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都市与乡村的变奏曲

来源:中国作家网 | zxjlxl  2018年03月25日22:28

《四川文学》编辑冉云飞前两年出了一本书叫《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从这书名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一个破败的乡村图景。今年,我和几位学者策划了一套书,叫“乡愁城市”,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只是乡村、故乡里有乡愁,城市里的也有乡愁。

如果我们来细读杨不易先生系列的小说,我们不难发现,他在小说里所呈现的是当下中国变奏的母题,也是一个谜题。他所书写的就是当下,身处都市也好,回归乡村也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尴尬处境和身份,那不只是一个人对身份的体认,也包括了对情感归宿的迷茫。

也许正因为如此,身处这个巨变的时代,小说家们常常表现得不尽人意,我想,这背后是对小说所发生的时代背景,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疑问,简言之,就是不太清楚未来会走向哪里。这一代作家不像五四时期的作家那样目标明晰,我就是书写落后的乡村,以期跟上时代的步伐,或者以此揭开旧社会的某些侧面。

不易先生在这个巨变时代,他选择的是直面,而不是逃离的方式来书写。在多部小说中,他有清晰的故事基因,而且叙事风格独特,单篇来看,就是十分优秀的作品,放在一起呢,我们就看到了他的野心。即通过乡村与都市的循环往复的书写,在揭示这个时代的某些命题。

英国诗人库柏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这两者看似可以调和,但在调和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多耐人寻味。具体到小说写作来说,也是有着值得书写的空间。

诚然,我们不管以怎样的精神或理论来分析小说,都离不开小说文本。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不易先生的作品细部。

都市与乡村的交融,城乡一体化带来了中国图景的巨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人类在适应的过程中,生发出光怪陆离的故事。这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在《周末的绯闻》的小说中,不易先生将两段看似不搭的“绯闻”融合在一起,也就产生了小说的冲突和戏剧,由此带来的是对当下的社会深思。

“绯闻”作为时髦词儿,出现于都市,而在乡村则是不正当男女关系。老张因帮助留守妇女李小燕从事农业生产,李小燕则帮老章洗衣,这种互帮互助的社会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乡村新型互助的方式,但在传统乡村文化里,却是不正当的样态。春兰为了躲避公公老章的“绯闻”,回到了娘家,守寡的妈妈家里居然有一双新的男拖鞋,不仅让人浮想联翩。这只是蛛丝马迹吗?小说还没完,春兰妈一不小心摔了,住了院。于是,有一位男子照顾她,春兰将其称为“刘叔”。那么,这位“刘叔”是不是男拖鞋的主人呢?我们不知道,却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这两段“绯闻”,可解读为都市与乡村在情感的认知上的错位,由此产生的啼笑皆非的故事。都市人看似拥有了现代文明,但在男女关系的认知上,却还是与乡村人一样,是老传统。不过,《周末的绯闻》所提供的是多重可能性,这就有了小说的张力。

我们再来看看不易的其他小说,如《莲花台》中,讲述的是石匠余贵的遭遇,而小说中的余蔓的悲痛经历,让她对乡村有一种畏惧感,以至于带女儿回乡时不敢让她离开视线之外,父亲和村里姑娘的绯闻,却是一段误读,直到董小珠离开时来到莲花台的“忏悔”,才弄明白了真相。但小说却从此揭开了乡村与城市的某些隐秘的联系。

而《动车》所讲述的故事在今天看来,更像是社会新闻版的故事,但这背后所潜藏着更为深层次的问题。看似距离拉近县城与省城的动车,却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花非花》这篇更多的是聚焦乡村生活,但其背景依然是都市与乡村,米兰在乡村读书,父母异乡打工,因之就有了留守的青春。村庄里有一个老年公寓,这里居住着曾经的江湖豪杰,米兰对其中的故事痴迷,总想从中打探外面的世界。小说以悲剧收场,却让人叹惋沉思。

凡此种种,让我们看到了乡村与都市在巨变的过程中,具体到个体的身上,呈现出千奇百怪的世相,这个变革,与“五四”之后的变革,有着相似的基因,虽然都在追求人性的解放,但在具体叙述中,今天的复杂程度对每个人都是一种考验。

有个很红的电视剧,叫《潜伏》。但在这部电视剧火了之前,不易先生创作了小说《埋伏》。这个小说是房东与租客的故事,女房东与租客的情感纠葛是主线,还有一条线是对人性的把握与解读,让小说高潮迭起,精彩得让人目不暇接。

不易先生的小说所延续的是中国传统小说中的优秀叙事风格,通观不易先生小说的主题,我们不难发现,他所关注的都市与乡村,其实最核心的是异化与异乡。不管是身处于都市,还是生活在乡村,人与社会的关系呈现出来的是独特而又微妙的,不管是迈向于何妨,都注定无法返回,这就带来了新的生存命题,有的人会很快适应下来,并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而另一部分人,在迈入新社会时,却因为种种原因,成为另类人,甚至变成了社会上的“多余人”,他们的身份模糊,难以界定,情感方面变得游移不定……他们在不易先生的小说中,以多种面目出现,或者以不同的姓名符号代替,但都难以找到最后的归宿,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异乡人。

然而,小说不等同于报告文学,不等于社会新闻,它所关注的需要有更深刻的社会洞察,以及具有非凡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小说家的翅膀,在不易的小说里,我看到的是不同的人物出场,在这个小说的巨大舞台上,他们不是表演家,而是努力生活的人们,他们代表的一群积极向上的人物。但在具体环境中,又活得十分卑微,而这也就让小说多了色彩。

记得今年早些时候,我曾就成都从事纸媒的小说家作过观察,当时就认为,不易先生是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因为我从他沉潜下来,坚持创作的态度中,看到一个优秀小说家的品质。他不在乎在各大刊物上发表作品,而在乎是否有更深层次的表达。事实上,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就在于其提供的文本是独一无二的,而不是“文学刊物体”的作品。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不易先生的长篇小说部分,但我相信,只要假以时日,我们会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