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鲁迅原创词汇(短语)汇释(一)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 张全之  徐璐  2018年03月28日16:04

引言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巨大的创造力不仅表现在他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上,还表现在语言上。作家借助语言进行创作,要恪守语言规范,但语言规范的谨严、僵硬必然会对作家的创作产生约束作用,成为作家自我表达的障碍,所以作家的写作过程,一定是一个与语言搏斗的过程:他们一方面顺从语言的框范,另一方面试图挣脱语言的限制。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就深有体会地写道:“我们正在与语言搏斗”,“我们正卷入与语言的搏斗中”,他强调说:“我从没有一半以上成功地表达我想表达的事物,实际上还没有一半,只有十分之一强。这仍然有些价值。我的作品经常只是‘结结巴巴’”,“由于不可能描写与语句相适应的(相转化的)事实,语言的界限显示出来。”维特根斯坦道出了写作者遭遇的语言困境。鲁迅也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述:

将文章当作古董,以不能使人认识,使人懂得为好,也许是有趣的事罢。但是,结果怎样呢?是我们已经不能将我们想说的话说出来。我们受了损害,受了侮辱,总是不能说出些应说的话。……民国以来,也还是谁也不作声。反而在国外,倒常有说起中国的,但那都不是中国人自己的声音,是别人的声音。

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冥想相比,鲁迅表达的言说困境有着具体的问题指向,但作为一位作家,他深切地体会到中国经过漫长的文、言分离之后,要想开口说话、发出自己的声音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野草》这部充满哲学意味的著作中,《题辞》的第一句话是:“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里,话语与写作主体呈鲜明的异己性对立,主体只有在沉默状态中才能充分地感受到自我那独特的心灵世界,但它似乎无法言说,一旦开口,它立刻离去,话语所到之处,它无迹可循,话语之内的一切令人遗憾地成为并不确切和真实的东西。所要表达的似乎永远在表达之外,这是一种表达的困境。”“表达的困境”一直是作为作家的鲁迅所面对的问题。但鲁迅和维特根斯坦又有很大不同,维特根斯坦是在哲学层面上分析言说者的表达之困,鲁迅针对的则是中国非常具体的问题。在鲁迅从事写作的年代,文言被遗弃,但白话尚未成熟,鲁迅不得不一边征用着古代词汇、外来词汇和民间词汇,一边尝试着自铸新词或修改旧词。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具有典型鲁迅特征的词汇(短语)诞生了,构成了鲁迅文学世界的重要基石。但迄今为止,这方面的整理和研究还没有起步。此前出版过《简明鲁迅词典》和《鲁迅大辞典》,但这两部词典在收录鲁迅著作中的重要词汇时,没有区分是否属于鲁迅的原创词汇。尤其是《鲁迅大辞典》收辞目九千八百余条,基本是见词就收。作为一部阅读鲁迅的工具书,这样做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但它对鲁迅的原创词汇没有留意,相反很多鲁迅的原创词汇没有出现在这部辞典上。既然鲁迅有很多原创词汇,那么将这些词汇整理出来,就是鲁迅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从去年开始,我和我的研究生们就开始了这项工作。经过我们的整理,“鲁迅词汇(短语)”大致有这样几种类型:

一、完全是鲁迅原创的词汇(短语)。这是指此前从来没有人使用过,鲁迅首次使用的词汇(短语)。这类词汇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经鲁迅首次使用之后,得以广为流传,成为中国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像阿Q,作为《阿Q正传》中的人物,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名词被广泛使用。还有像“无物之阵”“中间物”“即小见大”“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做戏的虚无党”“十景病”等,无论是在鲁迅研究界,还是在其他领域,都成为一些重要概念。二是一些词汇经过鲁迅首次使用之后,就很少有人再用,但这些词汇带有鲜明的鲁迅印记,也值得我们重视。

二、过去就有的词汇,但经过鲁迅使用以后,其意义变得更为丰富充实,或者其意义发生了改变,成为鲁迅研究乃至其他领域中的重要词汇。像“国民性”是自晚清就被使用的一个词,但在鲁迅这里,这个词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获得了更大的表现力,从而成为学术界的热词,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其他像“看客”“吃人”“流氓”“他妈的”“叭儿狗”“铁屋子”等,这些过去就被人们使用的词汇,经过鲁迅之手获得了新的含义,并在鲁迅的意义上广为流传。这类词汇也可以看作是“鲁迅词汇”,我们也将之归为鲁迅原创词汇的一种类型。

三、有一些词并非鲁迅原文,但却是对鲁迅原文的提炼或总结,像“无地彷徨”来自于鲁迅的“彷徨于无地”,“精神胜利法”来自于鲁迅的“精神上的胜利法”等;歇后语“九斤老太生孩子——一代不如一代”也并非鲁迅的原文,但显然来自于鲁迅的《风波》。这类词汇也是“鲁迅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还有一些外来词,是鲁迅根据日文或西文创造出来的,这类词流传不广,其他人几乎不用,也属于带有鲁迅特征的词汇,像“人形”指的是“人偶”,来自于日语。这类词汇在鲁迅早期几篇文言论文中较多,属于不规范的汉译,所以除个别含义较为丰富的词汇外,大部分不予收录。

整理、汇释“鲁迅词汇”对认识鲁迅的文学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更能充分显示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在文学上的卓越贡献,也更有利于阅读和理解鲁迅的作品。鲁迅笔下的那些原创词汇,像鲁迅文学夜空里的星群,熠熠生辉。在整个20世纪文学史上,像鲁迅这样大量使用原创词汇的作家绝无仅有,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鲁迅文学的意义和价值。

本论文依据的是2005年出版的《鲁迅全集》,并按照顺序分卷整理。为了阅读方便,按照顺序标明卷次,正文中出现的鲁迅原文,只标注页码。

限于我们的水平和能力,在整理和诠释的过程中,肯定有很多遗漏和错讹,还请专家和读者们批评指正。在诠释词汇的时候,也借鉴了很多专家的研究成果,并一一做了标注,特向这些专家致谢。

第一卷

1.笔祸

出处:《坟·题记》:假如遭到笔祸了,你以为他就尊你为烈士了么?(第4页)

释义:谓因写作所遭的祸殃,如文字狱之类。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在鲁迅之前未见有人使用过,后为学界广泛使用。如当代作家黄裳曾著《笔祸史谈丛》,作家金性尧曾出版《清代笔祸录》都使用了这一词汇。

2.煔灼

出处:《坟·人之历史》:进化之说,煔灼于希腊智者德黎,至达尔文而大定。(第8页)

释义:燃烧,这里引申为闪烁。时时闪现出光芒。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从前没有,为鲁迅自用,之后少有人用。

3.绳迹

出处:《坟·人之历史》:德之黑格尔者……顾亦不笃于旧,多所更张,作生物进化系图,远追动植之绳迹,明其蔓衍之由。(第8页)

释义:衍化踪迹。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从前没有,为鲁迅自用,之后少有人用。

4.大閟

出处:《坟·人之历史》:大閟犁然,为近日生物学之峰极。(第8页)

释义:自然的秘密。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从前没有,为鲁迅自用,之后少有人用。

5.釽验

出处:《坟·人之历史》:如韦赛黎(A.Vesalius)、欧斯泰几(Eustachi)等,无不以釽验之术,进智识于光明。(第9页)

释义:解剖。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从前没有,为鲁迅自用,之后少有人用。

6.沮核

出处:《坟·科学史教篇》:交通贸迁,利于前时,虽高山大川,无足沮核。(第25页)

释义:犹阻隔。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从前没有,为鲁迅自用,之后少有人用。

7.昏黄

出处:《坟·科学史教篇》:迄今所述,止于昏黄,若去而求明星于尔时言者一二,……。(第29页)

释义:鲁迅在此处特指科学不发达的蒙昧年代。

说明:“昏黄”一词古已有之。唐代李颀《古从军》诗云:“白日登山望烽火,昏黄饮马傍交河”(其中的“昏黄”意指黄昏);唐代韩偓《曲江晚思》诗云:“水冷鹭鸶立,烟月愁昏黄”(其中的“昏黄”意指暗淡模糊的黄色)。《鲁迅全集》的注释(第一卷,39页,[43]),将“昏黄”一词解释为借指黑暗的年代。

而联系上下文,这个解释并不准确。“迄今所述,止于昏黄,若去而求明星于尔时言者一二,……”,这是一个承启句,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上文)到现在所说的,还只是那些相比于后来,科学认知上蒙昧的年代。《鲁迅全集》所解释的“黑暗的年代”中的“黑暗”一词多指涉政治语境,而“蒙昧”一词所指多涉人类文明程度,所以后者更为准确。

鲁迅将“昏黄”引申为科学不发达的蒙昧年代,词义发生了转移,为鲁迅自用,之后少有人用。

8.圣觉

出处:《坟·科学史教篇》:英之赫胥黎,则谓发见本于圣觉,不与人之能力相关。(第30页)

释义:犹灵感。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从前没有,为鲁迅自用,之后少有人用。

9.校雠

出处:《坟·文化偏至论》:屹然出中央而无校雠,则其益自尊大,宝自有而傲脱万物,固人情所宜然,亦非甚背于理极者矣。(第45页)

释义:原指一人独校为校,二人对校为雠。谓考订书籍,纠正讹误。鲁迅将其引申为比试,比较。

说明:鲁迅特将“校雠”引申为比试,比较,词义发生了转移,为鲁迅自用,之后少有人用。

10.迫拶

出处:《坟·文化偏至论》:惟无校雠故,则宴安日久,苓落以胎,迫拶不来,上征亦辍。(第45页)

释义:逼迫;压迫。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从前没有,为鲁迅自用,之后少有人用。

11.营搰

出处:《坟·文化偏至论》:特以自长营搰,当列其班。(第47页)

释义:灵感。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从前没有,为鲁迅自用,之后少有人用。

12.立人

出处:《坟·文化偏至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第58页)

释义:即打破桎梏,摒弃国民劣根性,解放个性,重塑新型的民族性格。如此,国家才会有进步的希望。

说明:“立人”思想是鲁迅早期思想中核心的部分,是他哲学思想的集中反映。“立人”的精神实质即为摒弃国民劣根性,重塑新型的民族性格。鲁迅认为追求理想的人性是目的,而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改变人性、民族性的缺陷,铲除病根,是逐渐形成理想的人性的途径。鲁迅原创词汇,后被广泛使用。

13.影国

出处:《坟·摩罗诗力说》:凡负令誉于史初,开文化之曙色,而今日转为影国者,无不如斯。(第65页)

释义:指名存实亡或已经消失了的文明古国。

说明:从前就有的词汇,原意是附庸国。鲁迅引申为名存实亡或已经消失了的文明古国,之后少有人用。

14.閟机

出处:《坟·摩罗诗力说》:盖世界大文,无不能启人生之閟机,而直语其事实法则,为科学所不能言者。所谓閟机,即人生之诚理是已。(第74页)

释义:幽隐精微的道理。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从前没有,为鲁迅自用,之后少有人用。

15.国民性

出处:(1)《坟·摩罗诗力说》:裴伦大愤,极诋彼国民性之陋劣;前所谓世袭之奴,乃果不可猝救如是也。(第83页)

(2)《坟·论睁了眼看》: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254页)

释义:“指的是由历史形成的对民族命运具有决定作用的民族性格中的某些共性,既可以指缺点,也可以指优点,但指优点的情况较少,往往都是指向如日本人、德国人那样的强国国民,而指汉民族时则全部讲的都是弱点。”这种情况下,“首先全部指的是民族的弱点,而且具体针对的都是中国国民性格的弱点,也就是‘坏根性’;其次,再次确认了它所具有的遗传性和惰性,并进而谈到了它的形成原因,主要归因于历史的养成;最后,还特别强调了它不仅是一个民族性格中的某些共性,更重要的是这种共性具有着能够决定民族存亡的根本作用,因此鲁迅认为对‘国民性’的改造才是未来中国改革的根本任务。”

说明:外来词汉译,不是鲁迅的原创,但经过鲁迅使用以后,含义更加丰富,影响更大了。

16.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

出处:《坟·我之节烈观》:社会公意,不节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他在这社会里,是容不住的。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节烈的女子,也就死在这里。不过他死后间有一回表彰,写入志书。不节烈的人,便生前也要受随便什么人的唾骂,无主名的虐待。(第129页)

释义:指封建社会上参与精神上摧残、虐杀妇女的种种道德暴力的集合体。所谓“无主名”是指无法指认具体的责任人,也就是责任人是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所谓“无意识”是指在封建礼教的毒害下,大多数人以为对不节烈的妇女如祥林嫂等人的歧视和打击是天经地义的,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反映,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

说明:鲁迅原创短语,后在鲁迅研究中常被用到。王富仁先生曾就此指出:“他们是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的盲目维护者。就其本质而言,他们不同于封建统治者之维护这种思想和道德,他们在这种维护行动中并得不到实际的经济利益,所以他们的行动就其总体而言是无目的的,假若有所私利考虑,他们必然落到获小利为大害的境地,而这个大害又是他们意识不到的内容;他们也不同于封建知识分子,因为他们只被传统习惯推动着,没有也不想为他们的行动找到更多的理论根据。他们的力量不来源于思想的质,而来源于存在的量。‘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坟·我之节烈观》)他们就是一个‘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所以,无个性就是他们的个性,无思想就是他们的思想,无意识就是他们的意识,无目的就是他们的目的。”

17.圣人之徒

出处:《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第一,中国的“圣人之徒”,最恨人动摇他的两样东西。一样不必说,也与我辈绝不相干;一样便是他的伦常,我辈却不免偶然发几句议论,所以株连牵扯,很得了许多“铲伦常”“禽兽行”之类的恶名。(第134页)

释义:鲁迅在此处特指当时竭力维护旧道德和旧文学的林琴南等人。

说明:“圣人之徒”一词古已有之,《孟子•滕文公下》:“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原意是指圣人的门徒。多指传孔子之道者。鲁迅借其特指当时竭力维护旧道德和旧文学的林琴南等人,词性由褒转贬,为鲁迅自用,之后少有人用。林琴南在1919年3月给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信中,曾以“必覆孔孟、铲伦常为快”“拾李卓吾之余唾”“卓吾有禽兽行”等语,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参加者(第145页[2])。

18.人形

出处:《坟·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讲》:《娜拉》一名Ein Puppenheim,中国译作《傀儡家庭》。但Puppe不单是牵线的傀儡,孩子抱着玩的人形也是,引申开去,别人怎么指挥,他便怎么做的人也是。(第165页)

释义:日语借词,指人形的玩具,傀儡、玩偶。

说明:中文原意指人的形状、模样。鲁迅将其引申,词义转移,后少有人使用。

19.求己图

出处:《坟·论照相之类》:但设若一个自己傲然地坐着,一个自己卑劣可怜地,向了坐着的那一个自己跪着的时候,名色便又两样了:“求己图”。……中国常语说,临下骄者事上必谄,也就是看穿了这把戏的话。但表现得最透澈的却莫如“求己图”,将来中国如要印《绘图伦理学的根本问题》,这实在是一张极好的插画,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讽刺画家也万万想不到,画不出的。(第193-194页)

释义:“求己图”表现的是中国人一种潜在心理的双重性:既想当主子,又想当奴才。想当主子,是要奴役别人,想当奴才,是希望被别人奴役,这是一种奴性的表现。

说明:“求己图”是鲁迅首次使用的词汇。清代末年,照像术传到中国,国人先是拒绝接受,后慢慢流行。有国人照一种怪照,一个自己傲然端坐,俨然主子模样,另一个自己则跪在地面,向端坐的自己做可怜之相,这怪照名叫“求己图”。鲁迅借“求己图”讽刺国人既想奴役他人、又甘心被奴役的病态心理和“主奴”人格。

20.十景病

出处:《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我们中国的许多人,——我在此特别郑重声明:并不包括四万万同胞全部!——大抵患有一种“十景病”,至少是“八景病”,沉重起来的时候大概在清朝。(第201页)

释义:意在讽刺国民贪大求全的心理。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后被广泛使用。讽刺国人贪大求全心理,凡事都要凑出圆满吉利的概数,以求匹配。

21.细腰蜂

出处:《坟·春末闲谈》:而且,这细腰蜂不但是普通的凶手,还是一种很残忍的凶手,又是一个学识技术都极高明的解剖学家。她知道青虫的神经构造和作用,用了神奇的毒针,向那运动神经球上只一螫,它便麻痹为不死不活状态,这才在它身上生下蜂卵,封入窠中。青虫因为不死不活,所以不动,但也因为不活不死,所以不烂,直到她的子女孵化出来的时候,这食料还和被捕当日一样的新鲜。(第215页)

释义:“细腰蜂”喻指统治者,“细腰蜂的毒针”指的是统治者的精神麻痹术。统治者和所谓的圣贤们都妄想有细腰蜂一般的毒针来麻痹民众,让其不会思想,不去反抗,甘心做服役和战争的机器。当时,北洋政府在全国提倡“尊孔读经”,鼓吹“特别国情”,妄图从思想文化领域来麻痹、愚弄、统治民众。

说明:鲁迅引申词语,这种引申义广泛流传。

22.“他妈的”

出处:《坟·论“他妈的!”》:无论是谁,只要在中国过活,便总得常听到“他妈的”或其相类的口头禅。我想:这话的分布,大概就跟着中国人足迹之所至罢;使用的遍数,怕也未必比客气的“您好呀”会更少。假使依或人所说,牡丹是中国的“国花”,那么,这就可以算是中国的“国骂”了。(第245页)

释义:是中国的“国骂”。 鲁迅考证这个“国骂”是从晋代开始出现,因为晋代的门阀制度使得寒门学子对门阀不满,但又不敢公开反抗。只好用这句话来反抗,意思是骂对方不过是倚靠家族势力。鲁迅从这句国骂里发现了等级制度和国民性的弱点即卑劣的反抗,不敢真正地、正面地去反抗,并因此得出结论:只要中国还有等级存在,中国就会不断地有国骂。

说明:鲁迅引申,赋予新意。

23.痛打落水狗

出处:《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语丝》五七期上语堂先生曾经讲起“费厄泼赖”(fair play),以为此种精神在中国最不易得,我们只好努力鼓励;又谓不“打落水狗”,即足以补充“费厄泼赖”的意义。(第286页)

释义:比喻继续打击那些已经失败了的敌人,阻止其死灰复燃。

说明:鲁迅原创短语。鲁迅提出“痛打落水狗”这一著名论断,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1925年12月14日,林语堂在《语丝》杂志上发表了文章《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以及费厄泼赖》,表明赞同岂明(周作人)早些时候在《答伏园论“语丝的文体”》一文中鼓吹的“费厄泼赖”精神。“费厄泼赖”是当时对英语“fair play”的音译,意思是要秉持绅士态度,宽恕,适可而止,不可对失败者穷追猛打。林语堂举女师大学潮中被赶下台的段祺瑞、章士钊为例,呼吁不应再继续攻击他们个人。鲁迅遂作《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旗帜鲜明地提出“痛打落水狗”的彻底革命主张。他指出,因中国的“特别国情”,现在鼓吹“费厄泼赖”为时尚早。之所以“痛打落水狗”,是因为狗性是不大会改变的,“倘是咬人之狗,我觉得都在可打之列,无论它在岸上或在水中”,这里的“落水狗”比喻当时失势了的,反对革命、带来巨大遗祸的顽敌,他们本性不改,犹如没有改变咬人本性的狗,因为从前宽容的革命态度导致纵恶,毒害了许多革命者,如秋瑾、王金发等人。所以,鲁迅认为,革命者应该改换态度方法,采取彻底的战斗态度,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就是“痛打落水狗”,绝不跟敌人讲“恕道”,这样才能避免革命历史悲剧的重演。

后被广泛使用。如夏衍曾作《打落水狗》一文。

24.叭儿狗

出处:《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叭儿狗,一名哈吧狗,南方却称为西洋狗了,但是,听说倒是中国的特产。(第287页)

释义:又名哈吧狗。狗的一个品种。体小,腿短,毛长。供玩赏。鲁迅用来比喻受主子豢养的温顺的奴才。

说明:这个专有名词,从前就有。鲁迅将其引申,词性发生了转移。鲁迅描绘了叭儿狗的特征:“它却虽然是狗,又很象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鞠,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唯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借此讽刺在女师大风潮中的支持杨荫榆、章士钊等劣行的“正人君子”陈西滢等人。

25.(历史的)中间物

出处:《坟·写在<坟>的后面》:……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是总有多少中间物的。动植之间,无脊椎和脊椎动物之间,都有中间物;或者简直可以说,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第301-302页)

释义:鲁迅正式提出“中间物”的理念,是在《写在<坟>后面》一文中,他以为自己写白话文章,因自幼受古文的“耳濡目染,影响到所做的白话上,常不免流露出它的字句,体格来”,因此用“中间物”一词比喻自己和其他新文化运动者,及所创作的白话文章,指出这种新作家、白话文有三种特质:一是新旧杂糅,“不三不四”,但目的在于“喊出一种新声”;二是‘从旧垒中走出来,洞察旧的致命要害’,旧事物的叛逆者破旧立新,容易致胜;三是鲁迅等新文化运动者也是“中间物”,“应该和光阴偕逝”,不是不朽的楷模。但“历史的中间物”一词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它有着更为深广的精神哲学意义。

说明:汪晖最早从鲁迅的话语系统中提取了“历史的中间物”这一概念进行研究,他认为这不仅确定了鲁迅个人在文明发展更迭过程中“中间物”的客观历史地位,更体现了鲁迅主观深刻的内省意识,汪晖将其升华为一种把握世界的世界观,反过来审视鲁迅的精神结构和文学世界,并以悖论的思维方式探索鲁迅的复杂性。他在《历史的“中间物”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一文中具体谈到:“这种‘中间物’思想是和他对自身与传统的联系的认识相关联的,其意义远远超出文字问题;正如他在论述‘中间物’时说的,‘就是思想上,也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时而很随便,时而很峻急’,这种深刻的自我反省显然已涉及整个人生态度和对自身的历史评价。联系同文中所说的‘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等思想,我认为‘中间物’一语包含着鲁迅对自我与社会的传统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的深刻认识。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两地书·二四》《影的告别》《墓碣文》等许多文章和作品中都曾表述过类似的思想,只是没有用‘中间物’一语而已。”

由于汪晖对“中间物”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中间物”一词被广泛使用,已经成为鲁迅研究界的重要词汇,成为鲁迅研究话题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

26.国粹

出处:《热风·三十五至三十八》:从清朝末年,直到现在,常常听人说“保存国粹”这一句话。……什么叫“国粹”?照字面看来,必是一国独有,他国所无的事物了。换一句话,便是特别的东西。但特别未必定是好,何以应该保存?(第321页)

《热风·四十二》:试看中国的社会里,吃人,劫掠,残杀,人身卖买,生殖器崇拜,灵学,一夫多妻,凡有所谓国粹,没一件不与蛮人的文化(?)恰合。拖大辫,吸鸦片,也正与土人的奇形怪状的编发及吃印度麻一样。(第343页)

释义:指一国特有、他国没有的事物。

说明:“国粹”一词旧时就有,指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精华,褒义词。鲁迅在此处有意偷换概念,特指一国特有、他国没有的事物,词义扩大,词性转移,贬义词。

27.暴君的臣民

出处:《热风·随感录六十五·暴君的臣民》: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第384页)

释义:揭露了中国历史上被统治者奴役、貌似可怜的中国臣民,他们其实已经形成了一种残酷冷漠的赏鉴心理,擅以帮闲、取乐的姿态二次奴役、压迫自己的同类。

说明:鲁迅原创词语,后少有人使用。

28.即小见大

出处:《热风·即小见大》:即小见大,我于是竟悟出一件长久不解的事来,就是:三贝子花园里面,有谋刺良弼和袁世凯而死的四烈士坟,其中有三块墓碑,何以直到民国十一年还没有人去刻一个字。(第429页)

释义:从小处或小事见到大道理。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后广为应用,如臧克家所作《即小见大——〈“五四”以来新诗集序跋选〉小序》。

29.看客

出处:《呐喊·自序》: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第439页)

释义:看客是指精神麻木、围观公众事件的国民,他们不仅采取置身事外、袖手“观景”的态度,其围观还透着某种兴致,某种满足。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在《呐喊·自序》与《藤野先生》中,鲁迅都曾讲述过他在日本读书时经历的“幻灯片事件”,日俄战争期间,中国人做了俄国的间谍,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画面上围观的国民表现出的麻木、冷漠,促使鲁迅弃医从文,从此走上以文学探索国民性问题、冀图重塑国民精神的道路。缘于此,鲁迅提出了“看客”这一国民性论题,并在多篇小说、杂文中揭露、讽刺这种“看客”行为、心理。小说《阿Q正传》中的示众场面,小说《示众》有对庸众“看客”的集体的细致描写。李欧梵在《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一书的《短篇小说之二:“独异个人”和“庸众”》中作了详尽阐释:“‘看客’形形色色,各以自己的怪异形象被摄入特写镜头。……有意的表面形象的描写恰恰反映了这些人内心的空虚。他们似乎并不注意那示众的罪犯犯了什么罪,却只是‘观景’。当他们再看不见会有什么新鲜事发生时,就失去兴趣,走开去看一个跌了一跤的洋车夫了。这是对中国庸众行为的典型叙述,它再次使我们回想起鲁迅著名的关于庸众观看剥羊的比喻。”鲁迅在《花边文学·一思而行》中曾这样形容过“看客”:“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之牺牲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

“看客”这一国民性论题的提出,犀利揭露了在中国历史上被奴役、被凌辱、看似可怜中国群众,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残酷冷漠的赏鉴心理,习惯偷生,甚至善于以帮闲的姿态二次奴役、压迫自己的同类。先驱、革命者们要叫醒浑噩在铁屋子里的“看客”们,只会成为《药》中被“示众”,被统治者、看客们合谋杀死的夏瑜,其流血的意义被看客们杀死了。

后被广泛应用。

30.铁屋子

出处:《呐喊·自序》:“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第441页)

释义:“铁屋子”这一文化意象,是形容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如同一间绝无窗户、万难破毁的铁屋子,其中生存者的绝大多数“从昏睡入死灭”,少数觉醒者希望通过破毁铁屋子的呐喊,惊醒“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后广泛使用。

31.赵家

出处:《狂人日记》: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第444页)

《呐喊·阿Q正传》: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一件的屈辱,因为王胡以络腮胡子的缺点,向来只被他奚落,从没有奚落他,更不必说动手了。而他现在竟动手,很意外,难道真如市上所说,皇帝已经停了考,不要秀才和举人了,因此赵家减了威风,因此他们也便小觑了他么?(第521页)

释义:“赵家”象征着阶级社会顶层的当权者。赵钱孙李……,鲁迅写小说取姓,用的是百家姓的前两位。赵家自认为是皇家血统,天生就是坐天下的主儿,这天下都是赵家的。“赵家人”的代表赵太爷就是赵家的当家人,他要赵家人长宜子孙,代代做统治者。而赵家人也记住了老太爷的话,代代掌权,代代发财。赵家人自己抱成团,以为江山永固。

说明:来自鲁迅作品,被后人进行了再次发挥,到了当今社会成了流行词语,明显含贬义。

阿Q说自己也姓赵,是赵太爷的本家,被赵太爷给了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因为阿Q又穷又没有地位,赵家看不上,“那里配姓赵”意为一般人别想混进赵家!赵家要保持血统的纯正高贵。

32.吃人

出处:《呐喊·狂人日记》: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第447页)

释义:比喻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和礼教体制在肉体和精神上残酷地愚弄、戕害民众。

说明:“吃人”一词从前就有,是人类学色彩的词汇,是指历史现实世界中人的肉体被人当作食物药引吞食。鲁迅将其引申为一种比喻义,成为一种文化意象。《狂人日记》中的“吃人”,是个发展变化着的意象,先是由历史现实世界的“吃人”升华到精神世界的“吃人”,再由精神世界的“吃人”反观现实世界的“吃人”,然后是现实与精神的相互交汇融合。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表示:“《狂人日记》‘意在揭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鲁迅所说的“吃人”很复杂,包括礼教吃人,周作人对鲁迅的认识在许多问题上都比较接近真实:“《狂人日记》的中心思想是礼教吃人,这是鲁迅在《新青年》上所放的第一炮,目标是古来的封建道德,以后的攻击便一直都集中在那上面。——礼教吃人,所包含甚广,这里借狂人说话,自然只可照题目实做,这是打倒礼教的一篇宣传文字,文艺与学术问题都是次要的事。”

33.九斤老太(生孩子)——一代不如一代

出处:《呐喊·风波》:九斤老太虽然高寿,耳朵却还不很聋,但也没有听到孩子的话,仍旧自己说,“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第491-492页)

释义:九斤老太是小说《风波》中七斤的祖母。“这村庄的习惯有点特别,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秤称了轻重,便用斤数当作小名。”九斤老太出生时有九斤重,她的孙子生下来只有七斤,她的曾孙女出生时更轻,六斤。因此她唠叨:“一代不如一代。”实际上,她不理解现实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直觉到一切都不如过去,所以整天说“一代不如一代”,表现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以及农民的狭隘性,盲目留恋过去的一切。

说明:歇后语,来自鲁迅作品,被后人加工,如歇后语“九斤老太生孩子——一代不如一代”,鲁迅作品中没有这句话,但读者从鲁迅作品中读出了这一含义。

34.圆规

出处:《呐喊·故乡》: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第505页)

释义:明喻指杨二嫂,《故乡》中的人物。一个小镇上的庸俗女人。

说明:从前就有的词汇,鲁迅将它用来形容朱颜已衰、狭隘自私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先前她买豆腐时终日坐着,“我”从没有见过她叉开了两脚形同圆规的站态,将人物的神形巧妙地喻为圆规,为修辞学提供了佳例。

35.阿Q

出处:《呐喊·阿Q正传》: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 ,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第512页)

释义:《阿Q正传》的主人公,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著名的典型人物之一。鲁迅说他要通过阿Q,“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写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阿Q是一个不觉悟的郎当农民,却有强烈的正统观念,排斥一切被视为“异端”的东西。他的思想性格的核心是“精神胜利法”,身为缺乏平等自强意识的弱者在强者面前,无法取得物质上的胜利,又不具备任何真正改造社会的理想,无力从事任何真正改造生活和社会的斗争,所以在自尊遭受了欺辱后,采取一种虚妄的、想象出的精神安慰的心理方式来缓解、忘却自己内心的痛苦。辛亥革命引发了他灵魂的躁动,但革命只给他的思想上带来了要从被虐者成为虐人者,想藉此变为优胜阶级的想法,愚昧使他以被枪毙作为命运的结局。在阿Q身上,集中表现了中国国民劣根性。“阿Q相”是指阿Q的共名现象。

说明:鲁迅原创人物形象,后被广泛使用。

36.精神胜利法(精神上的胜利法)

出处:《呐喊·阿Q正传》:阿Q想在心里的,后来每每说出口来,所以凡有和阿Q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第517页)

释义:“精神胜利法”是指缺乏平等自强意识的弱者在强者面前因无法取得物质上的胜利,所以在自尊遭受了欺辱后,采取一种虚妄的、想象出的精神安慰的心理方式来缓解、忘却自己内心的痛苦。阿Q及“精神胜利法”是鲁迅所揭露的现代中国国民劣根性的一种象征。

说明:鲁迅原创短语,后广泛使用。

鲁迅通过四类情节表现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四种实现方式:“第一种,想象:这是实现“精神胜利法”最简易、最直接的方式,是阿Q最常用的方式。第二种:转移:通过欺辱更弱小的对象来获得胜利的快感。第三种:自虐:当想象无法解决问题,又找不到转移对象的时候,自虐就成为缓解内心痛苦的有效方法。第四种:革命:以极端的方式来获得极端的权力,使被施虐者成为虐人者,实现社会等级的大翻转。”

现在,一些心理学鸡汤书籍(如《哈佛心态课》,穆臣刚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年版)认为,人在面对压力或被悲观情绪笼罩时,适度的“精神胜利法”能够帮助人们走出心理困境。

37.浅闺

出处:《呐喊·阿Q正传》:后来这终于从浅闺传进深闺里去了。因为邹七嫂得意之余,将伊的绸裙请赵太太去鉴赏,赵太太又告诉了赵太爷而且着实恭维了一番。(第535页)

释义:与深闺相对。小说中指一般妇女,如邹七嫂之流。与统治阶层、深宅大院的赵家所相对的平民阶层。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后少有人使用。

38.柿油党

出处:《呐喊·阿Q正传》:未庄人都惊服,说这是柿油党的顶子,抵得一个翰林。(第544页)

释义:“自由党”的谐音,鲁迅在《华盖集续编·阿Q正传的成因》中解释说:“‘柿油党’……原是‘自由党’,乡下人不能懂,便讹成他们能懂的‘柿油党’了。”

说明:鲁迅首次使用的词汇,后少有人使用。

第二卷

1.豫感

出处:《彷徨·祝福》:但是我总觉得不安,过了一夜,也仍然时时记忆起来,仿佛怀着什么不祥的豫感;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第8页)

释义:预感的另一种写法,谓前有所感觉。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从前没有,为鲁迅自用,且多次使用,之后少有人用。

2.独头茧

出处:《彷徨·孤独者》:“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第98页)

释义:绍兴方言称孤独的人为独头。蚕吐丝作茧,将自己孤独地裹在里面,这里用“独头茧”比喻自甘孤独的人。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从前没有,为鲁迅自用,之后少有人用。

3.孽风

出处:《彷徨·伤逝》:“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我也将寻觅子君……我将在孽风和毒焰中拥抱子君。”(第133页)

释义:恶风;妖风。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从前没有,为鲁迅自用,之后少有人用。

4.无地彷徨(彷徨无地)

出处:《野草·影的告别》:“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我不愿意!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第169页)

释义:彷徨于虚无、孤独之境地。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由“彷徨于无地”转化而来,从前没有,后为学界广泛使用,如学者汪晖的著作《无地彷徨——“五四”其回声》(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影的告别》中的“影子”这个意象有深刻含义,当正午阳光照射或完全黑暗时,影子就会消失,所以影子只能存在于明暗之间。钱理群认为,“鲁迅以影子来象征自己‘历史中间物’的历史命运,影子一方面要反抗黑暗,要和黑暗斗争,当然不为黑暗所容,因此完全黑暗时,影子就要消亡。历史中间物的生命价值是紧紧和黑暗联系在一起的,是实现在对黑暗的反抗当中,但当黑暗真正消失、光明真正到来的时候,这个历史中间物的价值也没有了,影子也要消亡。”所以“像鲁迅这样的历史中间物,不仅在黑暗中没有自己的位置,在光明中同样也没有自己的地位,他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因而只能够彷徨于无地。这‘无地彷徨’四个字,实际上说尽了知识分子的深层困境。”

5.黄金世界

出处:《坟·春末闲谈》: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第169页)

释义:“‘黄金世界’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的人类之爱的说教和无抵抗主义的幻想。鲁迅汲取了阿尔志跋绥夫否定‘黄金世界’的思想”,他的历史观充满革命的辩证法和历久不衰的怀疑、否定、变革精神。

“‘黄金世界’一语出于阿尔志跋绥夫的小说《工人绥惠略夫》,小说中的亚拉籍夫是一个托尔斯泰式的理想主义者、无抵抗主义者和改良主义者。面对沙皇专制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他反对暴力革命,主张用爱、同情和自我牺牲来换得对于人的‘猛兽本能的最后胜利’。他认为‘用理想贯彻人生,固然迟缓,然而确实的,而且一到他得了胜,使人类的权利都平等的时侯’,充满爱与善的“黄金世界”就出现了”。

说明:并非鲁迅原创词语,但鲁迅使用后,这个词语产生了广泛影响。

6.过客

出处:《野草·过客》:过客——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胁下挂一个口袋,支着等身的竹杖。(第193页)

释义:过客是《野草》中通过象征主义手法刻画的一个已经疲惫不堪,明知前途是坟,但仍然坚决要前去、绝不回头的斗士形象。这是个精神形象,象征着所有还未找到明确出路,已感到人生的困顿与孤独,却依然在迷茫摸索中前进、不肯回头的斗士们。

说明:并非鲁迅原创词汇,但鲁迅对这个词汇的意义进行了引申,后广泛使用。

7.死火

出处:《野草·死火》: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结,像珊瑚枝;尖端还有凝固的黑烟,疑这才从火宅中出,所以枯焦。(第200页)

释义:表意是在临界点上,面临死亡而终于停止燃烧的火。学界认为“死火”有几种象征义:第一种,将“死火”视为革命、理想,凸显出鲁迅的革命性和牺牲精神,“鲁迅当时这样的一种思想和心情,即:我决心向黑暗势力作拼死的一战,我愿意牺牲,但希望人们和未来的世界有光明,‘希望’是有的……把‘死火’不当作‘革命者’,当作‘理想’或‘希望’,即当作鲁迅思想的一个侧面,也可以”;第二种,将“死火”意象视为鲁迅彷徨心态和可能转型的表征,认为《死火》“是鲁迅思想情绪变化的象征。具体说来是他两次思想情绪与心态巨大变化的反映。一是指辛亥革命失败后的思想苦恼与寂寞;二是指‘五四’低潮时思想的犹疑与彷徨。”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后广泛使用。

8.无物之阵

出处:《野草·这样的战士》:他走进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他知道这点头就是敌人的武器,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许多战士都在此灭亡,正如炮弹一般,使猛士无所用其力。(第219页)

释义:分明有一种敌对势力包围,却找不到明确的敌人,当然就分不清友和仇,也形不成明确的战线;随时碰见各式各样的“壁”,却又“无形”——这就是“无物之阵”。

说明:钱理群把“无物之阵”看作是“每一个中国的改革者”所必须面对的现实,而“无物之阵”有两层内涵:这首先是改革者的对手的一种武器、策略,如“用旧习惯和旧道德”“压”;“捧”“同化”直至“反攻倒算”。这种“无物之阵”虽不难识别,但却给鲁迅造成精神上的损伤。钱理群认为这种“无物之阵”对鲁迅的影响是两面的,一方面,“无物之阵”使鲁迅始终处于神经高度紧张的状态,刺激着鲁迅的想象力和情感,作出强烈的情感反应,这造成鲁迅思想的特殊深刻性、预见性;另一方面却也给鲁迅的感情世界带来了急躁、易怒成分,以至有时愤怒得失去控制。“无物之阵”更深层次涵义是指,“改革者所遇到的对手常常不是一个明确的敌对阶级力量,而是一种多数人的社会力量、社会心理和旧习惯势力。”这种“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的“无物之阵”给改革者造成的困境,主要是心理的困境,心理的障碍。鲁迅对此曾有深切的感受:“死于敌手的锋刃,不足悲苦;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却是悲苦。但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战友乱发的流弹,病菌的并无恶意的侵入。”

9.油滑

出处:《故事新编·序言》:止不住有个古衣冠的小丈夫,在女娲的两腿之间出现了,这就是从认真陷入了油滑的开端。油滑是创作的大敌,我对自己很不满。(第353页)

释义:原意为油腔滑调,鲁迅在此处的“油滑”是指小说叙事采用个人化、亦庄亦谐的笔触,突破了传统历史小说程式化的话语形态,将历史人物形象有意识地世俗化、卑俗化,以达到小说讽刺、揶揄古今的目的,

说明:“油滑”一词从前就有,鲁迅挪用其来形容小说集《故事新编》的创作风格,改变了原来的词义,为鲁迅自用,后来多在鲁迅研究中使用这一词义。

10.澈底

出处:《故事新编·起死》:专管自己的衣服,真是一个澈底的利己主义者。(第488页)

释义:彻底;完全。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为鲁迅自用。

第三卷

1.夏三虫

出处:《华盖集·夏三虫》:夏天近了,将有三虫:蚤蚊蝇。(第42页)

释义:夏天常见的三种虫类:蚤,蚊,蝇。这里是借夏三虫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现实中的三类文人:一类是如跳蚤一样的、“叮一口”就走的反动文人;一类是较之蚊子更为虚伪矫情的反动文人;一类是如苍蝇一样表面上危险甚微却会传播病毒、影响深远的反动文人。

说明:鲁迅引申词,后少有人用。

2.劬古

出处:《华盖集·忽然想到(六)》:买集些旧书和金石,是劬古爱国之士,略作考证,赶印目录,就升为学者或高人。(第46页)

释义:谓勤于研治古学。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为鲁迅自用。

3.糖衣

出处:《华盖集·忽然想到(七)》:那上面有一篇武者君的《温良》,又使我记起往事,我记得确曾用了这样一个糖衣的毒刺赠送过我的同学们。(第63页)

释义:原意为包在某些苦味药物表面的糖质层,后引申为比喻骗人的伪装或美好的外表。

说明:鲁迅从日语中借来的词汇,即日语借词。

4.碰壁

出处:《华盖集·碰壁之后》:但在他的话里听到一句“你们做事不要碰壁”,在学生的话里听到一句“杨先生就是壁”……。(第76页)

释义:比喻受阻碍或遭拒绝。亦指事情行不通或目的达不到。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后广泛使用。

5.辩诬

出处:《华盖集·忽然想到(十)》:无论是谁,只要站在“辩诬”的地位的,无论辩明与否,都已经是屈辱。(第94页)

释义:对所受冤屈进行辩解。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后少有人使用。

6.排货

出处:《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为“排货”复仇的,倒不一定是外国人!(第98-99页)

释义:经济抵制手段之一。抵制不友好国家的货物在本国销售。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后有较多使用。

7.鬼打墙

出处:鲁迅《华盖集·“碰壁”之余》:够了,我其实又何尝“碰壁”,至多也不过也遇见了“鬼打墙”了。(第127页)

释义:指黑暗中迷了路,老在一个地方打转。

说明:是一种民间词汇,在鲁迅之前就存在,但经鲁迅使用以后,得以广泛流传。

8.狭人

出处:《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岂但“读”而已矣哉,据说还可以“救国”哩。(第148页)

释义:指的是不明真相,无知的、只会附和“读经”的人。

说明:鲁迅原创自用,后少有人使用。

9.学棍

出处:《华盖集续编·学界的三魂》:学界的打官话是始于去年,凡反对章士钊的都得了“土匪”、“学匪”、“学棍”的称号,但仍然不知道从谁的口中说出,所以还不外乎一种“流言”。(第220页)

释义:依仗势力在学校或教育界为非作歹的人。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后广泛使用。

10.炸大

出处:《华盖集续编·不是信》:现在的骂官僚的人里面,到外国去炸大过一回而且做教员的就很多:所谓“钻谋补他的缺”的也就是这一流,那时我说“佥事这一个官儿倒也并不算怎样的‘区区’”,就为此人的乘机想做官而发,刺他一针,聊旦快意,不提防竟又被陈教授“刻骨镂心”的记住了,也许又疑心我向他在“放冷箭”了罢。(第247-248页)

释义:犹镀金。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后少有人使用。

11.做戏的虚无党

出处:《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要寻虚无党,在中国实在很不少;和俄国的不同的处所,只在他们这么想,便这么说,这么做,我们的却虽然这么想,却是那么说,在后台这么做,到前台又那么做……。将这种特别人物,另称为“做戏的虚无党”或“体面的虚无党”以示区别罢,虽然这个形容词和下面的名词万万联不起来。(第346页)

释义:“做戏”是“瞒和骗”的一种变体,是中国国民劣根性的一种表现。“做戏的虚无党”,其特征和表现是装模作样,体面十足;既不信己,更不信人。这些人并无气节、操守可言,对于一切,采取的都是“看戏”态度。

说明:鲁迅原创词汇,后广泛使用。

12.纸冠

出处:《华盖集续编·所谓“思想界先驱者”鲁迅启事》:前因有人不明真相,或则假借虚名,加我纸冠,已非一次。(第三卷,第410页)

释义:纸糊的帽子。喻名不副实的称号。

说明:鲁迅从日语中借来的词汇,日语借词。

13.“醉虾”

出处:《而已集·答有恒先生》:中国的筵席上有一种“醉虾”,虾越鲜活,吃的人便越髙兴,越畅快。我就是做这醉虾的帮手,弄清了老实而不幸的青年的脑子和弄敏了他的感觉,使他万一遭灾时来尝加倍的苦痛,同时给憎恶他的人们赏玩这较灵的苦痛,得到格外的享乐。(第474页)

释义:喻指中国社会上的被统治阶层愚弄、麻痹的民众。

说明:鲁迅引申义,后少有人用。 

 

注:本文整理的是《鲁迅全集》第1—3卷的内容,后面几卷已整理完毕,将陆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