就是四、五部。

我想,托尔斯泰在写这部作品的时候应该不会想到,在这个作品出版150年之后,在作者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之后,我们这些后世的读者,会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谈论他的这部作品。一部名著的出现,可能是可遇不可求的。很多作家写作的时候都是抱着写一部传世之作的决心,但是写出来的作品大都没有流传下去,没有进入经典行列。有时候,经典的流传,甚至跟作家本身的天赋和功力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有各方面的力量综合起来,才构成一部经典流传的前提。《战争与和平》的流传,就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二、《战争与和平》的创作准备

托尔斯泰本人的创作准备

长篇小说的写作是一个力气活,三、四十岁可能是一个作家写出传世的长篇小说的最佳年龄,写作《战争与和平》时的托尔斯泰,就处于这个年龄段。《战争与和平》能成为杰作,首先是托尔斯泰个人的原因。在写作《战争与和平》的时候,托尔斯泰34岁。他写了4年,后来反复修改,总共花了五六年时间。这是托尔斯泰的人生中最有创造力、体力和精力的一段时间。那时候他刚刚结婚,生活上也安定下来。而且,在这之前,托尔斯泰作为一个成熟作家已经存在了十年。在这之前的生活,让他在战争与和平这两个主题上,都有过非常深入的涉猎。

他最早的作品是1858年发表的“自传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他投给《现代人》杂志,编辑一看就说,我们俄国又要出一个文学天才了。他是一个出手不凡的作家。他的自传三部曲,写的是贵族的生活,为他描写和平期间的贵族生活积累了很多经验。

他年轻的时候参加过塞瓦斯托波尔战争,写过一部短篇小说集,《塞瓦斯托波尔故事》。这里面的战争场面,又在《战争与和平》中更好地呈现出来了。所以就托尔斯泰的创作历程来说,《战争与和平》写得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之前十年的创作,几乎都是在为这部作品做准备。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历史发展的结果

《战争与和平》是19世纪60年代出现的。这个时机,在俄国文学史发展过程中非常值得关注。托尔斯泰是1828年出生,“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是1799年出生,普希金只比托尔斯泰大不到30岁。我们有时候说,什么叫19世纪的俄国文学史,就是从普希金到托尔斯泰。这就说明,俄国文学在二三十年时间当中的进步是多么的大。这个民族花了30年时间,就把俄国文学从起步的阶段一下子做到了世界顶峰。

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的这几年,是俄国文学腾飞最关键的时期。换句话说,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之前的三五十年,几乎所有俄国小说家的写作都为这部作品做着某种铺垫。在那段时间里,众人拾柴火焰高,使托尔斯泰成为了一个集大成者。

高涨的民族精神的结晶

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发生了一件标志性事件,即农奴制的废除。1818年,俄国打败了欧洲最强大的拿破仑帝国,俄国人一下子自信了起来,觉得俄国这个国家要变成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了。但是,那些去过法国的官兵和贵族突然发现,虽然我们俄国打败了法国,但是法国的老百姓却比我们过得更好,我们在文化等方面是弱势的,由此产生了俄国人试图在各个方面都要与西欧人比肩的民族意识。

俄国的很多历史学家说,1861年前后是俄国历史上很罕见的一段时间,是官方和在野人士、皇帝和老百姓、知识精英和草根阶层,所有的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时候。整个俄罗斯的民族精神空前高昂。《战争与和平》有可能就是俄国的民族精神在那个时候的一种凝聚,是整个民族力量的结晶。一个传世之作,为什么在那个时候出现,为什么恰好由托尔斯泰写出来,我觉得就是有这三个原因:作家个人的创作积累、俄国文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及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高涨。

三、《战争与和平》:英雄气质的田园诗

我在前几年翻译了一本《俄国文学史》,作者是米尔斯基。他谈到《战争与和平》的时候,用了贝多芬音乐的风格概念,说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具有英雄气质的田园诗。英雄气质与田园诗,好像是两个不完全对等的东西。米尔斯基把这两个东西放在一块,是在强调这个作品既具备史诗性,又具备古典诗意,类似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这一种看似有点矛盾的修辞性评价,体现了作品本身的风格和调性。

两大主题

《战争与和平》,这个题目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修饰,战争、和平作为人类存在的两种基本状态是相对立的。我想,对一部史诗性作品来说,几乎不大可能找到另一个更好的题目。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社会、民族、国家的一份子,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实际上就是两种,战争与和平。每个国家的历史都是如此,不断地改朝换代,其实就是漫长的战争史。这两种状态在个人身上,体现为生和死,或者爱和恨。

有一次,我们在耶鲁大学跟人聊天,有人跟我说,《战争与和平》的英译名最初曾为“The War and the Peace”。英国人把这里的“战争”理解成了1812年的那一场俄法战争,后来的英译本却把定冠词“the”去掉了,就是说,这个战争与和平,可能并不仅仅特指那场俄法战争,和平也不是在这两场战争之间的和平,这个题目可能具有某种更有概括力的意义,想要隐喻所有的战争,隐喻世界上所有活在战争期间的人的和平生活。这不是一个特指,我觉得这一点特别重要。

对原来题目中的“和平”一词,俄国读者和学者就有更多的解读了。“和平”这个词,俄语叫мир,它在俄语里有十几个意思,有“安宁”、“舒适”、“世界”的意思,“和平”是它最基本的意思。后来有人说,译成《战争与和平》是可以,也可以译成《战争与多个世界》,后面的这个мир应该是复数。

мир是俄语中间非常独特的一个词,有的时候甚至没有办法译成中文。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中都有那么一些“专有”名词,它们很难译成另外一种语言,你对它的词义的理解越深,就感到越难翻译。所以在这里,大家只需要知道,这个书名中的“战争”同时也指一种广义的战争,“和平”也是一种多层次、多内涵的概念,也就足够了。托尔斯泰用这样一个题目来概括的是整个人类跌宕起伏的存在状况。

三大主角

《战争与和平》的人物众多,就像咱们的《红楼梦》一样,据统计有500人左右,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只有三个,这符合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名著的人物设置。为什么必须是三个人呢?因为三个人构成三角,关系就丰富起来了。我们听过一个说法:只写一个人物是短篇小说,只写两个人物的是中篇小说,写三个和三个以上的人物才称得上是长篇小说。

三个人物,一个是安德烈公爵。他本来是一个功名心很强的人,后来在战场上受伤了,就一下无欲无求了。最后,爱情又激发出他生活的力量,他又重新去建功立业,当然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社会,最后他战死了。第二个是皮埃尔,他是一个非常善良、非常笨拙的人。他一生好像没做任何事情,除了晚年做了一些改革。大家其实能够感觉到这两个人物有许多很相像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的道德忏悔意识。

俄国一个非常有名的批评家叫车尔尼雪夫斯基,他在托尔斯泰刚刚写出“自传三部曲”的时候,就发现托尔斯泰作品里边的人物塑造遵循的是“心灵的辩证法”。其他作家写作,作品中的人物出场的时候什么样,到这个作品结束的时候还是那个样子。但是托尔斯泰的人物,刚出来的时候像个孩子,作品结束的时候已经长成了,特别是在精神上。辩证法是不断的否定,然后再否定,是螺旋式上升的。这两个男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也是呈螺旋上升结构的方式。这是托尔斯泰跟他同时期的作家创作很不一样的地方,因为这就是他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读了托尔斯泰晚年的日记和最后一本书《生活之路》后,就觉得安德烈和皮埃尔的一举一动,思想里边的每一个小的念头,大都是曾经在托尔斯泰自己的心中闪过的,想过的。这两个男人的精神探索历程,完全是托尔斯泰自己的精神生活的投射。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当中,把自己拆分成了两个不同的男主人公。

第三个人物,娜塔莎。通过娜塔莎这个女主人公,可以把小说当中主要的人物全部勾连起来。大家回忆回忆,爱上娜塔莎的不光是安德烈、皮埃尔,而至少有五个人,比如还有鲍里斯、杰尼索夫、阿纳托利等,或者还有第六个人,也就是托尔斯泰自己。

小说里,形形色色的人都爱上过她。她是一个中心,周边的人都围着她,有的时候这个近一些,有的时候那个近一些。托尔斯泰要通过这种手法,来勾勒女性性格的各个侧面。娜塔莎的性格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也是有“发展”,从她出场时的“说女孩不是女孩,说姑娘不是姑娘”,到最后她嫁给皮埃尔做了妻子,生了孩子,作家最后写她已经变得很胖了,她现在也不怎么唱歌了。托尔斯泰在这里表达出一种哀婉。

以前的研究,更多地解读娜塔莎身上的俄罗斯民族正面的元素,比如她的纯真、善良、对音乐的爱好,对底层人的同情。不过,现在西方的俄国文学研究者从女权主义角度批评俄国文学,觉得19世纪的俄国文学没有第二性别,只有单一性别,他们常用来作为例证的,就是《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形象。这是关于这三个人物的一点介绍。

四大家族

跟三个人物的结构一样,四大家族用来结构一个长篇小说,也是很常见的事情。一个家族的故事是定点的、白描式的,两个家族的故事是单向式的,中间是线性的关系,最多只能有往返。三个家族呢,就像刚才说的三个人物一样,可能会有三角关系,但依然不够丰富。但是四个点之间,就会生发出无数的关系。

我们知道,安德烈所在的鲍尔康斯基家族是作为最正面的形象来写的,这是一个上层贵族。娜塔莎所在的罗斯托夫家族是底层的贵族。海伦、阿纳托利所在的库拉金家族,是一个反面形象的上层贵族。海伦诱惑皮埃尔,海伦的哥哥诱惑娜塔莎,这两个诱惑者都出现在这个家族,可见这是托尔斯泰心目中的道德败坏的贵族的象征。皮埃尔所在的别祖霍夫家族是最富裕的家族,在写到皮埃尔父亲的时候,托尔斯泰实际上是把他作为一个堕落的贵族来对待的,但写到皮埃尔的时候,他已经变成非常正面的形象了。

所以,在正面和反面人物设置上来说,四大家族有两个半是正面,有一个半是负面。但现在的研究者开始认为,托尔斯泰对娜塔莎的诱惑者或许并没有多少恶意,实际上他对海伦也是充满某种同情的。关于《战争与和平》中贵族的阶级特征的分析已经越来越少了。现在的分析觉得,托尔斯泰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并没有特别仇恨他作品中间的某个人,他写他做了坏事,实际上是表现情节的需要。他作为作家,是有悲悯情怀的。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作家,都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这影响了他对作品中的人物所持的态度。

四、从《战争与和平》到《复活》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创作的三部最重要的作品。最初,大家认为《战争与和平》是他最好的作品,但是在《安娜》出现以后,大家开始觉得,《战争与和平》写得太拖沓了,作家的主观愿望太强烈了,尤其最后一卷几乎都是他对历史的议论。在苏联时期,大家又觉得这本书太美化贵族阶层,是一部贵族的史诗。人们对《安娜·卡列尼娜》评价最高,认为它的结构最好,是真正意义上的欧洲的小说。

《复活》,我个人认为,在这三部中间应该是最弱的,因为在写作《复活》的时候,托尔斯泰的思想已经太成熟了,他的善恶太分明了,他的理性、思想和逻辑远远超过他的艺术逻辑和美学逻辑。《复活》说教的东西太多。这是现在学界的观点,但是在苏联时期,《复活》却被认为是最好的,因为《复活》对社会的批判最厉害,呼吁大家起来革命。这三个作品的地位此消彼长,不同的时期,大家对它们的评价是不一样的。

这三部小说基本上是每十年写一本,《战争与和平》是60年代的,《安娜·卡列尼娜》是70年代,《复活》是八九十年代。它们的篇幅越来越短,写作时间越来越长,调性也越来越低。“英雄田园诗”一般的《战争与和平》是非常广阔的,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洋溢在字里行间。到《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写家庭悲剧,婚姻的悲剧,爱情的悲剧,最后女主人翁自杀了。《复活》就更加沉重了。

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乐观激昂的民族史诗,《安娜·卡列尼娜》是一出社会性的家庭悲剧,《复活》就是一部深刻的道德忏悔录。这三部作品作为托尔斯泰三个创作阶段的代表作,能清楚地反映托尔斯泰人生探索和艺术发展的完整历程。我觉得,如果大家要去读的话,第一部作品还是要读《战争与和平》,因为你可以接触到最完整、最年轻力壮、最真实的托尔斯泰。

五、经典与俄罗斯的民族性

一个作品能成为民族公认的文学名著,它一定反映了某种民族性。对外族读者而言,你读完这部作品,就认识了这个民族的人。对俄国人而言,读了这部作品后,就会有民族自豪感。从更高的层次上说,作品和人之间会相互塑造。

俄国人是把文学情节当成民族的历史事实来接受的,所以我们在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看到的芭蕾舞是《娜塔莎的舞会》,这其实是小说的片段,却被俄国人视为“史实”。《战争与和平》的情节,对俄国人的心灵和文化取向有很强的塑造作用。

对于俄国来说,它非常主旋律,具有某种帝国意识。这也是这部作品时而在境外受到批评的地方。我们中国人读《战争与和平》,更多的是接受它的审美的东西,不是用它的民族意识来塑造我们,让我们每个人都衷心的爱戴俄国的皇帝,衷心模仿俄国的贵族的生活方式。所以在欧洲,《安娜·卡列尼娜》受到的评价比《战争与和平》高得多。

不管怎么说,《战争与和平》宏伟的战争书写,对俄国贵族生活田园诗式的描绘,依然很难被超越。托尔斯泰的同时代人认为,《战争与和平》这样的作品,一个世纪只能出一部。所以到了20世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卫国战争”之后,人们开始讨论,究竟哪一步作品才是“第二部《战争与和平》”。如今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格罗斯曼的《生活与命运》。

这就是我今天要谈的东西。我不敢谈得太学术,希望在座的有比我更了解这部作品的朋友,我们接下来可以再更深入地交流一下。 

《战争与和平》当中的三大主角

现场答问录

读文学作品,一定要有吃美味点心的感觉

问:刘老师好,我是首都师范大学俄语系大二的学生。为了来听这次讲座,我开始阅读《战争与和平》,但读得很慢,一个星期了,只读了百分之一。我想请教您一下,当我们去阅读这种长篇巨著的时候,应该重点把握什么?

读文学作品,跟读课本应该是两种读法,不应该太碎片化,太精读。我开始读小说的时候,是在“文革”时期,一本小说晚上给了我以后,明天早上要还回去,结果我只好回到家里,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一目十行,一下子看完。我们这代人都有这样的阅读体验,所以我们的阅读速度特别快,而且读得越快记得越清楚。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对一部作品的整体概念。

《战争与和平》这样的作品对现在的大二学生来说体量太大了,别说读俄文,就是读中文也是很麻烦的。但是我们得会读。你特别感兴趣的东西就细读,你突然发现托尔斯泰开始议论了,就勇敢地跳过去(笑)。我上大学的时候读《战争与和平》,最后那一卷也没有看下去。读文学作品,一定要带着去吃美味点心的感觉,一定要有乐趣。千万别把阅读变成受罪的事情。

《战争与和平》不同版本的电影各具特色

问:刘老师,我是北大历史系的学生,您说《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作品当中民族性是非常强的,比《安娜·卡列尼娜》的民族性强很多。我想,这可能就是各国拍《战争与和平》都没有俄国版本的电影好的原因,而英美国家拍《安娜·卡列尼娜》就可以拍得非常好。您的看法呢?

外国人拍《战争与和平》也有拍得好的。《战争与和平》曾20多次被改编为影视,现在大家觉得改编最好的是两个版本,一个是50年代末的好莱坞版本,一个是60年代末的苏联版本。现在俄国普通的观众更喜欢好莱坞版本一些,因为俄国版本的时间太长了。但这两个作品也有本质的不同。

好莱坞作品是好莱坞的传统,从个体出发来叙事,苏联的版本是作为整体在描述。好莱坞是把《战争与和平》当成艺术品来对待的,而苏联人无论是电影导演还是读者,是把《战争与和平》当成一个历史文本在对待的。

翻译者的阅读方式是怎样的?

问:刘老师您好,我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研一的学生,读的是翻译专业。我想问您,作为研究者、翻译家和某种程度上的创作者,您在看一本小说的时候,最为注重的是什么呢?

你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我觉得我们职业的文学研究家,读小说很多时候已经没有愉悦了。你的提问,帮助我解开了这个没有愉悦的原因。因为我同时有很多身份,又是读者,又是翻译家。作为一个翻译家,我一打开小说就会很快进入到翻译工作者的状态。我看第一句话,马上会想中国的表达是什么样的,甚至会想到韵脚。这完全是技术性的阅读,审美是谈不上的。

你是翻译专业的,如果看中文译本的话,不妨想象一下原文的样子。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干过这个事情。我课本上是中文我就翻译成俄文,俄文的话我就翻译成中文。我们学翻译的人,应该多一些这样的传导练习。它不一定能增加你阅读的乐趣,但一定会提高你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